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受益一生的老话(套装2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立身处世 修炼自己,把握人生祸之密钥

“福生于隐,祸生于忽”,人生福祸的缘由隐微难明,福祸的源头却可以由自己掌握。一念之善,可达天堂;一念之恶,可通地狱。福祸的机要,在一心之间而已!

有钱难买“早知道”

老话说得好:有钱难买“早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

每个人都曾经痛心疾首地说:“早知道,我就……”说这话时,往往时过境迁,再也找不回过去的心情,再也找不回流失的青春,再也找不回错过的机会了。一位外国牧师经常倾听信徒们的忏悔,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假设给每个人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大多数人都有希望成为伟人。但现实的情形是:大多数人都成了庸人。因为生活不会给你重新选择的机会。所以,请慎重对待眼前,慎重对待眼前事、眼前人,不要事到临头,到处找“后悔药”。

生活应用:小心“被控”

“早知道”并不难,生活有它本来的逻辑,只要遵从自然逻辑,很容易看到后来的变化。例如,不爱学习,一定会落伍;喜欢逃避,一定问题成堆;害怕竞争,一定缺乏竞争力;心胸狭窄,好纠小过,一定会变成“孤家寡人”,诸如此类。真正的难度在于,人们更愿意在自然逻辑之外寻找自我逻辑,结果如何,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但人们最大的麻烦也许不是“不知”,而是“被控”,人一旦被某种欲望所控制,明知前面是火坑,也会硬着头皮往里跳。奇怪的是,“被控”的人,不一定全是傻瓜,不少大家公认的聪明人,也会争先恐后地跳火坑。

秦朝丞相李斯称得上一等一的聪明人,文才智略都有过人之处,但他也难免“被控”。

李斯年轻时,在家乡上蔡当小吏。有一天,他上厕所时,看见老鼠吓得四处奔逃;后来到了粮仓,看见老鼠大模大样地偷吃粮食,见了人也不太回避。他不禁大发感慨:人的差别好比老鼠,在于其所处的环境。厕所里的老鼠,每天吃些不洁净的东西,见了人和狗,还要饱受惊吓;粮仓里的老鼠,每天吃得饱饱的,反倒很安全。

从此,他萌生了改变环境的强烈愿望,拜大儒荀子为师,苦学“帝王之术”。

应该说,李斯努力改变命运的志向值得称道,但他以仓鼠为榜样,价值观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也许他没有意识到,他已经“被控”了!

李斯学成后,来到秦国,辅佐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天下,功劳很大,深受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丞相。他的几个公子都分别娶了秦始皇的女儿为妻,他的几个女儿又分别嫁给了秦始皇的公子,李家的声名权势,一时无二。有一次,李斯在家摆酒宴客,朝中百官都来道贺,门前的车骑数以千计。李斯见了,长叹一声说:“唉!我听荀子说,‘物禁大盛’,我不过是上蔡的一个布衣,穷巷里的一个贫民,皇上不知道我的愚鲁,将我提拔到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谓富贵已极。物极必反,我不知道我将来会是什么结局啊!”

从李斯的话中,可见他并不糊涂,对未来的风险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他会急流勇退吗?当然不!秦始皇死后,他为了保住权势,竟然跟奸臣赵高合谋,矫诏处死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公子扶苏,以及辅佐扶苏的大将军蒙恬,将昏庸无能的秦二世扶上了台。从此,秦朝的天下变得不可收拾。三只仓鼠待在一起,可能和平共处。三个奸雄凑在一起,上演的却是“窝里斗”。首先,赵高和秦二世联手,诬告李斯谋反,“论腰斩咸阳市”、“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接着,赵高谋杀了秦二世,秦王子婴又处死了赵高,“夷其三族”。

李斯临死前,看着同赴刑场的儿子说:“我想跟你牵着黄狗、一起去上蔡东门打野兔子,也不可能了啊!”

当李斯意识到“物禁大盛”、物极必反的时候,有无数机会离开是非之地,跟儿子一起回老家安居,打野兔子玩,可惜他“被控”了,如同屠场上的老牛,摆脱不了缰绳,其结果不仅自己丧命,还连累三族全灭。

所以说,“早知道”也许不难,如果不能摆脱贪欲的控制,知道了也没用啊!

草根智慧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依“大道”而行,不投机取巧“走捷径”,人生就少有后悔之事了!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老话说得好: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人人都想学好,没有谁天生想做个坏蛋。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教自己的孩子“学好”;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怕自己的孩子“学坏”,因为好人能得到最大的祝福,坏人将遭到最大的诅咒。那么,为什么世上有坏人,为什么大部人的“纯度”都够不上好人的标准呢?因为学坏容易学好太难。人是一个“自由落体”,天然受着各种欲望的牵引,必须用很大的意志力才能卓然挺立,活得像个人;必须用极大的毅力才能攀登道德高峰,成为一个人人称道的好人。在声名权势、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稍一松懈,腰便弯下去,变成了庸人;再一松懈,双膝便跪下去,变成了“奴才”;一旦没有抓牢法律、道德的准绳,便急速向欲海深渊滑落,变成了“坏蛋”。到那时,想挣扎上岸,谈何容易!

生活应用:人生险恶处,当知及时回头

“学好”,一般的标准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熟悉并遵从大家公认的法律、道德规范,这可能需要花上好几年时间。

更高的标准是:通过不断自修,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仁慈博爱、勇于道德实践的君子,这是一生的工作。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就是“学好”,做一个君子。怎样才算好呢?首先要具备智、仁、勇三“大德”,还要具备礼、义、廉、耻、信等“小德”。进行君子的修炼,首先有益于自己的心灵,“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当此境界,才能活得内心坦然、洒脱畅快。进行君子的修炼,还能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一个君子,小则影响一家,大则影响天下。

世间美好事物,往往难得,假如黄金满山都是,跟石头有什么差别?假如灵芝遍布四野,跟野草何异?好人如同良材,需要辛勤栽培;君子如同名画,需要用心描绘,成为好人、君子,都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做人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不愿像走兽那样活着,通过不断跟本性作斗争,终于站立起来,成为万物之灵长。人之所以从原始人变成文明人,也经历了一个跟本性作斗争的漫长过程。所谓做好人、做君子,无非是不断地跟本性作斗争,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想做一个好人、君子,无论多么努力,都有不足之处;成为一个坏人,只需放松自我要求就行了。所以,又有一种说法: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许多人原本想做君子,做人做事都求一个“好”字,但到了一定情境,受眼前现象的迷惑,被欲望的绳子牵引,不知不觉便成了“反派人物”。

王莽出身于外戚之家,王氏家族靠着王太后的势力,权倾朝野。王家子弟骄奢淫逸,互相攀比,多有劣迹。唯独王莽少怀大志,洁身自好,做人做事都以古圣贤自勉。在外他结交贤士,谦恭守礼,勤敏好学;在内他奉养母亲、寡嫂,从不懈怠。时间长了,他的名声远播,几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楷模。

王莽24岁入仕,先后担任黄门郎、射声校尉,他的端正自律受到大家的好评,他的叔伯长辈们更是视他为王族子弟的翘楚,因此,他很快得到推举。30岁时,便受封为新都侯,并被任命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从此步入朝廷的高层。但是,王莽的地位越显赫,做人越低调,他礼贤下士、生活俭朴,有古君子之风。他还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用家财接济穷人,因此,大家无不对他称颂有加,视他为天下第一等好人。

后来,王莽的叔父、大司马王根退休,深孚人望的王莽受到家族的推崇、太后的赏识,顺理成章地接替了大司马之职,成为首辅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此之时,王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半分骄态,好处更比以前胜了三分。

假设生活一帆风顺,王莽也许会终生做个君子,并获得贤臣的名声。因为他有条件做君子,没必要做小人。变化从汉成帝去世开始,汉哀帝继位后,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太后无力与之相争,命王莽退隐避祸。王莽虽然心怀“周公辅成王”之志,也不得不收起雄心,交出大司马的职务,去新都封国隐居。他行事更加低调,做人更加谨慎,让人挑不出半分毛病。不料他的二儿子王获不守家规国法,逞其凶狂,杀死了一个家奴。王莽严加责罚后,又大义灭亲,逼王获自杀。王莽的高风亮节受到了广泛好评,朝野之士为他鸣不平的很多。汉哀帝迫于舆论,只好将王莽召回京城,侍奉王太后,但没有官复原职。

不久后,年轻的汉哀帝一病而亡,身后没有子嗣,朝廷格局势必重组。王太后和王莽趁机复辟,扶立年仅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王莽再次被任命为大司马。但是,王莽此时的心态已经变了,他意识到,无论他的权势多么显赫,无论他的名声多么好,都不得不乘坐在王太后这条旧船上,一旦这条船沉没,他的一切很快就会失去,为了保住权势,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此,他走了篡夺皇位之路。他做人做事的风格也为之一变,外君子而内小人,培植党羽,排斥异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尽管如此,大家仍然视王莽为君子,极少有人骂他是小人。一方面,他所行之事,都是按制度办理,让人无话可说;另一方面,他确实做了不少好事,例如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拿出家财赈济灾民,为灾民兴建住宅,等等,他做的好事数不胜数,许多人认为,他的德行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直到最后,王莽篡位成功,当上了皇帝,而天下却因为他毫无理性的改革而弄得民不聊生,人们回过头再看,才渐渐意识到,王莽所做的好事,也许不过是怙名钓誉。从此,王莽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个最大的反派,原先对他寄予厚望的人都痛恨他、厌弃他,揭竿而起的义军遍及天下,才几年工夫,王莽的“新朝”便土崩瓦解,王莽的头也被砍下来。

客观上说,王莽的“变坏”,未必出于本心,他已经赢得了好人的名声,他已经尽享好名声带来的好处,有必要变坏吗?很大程度上,他是受情势所逼。“伴君如伴虎”,生活在虎狼群中,如果软弱如绵羊,结局会很悲惨。只有比虎狼更像虎狼,才能活下来。可是,当他逞其虎狼之威时,却不知不觉地伤及了无辜,引起天怒人怨。

王莽的成败教训,值得人们深思。绝大多数“坏人”,都不是甘心变坏,只是到了一定的环境中,受情势所迫,好像只能如此、必须如此,于是就那样做了,一做就坏了,从此入了魔道,愈陷愈深。所以,一个人想“学好”,不仅要加强品德修养,最关键的一环,要选择一个好环境,让你可以做好人而不会受外界干扰。那些身处其中便必须做坏事的地方,应该谨慎回避,离得越远越好。

草根智慧

让自己有条件做好人、没必要做坏人,是智者的选择。

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老话说得好: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现代人普遍缺乏安全感,为什么?人际关系的疏离是一个重要原因。住了十年的邻居,你可能不认识;相处了十年的同事,你可能从未有过推心置腹的交流;跟亲朋好友的关系,也日见疏远,细心思量,可以依靠的人没有几个,几乎成了“孤家寡人”,一旦遇到急难之事,“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怎么可能有安全感呢?

人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窝”,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一个最后的“落脚点”,无论外面的环境多么险恶,一旦回到“窝”里,便可以万缘放下,舒心睡个大觉。这个“窝”不是用厚厚的墙壁、坚固的铁门筑成的,只有跟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同事下属建立彼此亲爱、忠诚、依赖的关系,才有安全感可言。怎样建立良好的关系呢?自然不能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必须对身边人给予足够的关注,尽己所能,助人急难,解人困苦。当大家都拿你当自己人,你就真正有了一片安全的“根据地”。

生活应用:越亲近的人容忍度越低

有人感叹说:“天下之大,哪有我的容身之地?”一个人混到这一步,生存都成问题,安全感是谈不上了。为何如此?十有八九是不会做人。人情都讲“利”、“害”二字,你只顾自己的前途,对身边人的疾苦漠不关心,没有半分好处到人,别人凭什么亲近你?一旦你的个人奋斗危害到他人的安全和利益,还会被当作祸害看待。聪明人深知此理,跟身边人相处时,总是以好人的姿态,尽量对他人有利而无所危害。

南宋时,在温州乡下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名叫赵建大的读书人,他自幼好学,勤于举业,又喜好医学,精通医术,村民们生病了,向他求医,他不收诊费,慷慨帮忙。久之,四乡八里闻他之名,前来求医者很多,他不加分别,有求必应。村子北面有一条大河,没有桥梁,北岸的病患者前来求医时,都靠渡船摆渡,有时因渡河不及时,耽误了病情。赵建大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只是苦于财力有限,一时无法解决。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赵建大赴京应试,行前,他对乡人们许诺说:“此次如能科举及第,一定在大河之上建造桥梁,以利交通。”可喜的是,三场试罢,赵建大一举夺魁,中了状元。他先把谋官求职之事放到一边,马上返回家乡,利用自己的名望,筹资兴建了一座大桥,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后来,这座桥被命名为“状元桥”,保留至今;赵建大居住过的村、镇,也被命名为状元村、状元镇。

赵建大造福家乡,家乡人自然感激他、怀念他,拿他当“自己人”,所以他的美名流传至今;他后来一直官运亨通,假设仕途不利,回到家乡,家乡人一定会张开怀抱接纳他、一如既往地尊敬他,绝不会因为他的遭际而歧视他。所以说,赵建大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构筑了一个最后的“落脚点”,终生都不需要发出“哪有容身之地”的慨叹。

许多人有一个心理冲动:向身边人炫耀自己的本事。他们说,“我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给你们瞧瞧”!给谁“瞧瞧”?自然是给亲朋好友、邻里同事瞧瞧。不仅普通人有此心理,有的大人物也是如此,项羽做了“西楚霸王”,还说什么“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冲动呢?可能平日受人轻视、排斥,在心里积攒了很多情绪,需要炫耀一番,才能一洗晦气。但是,别人为什么对你看不顺眼呢?原因可能不在本事大小,而是因为你做人做事欠思考,对别人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周处少年时,力大过人,自以为了不起,“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晋书·卷五十八》),常给乡亲们惹麻烦,大家都对他侧目而视。周处成年后,感觉到了乡亲们对他的厌恶,颇有改悔的念头。有一次,他问一位长者:“现在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大家为什么不快乐呢?”

长者说:“三害未除,有什么可快乐的呢?”

周处问何为“三害”,长者说:“南山的猛虎,河中的蛟龙,加上你,就是‘三害’了!”

周处慨然道:“原来是这‘三害’,我都能除掉。”

周处果不食言,在南山射杀了白额猛虎,又跳进水中,跟蛟龙搏斗,浮游数十里,激战三天三夜,终于斩杀了蛟龙。大家以为周处跟蛟龙同归于尽了,都额手称庆。

周处满以为会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回来后,得知大家都在庆贺“三害”尽除,这才明白大家对他的态度不仅是厌恶,还痛恨之极。失望之余,他决定痛改前非,遂拜名士陆云为师,学成后,入仕朝廷,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名臣、名将。

从局外人的眼光看,周处的错误都在小节方面,并无大过,而他杀虎斩蛟的功劳很大,功过相抵,绰绰有余,乡亲们为什么不能原谅他,甚至希望他死掉呢?原因在于,越亲近的人越是缺乏宽容度。人们对外面的风险心中有数,无论遭遇多么大的挫折、损失,都不会感到太意外;在自己的“窝”里,却要求绝对安全、舒适,对身边人小小的过失,乃至一言一行的失当都很计较。周处经常在“窝”里闹事,自然会招致特别地反感。

所以,聪明做人做事,讲究“内外有别”,在外人面前,或好或坏,依情势而定;在自己人面前,却要求做一个“纯种好人”。共产党军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一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按普通人的观念,军人为国家、民众舍生忘死,立功无数,“一针一线”算得了什么!假设你拿群众当外人,“一针一线”确实不算什么;在“自己人”面前,“一针一线”的错误也不能犯。在一个侵华日军的日记中,记录了一件事:一位八路军战士不幸受伤被俘,押送途中,看管他的日军摘下路边的桃子给他吃,这位战士坚决拒绝说:“这是老百姓的东西,不能吃!”见此情景,在场的日军都震骇不已。一支这样的军队,是没有人能够战胜的!实践证明,共产党军队以“自己人”的面貌出现在群众面前,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们也真正成了群众心中的“人民子弟兵”,从而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

总之,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你想让身边人拿你当“自己人”,你必须拿出“自己人”的表现,对他人只有帮助,没有伤害。一个有益无害的人,谁不愿意欢喜接纳呢?

草根智慧

对身边事,最好不要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自己人,一丝一毫的伤害都嫌多。

愿为众人死,不为一人亡

老话说得好:愿为众人死,不为一人亡。

人最好的结局是死亡,最坏的结局也是死亡。终归有一死,就怕死得没有价值。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中有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何谓“重于泰山”,何谓“轻于鸿毛”?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那些为了大众利益而乐于奉献的人,往往被视为英雄,活得精彩,死得伟大;那些为了一己之私危害大众,或助纣为虐的人,往往不得好死,死了还要遭人唾骂。以此称量,服务大众,使尽可能多的人因你改变命运、获得幸福,是塑造生命价值的不二途径。

生活应用:生命的价值在于分享

有一个充满谐趣的词——“卖命”,人命只一条,可以卖吗?人是万物之灵,浑身都是“宝”,思想,智谋,体力,技能,乃至于生命,无不可以“卖”。有一次,子贡想劝老师孔子入仕从政,便打了个比方:“有一块美玉,应该收藏在盒子里呢,还是找个好主顾卖出去呢?”孔子闻弦歌而知雅意,回答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待一个好主顾啊!”连孔子这样的高人,也乐意“卖命”,可惜他没有找到一个“好主顾”,郁郁不得志,将珠矶锦绣般的才华,大部分浪费掉了。幸亏他没有空过一生,教出了许多优秀弟子,将他高超的思想传承下来,否则蹉砣一生,跟庸人也就没有多大差别了!

美玉藏在匮中,始终都是美玉;生命流在时间里,由“小命”而“老命”,无论怎样保养,最后都会没命,与其白白浪费,不如“卖掉”。美食自然腐败,或者被人品尝后腐败,终归是腐败,不如让人品尝;鲜花自然凋谢,或者被人欣赏后凋谢,终归是凋谢,不如让人欣赏。生命的价值,何不与人分享?

“卖命”有不同的方式,那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为老板“卖命”,为家庭“卖命”,为社会大众“卖命”……都是“卖”,价值却有大小。在时间的长河中,生命如同一颗飞逝的流星,让一个人看见,可以愉悦一个人;让一些人看见,可以愉悦一些人,何不让更多的人看见呢?

为一个人“卖命”,谓之“愚忠愚孝”,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人,你可以称之为奇人,也可以称之为蠢人。春秋时,有一个勇士,名叫豫让,先后投在范氏和中行氏门下,都默默无闻。后来,他投奔智伯,受到重用。智伯为人骄狂,自恃强力,经常向邻国索要土地,后来又联合韩、魏两国,围攻赵都晋阳,企图灭掉赵国,瓜分赵国的土地。战争进行了三年之久,晋阳城久困断粮,饿死者无数。但晋阳军民在赵襄子率领下,顽强防守,坚决不降。后来,韩、魏担心智伯灭掉赵国后,进而会拿自己开刀,因此联合赵襄子,反戈一击,灭掉了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对智伯痛恨至极,将智伯的头砍下来,做成酒器。

豫让逃遁到山中,自思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史记·刺客列传》)为了替智伯报仇,豫让改名换姓,化装成受刑的罪人,进入赵襄子的宫中,充当打扫厕所的清洁工,却暗藏匕首,伺机行刺。有一次,赵襄子上厕所,忽然心有所动,马上命侍卫将那个清洁工抓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豫让。审问时,豫让并不辩解,直言道:“我想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的手下都想杀掉豫让,但赵襄子认为豫让是一个义士,不忍杀害,便放掉了。

豫让仍不放弃报仇的念头,他将漆涂在身上,使身体腐烂;又吞下炭火,使嗓子变哑,经过一番自我摧残,形貌大变,他在街上乞讨时,妻子都不认识他。有一次,豫让潜伏在赵襄子必经的桥下,伺机袭击。不料,当赵襄子行至桥上时,坐骑受惊。赵襄子派人搜寻,又发现了豫让。赵襄子很不高兴,责备道:“您以前服务的范氏、中行氏,都被智伯灭掉了,您不替他们报仇,反倒委身于智伯。智伯已经死了,您向我寻仇的心为何如此强烈呢?”

豫让说:“范氏、中行氏拿我当普通人,我也用普通人的方式回报他们;智伯待我如国士,我也用国士的方式报答他。”

赵襄子叹息道:“我赦免过您一次已经够了,您好自为之吧,我不能再放您了!”

豫让说:“上次您宽大为怀赦免了我,天下无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确实该死,不过请您脱下衣服,让我砍几下,以示报仇之意,那我就死而无憾了!”

赵襄子尊重他是一个义士,便脱下衣服,让人送给他。豫让跳起身,在衣服上连刺三剑,说:“我可以报答地下的智伯了!”说完,伏剑自杀了。

豫让替智伯“卖命”,可谓卖得彻底,以至根本不管智伯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一味“愚忠”,为了所谓“义”,将天理人情丢到一边。而他“卖命”的标准,取决于对方的态度:你对我怎样,我就对你怎样,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件没有思想的工具!其实,他若真的心有“大义”,应该劝说智伯,做事收敛一些,别那么疯狂,若能劝得智伯回心转意,可免害人害己;即使劝之不动,也算尽了君臣之义,哪用得着事后玩出这么违背常理的花招?

陈胜起义时,曾说过一句话,“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反正都是死,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才是充满英雄豪情的话。陈胜的事业虽然失败了,历史却不会忘记他的英雄业绩,他的生命也因此大放异彩。

有人会说:“我为自己而活,凭什么替别人卖命?”其实,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只是活法不同。为自己“卖命”,好比农民种田,“自产自销”不发卖,小农经济而已。好比诗人赋诗,自娱自乐不发表,自我感觉良好而已!那又能活出一片多大的天地呢?

草根智慧

流星划过天际,一闪而逝,能量却绵绵无尽,让一亿年后的人们看见它的光亮。生命如流星,价值在于释放出来的能量。

大欺小,不公道

老话说得好: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世上最“招打”的事,莫过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庄子·盗跖》)。人都有同情心,见弱者受欺,难免因人及己,感同身受,愤恨之余,顿生除暴之心,不敢当面抗争,也会暗中使劲;不敢动刀动枪,也会口诛笔伐,以嘴为利器,“以笔作刀枪”。一旦激起众怒,无论你多么强大,终将为自己的恶行“买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云:“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结果如何呢?当大家一块儿使劲,一下子就将桀纣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世上最“讨巧”的事,莫过于扶贫济困、锄强扶弱,无论助拳助钱,无论用智用力,一次义施援手,即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那比天天自吹自擂打广告都有效。

生活应用:公道自在人心

人们评价他人,尤其是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缺乏理性,常犯“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或以一善掩百恶,或以一恶掩百善。但是,人们对利害往往看得分明,一旦身临其境,谁帮助了自己,谁让自己蒙受了损失,都明明白白。即使一时看不清楚,久之必能了然于胸,那么,谁好谁坏,谁公道不公道,应该支持谁、反对谁,也便心中有数了!所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胜败也往往决定于人心流转间。

在历史上,刘邦的本领一直受到置疑,那他为何能扫平天下?因为他办事公道,有仁者胸怀。在秦末战争中,刘邦“扶义而西”,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进入关中后,他召集关中的父老豪杰,宣布说:“秦朝法律苛刻,父老乡亲们长期受害,苦不堪言。议论国政者要被灭族,几个人聚在一块儿说话,也要绑赴市曹处斩,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呀!我跟诸侯约定:先入关者为王。我先到咸阳,自然应该为王。现在,我以关中王的名义,跟父老乡亲们约法三章:杀人者偿命,伤人和盗窃财物者视情节轻重论罪,秦朝原有的严刑酷律,全部废除。秦朝原有的地方官吏,全部继续留任,士农工商,也照旧从事自己的本业。请父老乡亲们放心,我们到这里来,绝不会侵扰百姓,而是为父老乡亲们除害。”

关中作为秦朝的发源地,参加过秦朝统一战争的人很多,关中人民原本担心遭到关外义军的报复,听了刘邦的话,都放下心来,一个个欢天喜地,赶着牛羊,背着粮食,争先恐后地慰劳义军。刘邦辞谢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我们不愿给百姓增加负担。”

百姓们听了,更是高兴,唯恐刘邦不能在关中为王。

不料,项羽的做法跟刘邦大不一样,不仅坑杀了二十多万秦军俘虏,又火烧阿房宫,挖掘秦始皇墓,还纵兵屠劫咸阳,使关中人民惨遭创伤。最后,项羽恃其强势,夺取了最大的胜利成果,自封“西楚霸王”,将刘邦赶出了关中。刘邦虽然在政争中失败,关中人民的心却全都倒向了他。

后来,楚汉战争爆发,民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当项羽倾全国之兵,猛扑荥阳、成皋一带的汉军防线时,以关中兵为主体的汉军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战争持续了两年多,项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无法撼动汉军的阵地。最后,楚国的战争潜力消耗殆尽,项羽陷入粮尽援绝的困境,败局也就无可挽回了!

有人讲史,说什么项羽的失败,跟好杀人无关,真是无知之论!家人无辜被杀,谁能无动于衷呢?只要设身处地想一想,便不会有此邪思怪论。

孔子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以大欺小,好像很容易,却有着难测的风险,一旦恶行积累到一定程度,从量变到质变,灾祸就不远了!以大帮小,并不太难,却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一旦善行积累到一定程度,足以成功立业。

抗日战争中,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八路军根据地时,在一个村子里,人们向他讲述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当地有个大地主,日军刚侵入时,主动投诚,当了汉奸。为了扩充势力,他竟然鼓动妻子和两个女儿跟日军军官通奸。当上维持会长后,他利用权势,或巧取,或豪夺,侵占他人的田地、房产。有个小地主,家有良田三十余亩,还有一个漂亮女儿。大地主想将此女纳为小妾,便向小地主求婚。小地主不耻其为人,婉言拒绝。大地主不死心,串通土匪,将小地主绑了票,勒索一千大洋。小地主家哪有这么多钱?大地主又故作好人,以高利贷形式,借钱给小地主之妻赎人。小地主回来后,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为了归还高利贷,决定忍痛卖掉一部分田地。大地主探知其意,又派人威吓那些买地的人:谁买谁遭殃。小地主卖不出田,还不上高利贷,久之,利息越背越重,最后,将家里的田地和女儿全赔给大地主,还没还上账。大地主又假作好人,宣布免除其余的债务。小地主有苦难言,活活气死了。大地主运用此种狡诈的手段,不几年间,家里的田地多达万余亩,还强奸了多位佃户的妻子、女儿。

但是,“恶有恶报”,八路军来了,顺应民情,将大地主缉拿到案,召开公审大会,打算让苦主们诉冤后,宣布其罪行,予以枪决。不料,苦主们早就等不及了,一拥而上,拳脚齐下,还有人手持刀剪,一片片割下大地主身上的肉。在场的八路军干部和民兵很少,无力阻挡愤怒的人潮。等人们好不容易散去时,大地主已经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

此事看上去有些残忍,然而,对那些长期处于悲愤中的人们来说,或许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佛家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一次次上演的写实剧情。以官僚大地主为基础的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垮台?人们为什么高唱“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从上例中,可见一斑。公道自在人心,“大欺小”或“大帮小”,人们都看得分明,并有所选择,有所行动。涓滴可以汇成洪流,人心所向,往往昭示着“报应”的力量。

草根智慧

大人物并不大,一旦众叛亲离,只能任人宰割;小人物并不小,一旦抱团成势,足以左右天下。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老话说得好: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古人说:“五行妙用,难逃一理之中;进退存亡,要识变通之道。”

那“一理”是什么呢?无非是“相生相克”。没有什么东西是最强的,“一物降一物”;没有什么人是最强的,谁都有自己的“软肋”和“死穴”。古埃及王所罗门说:“一类人的智慧可以战胜另一类人的智慧。”所以,一味逞强是没有用的,总有人可以将你“刺于马下”。

如何“变通”呢?无非是审度强弱之势、生克之道,随时变化,巧用其方,趋利避害。但是,变通绝非抛弃个性、不讲原则而使自己变成一团橡皮泥。根据情势需要调整处事接物的态度、方法,以掌握主动权,方可谓之变通。

生活应用:像龙一样乘时变化

“龙”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拥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能上天入地、兴云降雨。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对龙的特点作了精彩描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世上有两种英雄,一种是追求形式的英雄,爱做表面文章,输什么都不能输面子,为了证明自己,一味逞强,能大不能小,有时甚至自我膨胀,无限拔高自己而藐视他人。这种人与其说是英雄,不如说是一条小虫,因为他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战胜自己。老子说:“物壮则老”,当一个人膨胀到一定程度,往往自我爆炸,毁了自己;一种是追求业绩的英雄,凡事讲求实效,在态度上,可方可圆,能大能小,但不失其大体,不同于流俗,如老子所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表面无所执著,心中自有一份珍藏。在行为上,实事求是,灵活变通,根据客观需要选择办事方法而不固守成法。这种人是真正英雄,往往业绩不凡。

东晋时,名士温峤博学多闻、文采风流、善谋善断、有胆有识,深受晋明帝司马绍的信任。当时,大将军王敦掌握着朝中军事大权,企图谋反,他请求皇上,将温峤调给自己当左司马,其目的是剪除皇上身边的羽翼。

温峤来到王敦军中后,王敦常当着他的面,满口污言秽语,大骂皇帝昏庸无道。温峤婉言劝说王敦尊重皇帝、慎重言语,但王敦根本不听。温峤意识到王敦的反心已不可动摇,料想劝说无益,一旦遭其所忌,难免杀身之祸。因此,他一改从前的态度,转而替王敦出谋划策。王敦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常将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办理。

温峤知道钱凤是王敦的心腹干将,便主动同钱凤交往,还经常在人前称赞钱凤文韬武略、天下无出其右者。钱凤听说他夸赞自己,非常高兴,将他引为知己。

公元324年,京城的最高长官——丹杨尹(相当于建康市长)去世,按王敦跟晋明帝的约定,该职应由王敦指派。温峤认为这是一个逃回京城的机会,很想得到丹杨尹的授任。为了不让王敦觉察他的意图,他故意几天不上将军府,在家喝酒玩乐。

王敦去问温峤:“京师乃要害之地,应该派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担任丹杨尹。”

温峤假装醉醺醺地说:“我也这么想,若论文武兼备,非钱凤莫属!”

王敦又去征求钱凤的意见。钱凤听说温峤推荐自己,心里很感激,谦辞道:“温峤比我强,还是让他去吧!”

王敦将钱凤的意见告诉了温峤,温峤再三推辞说,自己才疏学浅,难以独当一面,最好留在将军身边,竭诚效力。温峤有感于他的“忠诚”,坚持任命他为丹杨尹,还交给他一项任务:严密监视朝廷的一举一动。

温峤高兴之余,又担心钱凤从中作梗。钱凤心机周密,本性多疑,若被他识破意图,岂不功亏一篑?

在饯行宴会上,温峤故意装成醉鬼,向钱凤敬酒。钱凤喝酒时,不小心洒了一滴,温峤借题发挥,挥手打落钱凤的帽子,大骂道:“老子给你敬酒,你竟敢倒掉!”

王敦见温峤醉了,忙命人将二人分开。

临行前,温峤泪流满面,跟王敦谈了一上午,迟迟不肯上路,直到中午,才依依惜别。

温峤刚走,钱凤便赶来了,对王敦说:“温峤做过太子庶子,跟皇上关系密切,这个人未必靠得住啊!”

王敦笑劝道:“他昨日喝多了,有失礼之处,你看在我面上,原谅了他吧!他平日在我面前,对你可是赞誉有加啊!”

钱凤无话可说,只好作罢。

温峤回到京城后,马上将王敦的谋反意图告知晋明帝,建议早作准备。

不久后,王敦果真谋反,晋明帝亲自挂帅,命温峤为将,负责指挥作战。公元334年,温峤用水攻战术,两面夹击,击败了叛军。王敦又惊又急,一病而亡。王敦的哥哥王含,以及钱凤等将,继续领兵作乱,很快就被剿灭,王含、钱凤都死于乱军之中。

温峤身处“虎穴”时,先是从大义出发,直言劝谏王敦不要谋反;一旦发现王敦反心已固,马上顺风转舵,由朝廷命官变成了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其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可谓深识变通之道。一旦脱身,马上回复本来面目,尽显威风,狠狠地惩罚了叛军。

温峤跟某些“变色龙”不同,他屏蔽动机,“藏于九地之下”,并没有改变“颜色”,虽然深处敌营,做人做事,毫无卑下之态,不失君子之风,称得上一条能大能小的“真龙”。

“变”是为了通,知道什么可以变,什么不可以变,也就知道如何变通了!

草根智慧

大小高低,只是相对而言,都无一定,“高以下为基”,因小可成大,何必执著于高和大?何不暂住于小与低?

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老话说得好: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世界很大,人口数十亿,但我们的生活圈子很小,一辈子数下来,熟人并不多;路上相见,还能认出来的人更少;能记住名字的人更是少而又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凡是见过一面的人,都可算作有缘人。因为生活圈子小,无论关系好与不好,谁知哪天就转到一起了。傻瓜们将人际关系当成卫生纸——一擦就扔,心里想着再也不会见面了,得罪谁都不怕。可俗话说得好,“不是冤家不聚头”,哪天有事相求时,以前的宿怨被翻检出来,自然是“门难进,脸难看”。聪明人将人际关系当成纪念币,先收藏起来,万一哪天升值了呢?

跟人打交道,不仅要想到眼前,还要想想日后,留下一份好感,总胜于种下一份怨恨。

生活应用:播下善意,收获感情

与人交往,当以友善铺路,以谦虚谨慎为戒条,以宽容为指南。友善可达人心,谦虚谨慎可防过失,宽容可避免冲撞。舍此三条,使气任性,逞其骄狂,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

民国时,靳云鹏曾在北洋政府担任国务总理,后来在政争中受到排挤,失职后过着半隐居生活,从此致力于创办实业,独资或合伙经营的企业多达20多家。他还皈依佛门,跟孙传芳共同出资,创办天津佛教居士林,自任林长,孙传芳任副林长,信徒多达三千多人。

靳云鹏虽然无职无权,历任地方官对他均很尊重。抗战胜利后,张廷谔被任命为天津市长,他认为靳云鹏不过是一个“过气”人物,而自己是现任父母官,没理由俯就,因此不肯主动去靳府拜访。当时,靳云鹏在居士林前面的电线杆上立了一盏大莲花灯,上写“南无观世音菩萨”字样,张廷谔以“有碍交通”为由,下令拆除。靳云鹏多次派人通融,都碰了钉子。不久后,蒋介石到了北平,命张廷谔邀请靳云鹏赴北平会见。张廷谔顿感为难,但碍于“君命”,只得硬着头皮去请靳云鹏。靳云鹏怒气冲冲,拍着桌子说:“灯拆了,你来干什么?你看得起蒋介石,你太混蛋!太混蛋了!……”张廷谔尴尬得一塌糊涂,这才明白,靳云鹏并不是他想象的老朽一个。

张廷谔遇到的尴尬,许多人遇到过,只为一时痛快,把人得罪狠了,再相见时,便觉得千难万难。《菜根谭》说:“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轻率之人,必有轻率之事;过分之人,必有过分之灾,“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给别人留一份情面,等于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北宋文豪苏轼任杭州太守时,有一次,书生吴味道冒用他的名讳,运送一批货物到京城贩卖,税关的人觉得可疑,便将吴味道连同货物一起送交苏轼处理。吴味道被押解上堂,只见他身背一个大包袱,贴有封纸,上书“杭州通判苏轼送京师苏侍郎宅”,苏侍郎即苏轼的弟弟苏辙,但封纸上没有写明苏辙的具体地址。“杭州通判”是苏轼十多年前担任过的官职,难怪被税关的人看出问题。苏轼问吴味道:为什么冒名运货?吴味道惶惶然地说:“学生家贫,屡考不中,此次上京应试,顺便买了二百匹建阳纱,想带到京城赚些银子用度。因为您的名气大,所以我冒您之名,本想省下一些税银,现在事已败露,只好听凭您的发落。”

苏轼察言观色,看出吴味道不是狡诈之徒,决定帮他一把。他让人揭下货物的封条,亲笔题写了自己的姓名、官衔和弟弟苏辙的详细地址,使吴味道一路顺利到达京城。第二年,吴味道中了进士,专程来拜访苏轼,于是,苏轼在朝中又多了一个得力的朋友。

吴味道盗用他人名讳,当然是不对的,假设苏轼对其处罚,以维护自己的名誉权,未尝不可。但苏轼大度为怀,将假作真,使吴味道变盗为借,放弃了一个耍威风出气的机会,却得到了一个盟友,岂不是皆大欢喜?

人际关系成于一分分善意与帮助,毁于一分分敌视与伤害,与人相处时,多一点善心帮助,有利于营造感情的和谐;发生矛盾时,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少一点伤害,也可有效化解敌意,为彼此保留一个和好如初的机会。

草根智慧

即使友谊之门不得不闭上,多一点人情味,也为日后的重启留下了一丝缝隙。

打人一掌,防人一脚

老话说得好:打人一掌,防人一脚。

你要知道,跟你打交道的人,不是虚怀若谷的圣人,而是和你一样的普通人。他也跟你一样,一旦尊严、名誉、利益或其他方面受到损害,不可避免地怀有报复心理。你可以对自己说:“仇恨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但你不能对别人说:“别恨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最好原谅我,忘记我对你的错。”鲁迅先生曾遗训自己的孩子:“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损害他人而要求原谅的人,往往是小人,但未必能求得原谅。当你对别人施加伤害时,你要想到,你正在冒同等或更大伤害的风险。

生活应用:化解仇恨,不如避免结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力量交换的过程,“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友爱是一种柔和的力量,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舒适、温暖;伤害是一种尖锐的力量,其反作用力即是报复,会让彼此受伤。

心理学家认为,报复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普遍性,人人都有报复心理;

二是针对性,报复有特定的对象,指向施加伤害的人或相关的人;

三是对等性,报复者的期望值是让对方的损失不低于自己遭受的损失,即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四是债务性,报复者往往将自己蒙受的损失视为对方欠下的债务,是否索债,取决于报复者的心态及某些客观条件;

五是焦虑性,一方因对方的不当行为受到损害而产生报复心理时,往往耿耿于怀,产生担忧、仇恨等各种负面情绪,直到报复成功才会消除。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复心理可能延续很长时间,甚至怀恨终生。

一般来说,日常矛盾造成的小小伤害,比较容易化解,还会在时间中逐渐淡忘。但报复心理的强弱,因人而异,有的人心理素质好,不易受伤,拾得禅师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对这样的人,你就不用担心他报复。有的人心理脆弱,特别容易受伤,可能因别人一句话的失当而在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痕,故而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与人交往时,你无法要求人人都有一颗坚强的心,只能要求自己谨言慎行,使伤害不要发生。

大的伤害,比较难以化解和淡忘。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大的仇怨化解了,还有余恨在心。这个道理,好比割肉成伤,伤好了,伤疤还在。所以,化解大怨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不要结怨。有的人不明此理,毫不留情地伤害他人,谁知斗转星移,灾祸竟然找上门来。

战国时,范雎在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当家臣,以才华闻名于诸侯。有一次,范雎陪同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赠之以黄金美酒,对须贾却很冷淡。须贾又妒又恨,回国后向相国魏齐进谗说:范雎里通外国,泄露国家机密,应尽早除掉。于是,魏齐下令将范雎抓起来,严刑拷打,打得齿落骨折。范雎假装死去,须贾还不解恨,命人往他身上淋小便,然后抛尸荒野。范雎挣扎求生,逃到秦国,化名张禄,受到秦昭王的器重,被聘为相国。

秦昭王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欲派兵攻打魏国。魏王吓坏了,急派须贾为使,向秦国求和。范雎故意装扮成乡野村夫的模样,穿上破烂衣服,去见须贾。须贾见他落魄如此,心生怜悯,便问:“莫非你是来秦国求官吗?”

范雎惨然一笑说:“我得罪魏国宰相,侥幸逃到此地,哪敢再去做官?”

“你在秦国,以何为生啊?”

“不过是替相国张禄打扫院子,勉强糊口罢了!”

须贾明白,秦相张禄是秦国炙手可热的人物,向秦王求和,必先说服张禄。不料,当他前往张府拜访时,才知范雎即是张禄,不禁大惊失色,想逃走却来不及了,被卫兵团团围住。范雎身穿华服,威严地坐在堂上,冷笑道:“当日你诬陷我里通外国,今日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你尝尝蒙冤受屈的滋味。我问你,你私闯相府,到底想干什么?”

须贾有理难申,只能求饶而已。

范雎命人将须贾痛打一百大板,还喂他吃了一筐草料。须贾被整得气若游丝,险些丧命。范雎又请大夫替他医治,然后入见秦昭王,将往事一一禀报;并说魏国畏惧秦国,遣使求和。秦昭王大喜,决定出兵为范雎复仇。

范雎回去后,命令须贾说:“你去告诉魏王,速将魏齐的人头送来,否则,我将亲率大军,屠戮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首都)。”

须贾回去后,将范雎的意思禀报魏王。魏齐担心魏王出卖他,十分恐惧,弃了相印,逃往外国避难。可是,各国畏惧秦国的威势,都不敢收留他。魏齐绝望之下,拔剑自杀了。

须贾因嫉妒心理作怪,不惜违背天理良心,无端伤害自己的部下,着实该打;而魏齐不问青红皂白,听信谗言,残害贤才,已失宰相风范,最后以命偿债,难道不是咎由自取吗?

有人会想:假设将范雎杀死,或许可以解除祸患吧!

许多人正是带着这种观念,伤害别人时,下手狠辣,赶尽杀绝,但仍然难逃“报应”。

徐树铮曾是直系军阀段祺瑞手下赫赫有名的将领,后来加入以孙中山为首的联合政府,在江浙战争中,出任浙沪联军总司令。徐树铮为人骄狂,锋芒毕露,所造杀孽甚多,也为自己树敌不少,袁世凯曾这样评论他说:“树铮其人,亦有小才,如循正轨,可期远到。但傲岸自是,开罪于人特多。”后来,徐树铮果然被仇家劫杀。

张宗昌是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下的著名将领,在中原大战中,逮捕了冯玉祥手下的军长郑金声,意欲加以杀害,众幕僚劝阻说,郑金声颇有人望,杀之不祥。但张宗昌不听劝告,执意枪杀了郑金声。几年后,郑金声的养子郑继成为父报仇,刺杀了张宗昌,然后投案自首。一时间,郑继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经冯玉祥等人援救,郑继成获国民政府特赦,无罪释放,张宗昌算是白丢了一条性命。

在现实生活中,生死仇怨自有国法料理,人们的矛盾冲突,往往集中于名利、权势、尊严等方面,无论哪种形式的伤害,都可能引起反弹,最终伤到自己。有时候,你可能觉得人际关系一团糟,“里外不是人”;有时候,你可能感到百事不顺,处处有人为难;有时候,你可能遭遇莫名其妙的失败……此时,你不妨检讨一下自己平日做人做事的方式,是否经常伤到别人?你也许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你当得的“报应”;而“禳解”之道,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改变风格,中止伤害,跟外界达成和解。

草根智慧

“原谅”是不容易得到的待遇,无论“误伤”还是“故伤”,都可能有一份“报应”在等着你。

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

老话说得好: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

随机应变,见招拆招,你不一定拼得过别人,因为世上总有人比你聪明、比你强大。其实,做人做事,不需要那么聪明伶俐,按笨办法,坚持自己的原则,走自己该走的路,你也许发现,那正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生活应用:为自己立一准则

“聪明人”随流性转,见利必趋,见危必避,如同落在地上的雨水,东南西北,四处横流,最后不知流向了哪里。反倒是那些“死板”的“笨人”,认准一条道,不改向,不越界,汇而成河,聚而成势,能致千里之远。

谋求财利,最怕商业欺诈、鬼蜮伎俩,无论怎样防范,都有可能“中招”。但是,心有准则的人,却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清朝晋商王相卿,是旅蒙商号“大盛魁”创始人,早年间替人帮佣,后来跟结拜兄弟史大学合伙经商,几经周折,创办了“大盛魁”,总号设在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城中。生意场上,以次充好、低进高出是常有的事,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质次价高的商品。为此,王相卿为“大盛魁”制订了一套独特的购货方法:本着对货主的信任,凡订购大宗货物,合价在300两银以下,现货交易,由货主自行定价,决不驳价,决不拖欠货款。不过,一旦发现价高货次,则永久断绝生意往来。按这种方法,上当只是一次,损失有限,“大盛魁”还担得起。偶有个别鼠目寸光的货主以次充好,但绝大多数货主不愿为了一时小利丢掉一个大客户,时间一长,“劣质客户”都被淘汰,跟“大盛魁”来往的都是规规矩矩的“优质客户”,因此,“大盛魁”生意兴隆,成为一家员工6000余人、商队骆驼近20000头、年贸易总额达上千万两银子的著名大商号,并且相延十余代,称雄蒙古大草原200多年。

无论哪朝哪代,都有唯利是图的“商场小人”,为了避免损失,将所有人当小人防范,损失可能更大。王相卿将小人造成的损失当成“合理成本”,送给他们使计弄诈的机会,最后算算总账,成本并不太高。此法看似笨拙,原来笨中有巧。

创办事业,最怕毫无理性的竞争,什么“厂价销售”,什么“出血大甩卖”,常常激起一串串火星四溅的竞争,你不挑起竞争,仍然可能被拖入竞争中。但是,只要按一定原则办事,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的市场上,常常爆发“价格战”,最后胜出的未必是实力最强的一方,那些以合理成本、合理利润为准则的企业,总能走得更远。

培养道德,最怕酒色财气的诱惑,一朝失足,身上的污点便再难洗净了,所以,更要洁身自好,守定原则。

明朝廉吏丰庆以公正廉明著称,下属无不敬畏。他出任河南布政使期间,有一次,去某县考核政绩。知县担心贪赃枉法的丑事败露,心中非常害怕,打算向丰庆行贿,以求法外开恩,却又担心丰庆不肯接受。知县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计:用白银做成蜡烛的形状,用纸裹好,送给丰庆,说是送给布政使大人照明。丰庆不知蜡烛有玄机,便收下了。

一个侍者心细,发现了蜡烛的异样,告诉丰庆,丰庆故意说:“那就试着点燃蜡烛吧!”

侍者说:“大人真会说笑话,世上哪有可以点燃银子的道理?”

丰庆淡淡地说:“蜡烛不能点燃,有什么用?谁送来的,给他送回去好了!”

第二天,丰庆召见知县,从容地说:“你送来的蜡烛不能点燃,为什么不拿回去,换成能够照明的蜡烛呢?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知县见丰庆收买不动,不由得胆战心惊,当天就弃官而逃。

世上有多少官吏,拜倒在金钱、美色、权势之前,成为不得不任由他人操纵的傀儡,丰庆之所以立身不倒,因为他坚守着一个原则:不该要的不要。

古人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不可能无欲,但可以有所节制,将欲望限制在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之内。那么,无论别人如何使心用计,你都可以独善其身、安然自在。

草根智慧

知变,是聪明;知不变,是智慧。

吃亏人常在

老话说得好:吃亏人常在,贪心死得快。

人生得失难料,考察世事,却有一个奇怪现象:爱占便宜者,难成气候;愿吃亏者,往往笑到最后。原因何在?立身处世,必然连接着各色各样的利益关系,或上下,或同事,或亲朋,或夫妻,或父子……人情往来之际,如同交易,有取有舍,有买有卖,“一分钱一分货”,是公认的准则,爱占便宜,好比价格欺诈,谁不讨厌?愿意吃亏,好比薄利多销,谁不欢迎?不信查看一下世界十大零售企业排行榜,哪一家不是奉行“低价策略”?

生活应用:吃亏处有大便宜

人生最难办的事,就怕没机会,“英雄无用武之地”——有才无处用,有力无处使,有情无人理解,有爱不被接纳。

机会从来并不均等,往往偏爱那些愿意吃亏、吃得起亏的人,为什么呢?跟他们打交道,“有利可图”,谁不向往?所以,那些奉行“吃亏策略”的人,从来不愁机会。

在安徽桐城,至今流传着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故事中的张府,父子三代,都是肯吃亏的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风云数十年,长盛不衰。

张府第一个肯吃亏的人是张英,他幼读经书,过目成诵,于康熙二年高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期间,勤于政事,从不懈怠,凡民生利弊、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康熙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对他信任有加。康熙三十八年,张英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走上了事业巅峰。

张英在朝为官期间,其家人跟邻居发生了争地风波,两家盖房子,邻居要求张府留出一条三尺通道,张府也对邻居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两家各据其理,互不相让。张英接到家人诉告此事的书信后,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感悟,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深受感动,也后退三尺。两家房屋建成后,留下一条“六尺巷”,如今已成为桐城的历史名胜。

张英年老退休、回乡隐居后,清静自守,从不干涉地方事务。他在山庄草堂上悬挂一联,以表淡泊处世的心迹:“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张府第二个肯吃亏的人是张英之子张廷玉,他遵从父亲“务本力田,随分知足”的家训,谨守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年轻时勤于耕读,于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雍正时,张廷玉因为官清廉、为政勤敏,备受信重,升任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任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等多项职务。张廷玉肯吃亏之处便在于此,身兼多职,事务繁忙,却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用现代话说,拿一份薪水,干三个人的活。雍正经常召见他,少则一天数次,多则一天十余次。他从内廷出来,到朝房办公,属吏请求他批示文件者多达数百人。张廷玉不论事情大小,都“悉以本日完结”,绝不积压,如果事务太多,则回家加班处理,“燃双烛以完本日未竟之事,并办次日应办之事,盛暑之夜亦必至二鼓始就寝,或从枕上思及某事某稿未妥,即披衣起,亲自改正,于黎明时付书记缮录以进”。

对张廷玉的贡献,雍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曾感慨说,张廷玉和鄂尔泰二人,“办理事务甚多,自朝至夕,无片刻之暇”。雍正还认为,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张廷玉清心少欲,唯嗜饮茶,雍正便赐给他各种精美茶具和茶之佳品。

有一次,张廷玉曾患小病,雍正对近侍说:“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吗?”近侍们都很吃惊,不明何意。雍正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病而何?”可见张廷玉在雍正心目中的分量。雍正临终前,遗诏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这是皇家给予大臣的最高殊荣,清朝三百余年,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惟张廷玉一人而已!

张府第三个肯吃亏的人是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十一年(1723年),张若霭凭借出众的才华,殿试时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进士。张廷玉认为,自己和父亲两代为相,如果儿子再占枝头,张家的权势未免过于显赫,因此跪求雍正换人,将机会留给天下平民英才;张若霭也乐意谦让,退居人后。因此,雍正最终将张若霭定为二甲一名进士。后来,张若霭曾任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等职,官至礼部尚书。

观张氏三代人,都不怕吃亏,都乐于吃亏,也吃得起亏,他们一路吃着亏,可到头来,又吃了什么亏?该拿的都拿到了,收获比那些不肯吃亏的人一分不少。

俗话说,“吃亏人常在”,无论官场、商场,都可见“薄利多销”之妙!

草根智慧

天下最占便宜的是多做事,最吃亏的是无所事事。

退一步想,过十年看

老话说得好:退一步想,过十年看。

一切事情在时间中都会变得微不足道,甚至很可笑。你不妨回顾年少时的种种担忧、种种失意,现在来看,是否微不足道?你不妨回顾年少时的种种轻狂、种种执著,现在来看,是否很可笑?以此推之,眼前的烦心事,都是过眼即成烟云的事,无论事大事小,都经不起过十年再看。

生活应用:小心被“套牢”

宋代高僧云盖智本有禅诗云:

一年春尽一年春,

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

月明非为夜行人。

世界常变常新,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该发生的事终归会发生;人的努力可以为世界增添几许景致,自然规律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间之事,永远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好,也不像人们担心的那么糟,春天过去,春天还会到来;春花谢了,春花还会再开。所以,凡事不必太偏执,不妨以变化的心态,欣赏一切,接纳一切。

有的人偏执于自我喜好,只要春天,不要冬天;只要鲜花,不要枯枝,那不过是自寻烦恼。还有的人,偏执于一时一事,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便耿耿于心,难以释怀,以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身边美好的人和事,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无论大事小事,只是一事,不是生活的全部,专注于不愉快的事,好比熊市抢购垃圾股,难免被套牢。

苏曼殊的《碎簪记》中,描写了一个悲情故事:庄湜对时尚美人灵芳一见钟情,但庄湜的叔婶希望他跟传统美人莲佩订婚,莲佩也深爱庄湜。庄湜左右摇摆,难下决断。后来,莲佩见了灵芳送给庄湜的玉簪,始知庄湜心有所属,失望之余,割腕自杀;灵芳料想庄家难以接纳自己,也悬梁自尽;庄湜伤痛之余,一病而亡。

我勉强耐着性子看完这篇据说有名的小说,不禁莫名其妙:爱情本是世间美好的事物,一时失意,三条人命,不是太夸张了吗?况且庄湜跟灵芳、莲佩,不过数面之缘,并无密切交往,跟梁山泊、祝英台的相知相爱不可同日而语,死得未免太容易了!难道他们的所谓爱情,竟是一种急性病毒?

假设三人死得不是那么匆忙,过几年再看,想法必然不同——庄湜不过是一个病病歪歪的文弱男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许会写几首歪诗,如此而已!灵芳曾“游学罗马”,见过欧洲的绅士和种马,在她眼里,庄湜难道真的那么可爱吗?过几年再看,她也许会一脚将他踢到南美洲,终生不再见面才好。莲佩是传统女子,传统女子都爱嫁“丈夫”,比较有安全感,庄湜无胆识、无血性、无担当,难道真的是莲佩心中理想的伴侣吗?过几年再看,她也许宁愿给好汉作妾,也不愿给庄湜为妻。所以,这一悲剧事件,在我看来,不是爱情作怪,而是太冲动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时常有之,有的人恋爱失利,舍不得伤害自己,将仇恨发泄在对方身上,或动刀子,或泼硫酸,这都是下三滥的人物,不值一提。

除失恋之外,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还有很多,大凡你投入心力、感情、时间去做一件事,却没有成功,都会有失落感、挫败感,好比买到一只“垃圾股”,拿着没有用,丢掉舍不得,心里便一直纠结着。但你要知道,这是在继续购买“垃圾股”,因为你还在为那件早该放手的事投入心力、感情和时间。不如看开一点,将不愉快的事丢到一边,去做些值得一做的事。

宋朝高僧善能禅师有谒云:

不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

不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

无论万事万物,都很短暂而非永恒,人情世态,成败得失,都不过是“一朝风月”而已,用不着执著于此一时、此一事,而忘了人生的任重道远。当然,也不必迷恋“万古长空”,好高骛远,而轻视“一朝风月”的美好和意义。虽然名利权势如过眼烟云、成败得失如镜花水月,用不着太计较,但并非毫无价值,人总得找点事做,欣赏名利的烟云,体验成败的乐趣,不是可以乐在其中吗?

一个人如果养成开放的时间观念,懂得将时间拉远拉近,在“一朝风月”中看“万古长空”,在“万古长空中”看“一朝风月”,就很难被不顺心的事所困惑了。

草根智慧

一帆风顺比诸事不利更糟,那会使你无法洞悉人生幸福的奥妙。有时候,事情不利时,将它交付给智谋,不如交托给时间。因为时间可以帮你化解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