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韩信点评《雪夜对》
第0005章 韩信点评《雪夜对》
洞察旧机回复朱元璋:“听过‘义舍十兄弟’没有?”
朱元璋回复:“愿闻其详。”
洞察旧机回答:“所谓的‘义舍十兄弟’就是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之前,还是大周的一名武将的时候结拜的九个兄弟,加上他赵匡胤,正好是十个。”
“你知道是那十个人吗?”一位网友问道。
“除了赵匡胤外还有,保静军节度使杨光义;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义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勋;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王审琦;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刘庆义;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刘庆义;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彰德军节度使韩重赟;解州刺史王政忠。
“这九人之中,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史书记载不详。
“其他的五人,石守信、王审琦和韩重赟是史书之上黑纸白字写得明明白白,是参加了兵变的。
“除了李继勋是史书上明白无误的了没有参加兵变之外,其他人参没参加,就不得而知了。
“并且石守信和王审琦是赵匡胤安插在京城的内应,在赵匡胤准备兵变的头一天晚上,派心腹小校郭延赟驰回京城向石守信报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将士环列待旦’,等待策应赵匡胤兵变部队回京。
“也正是有了石守信和王审琦等指挥的殿前司禁军策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才得以顺利进城,掌控全局。
“由此可见,一开始的‘义舍十兄弟’或许只是情投意合的产物,也可能是为了在战场上能有人‘拉兄弟一把’的产物。
“但是,随后这个‘义舍十兄弟’也就慢慢的演变成了类似于‘俱乐部’一样的组织。
“有了这么个团体,那么陈桥兵变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赵匡胤到底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谁一起策划的陈桥兵变,陈桥兵变中为什么黄袍为什么加他身上,而不是别人身上,因为赵匡胤将史料全部销毁,所以也就不得而知了。”
朱元璋看完了洞察旧机的回复,沉默良久,简简单单的回复了两个字:“多谢!”
西汉,长安。
汉高祖刘邦四仰八叉的坐在龙床之上,两名宫女正在给他洗脚,他则专心致志的刷着视频。
刘邦平日里最喜欢刷的视频就是美女唱歌跳舞。
这个铁穹之幕也是有知名注册和推荐机制的。
知道刘邦是大汉的开国皇帝,所以有关于阴谋夺权,权术制衡,战略战术一类的视频也会推荐给他。
所以,刘邦很自然的就刷到了《盘点华夏十大统一战略之第十名》这个视频。
看过之后立刻派人去召来了淮阴侯韩信。
因为论战略战术,整个大汉,恐怕没有人能出韩信之右。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来了一招伪游云梦,将其诈捕的诡计。
韩信到了之后,刘邦问道:“淮阴侯,最近在忙什么啊?”
韩信道:“回禀陛下,臣下最近在家除了读书,就是刷铁穹之幕。”
“哦,”刘邦问道:“现在铁穹之幕上有个叫洞察旧机的,在盘点华夏十大统一战略,你可曾看了?”
韩信道:“回禀陛下,臣下看了。”
“觉得他评价的《雪夜对》怎么样?”
韩信道:“不过如此。”
“哦?说说理由。”刘邦这个人最大的有点就是虚心。
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记载了他的一个优点。
遇到问题就问“为之奈何?”
从来不会不懂装懂。
韩信道:“这个赵匡胤在篡位之后,在战略上,面对单独的各个国家,他都取得了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只要这些国家不能从战略上相互协调配合,他单独的消灭任何一国都是轻轻松松。”
刘邦问道:“那这个洞察旧机为什么还让这个什么《雪夜对》上榜呢?”
韩信道:“依臣下之见,这个《雪夜对》唯一值得称颂的就是攻击顺序。”
“攻击顺序?不是说了先南后北吗?”
“就算是先南后北,这个先南也须得有个顺序。”
“说来听听。”
韩信恭恭敬敬的道:“臣下反反复复的将这个视频看了两遍,赵匡胤先攻击武平、南平,首先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是南方诸国之中最弱的,并且还发生了内乱,另外,这两个小国说占据的两湖大约就是洞庭湖南北两侧,先攻取这两个小国,就等同于将江东和西川从中间分开,这样的话,江东和西川就无法从战略上进行配合。”说到这里,韩信见刘邦靠在靠枕之上,双眼微闭,两名宫女正在给他做着按摩。
“你接着说,朕在听。”刘邦见不到韩信的声音,就睁开眼来。
韩信接着道:“然后再下西川……”
“为什么不先下江东?”刘邦突然问道:“或者是岭南啊?”
“江东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当年霸王以八千江东子弟兵横行中原,势不能挡,既然有人在江东立国,其实力决然不容小觑。再者,如果先下岭南,山路崎岖且多瘴气,难以进军,不要说攻不下来,就算攻下来了,也必定会引起西川、江东两大国的警觉,一旦他们东西配合,对于这个赵匡胤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听到“霸王”这两个字的时候,刘邦是睁开了眼的。
在刘邦看来,此时此刻提到“霸王”,仿佛是在打比方,也仿佛是在提醒自己:当初没有他韩信,这天下是谁的,还在未知之中。
韩信也仿佛察觉到了刘邦表情的变化,又闭口不言了。
刘邦道:“淮阴侯,你只管说,咱们聊聊天嘛,说什么都没有关系。”
韩信接着道:“所以,在统一江南的过程之中,先从中间将其切开,然后再由西向东,最为妥当,最为有效。”
刘邦问道:“以淮阴侯之见,当年你在汉中进献的《汉中对》能在这是个战略中排到第几?”
韩信道:“回禀陛下,臣下不屑排在其中。”
“哦?”刘邦笑道:“淮阴侯,有些托大了吧?”
韩信也微微一笑,没有辩驳,但是从他的笑容中又分明看得出,他真的是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