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政治认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

第一,就研究内容而言。首先,从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视角切入现代化研究,将人置于现代化的中心,强调人与共同体的互动,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相比于以往现代化研究重外在而轻内在、西方中心主义以及传统与现代决裂的倾向,本书更注重兼顾外在与内在、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在现代化研究中的平衡问题。其次,本书对于政治认同的研究置于现代化的时空语境中,特别是对于早发现代化与后发现代化政治认同问题进行了历时性专门研究,相比于以往政治认同研究注重现实和描述的孤立、点状认识,或者强调规范、抽象,追求普遍永恒模式的面状研究而言,线状研究强调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性,更能把握政治认同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第二,就研究思路与方法而言。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研究立足于政治认同的中观研究,不同于当前政治认同研究的宏大叙事、抽象思辨模式与微观描述、精确说明的微观模式,力图架起沟通宏观与微观对话的桥梁;其次,经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经验研究立足于分析人类早发现代化与后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及其对政治认同的影响,通过归纳的方式得出政治认同的基本模式;规范研究立足于哲学层面人与共同体的属性,通过分析两者关系并进行理论推演,得出政治认同资源与对象的对应关系模式。

不足之处:

第一,本书对于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认同的研究以对于现代化的早发现代化与后发现代化的二分法为前提,隐含着早发现代化与后发现代化两者的差异性以及各自内部的一致性,尽管这种差异性和一致性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无论两者差异性还是内在一致性都具有相对性。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现实境遇对于政治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可能个别早发现代化中也有政治认同危机,或许也一定程度存在后发现代化中政治认同的模式,如法国。同样,后发现代化进程中也有个别经历政治认同危机而形成类似早发现代化中政治认同模式的成功案例。本书之所以忽略此种相对性,一是为了对比之差异需要。因为后发现代化政治认同模式成功转变为早发现代化政治认同模式,事实上已非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是已经确定取得现代化成功的发达国家。二是基于本土价值关怀。中国是典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本书试图通过早发现代化与后发现代化的经验比较,探讨政治认同的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提供相对一般化的理论支撑。

第二,主要研究自觉性认同而非自发性认同。自发性认同往往是基于出生、国籍等自然的属性决定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往往具有先天性和不可选择性,属于传统型认同。自觉性认同主要是个人自我觉醒之后基于自我评判产生的后天性态度、情感和行为,是现代型认同。两者既存在区别又存在联系。自发性认同往往是归属决定政治态度、情感和行为是否赞同。反过来说,自觉性认同是基于自我觉醒的赞同往往影响政治态度、情感的归属。两者类型政治认同往往同时交织在一起,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自发性认同的影子。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社会是自发性认同,而现代社会是自觉性认同占主导地位。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主要研究伴随自我觉醒出现的自觉性认同包括的赞同的政治态度、行为和情感归属,基本不考虑自发性认同。


[1]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2] Riehards Jenkins,Soeial Identity,NewYork:Routledge,1996,p.7.

[3] 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5期。

[4] Charles Taylor,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in Philosophical Argument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p.231.

[5] [美]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6]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

[7]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8]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9]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9—15页。

[10] 代表作是《比较现代化》,指出:“与其说现代化是与传统文化的决裂,还不如说它在实质上是传统的制度和观念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对现代社会变化功能上的调整。”

[1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12]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

[13] [美]鲁恂·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任晓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14] [美]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5] [美]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16] [美]鲁恂·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任晓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61页。

[17] [以]S·N.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18] [德]马克斯·韦伯:《世界经济通史》,姚增广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页。

[19] [美]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20] [美]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21] 高清海、余潇峰:《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22] 从人的素质角度界定人的现代化的文献包括: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石大建:《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之魂》,博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李德玲:《浅谈人的现代化》,《理论学刊》1998年第3期;徐一心:《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个性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闫玉联:《论观念现代化及其在社会和人的现代化中的地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王正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关系的哲学思考》,《理论学刊》2003年第1期;傅丽芬:《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诠释与反思》,《理论探讨》1995年第1期。

[23] [美]贝迪阿·纳思·瓦尔马:《现代化问题探索》,周忠德等译,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6—9页。

[24] 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24页。

[25] 高清海、余潇峰:《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26] 邢媛:《试论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山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7] 王正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关系的哲学思考》,《理论学刊》2003年第1期;徐一飞:《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28]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29]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30] 高飞:《查尔斯·泰勒的政治认同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1] [美]罗森鲍姆:《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6页。

[32]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

[33] 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复旦学报》1996年第4期。

[34] 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兰州学刊》2006年第9期。

[35] John Locke,Of Identity and Diversity,Personal Ident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p.39.

[36] [美]约翰·佩里:《人格认同和人格概念》,韩震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6期。

[37]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第1页。

[38]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6年。

[39] 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40]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5年。

[41]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42]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

[43]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

[44]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年。

[45] 王宗礼:《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4页。

[46] [美]鲁恂·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任晓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47] 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新视野》2005第5期;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任剑涛:《特殊主义、普遍主义与现代性政治的认同》,《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48] 吕元礼:《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5期。

[49] 沈远新:《论转型期的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及对策》,《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3期。

[50] [美]罗森鲍姆:《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69页。

[51]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52] 相关文献包括:Somers,Margaret R,Genealogies of CitizenshipMarket Stateless and the Right to Have Ri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英]里斯特·露丝:《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夏宏译,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加]威尔·金里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 Gamberale,Carlo,European Citizenship and Politicial IdentitySpace and Polity,1997,pp.37-59.

[54] Miller,David,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Cambridge,England:Polity Press,2000.

[55] Schauer,Frederick,CommunityCitizenshipand the Search for National Identity,Michigan Law Review,1986,pp.1504-1517.

[56] Delanty,Gerard,Model of CitizenshipDefining European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Citizenship Studies,1997,pp.285-303.

[57] Lehning,Percy B,European CitizenshipToward a European Identity?Law and Philosophy,2001,pp.239-282.

[58]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59]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60]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