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政治认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研究意义

本书主要关注现代化与政治认同的契合与张力,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认同的主体、客体、资源、对象等基本问题,探索不同维度现代化对于政治认同的复杂影响,并通过经验研究的方式分析早发与后发现代化政治认同的差异。一方面,将现代化的镜头聚焦于政治认同,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把握现代化的实质内容,纠正现代化研究的倾向性偏差,实现研究主题的合理归位;另一方面,将政治认同的考量置于现代化的时空视域下,在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时空坐标系中定位政治认同,追求一种更加科学、理性、稳定、可借鉴的政治认同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促进现代化理论发展。现代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于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国家发展路径的差异,该理论具有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和经济决定论色彩。前者认为早发现代化模式是现代化的唯一版本,后发现代化国家只有借鉴早发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才可以实现国富民强;后者强调只要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可以自动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现代化,突出经济的优位性。该理论在后发现代化国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以中国学界对此问题的早期探讨为例,中国的现代化研究专家罗荣渠先生概括的现代化涵义就具有鲜明的西方中心主义烙印,他认为:第一,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第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9]很显然,这一定义中的经济决定论色彩十分浓厚。但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像印度尼西亚、智利、乌拉圭、菲律宾、尼日利亚等大批战后民主国家并没有按照现代化理论预言的轨迹由经济现代化走向政治现代化,走上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道路,反而出现亨廷顿所谓的“第二次回潮”和艾森斯塔特所谓的“现代化的中断”(Breakdowns of modernization)等问题。简约式、线性逻辑的现代化理论遭遇失败的现实,迫使现代化理论出现分化,由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修正现代化理论。与传统理论强调传统与现代对立相比,修正论者更加强调传统与现代的连续性,其典型代表人物西里尔·布莱克更加强调本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极意义。[10]在一段时间内,修正现代化理论对于社会与人、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关注,直接推动了认同的研究。反过来说,对于认同的研究也使得学者们开始重新思考现代性,思考人在现代化中的位置,促进了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此同时,后现代理论的勃兴也成为现代化理论发展转型的又一种主要范式。与现代化理论普遍主义、进步主义、世俗主义的取向不同,后现代理论主要运用“诠释”(interpret)、“建构”(construction)、“想象”(imagination)等建构主义视角对社会进行研究。建构主义者认为,认同是一股强大而神奇的力量。它虽然是想象的,却可以建构出实在来。不同的认同建构出不同的社会。后现代理论批判现代化理论物质进步的信念和普遍性知识的追求,强调异质性。后现代理论的冲击客观上推动现代化理论的反思,提供了一种对现代性的内在的更为全面的理解。吉登斯指出,“把后现代性看成现代性开始理解其自身,而不是对其本身的超越,肯定是很有意义的”。[11]总之,无论是修正现代化理论还是形形色色的后现代理论,对于认同的研究都客观上有利于反思现代化理论。政治认同是人与政治共同体的关系问题。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研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人与共同体的平衡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协调,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以互动和均衡取代以往现代化理论的单向发展和线性逻辑,可以推动现代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完善政治认同理论。政治认同研究缘起于“二战”后流行的发展主义、行为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普遍主义模式主导的“求同”倾向的比较政治学遭遇失败,向“存异”的特殊主义模式的转变。“求同”与“存异”的对话中对于比较政治学的反思引发政治认同研究。政治认同理论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目前对于政治认同的研究有三条路径:一是心理归属视角,认为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共同体的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感。源于政治心理学、政治文化的研究,以罗森鲍姆为典型。他在《政治文化》一书中提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这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该视角下“政治认同更多的是被当作一把尺子——即衡量一定的政治状况,但是较少关注尺子本身的来源、构造和变化,即忽略了政治认同的本体、过程和关系的研究”;[12]二是利益分析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法,强调利益关系在政治关系中的核心地位,认为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实质是利益满足关系,也是认同的逻辑起点。例如,方旭光在博士论文《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提出,将政治认同纳入到政治实践的范畴,强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构成认同活动的主轴。利益视角的分析具有利益决定论色彩,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于政治的影响,忽视了政治认同资源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政治认同的主观性和建构性;三是公民身份视角,认为公民身份本质上指的是社会成员身份在现代政治共同体中的性质,规定着个人和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主要运用社会学、哲学的规范分析方法探讨公民身份的意义、内涵及其对于共同体的认同价值。而公民身份内在规定着哪些人归属或被排除在共同体范畴内,指涉的就是认同问题。心理归属视角更多的是微观视野,侧重关注特定时间、空间背景下政治认同的状况,结果重于过程,描述重于阐述,静态重于动态。利益视角聚焦于共同体对于个体的利益满足,也是微观视角,排斥了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将个人与历史、社会割裂开来。公民身份视角则是醉心于宏大叙事,以纯哲学思辨的方式阐述公民身份与政治认同的关系,缺乏现实关照。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研究着眼于中观层次的学术考察,既是沟通微观与宏观的中介,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对于把握长时空内政治认同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主要关注现代化进程开始以来早发和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政治认同问题,无论时间、空间范围都具有中观属性,相比于微观视角关注即时即地的认同现状而言,更宽广的视角可以把握政治认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长期趋势。相比于宏观视角而言,中观视角对于发挥政治认同理论的建设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避免概念到概念的空洞和抽象。

研究的现实意义。政治认同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政权的合法性与凝聚力,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治认同是政权凝心聚力、维护统治、降低治理成本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安居乐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公民幸福、安全、尊严的重要支撑。但是在世界各国的现实政治生活中,认同危机像“瘟疫”一样流行,只是程度、形式不同而已。派伊(Lucian W·Pye)将认同危机作为政治发展中的六大危机之首提出,视之为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一个危机。[13]当前,后发现代化国家经常出现的政变、内战、骚乱此起彼伏,显示了后发现代化国家面临的政治认同危机。对于中国而言,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大转型时代的来临,主体多元化、关系世俗化、观念多样化,传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被打破,社会矛盾累积严重,原有的价值体系被推翻,新兴的政治力量不断涌现,政治认同领域的挑战也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严峻性。具体而言:第一,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冲突明显。民族是重要的政治、文化共同体,由于历史、文化、心理原因,民族身份在现代社会往往也是十分重要的身份认同来源之一。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一体化造成民族差异的凸显,各民族地位、信仰、文化迥异,交往中的压迫感更加激发了民族自觉性,民族主义势力高涨,民族成员渴望民族与国家共同体的一体化,对于现有的国家政权的政治认同构成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对于民族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民族文化差异明显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国家政治建构往往基于主体民族的文化基因,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差异往往在政治领域呈现,各种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对于主流政治认同产生严重威胁。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因素是影响国家政治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严重影响国家政权稳定和民族团结,本书对于厘清政治认同与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的差异,把握政治认同形成的内在机理,化解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张力,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话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挑战。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日益被卷入到全球政治中,除了经济全球化之外,文化与政治也出现全球化;此外,全球化不仅包括人才、资源等物质要素,也包括价值观念等精神要素,由此产生了趋同的现象,如民主、法治、人权、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逐渐席卷非西方世界;另一方面外来政治力量的冲击使非西方国家本能地树起政治界标,排斥西方式的民主、宪政、人权、自由等政治价值和多党制、两院制、三权分立等政治制度,保持本国政治的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与异的互动中形成了政治认同。但是政治领域什么是普遍的、什么是特殊的,什么应该求同、什么尚可存异的争论导致政治认同困惑。改革开放之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面临巨大的挑战。西方的多党制、两院制、普选制、三权分立制等政治制度和自由、民主、宪政、人权等观念冲击着中国人的制度认同与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明确提出“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及此后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力图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新论断,也是对于现阶段政治认同危机的回应。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从现代化视阈分析政治认同建设规律,不仅有利于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在国家政治认同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研究,站在现代化的中观视域内,探讨政治认同发生、来源、发展的规律,为现代化中政治认同的巩固和提升提供理论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提供智识支持。第一,明晰现代化与政治认同的内在关系,有利于科学、理性地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政治认同问题,既不因片面追求现代化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也不因过度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第二,把握政治认同的资源构成与对象结构及其对应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累积资源,厘清对象提供依据,从而形成网络状政治认同关系图式,实现可持续的、稳定的政治认同;第三,通过早发现代化与后发现代化政治认同的经验比较,在后发现代化语境下明辨中国政治认同的生成逻辑、基本特点、内在缺陷,为实现政治认同模式的创造性转变,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提供理论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