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投桃报李
天气开始在不知不觉间转入深秋,地处北方的并州已经可以感受到一丝寒意,然而此时从内地前往并州幽州等边关之地的各种商队,却在这个时间点开始逐渐增多了起来。
随着冬季的逐渐临近,边关百姓和塞外异族都需要开始为接下来的寒冬做些准备,而盐粮等物品更是保障生存的必需品。
随着冬季的临近,无论是异族还是汉人对这些东西的需求都开始逐渐增大了起来,那些商人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个难得的商机。
嗅到了利益的他们不辞辛苦,开始不断从内地低价收购的边关所需之物,经过长远的路途运送到边疆,然后再高价卖出去,赚取这其中数量惊人的差价牟利。
张氏也是一样,这些年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了其中的一员,不过张氏在这方面的规模相比起那些中原巨富来说,还是逊色了不少。
张氏更多的是坐镇雁门之地,直接大批量的收购自己那几家商业合作伙伴运送到并州的大宗商品,然后再出关贩卖给这些年来逐渐产生了联系的一些异族部落。
当然,张氏从其中赚取到的利润,比起那些从中原之地运来货物的巨富来说,也是要逊色了不少的。
同时由于塞外复杂的环境,几家有实力的豪商在将数量庞大,但价值却相对较低的商品略微打个折扣,大批量处理给张氏之后。
他们会选择集中人手将一些价值极其高昂的特殊的商品,通过自己的渠道和与张氏的关系悄悄的运送到关外的异族手中,以谋求更加巨大的利益。
此前张彦他们缴获的那批锋利战刀和骑兵甲胄便是这样出现的,只是那次的事情略微有些过分了,平日里大家默默遵守的底线都不过是些精盐。
已经一些想办法通过特殊的渠道弄到的,军中已经淘汰的破旧兵器和一些破烂皮甲,所以在见到那批正规的完好军械之后,张言和张彦的反应才会如此之大。
幽州那边也大抵是这个情况,至于凉州之地,由于路途遥远加上道路艰辛,来往的行商倒是要少许多,而且那些巨富家族在有更便捷的商路的时候,也不想跋山涉水前往遥远的西凉之地。
这期间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广武县的一个豪强家族陈家,因为和一伙山贼勾结妄图攻略县府而被捉拿下狱。
远在太原郡的董卓更是亲自发话,一定要严惩这伙贼人,绝不能有丝毫的姑息,否则不能震慑其他那些仍然心怀二心的异徒。
虽然这件事情到最后的结果是陈家的主要族人都被处死,而陈家的大部分家财,田地,奴仆等都充公给了广武县衙。
但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件事情不过就是因为新上任的董刺史,因为当时陈家族在宴会上的那番举动,心怀不满,所做出的报复之举罢了。
在这中间只是推了董太守一把的张氏,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闷声发了一笔大财。
当然董卓也不是白白背锅的,张彦只是通过王猛广武县令身份的便利,拿下了陈家那些田地,府宅等不动产和隐藏的人口,奴仆,佃户等。
陈家的家财张彦一分不动的全部给董卓送了过去,甚至就连张彦从陈家那里获得的粮食和盐铁等物资,都以七成的价格的折算成了钱财,一并送到了董卓的府上。
当然,张氏在以县府的名义运送这些钱财到太原郡的途中,虽然看起来办事颇为隐秘,但却有意无意的让不少有心人察觉到了他们的一些动作。
至此,张氏完全把自己从陈家灭门的这次事件中给摘了出去,到是董卓这位刺史在并州之地的名声变得有些不好,各大世家豪强开始隐隐约约连成一线一起抵制他。
不过董卓对此也并不是太在意,相反,他在看到从陈家收刮出来的那大量钱财之后,一连好几天都是笑容满面的模样。
也正是在这时候,已经离去了数月之久的邓羌终于在九月中旬的时候,带着南阳邓氏如今还存在的大部分族人抵达了广武城。
邓氏组成的车队看上去有些浩浩荡荡的,除了数千万的钱财,数万石粮草和一些贵重黄金,字画,细软等物以及邓氏的藏书之外。
邓氏一行人即便是在刨去了张氏给他们派去的护卫之后,人数也仍旧超过了一千三百人。
这其中邓羌的长辈,家小,以及其他分支的邓氏直系族人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老人幼童等等全部加起来也就只有一二十人的样子。
这对于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家族来说,已经是人丁稀少到了一个极点了,即便是一些旁系族人以及他们的家眷等等全部相加起来,也不过就是一百五六十人的样子。
其他的都是一些家奴,家仆,家丁和以一户为单位的佃户等组成,不过老幼和女眷的数量也并不是太多。
至于南阳老家,邓羌只留下了少数几个信得过直系族人和几个管家,在管理着留在那边的一些店铺和田地,房产,以及剩余的一小部分佃户。
而且邓羌临行前已经嘱咐他们,让他们在此后陆陆续续的将那些地契,房契等全部变卖出去,换成粮食也,精盐等物资运送到并州来。
等到那些资产全部卖清之后,他们也就可以一起撤过来了,而邓家此后在南阳那边也就不剩些什么了。
须知,邓氏如今已经不是那个权势惊人的超级豪族了,然而即便是已经严重落魄了的邓氏整理整理,都还能抖落出这么多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那些世家豪族所掌握的力量,已经可见一斑了。
邓羌抵达之后,不仅将此前说好的一半粮食无偿捐给了张彦,甚至连邓氏的财物邓羌也都直接拿出了一半送给张彦。
而张彦也不吝啬,他投桃报李的将此前从陈家获得的大部分田地到一处占地较大的府邸,直接交给了邓氏。
邓羌对此也没有推辞,他很清楚,只要拥有了土地,那么邓氏这个外来户在雁门郡这片地方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根基。
这样他们也能更快的融入雁门,而不是像如今这样身上明晃晃的贴着外来者的标签,在本地那些豪强之家的眼中分外的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