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
(共24章)
本篇都是孔子的话,或者是与他人答问的话,内容较杂,但多与“为政”无关。
2·1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注释】
①以:用。德:仁德。介词结构“以德”作补语。 ②北辰:北极星。共:通“拱”,环绕。
【译文】
孔子说:“(国君)用德政来治理国家,(百姓就会拥戴他)好像北极星处在它的位置上而群星环绕在它周围。”
【解读】
德政就是仁政,这是“德”这个概念的核心内涵。施行德政就是施行仁政,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今天我们提出“以德治国”,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我们又提出了“依法治国”。“德”和“法”缺一不可,并行不悖。
2·2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③’。”
【注释】
①《诗》三百:《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简称“《诗》三百”。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萧民元在《论语辨惑》中认为“《诗》三百”是“选出《诗》三百的标准”的意思。译文取其说。 ②蔽:概括。 ③思无邪:情性纯正。原为《诗经·鲁颂·(jiōnɡ)》咏马的一句话。孔子借来评价《诗经》的思想内容。
【译文】
孔子说:“(我选定)《诗经》三百篇(的标准),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情性纯正’。”
【解读】
孔子解读《诗经》,不拘泥于原意,往往有所发挥,借《诗经》来表情达意。我们读本章不妨借助“场景还原法”来理解:
一天,孔子正在翻阅刚刚整理完的《诗经》一书,他读到《》这首诗,反复吟诵着“思无邪”三个字,觉得很有意思。这时,子路和颜回两个人急匆匆进来了,面红耳赤,看那样子,他们之间似乎刚刚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子路气鼓鼓地说:“先生,您来评评理,《诗经》中那些写男欢女爱的诗该不该删掉?您不是说过‘放郑声(舍弃郑国的乐曲,参见15·11章注释)’吗?”颜回也很生气,这很少见,平时他总是文质彬彬的。颜回反驳道:“那些诗表达了男女间的真情实感,不能删掉!”孔子明白了,他和弟子们整理的《诗经》一书中,有一部分是写男女爱情的诗,有的弟子建议删掉。孔子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们整理《诗》三百,认真考察了每一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无邪’。不删。”
2·3 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注释】
①道:通“导”,治理。之:代词,代“民”。以:介词,用。介宾结构“以政”作补语。政:政令。 ②齐:规范。刑:刑罚。 ③免:逃避。而:但是。耻:羞耻心。 ④格:归服。
【译文】
孔子说:“(国君)用政令来治理国家,用刑罚来规范百姓,百姓可以免于惩罚但不会有羞耻心;用德政来治理国家,用礼教来规范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并且归服。”
【解读】
本章表现了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认为政令和刑罚的作用有限,不能让百姓产生羞耻心和归附心,也就不能唤醒百姓的自律意识。他提倡德政,主张用礼约束人的行为。这与2·1章的思想是一致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德”和“礼”的作用同样有限,必须与“法”并行。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
①有:通“又”。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或“才”,也可以不译。志:立志。 ②立:参照16·13章中“不学礼,无以立”的话来理解,指做人有了礼作为节制的标准。 ③惑:参照9·29章“知者不惑”来理解,指有了足够的智慧。 ④天命:后人对这个词的解释有分歧。本书解释为“使命”。可参看本书《说“命”》一文。 ⑤耳顺:对这二字的理解,古来歧义纷呈。钱穆《论语新解》的理解是对听到的一切,都能明白贯通,不再感到违逆于心。本书采纳。 ⑥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懂得做人的标准,四十岁不迷惑,五十岁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六十岁能够听进各种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但不会越出规矩。”
【解读】
这是孔子晚年所说的一段话,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为六个阶段。人生阶段不同,境界也不同,感悟也不同,总体上是境界越来越高,感悟越来越深。其中“知天命”最具启发意义,它告诉人们,一个人既要明白自己能干什么,也要明白自己不能干什么。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写道:“知天命,似可解释到五十岁,自己对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个来龙去脉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另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这是个体对人类总体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才无可逃脱和推卸……生活在无可计量的偶然性中,却不是其主宰。这才叫‘知天命’。”孔子五十岁后,不仅知自己的“天命”,也知他人的“天命”,所以才会“耳顺”。
2·5 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樊迟御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也叫孟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孟懿子父亲孟僖子生前嘱咐他要向孔子学礼。 ②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御:驾车。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对樊迟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违背。’”樊迟说:“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照礼仪事奉他们;父母死了以后,依照礼仪埋葬他们,依照礼仪祭祀他们。”
【解读】
“无违”什么?孔子没有明说。但后面孔子给樊迟的解释告诉我们,应是不违背礼制。孟孙氏是鲁国“三桓”(参见3·2章“三家”注释)之一,孔子对他们僭越礼制的行为很不满。孔子不便对孟懿子直说,而是通过与樊迟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6 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之子,“武”是谥号。孟子的五世祖。 ②唯其疾之忧: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其:代词,代父母。
【译文】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做儿子的只担心他们的疾病。”
【解读】
杨伯峻《论语译注》是另一种翻译: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这样翻译不好理解,与“孝”不吻合,反变成“慈”了。王充《论衡·问孔》有“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可以为证。
2·7 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②?”
【注释】
①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 ②何以:“以何”的倒装。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说的孝,说的是能够养活父母。即便是狗、马,人都可以养活它们,对父母不恭敬,怎么区别养父母与养狗、马的不同呢?”
【解读】
孔子的话说到要害处了。孝敬父母和养活父母不同。孝敬父母除了物质上的赡养,还有精神上的赡养:对父母要恭敬,让父母心情愉快。孔子这话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也影响了世界。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②,曾是以为孝乎③?”
【注释】
①色难:在父母面前保持愉悦的表情是件难事。对“色难”的理解有分歧,这仅是一种理解,意在教育儿女,不要在父母面前甩脸色。 ②先生:指父母。馔(zhuàn):吃。 ③曾(cénɡ,旧读zēnɡ):竟,难道。是:这。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愉悦的表情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去效力,有吃喝,让父母去食用,难道这就是孝吗?”
【解读】
子夏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可见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孔子对子夏的回答比对子游的回答更加明确。孔子认为,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虽然难以做到,但很重要。同学们阅读《红楼梦》时会发现,所有的人在贾母面前都表现得和颜悦色,想方设法让贾母高兴。这就是孝。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礼记·祭义》中写道:“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④,回也不愚。”
【注释】
①回:颜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②违:相反的意见。 ③退:指弟子请教孔子后离开。省(xǐng):观察。私:指颜回私下的表现。 ④发:发挥。
【译文】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了一整天,他没有发表相反的意见,像个愚笨的人。(但是)我观察他回去后私下的表现,对我讲的内容也能够有所发挥,颜回不笨。”
【解读】
孔子鼓励学生提不同意见,表现了一个教育家的博大胸怀。颜回内秀,不当面与孔子讨论,而是私下里揣摩、领悟并发挥。孔子开始对颜回有误解,说他“愚”,但经过细心观察后发现颜回“不愚”。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2·10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
【注释】
①以:目的。 ②由:做事的方式。 ③安:做事后内心的感受。 ④廋(sōu):隐藏,引申为“掩饰”。
【译文】
孔子说:“看他做事的目的,观察他做事的方式,考察他做事后内心的感受(就可以明察一个人了)。他如何能掩饰呢?他如何能掩饰呢?”
【解读】
考察目的、方式和感受,这是判断一个人的有效途径。孔子火眼金睛,看人很准。这大概是他晚年教导弟子的话。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②。”
【注释】
①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历史文献。而:连词,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因为重点在于强调“知新”,这是做老师的必备条件。与这个句式相同的还有“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都在于突出后者,是“乐”“仁”的必备条件。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收获。 ②可:可以。以:凭借。“以”的后面省略了“之”。为:做。
【译文】
孔子说:“温习历史文献并且有新收获,可以凭这一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解读】
1·15章是本章最好的注脚。所谓“温故而知新”就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这样的人就具备做老师的资格了。还有,3·8章中子夏由孔子讲的“绘事后素”领悟到“礼后乎”,也让孔子大为高兴,称赞他“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也是“温故而知新”的好注脚。
2·12 子曰:“君子不器①。”
【注释】
①器:器皿。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样(被限定在某一种作用上)。”
【解读】
“器”比喻实用的、专门的人才,类似今天的“专业技术人员”。孔子所说的“君子”不是这样的。孔子这话大概是有针对性的。现实中,统治者任用君子,限制了他们的才干,像容器一样盛放物品,没有使其发挥全部的聪明才智。“君子”是“以位言”,不是指普通人。参看4·11章“解读”。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①。”
【注释】
①其:自己。从之:把它说出来。
【译文】
子贡问怎么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先把自己要说的变成行动,然后再把它说出来。”
【解读】
孔子反对光说不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做往往比说重要。杨朝明《论语诠解》据定州汉墓竹简本断句为:“先行,其言从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②。”
【注释】
①周:亲近,相合。而:连词,表转折。比:旧读bì,偏私,苟合。 ②小人:地位低下的人。今指道德低下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相合但不苟合,小人苟合却不相合。”
【解读】
相合,是坚持原则下的亲近;苟合,是没有是非原则的偏私。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经常把“小人”和“君子”放在一起比较。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
①而:连词,表转折。罔:迷惘无所得。 ②殆:同“怠”,懈怠,疲惫。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疲惫。”
【解读】
本章讲治学方法。“学”和“思”是治学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孔子注重学习方法,要求弟子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孔子此言是针对那些学习方法死板、僵化的学生而言的。孔子讲话,多有针对性。参看15·31章。
2·16 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②。”
【注释】
①攻:专心从事于某一方面工作,这里指治学。乎:于。异端:治学中“学”“思”各是一端,不相同,互为“异端”。 ②斯:这。也已:句末语气词连用,《论语》中这种情况较多。“已”同“矣”。
【译文】
孔子说:“治学偏向一端(忽略了另一端),这就有害了。”
【解读】
对本章的解释向来有分歧。其实,若联系上一章来理解,就清楚了。“学”和“思”各是治学的一端,偏向任何一端都会有害。这样理解,“害”字的含义也就落实了,指“罔”和“殆”。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译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他解释说,当时尚未有正统和异端之分,不宜将“异端”解释为异端邪说。
2·17 子曰:“由①,诲女知之乎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
【注释】
①由:孔子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季路)。 ②诲:教导。“女”通“汝”,你。 ③知:通“智”,明智。
【译文】
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你明白了吧?明白就说明白,不明白就说不明白,这才是明智的。”
【解读】
在《论语》一书中,子路的故事比较多。他为人不谦虚,做事鲁莽。孔子的话应是针对他的毛病而言的。
2·18 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余,则寡尤③;多见阙殆④,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①子张:孔子学生,复姓颛(zhuān)孙,名师,字子张。干(ɡān):求取。禄:俸禄,这里指官职。 ②阙(quē):空缺,保留。疑:疑惑。 ③尤:过错。 ④殆:本义“危险”,此处指暂时不能确定的事情。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广泛听取意见,对所怀疑的事情暂时保留,对其他事情谨慎出言,这样就可以减少错误;多多观察,对尚不确定的事情暂时保留,对其他事情谨慎行动,这样就可以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行动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解读】
为了获取并保住官职俸禄,就不能出错。如何不出错呢?孔子给出的答案是谨言慎行。孔子的话从反面揭示了官场的规则——言行不慎就会出问题,出了问题就会丢官失俸。孔子讲话总有一定情境,不能把它绝对化。如果不是官场,情况就另当别论。比如在科学研究领域,要大胆想象,即便没有把握,也可以猜想。
2·19 哀公问曰①:“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鲁哀公,姓姬,名蒋,鲁定公之子,在位27年。哀:谥号。 ②举:选拔。直: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直的人。错:通“措”,放置。诸:“之于”的合称。枉:邪恶、不正直的人。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做百姓才服从?”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放在不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服从;选拔不正直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不服从。”
【解读】
孔子为何对鲁哀公讲这番话?因为鲁哀公在这方面做得不好。鲁哀公即位的时候,孔子已是垂暮之年,但孔子仍寄希望于哀公,对他谆谆教诲,并提出治国建议,可惜没被采纳。《左传·哀公十六年》记载,孔子死后,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说:“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即子贡)讽刺他说:“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后来哀公因惧怕“三桓”而出逃,死于他国。
2·20 季康子问①:“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③,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他是鲁国正卿(宰相),最有实权的人。 ②以:并且。劝:勉励。 ③临:统治,治理。之:代民。以庄:介词结构作补语。庄:庄重,严肃。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我想让百姓对我恭敬、忠诚并且自我勉励,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你对待百姓态度严肃认真,他们就恭敬你;你孝敬父母,对子女慈爱,他们就会忠诚于你;你举荐贤才、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会自我勉励。”
【解读】
季康子的父亲是季桓子,季桓子的父亲是季平子。季氏三代与孔子一生的遭遇关系密切。季平子主政时,设八佾舞于庭,孔子十分气愤。此事在3·1章中有记载。季桓子主政后,接受齐国送来的美女和宝马,孔子气愤之下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季桓子死前叮嘱儿子,请孔子回国。季康子主政后,重用孔子的弟子冉有等人,并接受冉有的请求,同意请孔子回鲁国。孔子回国时68岁,他仍向季康子提出一些治国建议,但不被采纳,孔子只好做些整理典籍的工作,编著《春秋》,整理《诗》《书》《礼》《易》《乐》等文化典籍,为中华文化建设做出了伟大贡献。纵观孔子一生,与季氏三代恩怨纠缠。孔子推行仁政,主张礼乐治国,季氏则专权僭越。孔子与他们既合作又斗争,有成功,更多的是失败与无奈。要想了解孔子的一生,绕不开季氏三代。
2·21 或谓孔子曰①:“子奚不为政②?”子曰:“《书》云③:‘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④。’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⑤?”
【注释】
①或:有的人。 ②奚:为什么。为政:从事政治,指做官。 ③《书》:指《尚书》。孔子所引内容见于《古文尚书·君陈》。 ④施:延伸。有政:当政者。有,助词,无实义。 ⑤其:指做官。第一个“为”表判断,是。第二个“为”是从事的意思。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回答:“《尚书》上说:‘孝啊,只有孝敬父母,(以及)友爱兄弟,(可以)延伸到当政者身上。’这也是从政,为什么说只有做官才是从政呢?”
【解读】
孔子看到了孝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孔子做过官,而且是大官——鲁国司寇,是孔子52岁至55岁期间的事情。本章对话应该发生在此前。
2·22 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车无②,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①而: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②(ní):车辕与驾辕的横木相衔接的活销。大车上的叫,小车上的叫(yuè)。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信义,不知道那怎么可以。这就好比大车上没有了,小车上没有了,那它还凭什么行驶呢?”
【解读】
信,是《论语》中的重要概念。孔子重信义,要求统治者对百姓要讲信义,人与人交往要讲信义。现代社会,信义同样重要。没有信义,寸步难行。关于“而”字的解说,各种注本有分歧:杨伯峻《论语译注》、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认为表转折,钱穆《论语新解》、孙钦善《论语新注》认为表假设。《王力古汉语字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认为表假设。《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其中“而”表示转折。比较两种语境,本章中“而”字表假设为宜。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①?”子曰:“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③,可知也。”
【注释】
①世:30年为一世。也:表疑问的语气词。 ②因:沿袭,继承。 ③虽: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即使”。
【译文】
子张问孔子:“未来十世的事情可以预知吗?”孔子说:“商朝沿袭夏朝礼制,它所减少和增加的,可以知道;周朝沿袭商朝礼制,它所减少和增加的,可以知道。如果有继承周朝礼制的,即使过了一百世,也是可以预知的。”
【解读】
孔子先反推,上溯夏、商、周三代文化因袭的事实,并得出结论,即三代有继承关系,虽然有所损益,但文化之脉是清晰的,知道了不变的,也就知道了变的。之后再正推,即照此逻辑,百世之后的礼制文化是可以预知的。孔子看到了文化所具有的传承性,并希望后世能够承袭周代的礼制文化。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①,谄也。见义不为②,无勇也。”
【注释】
①鬼:此处指死去的祖先。而:连词,表转折。 ②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他,就是谄媚。看见合乎道德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解读】
孔子鄙视谄媚之徒,鼓励人们见义勇为。成语“见义勇为”即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