前言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论述了运用刺骨针法短刺、输刺等,治疗骨痹及肾有关病证,由于针具、消毒条件的限制,刺骨只在骨膜、骨质表面进行,不能深入骨内,限制了疗效和治疗范围,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近年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医疗器械材质的不断提高,治疗器具日益精细,消毒条件日益完善,西医兴起了用骨减压法治疗骨高压症,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病种单纯,运用范围很窄。我们根据临床需要将骨减压器具进行了改变,制成了刺骨针具,治疗骨高压、骨痹等证,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学习、研究、探索《黄帝内经》针刺方法的真谛,临床总结、归纳了刺骨疗法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与体悟,五体最深的组织为骨,骨也是疾病发展的最后、最重、最深阶段,所以对于疑难病证、重证等我们将针刺的重点放在刺骨上,并进行了不懈探索。刺骨最早源自《黄帝内经》的短刺、输刺等,对骨进行摩和压,为此我们尽量挖掘并还原《黄帝内经》刺骨方法原貌和有关论述,同时注重与临床的结合,对刺骨的机理、针具、深浅、手法、部位、解剖、适应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既继承了《黄帝内经》的精髓,又在《黄帝内经》的指导下有所创新、拓展,针具有所改进、针刺深度有所增加,治疗组织结构、病种有所扩大,摸索出一整套方法、规律。针具有《黄帝内经》所用的锋针、长针,又设计了专用刺骨针,替代针具微铍针、特制针刀等,针刺深浅分为刺骨节、骨膜、骨质、骨络等,方法有摩骨、压骨、震骨等,部位以头、脊柱骨为重点,结合四肢骨,治疗病证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适于重证、疑难病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解决了病在骨髓不可针的问题,丰富了临床针刺方法,同时将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归纳、系统化和提升,现整理成书,形成了《黄帝内经刺骨疗法》一书,奉献给读者,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关注,共同学习、挖掘、研究、运用、提高、完善,使古老的刺骨疗法焕发出生机、造福于人类社会。
本书是我们的初步总结,由于我们学习《黄帝内经》还很肤浅,理解、运用肯定有不完善、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本书还有不成熟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专家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作者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