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一本书教大家改稿
“你为什么写了这本书?”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但我决定写一篇前言来回答它。
这本书给谁看,这本书怎么看
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默认你已经有一定的单口喜剧表演经验了。比如,你已经有10场开放麦演出连续冷场,观众鸦雀无声,而你一筹莫展。不用太过担心,每一个优秀的单口喜剧演员都有类似的经历,这种经历大概率能帮助你建立对单口喜剧舞台的敬畏感,这种敬畏感能决定你未来发展的下限。假如你还从来没有登上过单口喜剧的舞台,那么请你先合上这本书,报名参加一次近期的开放麦演出,然后凭你的感觉写一个段子,勇敢地在或多或少的观众面前讲出来,并从容地接受观众的笑声或沉默。如果观众的反应给了你极大的信心,那你完全可以先不看这本书,继续按照你的想法去尝试。只有当你对观众的反应不满意,并且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才有必要打开这本书,来寻找一些改进的方法。否则,你在读书时很容易陷入“我并没有按书里说的做,但我每次表演都‘炸场’,这是怎么一回事儿”的困惑,徒增烦恼。是的,这本书的确无法帮助到“喜剧天才”,并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实在没有这种能力。
以上这番话,是我在从事单口喜剧培训的这3年里,逐步形成的“免责声明”。这番话的变体有时出现在训练营的课堂上,我会在正式的课程开始前问全班同学:“有没有同学对自己目前的创作非常满意?如果有的话请你把听课的时间节省下来,用5分钟去写新段子。”这并不是故作姿态或讽刺,而是我发自内心地认为,对他们来说,在现阶段去写段子可能是比听课更高效的进步方式。这种问题有时出现在开放麦演出结束后的休息区。比如,当一个与我不太熟的演员问我对他今天的段子怎么看时,我也会先问他:“你觉得它怎么样?有哪里是你还不太满意的?”我这样问并不是为了确保自己说出的话能讨好对方,而是为了节约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做之前,我有很多次误会了对方的提问,当我一门心思想要跟对方讨论其段子的问题和修改方法时,对方却一直致力于引导我赞美他或给他加几个“爆梗”。后来我想,我完全可以把这些无效沟通的时间节省下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睡觉。不过,这些失败的培训经历就像冷场的开放麦演出一样,帮助我成为更成熟的培训师,于是我在每一次培训开始前都会设置一个双向选择的环节,以屏蔽掉那些不适合这次培训的对象,节约彼此的时间。
本书并不是一本系统的单口喜剧创作理论著作,它只是一部碎片化经验的合集。我只是把自己在创作和培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整理出来,这些解决办法既有完全从个人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也有从我学习过的各种创作理论中衍生出来的,总之都是一些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做法。请注意,我在这里并没有说“比较有效的做法”,因为喜剧创作有其“玄学”的一面,至今我们也没办法非常笃定地说某些写法一定能让观众大笑。创作喜剧更像做试验,我们做出假设,改变某些变量,然后进行开放麦演出以观测这些变量对喜剧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结果是不是符合我们的假设。所以在本书中,我给出的建议是关于“我们可以改变哪些变量”的,至于改变的具体方向、程度和改变之后的效果,则需要大家去开放麦演出中试验。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你在不停地改变和试验,就一定会离成功更近一些,哪怕只是知道了“这种写法不行”,也是了不起的收获。积极地行动起来,总比无所事事地等待灵感更好。
说到这里,我也顺便介绍一下本书的使用方法,你可以先通读一遍全书,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当你对自己的某个段子不太满意的时候,就可以翻开本书的目录,对照着每一章的标题,检查自己的段子是不是还能在某个方面做一些修改,改完再去开放麦演出中试验,如果试验结果不满意就再修改,循环往复,直到得到一个令你满意的段子。在我个人的经验里,一个段子从初稿到终稿,至少要经历5轮这样的循环,有些时候我以为自己满意了,但一段时间之后又觉得似乎还可以再好一些,所以我修改段子的时间周期往往很长,有些段子的修改时间可能会有一年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读者有一定的单口喜剧表演经验,因为只有这样的朋友,才会真正理解一个素材有多么珍贵,才会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把一个烂段子慢慢地改好。很多新人常常以为一个烂段子的归宿是回收站,以为写段子像玩游戏一样可以删号重练,总有一天会突然开窍写出一个绝妙的段子。事实上,如果不能在改稿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技巧,那么仅仅靠等,是很难等到开窍的。在我看来,意识到改稿的重要性,是单口喜剧演员走向成熟非常重要的一步。甚至可以说,改稿才是创作的真正开始。
为什么我可以来写这本书
我叫王梓晗,是一个全职单口喜剧培训师,也是一个平庸的单口喜剧演员。这两种身份经常使我感到为难,因为我总觉得后者的存在会使别人质疑前者的合理性,尽管我自己坚信培训这一工作本身需要一些完全不同于创作表演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思路。
2018年3月,我以学员的身份在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三期“噗哧训练营”(笑果训练营的前身)第一次接触单口喜剧,当年12月我就以讲师的身份在第五期“噗哧训练营”授课了。从那时起到今日,我一直以单口喜剧培训师的身份工作:帮助演员改稿,组织工作坊,设计研发新人课、进阶课、专题课、拉片课……我在这些工作上投入的精力甚至比创作表演上更多。这并不是因为我“好为人师”,享受“教别人点儿什么”的快感,而是因为我认定自己在创作上没有太多天赋、上限不高,所以我想把精力花在自己更擅长的领域,用培训的方式去帮助那些上限很高的演员更快地达到他们的上限,以此来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表达我对单口喜剧这一艺术形式的感激与热爱。
那么,我为什么认为自己更擅长做培训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在创作上缺乏天赋。有天赋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可能灵光一闪就写出了精妙绝伦的好段子,所以不会也不需要去学习什么理论、归纳什么创作方法。这些优秀的演员在看别人的段子时或许能立刻知道应该改成什么样,却不太适合手把手地教别人要怎么去改,就像有些学霸很会做题却不会讲题一样。
如此缺乏天赋的我,如今也有了个人专场,作为演员也得到了一些认可(我只是平庸但并不差劲,否则也没有人会邀请我去讲课),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踩过哪些坑、走过哪些弯路、用了哪些“笨办法”才取得了进步,我可能是一个活体的“单口喜剧错题集”(倒也不必骄傲)。我在培训中讲到的所有方法都是自己实践过无数次的,而在三年的培训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新人,他们又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了很多新鲜的“错题”。在陪伴他们“改错”的过程中,我也在有意识地验证既有的经验并总结新的经验。而且,我的存在本身就能给学员增加信心:“连这么没天赋的人都可以当单口喜剧演员,我一定也没问题!”
其他的原因还有,我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又在北京大学接受了四年学习方法的训练,因此当我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时,我会更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整理。我的外婆和母亲都是优秀的语文教师,我受她们的影响,一直在学习了解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有过不少实践经验,获得了不错的反馈。
以上这些话看起来很像是自我标榜,但是没有办法,我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来跟陌生的你解释,我有什么资格写这样一本教人打磨段子的书。
这本书原来只是我个人的工作笔记,我从中节选了部分内容,研发了笑果训练营的改稿课程。出于种种原因,这门课程的覆盖面并不大,但是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听过课的演员们给出的建议是希望我下次能慢一点儿讲,没听过课或没听全课的演员则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听到完整版。特别是,我最敬重的演员周奇墨“周老板”听了一部分线上直播课之后,专门向我表达了对我们的认可,并且说“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听全”,我嘴上说“不敢当”,但内心也希望他能听全,然后提点儿建议或多夸两句。但考虑到“周老板”的日程安排,他把课听全的难度实在是太高了,再加上全国还有很多和“周老板”一样没有条件听全这门课的演员朋友,于是我决定把笔记中适合公开的部分整理成书,并加入更多的案例和讲解(其中包括许多“周老板”的案例),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学到加强版的训练营改稿课程。另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的智慧和眼界毕竟都十分有限,如果有朋友在读过之后愿意对书里的内容进行讨论甚至是反驳,我将不胜荣幸。
单口喜剧打磨内容的3个步骤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明确表达目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明确表达目的,这是打磨内容的基础工作。第二部分结合其他的喜剧理论书籍,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改稿方式。比如,如何利用喜剧公式检查段子,如何利用修辞增强段子的喜剧性等。这部分更像一个检修工具箱,如果你能明确问题出在哪里,就可以直接用对应的工具进行修理;如果你还不知道问题具体在哪儿,那不妨拿出每一种工具,逐个在段子上敲敲打打,说不定会掉落一些灵感。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枯燥,但你对这些工具的熟悉程度越高,在改段子的时候就会越行云流水。第三部分包含一些零碎的建议,比如,如何写出一个段子、如何用口语写作、参加开放麦演出应该注意哪些礼仪等。将这些建议和改稿工具配合使用,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加速你的进步。
目前,已经有许多演员用这些方式修改了自己的段子或改进了自己的创作方法,还有很多演员的成功段子虽然不是用这些方式改出来的,但依然符合这本书讲到的原理和规律。总而言之,我真的认为这本书有用,我真的想要帮助每一个喜欢单口喜剧的你,就像帮助我自己一样。
祝你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