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经济学:如何实现企业商业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双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找寻经济学棱镜下的价值生计

田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2022年春季学期刚开始,我收到了《蛋糕经济学》这本书的中文译稿,出版社编辑请我为之写一点自己的感想。翻开伦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亚历克斯·爱德蒙斯的这本书,关于理论、模型以及一切学术外延内容的论述风格是如此熟悉。文字流转间时光倒回,我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我与爱德蒙斯初识的场景。

我第一次见到爱德蒙斯是在2007年,彼时我还在波士顿学院攻读金融学博士,正在工作市场(job market)上找工作的他来到我所在的学校做校园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这位当时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而来、年纪不大、一身正装、一副100%华人面孔却操着一口浓重英式英语的年轻学者,给人以努力、敏锐、博学和充满活力的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更令我惊喜的是,爱德蒙斯的研究方向虽然与我不完全相同,但他行走于投资学和公司金融两个领域之间的诸多见解,与我最初决定踏上金融与科技创新这个交叉学科研究之路时的一些洞见不谋而合。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在学术之路上各自前行,经常在看似没有太多交集的路途中相互切磋。这也是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在诸多仅有数面之缘的学者之中,爱德蒙斯在我心中一直有着独特的印象。

博士毕业后,每次在学术论文投稿之前,我都愿意将自己论文的初稿发给学术界的同人们审阅。十多年来,我发出去的邮件很多,但是收到的回复邮件大都是礼貌性的。唯有爱德蒙斯很独特,对于我发出的论文邮件,他不仅进行了完整阅读,还以极其详尽的文字说明他的意见与建议。在我2014年一篇名为“Does Stock Liquidity Enhance or Impede Firm Innovation?”的论文发表之前,爱德蒙斯在长达数页的邮件中对于论文里一个模型的论述提出了不同意见。他的提点,对于我这篇最终发表于《金融杂志》(Journal of Finance)上的论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对于学者来说,经世济民是完成学术使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现实问题,爱德蒙斯在多年的研究中也始终保持关注。神奇的是,在这个方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者,爱德蒙斯更像是一位学术圈的“艺术家”。他的很多研究都是出其不意,却意义非凡。比如“听开心的歌,就能赚更多的钱吗?”,在这样一个看似不严肃甚至有些可爱的论题中,爱德蒙斯与他的合作者用严谨的方法,收集了40个国家在Spotify上收听积极歌曲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各国股市在同一时期的表现进行了比较,最终得出了一个严肃的结论:情绪显然会影响决策,包括与投资有关的决策。他的一系列研究,诸如“球赛输赢和夏令时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投资者的表现?”,选题角度和研究方法同样非常巧妙。以最小的切角研究最大的议题,在如何使学术金融专业变得更具影响力、相关性、合议性和富有趣味方面,爱德蒙斯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为同行的学者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成为学术后辈们探寻学术研究“so what”意义的榜样。

回到这本书本身。关于本书所涉及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话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西方宗教教会通过选择性投资来规避某些“有罪”的行业,这种伦理道德投资理念可以被认定为ESG的诞生形态。之后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绿色消费和环境保护倡议的兴起,在新世界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用脚投票,推动了责任投资的发展进程。即便有着持续增强的外部推动力,ESG的最终效果和实现路径也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在ESG的前身CSR(企业社会责任)阶段,以“股东价值论”和“利益相关者论”的争论为核心,在利益和效益的十字路口该向左转还是该向右转,学界、业界没有找到最优解。很显然,仅凭道德的判断和约束,无法构成经济规则的底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责任投资开始由道德层面转向投资策略层面,越来越多的公司治理实践开始拥抱ESG,在投资决策中综合考量公司的ESG绩效表现,衡量ESG投资策略对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影响。特别是最近十年来,随着世界形势在贸易冲突与逆全球化苗头的迷雾中蹒跚前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世界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始于2020年初的一场全球疫情,更是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ESG推到聚光灯下:经济学是否还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理性范式,对现实状况做出新的诠释,并提供更好的决策方案?

爱德蒙斯的这本书,正是基于新经济世界的治理逻辑,给出了一整套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比起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中着眼于事后的“分蛋糕”思维,爱德蒙斯构想了一种优先选择在事前“做大蛋糕”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创造利润的商业方法。这本书的主角既不是微观的治理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而是脱胎于爱德蒙斯以及相关领域学术同人们多年严谨扎实的学术研究成果。顺应作者这种以社会的净现值为衡量标准的新发展思维,我们再去看待有关ESG的诸多争议以及现实世界中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的诸多争端,或许就能跳出零和游戏的视角,以更大的格局俯瞰公平与发展和谐共生的“大同”。

当然,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正确答案未必只有一个。同样,对于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和谐共生的路径,你也可以拥有不同的观点。无论你是支持ESG议题,还是反对这一理念,对于可能存在的分歧,爱德蒙斯在书中也为你提供了一些批判性思考的线索。或许,根据他的提示和证据,你可以找到通往逻辑自洽的捷径。

尽管至今学术界仍无法完全证实ESG投资与企业的股票表现存在明确的因果相关,但已经发生的无数案例,让ESG对于企业绩效的正效用逐渐变得明显。这种以“责任感”为关键词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治理模式,毋庸置疑将成为人类通向未来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对于已全身进入“碳中和”及“共同富裕”语境的中国来说,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ESG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将经济蛋糕成功“做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如今面临的内需收缩、供给冲击与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下,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之间找到最优平衡方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迫切。

晚起步、快发展,中国ESG投资在近年来的增长趋势的确十分亮眼。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国内存续的“泛ESG”公募基金约200只,总规模突破2 600亿元,较上一年末近乎实现翻倍增长,新发产品数量接近过去五年的总和。借鉴全球ESG基金的发展趋势,有机构预计中国ESG投资规模于2025年将达到20万亿~30万亿元,约占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的20%~30%。尽管如此,目前仍处于实践初期的中国ESG依然需要跨越成长路上的诸多考验,特别是:包括产权治理、市场竞争监管、法治建设、资本市场完善、市场结构优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内的ESG治理底层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并且,中国的政治经济现象非常复杂,也无法用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成熟经验来完全验证和指引。当下,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ESG体系,也将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变量。

不同理论和信息都只能反映现象的不同侧面,至于哪个侧面有用,恐怕无法以一种固定的理论寻求到唯一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阅读此书的建议,我更希望中国读者能够更多地关注此书中“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部分。当然,当不可避免涉及我们“怎么办”的时候,通过《蛋糕经济学》这面全新的棱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快速地直达ESG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底层逻辑,继而在诸多现实约束条件下拨云见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最优方案。这也正如爱德蒙斯在其社交媒体上所说的,“If a weather forecaster predicts rain, it doesn't mean she/he hates the sun.”(如果天气预报员预测下雨,这并不意味着她/他讨厌太阳。)对于这本书中的观点,我更希望大家能以一种开放的思维进行阅读、理解和自我消化,从而得出自己关于“经济学如何让世界更美好”的自洽式见解。

我相信,即便世界步入寒冬,在漫长的冬夜之后,那些努力探寻美好并愿意贡献出热量的人们一定能最终看到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