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引发了育儿焦虑
焦虑,源于对孩子的爱
家长们每次急切地诉说关于孩子的各种问题时,我都安静地听他们说完,哪怕在我看来,孩子的情况其实还算不错,或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家长的方法明显是错误的。有时候团队里面的年轻老师会急着打断焦躁不安的妈妈,马上给她一个看似正确的建议,认为这样效率更高。但其实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因为,我们很难通过家长的描述来判断孩子的某个“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即使是真问题,引发这个问题的因素也非常复杂,需要从孩子的气质类型、年龄特点、家长养育方式、家庭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综合分析。直接给家长一个“处方”,很难奏效。
松露和妈妈的故事,很好地教会了我们这一点。
幼儿园老师总是说我家松露很调皮、爱捣乱、喜欢抢别人东西,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坐一起。我家孩子我知道,就是脾气急一些,本性并不坏。我也和松露说过很多次:有话好好说,动嘴别动手。他就是不听。上个月,我特意为他报了一个围棋班,希望他能安静点。结果他不爱去,我很生气,把他揍了一顿。他爷爷奶奶还给我脸色,觉得我对孩子太凶了,他们就知道宠孩子,一点都不为孩子将来着想。孩子的爸爸啥也不管。也是,被老师批评的不是他们……
这是松露妈妈的表述。
松露妈妈的这段表述其实很杂乱,但仔细去感受,我们能够发现她的情绪非常复杂。有对孩子被老师和同学否定的委屈,有对孩子“不听话”的愤怒,有对孩子爷爷奶奶“拖后腿”的生气,有对孩子爸爸“不参与”的失望,有对问题的焦虑……更有对孩子深深的爱。如果我站在专家的立场,马上告诉她,“你怎么能打孩子呢?这样会破坏你们的亲子关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你给他讲道理,他当然听不懂”,松露妈妈可能会说,“我也知道这么做不对,那我到底该怎么办?”专家的说教只会加深她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我把我感受到的情绪告诉了她:“你这么焦虑,我特别能理解,都是因为爱孩子,希望他好。”松露妈妈眼眶红了。当我告诉她,如果我是她,也会和她一样焦虑,不见得比她处理得更好时,她放松了很多。她告诉我,其实松露真的很可爱,她作为妈妈有时候也觉得发脾气不好,需要控制住自己。说着说着,她似乎自己找到了方法,然后不好意思地对我们笑笑,说回去再和孩子好好聊一聊。
这里我想对所有的家长说,过度焦虑当然不是好事,可是,焦虑的根源,是我们对孩子深深的爱。为什么在一个家庭中,往往妈妈最焦虑?根源可能是妈妈对孩子的爱最细腻、最深沉。我并不是说,其他人没那么焦虑是因为不爱孩子,只是妈妈天然与孩子有最亲近的联结,她最有可能把全身心的爱都给到孩子。当现实有一些不如意时,大部分妈妈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焦虑情绪,好像看到了孩子未来不幸福的模样,也会不由自主地自责,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出于本能,她会尝试各种她认为有用的办法。
我们如果看不到这份爱,告诉她这里不对、那里错了,只会加深她的焦虑和无助;我们如果看到了这份浓浓的爱,与她共情,让她放下对自己的过高期待和要求,不要强求自己做一个“满分妈妈”,则有可能帮助她冷静下来,修正她爱孩子的本能和信心。当她的情绪稳定了,她自然会去探索更有效、更适合她和孩子的方法。
焦虑,源于害怕失控
因为爱孩子,所以想给孩子最好的未来。可我们并不知道最好的未来是怎样的,所以只能按照自己过往的经验或可想象的将来去描绘。
下面这段对话,是一位妈妈和项目组李老师的对话。
妈妈:我女儿很不听话,怎么办?
李老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妈妈:比如我让她睡觉,她不答应;让她穿衣服,也非要和我对着干……
李老师:你希望女儿能够按照你的要求和标准去做事。
妈妈:对!
李老师:那你希望女儿在外面是听话还是不听话呢?
妈妈:在家听我的话,在外面要有主见。我是她妈妈,不会害她。
李老师:嗯,理解。那我们假设三个问题。第一,你能确保自己活得可以和女儿一样久,也就是说,你能够一直给孩子建议吗?
妈妈:(愣了一下)不能。
李老师:第二,你能确保她能很好地区分家里的事和外面的事,知道在和外人相处时,要有主见吗?
妈妈:有点难,她是个“窝里横”,在外面胆子小。
李老师:第三,你能确保你给她的所有建议都是正确的吗?
妈妈:不能。但我会尽我所能,我不会害她。
是的,我们不会害孩子,甚至倾出所有想给孩子最好的安排,但这其实是在试图控制孩子。“这个孩子挺乖的”“那个孩子不听话”,是我们最常见的评价孩子的话。孩子如果听父母的话,那隐约是一件让父母自豪和光彩的事情;孩子如果有主见、不听话,父母则会陷入焦躁之中。孩子听话,很多亲子关系中的“权力之争”就会减少,父母是绝对的领导者,意味着孩子在父母认为的最佳路线上前行,父母对孩子的未来相对确定;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感觉处于失控状态。
如果放在几千年前的农业社会,这也许还算可行,父辈的务农经验可传给后代,避免子孙辈走弯路。但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父母的经验可能并不能给孩子多少有效指导。农业时代讲究体力,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读书无用论至上,身强力壮能干活最重要。工业时代看重智力,知识技能至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父母成长在这个阶段。但今天我们发现,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很多工作都将被机器人取代,可能唯有需要与人有情感交互的工作除外。在信息化时代,核心竞争力将是“心力”(心理社会能力的简称),不再片面依赖知识和技能。父母如果还是将自己的认知禁锢在“学习好,一切都好”的框架里,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束缚孩子无限的未来,必将陷入困境。
在这里分享一个我父亲、我、我儿子三代人之间的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我的高考成绩总分很高,特别是化学成绩名列湖南省前茅。所有老师都劝我报考北京大学化学系,但是我对教育事业一直有着无限热情和憧憬,所以坚持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在那个年代,心理学极其冷门,人们一度以为心理学就是“算命”。我的父亲却十分尊重和支持我的选择。时至今日,我依然特别感谢我父亲,是父亲允许我“不听话”,我才得以在自己喜欢的学科和领域探索。但当我自己做父亲后,即使我拥有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经验,在面对儿子的专业选择时,我也没能做到完全放手。
很多人会认为教授的儿子应该是学霸,起码是优等生。我也希望我儿子能够子承父业,教书育人或者潜心于科学研究。但我儿子从小就不太喜欢背诵和做题,成绩属于中等,对学科类课外辅导班相当抵触,到初中时也不太明确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直到高一的某一天,他兴致勃勃地说自己热爱摄影,要去国外的艺术院校深造。刚开始我并没太在意,毕竟在我的认知里,我们一家人似乎都没有什么艺术天赋,我不认为他可以坚持很久。直到他一本正经地自己联系辅导班、拍摄作品、给各个大学发送自荐信时,我和孩子的妈妈才开始重视,马上联系北师大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同事,希望他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清“爱好”和“专业”,早日回归“正途”。但是,孩子并没有被说服,反而用一句话让我冷静下来:“爸爸,你还记得你自己选择心理学专业的故事吗?”最后,他拿到了国外10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好几所是排名靠前且愿意为他提供奖学金的优秀学校。但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一所没有奖学金、排名也没那么靠前,但教学风格和办学特色更适合自己的学校。这一次,我没有焦虑,也没有插手,孩子的路,需要他自己去走。
父母如果过于自以为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规划好的路线行事,过于严格控制孩子,可能并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从小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环境里的孩子,或许比我们更知道如何应对不确定的将来。所以,是时候去相信孩子,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并为此承担结果了。要知道,人类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是因为后代的“不听话”。
焦虑,源于信息过剩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积极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比如购买一本又一本的育儿书,订阅自媒体的公众号,参加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讲座,拼命吸收“先进流派”的理论和知识,只为让自己在育儿路上少“踩坑”、不落后。尤其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家长有各自的理念。在一次线下工作坊课间休息的时间,我听到几位妈妈在激烈地讨论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A妈妈:我们家附近有一所某氏幼儿园,原来收费特别贵,这些年竞争太激烈,便宜一些了。
B妈妈:可别去某氏幼儿园了,我家老大上的某氏,后来到了小学一点都不适应。我还听小学老师说,某氏幼儿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少纪律意识,很难适应公立小学。
A妈妈:你们听说过“某某生态幼儿园”吗?听说是芬兰的教育理念,让孩子真正享受童年,从“吃、睡、玩”中学习和成长。这个理念也很好,就是位置有些偏。
看到我走过来,她们充满期盼地问:“伍老师,您推荐什么幼儿园啊?”
这个问题还真难住我了。从本质上说,她们提到的几个幼儿园所提倡的理念,都非常好。但是,一个家庭能够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付出多大的成本,目标学校是否能够将其提倡的理念真正落实,其他人并不能给予保证,这取决于家长的智慧和选择。我想了想回答:“适合你们家和孩子的幼儿园,就是好幼儿园。”
在信息过剩的今天,许多机构正在贩卖各种焦虑,很容易让原本就焦虑的父母迷失心智。今天刚因为和孩子打成一片而沾沾自喜,明天又因为看到“不会立威的父母,教不出有规矩的孩子”而后悔和反思;今天刚对孩子说了“你好棒”,明天又看到“有毒夸奖,正在毁掉孩子的未来”。家长一直在时而被动时而主动地获取各种教养子女的方法和信息,却忘记沉下心来思考:我了解我的孩子吗?哪种方式更适合他?
焦虑,源于不懂孩子的需求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大多数家长指导自己行为的首要法则。在这“至高无上”的行动准则下,家长可以无怨无悔地牺牲很多东西,包括家庭财富、个人爱好、事业发展。但有时候,这样牺牲的结果,不仅没有令人满意的反馈,反而是“一地鸡毛”,家庭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
大约6年前,朋友一家四口(孩子妈妈、爸爸、姥姥、姥爷)来找我咨询。孩子姥姥姥爷是国有单位退休干部,爸爸妈妈是金融精英。妈妈工作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中午回家,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一岁半的女儿做英语启蒙,指着英语卡片一遍一遍地教女儿朗读。刚开始女儿比较纠结,每到中午,就表现得很焦虑,一方面期待妈妈回家陪伴自己,另一方面恐惧和妈妈一起读英语。慢慢地,恐惧战胜了期待,女儿看到妈妈回家就躲在屋子里不出来。姥姥姥爷很心疼外孙女。
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妈妈是为孩子好,却没有真正读懂孩子的需求。对于0—3岁的孩子而言,父母除了要及时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还需要满足其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感。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温暖又安全,从而愿意去探索周围的事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到自我的存在感。
在了解了孩子的真正需求之后,这位妈妈把陪伴孩子放在第一位,偶尔一起玩游戏的时候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她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令她惊喜的是,孩子不仅每天都很期待她回家,还会蹦出几个英语单词。
如果不能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就不能与孩子同频共振。这样通常会引发或加剧孩子的问题行为,也会加深家长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