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巡湖:开局邂逅白鱀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银针炒制有讲究

石毅没有打扰曹敏的表演,将无人机收好,转为手机直播后,便往那栋小楼走去。

一进大厅,发现活动区分了左右两块。指示牌左边写着“螺山银针”,右边写着“螺山毛尖”。

“大家想看哪一种?左边扣1;右边扣0。”石毅小声地征询意见。

然后弹幕里飞出了一大片[2],以及[2333]。

石毅笑着摇摇头:“那我还是选1吧。毕竟螺山银针,名气大些。”

走过回廊,推开大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宽敞的活动室内,已经挤满了人。

自从2022年,华国茶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老百姓对茶工艺、茶文化的热情是与日俱增。

好在主办方有交代过,石毅表明身份后,便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地抢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机位。

场地正中,架着一口光滑锃亮的大铁锅,锅里是新鲜采摘的芽头。

一个穿着白色练功服的中年制茶师,正在那里认真地炒茶。

只见他两手轻轻捞起一捧芽头,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

如此反复,神情悠然,整个动作灵活而轻巧,看着就有股茶的韵味。

石毅将手机连上耳机,小声地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螺山银针制作的第一步,杀青。”

“为了维持银针的茶型,不让芽头弯曲、茶毫脱落、茶色深暗,这一步动作一定要很轻。”

石毅将手机镜头对准大铁锅,直接推了一个大特写。

只见原本鲜嫩的芽头,逐渐萎软下来,绿色也略有消褪。

伴随着一遍遍翻炒,一股清新而浓郁的茶叶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很快,制茶师便停下了杀青的动作。

两个戴着隔热手套的助手上前,将茶叶轻轻倒入旁边的一个小蔑盘里。

“刚刚的杀青,耗时约在四五分钟。”制茶师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而接下来的这一步,叫做:摊凉。”说着,他将小蔑盘稳稳端起,轻轻颠簸了几下,“主要是为了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

或许是技艺高超,整个蔑盘上竟挑不出半点儿碎屑,他便将蔑盘往那一放:“放这里摊凉,等大约四五分钟,即可进行下一步……”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现场游客:“趁着还有时间,谁愿意来尝试一下,第一步,杀青吗?”

突如其来的互动,让大家都有些没反应过来。而石毅已经率先举起了手。

制茶师瞥了一眼他腰间的竹篓:“你还自己备了茶叶?行,就你吧。”

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拜托其代为直播,石毅带着自己的茶篓走上前去:“那就请您多多指教啦!”

制茶师接过茶叶一看,面色诧异:“这位小伙子,你是不是走错方向了?毛尖在那边。”

石毅不好意思地摆手:“您误会了。只是银针所需的芽头太细太多,我实在采不过来而已。”

在场游客不由得笑出声来。

制茶师无奈:“那,也行吧。反正天下黄茶是一家。做不了银针,同样的工艺,做一份黄芽茶,也是可以的。”

直播间的弹幕里,一片[哈哈哈哈]。

[水星星打赏了一架竹筏:制茶师那嫌弃的小眼神,简直了!]

[蝉捕螳螂打赏了一架独木舟:他估计在想,这是过来砸场子的吧?]

看不到弹幕的石毅,在制茶师的指导下,轻轻将茶叶倒了进去。

“动作要轻,要慢,注意尽量不去触碰铁锅,有点儿烫!”

石毅学着对方的动作,伸手探向大铁锅,准备将茶叶捞起,结果……

“啊嘶——”一声,指尖已触电般缩回。

“都跟你说了,有点儿烫。”制茶师再次手把手示范了一遍。

石毅有些郁卒地望着他:“看您挺轻松的,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烫啊。”

好在,说烫,其实也就100度左右,石毅手指一触即回,也没受伤。

他谨慎地观察了一番制茶师的动作,这才重新往铁锅里捞茶叶,然后又轻轻抛撒出去。

一开始,他还没什么章法,但很快就掌握了节奏。伴随着茶叶与铁锅的轻触,制茶师慢慢退到了旁边。

“这个小伙子,哪里来的啊?”他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还有几分悟性,上手也快。”

工作人员指了指直播手机:“官方从泽南县那边请过来的,网络主播。”

制茶师愣了下,笑着地摇摇头:“我还说……那就算了吧。”

很快,又是四五分钟过去,石毅锅中的茶叶也开始萎软,略带着一丁点焦味的茶香四溢开来。

制茶师朝旁边俩助手示意:“停!出锅!”

石毅便退到一边,望着他俩将茶叶倒进另一个小蔑盘里。

“来,你试一下,轻轻颠簸,用巧劲。”制茶师手把手地教他。

石毅照猫画虎,轻轻颠了几下,将茶叶摊平开。

制茶师便开始指点:“喏,像这种,叶片已经破损了,还有这种,明显有些焦黄的,都要剔除掉……”

石毅照着做了。等他挑完废茶,那边的茶叶也摊凉得差不多了。

“那我,先下去?”石毅问道。

制茶师摆摆手:“无妨,你就在旁边,看我做吧。反正你待会儿也要做的。”

他将摊着茶叶的小蔑盘端起,放到旁边一个炭火炕灶上:“这一步叫初烘,五六十度火温,烘个二三十分钟,到五成干左右即可……”

石毅照猫画虎,也将自己的小蔑盘架到了另一个炭火炕灶上:“那接下来?”

制茶师指了指另一边:“在你来之前,已经烘了好几盘了。”

他直接取了最早烘的那一盘,又递给石毅一张牛皮纸:“来,将这五盘茶叶包好,再放进这个箱子里。”

石毅依言照做。

制茶师则开始讲解起来:“现在这一步,叫做初包。带着热气的茶叶,在牛皮纸的包裹下,慢慢闷黄……”

“初包闷黄,是黄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工艺,需要40到48个小时。”

“在此之后,还要再烘、再包、再再烘一次,总共历时78个小时,一份螺山银针,才算是做好了。”

石毅有些傻眼地望着自己还在初烘的茶:“那我这茶叶……”

虽然茶叶本身不值钱,自己处理的手艺也一般,但毕竟是一番心血。就这么舍弃,他也有些不忍心。

制茶师和善地笑了笑:“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可以在这里继续玩两天。这里除了采茶制茶,能体验的的项目还不少……”

石毅将头摇成了拨浪鼓:“那不成。今晚家里有客,明天就是清明节了。”

制茶师反应过来:“那就在我这里做着吧,到时候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那敢情好!”石毅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