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和智慧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视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厚滋养,视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经历了明末清初以来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几度批判反思以及转化创新,产生了诸多思想学派,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鸿篇巨制和文化遗产。本书试图站在宏观角度,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力图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诚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篇幅中达到上述目的是不容易的,必须找到合适的抓手和有效线索。为此,本书在对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简要分析、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色进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以“儒学”为抓手,以“传承创新”为线索进行内容架构。之所以以“儒学”为抓手,是因为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各主要思想流派几乎都与儒学有一定的渊源,都存在着与儒学互动消长的关系,在近代乃至现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其所涉内容也与儒学高度相关;以“传承创新”为线索,意味着本书从动态视角看待中华传统文化,那些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社会影响、与其时代前后期思潮发生过交锋碰撞的思想家的相关思想被突显出来,而那些尽管也属于该思想家思想的重要方面,但是社会影响不够深入、后世思想家在进行理论创造时较少借鉴或批判的内容则被适度省略。所以,尽管本书对中国各学术繁荣时期都有论述,对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想家都有涉及,但却并非面面俱到,而是更注重分析其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影响,更注重分析不同时期思想的起承转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严格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不重合,中华传统文化显然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那些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选择被积淀下来,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迄今仍然具有传承价值,能够提升新时代中华民族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能够助力中华民族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文化。从这一角度来讲,区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立论角度不同、时代背景差异,甚至诠释方法的不同,都有可能导致对某一具体思想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属于“优秀”产生争议。事实上,许多思想理念本身的历史影响是多元的,其优秀特质的一面,往往需要借助诠释者基于当下时代需求从某种具体角度进行阐发,才能得以彰显并赢得认同。而论述该理念在其提出阶段的原初样态时,若直接给其冠以“优秀”字样,似乎不够周全。另外,现代中国学人从正面意义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化时,在行文中往往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在同等意义上使用,这也被学术界普通接受。对本书而言,考虑到上述因素,很多时候各章节在具体行文时并没有特意强调“优秀”二字。但是,整部著作立论的基点、研究的目的均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和框架下进行的,所以章标题大多仍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字样。

本著作除包含作者多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心得之外,亦在撰写的过程中参阅了诸多学术大家和研究者的相关成果,力争体现出专业性、学术性、严谨性。此外,作者近年来一直在面向公众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在理论宣讲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因而在确保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在遣词造句方面又特别注重可读性。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期待这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的小册子能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