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方法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一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内涵

方法论是什么?需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分析。从内涵上看,所谓方法论,就是关于怎么做的一门学问,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是关于方法的一套理论体系。从外延上看,根据领域标准、研究视角标准等,方法论可以划分为哲学方法论、数学方法论、力学方法论等。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归纳和总结方法论,也是哲学的目标之一,正如有学者指出:“任何人如果在思维方法上从来不作基本的分析、质疑、论证并维护思维的确定性、明晰性,那就很难追踪以自由、民主为基调的公共哲学的基本思路。”[2] 所谓世界观,指的是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对哲学的理解来源于人的思考,与思考的内容相比,思考的方法更重要,如对范畴、原则、理论、手段等的思考,都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并起重要指导作用。

可靠的方法论既来源于人的经验观察,又是人的理性推理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经验观察主要指主观经验范围内的感性经验,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长期考察与经验积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理性推理主要指依靠抽象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要来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经验观察是客观基础,理性推理是逻辑检验,如果完全脱离经验观察而仅仅依靠纯粹的理性推理,那么这种方法的客观性、有效性和真理性就无从检验。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想得到可靠的方法论,既要诉诸经验理性层面,同时又要对已经形成的公共性知识进行理性推理,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地掌握并运用方法论。

唯物史观强大生命力的地方,在于讲求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理论的现实基础是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性质、过程规定的,这一理论的统摄作用,是通过方法论体现出来的,是建立在经验与理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的。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发展应该重视方法的概括和总结,而不能永远停留在社会现象的记述和整理上。由此我们认为,唯物史观方法论作为一种对人的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进行分析的工具,在性质上是客观的、科学的,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与对象相符合的知识,获得科学的方法,离不开真理的指导。这样,唯物史观就成为对获得的方法论进行研究、修补、检验的真理,成为使各种方法论形成科学体系的基础。

唯物史观体现的方法论既是宏观层面的思想方法、理论方法,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同时也是微观层面的实证方法与技术方法,对具体问题具有操作性指导价值。正是由于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定性,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方法论,不仅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参考方法,而且它也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研究的理论工具,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对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蕴进行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人们从社会性角度研究人类繁芜复杂的历史进程的基础,能够为把握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尤其是能够为揭示当今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可能性提供积极的方法论指引。

二 发展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能绕过也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唯物史观究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恩格斯曾将唯物史观同进化论相提并论,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3] 进化论是自然界规律的大发现,那么,在人类历史领域有没有发展规律呢?如果有的话,其内容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那么,这一“发现”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研究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说,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时所得到的,并用于指导其研究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唯物史观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发展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唯物史观就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问题中提出的。当马克思主义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时候,已经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体系,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术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从对比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出发,以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为基本内容,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核心理念。重新审视并勘定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全面理解唯物史观的时代价值,无论是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还是对于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畴构成的一个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大体可概括为六条,科学集中地回答了六个问题:人类历史是客观的,物质因素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人类社会和历史是系统联系的整体,人类社会是运动发展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源,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可以说,唯物史观既是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也是总结人类生产、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为我们认识社会、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唯物史观的形成是建立在批判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我们在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会受到历史唯心主义的干扰。正所谓不破不立,关键是立。唯物史观之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位。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二者在内容与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者究竟谁为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是任何社会发展理论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唯心史观,又称为神秘主义历史观,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中,起支配作用的,是超自然的意志和力量,包括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如人们的思想动机、帝王将相和少数的英雄人物的意志、上帝、神、“绝对观念”、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等。因此,唯心史观不承认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更不承认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不承认阶级斗争,不承认人民群众的创造者地位及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抽离了社会存在,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地位。唯物史观形成后,彻底否定、颠覆了唯心史观对人类思想的束缚,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道路和前景。唯物史观的内容体系与唯心史观反向对应。它是针对唯心史观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否定了物质资料生产的决定作用而言。针对唯心史观把社会意识放在社会存在的第一性的不足,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性的东西,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派生物,是第二性东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就形成了唯物史观注重客观,重视史实,正确处理客观与主观、史实与史识之间关系的理论品格。只有正确树立唯物史观,让唯物史观成为包括学术界、思想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并将其运用于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当中,分析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唯心主义才能不攻自破。

其次,唯物史观的形成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恩格斯曾评价政治经济学是重要来源的地位,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4]。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如果离开经济问题谈唯物史观,是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答案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了政治经济学对唯物史观的作用:“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5] 这段话用了“不应当……应当……”的对比方式,明确了唯物史观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时的研究立场,不应当来自理论与经验,不应当来自哲学阐释,而应当来自现实社会的物质生产与交换,应当来自现实经济问题,这正是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时,以生产剩余价值为逻辑前提起点,全面考察资本的运行过程与本质,归纳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最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系起来,实现共产主义。这一逻辑推理过程,与唯物史观的形成极为类似。唯物史观就是从最基本的社会的经济形态研究出发,重点关注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变革等内容,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唯物史观如果完全脱离这些内容,避开经济形态的研究去讲社会发展,显然是不妥当的。除了论述资本外,唯物史观更关注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一整套辩证思维论述,不是浅层次的感悟、经验、智慧甚至是诡辩,而是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思想。唯物史观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基因,特色是马克思对资本运作的解读,蕴含了唯物史观的内容,即按照马克思的哲学思维,可以发现政治经济学保持了唯物史观的思维模式。

最后,唯物史观是关于发展方法论的觉醒。从事社会发展研究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是,真正堪称康庄大道的科学路径却不会太多。对于新发展理念研究者来说,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如何总结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身历史使命的科学方法论,是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当前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从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关键在于掌握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只有方法正确、科学,才能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

唯物史观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被丰富、创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马克思总结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这一经典性表述是我们继承与发展唯物史观的思想源头。马克思阐释说: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6]

这段话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内容有三方面。第一,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成的;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第三,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出发,得出的关于社会发展本质与规律的概括。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方式出发,而不是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出发。

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先后两次在《共产党宣言》再版时的序言中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1883年6月,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第3版作“序言”,认为唯物史观是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他总结道: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7]

在这段话中,恩格斯揭示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有三点:一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二是阶级斗争的动力作用,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本质及其必然趋势。1888年1月,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作的“序言”中,又重述了这一思想,并对这一理论的形成史做了进一步阐述。

继恩格斯之后,列宁以及毛泽东同志等中国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继承了唯物史观理论。列宁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等文章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了分析。列宁总结道:

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者更确切地说,把唯物主义贯彻和推广运用于社会现象领域,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马克思主义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因为它考察了所有各种矛盾的趋向的总和,把这些趋向归结为可以准确测定的、社会各阶级的生活和生产的条件,排除了选择某种“主导”思想或解释这种思想时的主观主义和武断态度,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不同趋向的根源。[8]

列宁指出,唯物史观虽然是历史理论和历史研究方法论,但是依然能够贯彻和推广到社会现象领域。通过对比唯心史观,列宁归纳了唯物史观的两个开创性优点:一是把物质生产看作社会发展的根源,二是重视人民群众活动的研究。这两点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原则,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充满矛盾而又是有规律的过程。

唯物史观不是假设,也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新时代中国的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方式是什么?党的十八大之前,“全面落后”是中国生产力的典型特征,十八大以后,生产力水平出现了巨大提升与飞跃,“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进步呢?从理论根源来看,就是因为马克思所说的形成了“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当然,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更重要的是,它们不但有自身变化,而且这些变化还会影响到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变化,变与不变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变革的常态。坚持一切从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方式出发,重点是要看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会呈现出新特点,新的风险、难题都是矛盾冲突的表现,我们要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变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来适应生产力水平,为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这是我们必须牢记的发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