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开展善后救济事业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1)联总的创建及中国为此做出的贡献等;(2)以蒋廷黻为主导的行总善后救济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等;(3)中国善后救济事业的组织体系、管理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等;(4)《中国善后救济计划》的酝酿、制订、修改与通过的艰辛历程,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对此时中国善后救济事业开展的作用等。
第二,救济活动开展的概况。主要是:急赈、特赈、工赈和遣送难民等救济活动的具体政策的制定,实施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取得的成效、不足之处、经验教训等。
第三,善后活动开展的概况。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医疗卫生及教育等善后事业的基本政策的颁布、善后事业的开展及其成效、不足之处、经验教训等。
创新是民族之魂,也是史学研究的生命之所系,是推动史学研究进步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本书在研究“1945—1947年中国善后救济事业”时,也将力求有所创新。
本书主要创新之处是,试图在前人有关善后救济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首次全面探讨1945—1947年中国开展善后救济事业的概况及其作用、影响。初次系统研究善后救济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慈善思想史中的地位;尝试从急赈、特赈、工赈和遣送难民四个方面进行救济活动的研究,总结其得失;拟从农业、工业、交通、医疗卫生及教育等不同领域研究善后活动的政策制定、实施情况,并将其置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视野中研究其成败得失,探讨有关善后救济思想、政策贯彻执行的效果;注意总结此次善后救济活动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出内在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天中国的社会救济、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总之,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力争在有关理论问题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为推动对1945—1947年中国善后救济事业史的研究作一番新的尝试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