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名与利——脱尽名利缰锁,世界原来自大
脱俗成名,减欲入圣
【菜根原味】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古典今译】
做人并不一定需要成就什么了不起的事业,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可跻身于名流;做学问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能够去掉名利的束缚,便进入了圣贤的境界。
【智慧解析】
生命的悲哀不在于贫穷,而在于贫穷时所表露的卑微,在于因为物质而变得无知,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感和方向感。所以,我们要随时检点自己的心灵,找到灵魂深处的闪光之处,别让它的灵光为物质所遮蔽。
宋代的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少年即中进士,后久任地方官,理政以教化为先,所辖诸乡皆有乡校。他为人宽厚,平易近人,待人接物“浑得一团和气”。他不仅“仁民”,而且“爱物”,“其始至邑,见人持竿道旁,以黏飞鸟,取其竿折之,效之使勿为”,人们议论说,“自主簿折黏竿,乡民子弟不敢畜禽鸟。不严而令行。大率如此”。但是,为了破除神怪迷信,他却敢于斩巨龙而食其肉:“茅山有龙池,其龙如蜥蜴而五色。
自昔严奉以为神物。先生尝捕而脯之,使人不惑。”
程颢任镇宁军节度判官时,适逢当地发生洪水,曹村堤决,州帅刘公涣以事急告。他当即从百里之外一夜驰至,对刘帅说:“曹村决,京城可虞。臣子之分,身可塞亦为之。请尽以厢兵见付,事或不集。公当亲率禁兵以继之。”刘帅遂以官印授予程颢,说:“君自用之。”程颢得印后,径赴决堤,对士卒们说:“朝廷养尔军,正为缓急尔。尔知曹村决则注京城乎?吾与尔曹以身捍之!”士众皆被感而自效力。他先命善泅者衔细绳以渡,然后引大索以济众,两岸并进,昼夜不息,数日而合。
在进身仕途的同时,程颢也不失归隐林泉的仙家道趣,他曾写诗说:
“吏纷难久驻,回首羡渔樵。”“功名未是关心事,道理岂因名利荣。”“辜负终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襟裾三日绝尘埃,欲上篮舆首重回;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正因为有这样的修养和情操,才使他获得了温润、宽厚、和气、纯粹等美德。他那种大中至正的人格形象,对世人具有很大的示范和感化作用,这也是他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程颢后来以双亲年老为由求为闲官,居洛阳十几年,与其弟程颐讲学于家,化行乡党。其教人则说:“非孔子之道,不可学也。”士人从学者不绝于馆,甚至有不远千里而至者。
做人向往逍遥率性而为,自然不在于钱财的富足与官爵的显赫,而在于心无牵念,行为不羁。抛弃名利的心头枷锁,无论思想理智皆得到自由。潇洒云水,放浪春秋,亦是人生真正境界。
放得功名,便可脱凡
【菜根原味】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古典今译】
如果能够抛弃功名富贵之心,就能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如果能够摆脱仁义道德之心,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智慧解析】
人生的价值究竟应怎样诠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但事实上,名利、金钱绝不是衡量人生的标准,为功名利禄而活只是愚人的行径,智者追求的财富除了金钱以外,还包括健康、青春、智慧等等……
严子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会稽余姚人。他的本名叫严光,子陵是他的字。严光年轻时就是一位名士,才学和道德都很受人推崇。当时,严光曾与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一道游学,二人是同窗好友。
后来,刘秀当了皇帝,成为中兴汉朝的光武帝,光武帝便想起了自己的这位老同学。因为找不到叫严光的人,所以就命画家画了严光的形貌。然后派人“按图索骥”,拿着严光的画像四处去寻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齐国那个地方有人汇报说:“发现了一个男人,和画像上的那个人长得很像,整天披着一件羊皮衣服在一个湖边钓鱼。”
刘秀听了这个报告,怀疑这个钓鱼的人就是严光,于是就派了使者,驾着车,带着厚礼前去聘请。使者前后去了三次才把此人请来,而且此人果然就是严光,刘秀高兴极了,立刻安排严光住下,并派了专人伺候。
司徒侯霸与严光是老熟人了,听说严光来到朝中,便派自己的属下侯子道拿自己的亲笔信去请严光。侯子道见了严光,严光正在床上躺着。他也不起床,就伸手接过侯霸的信,坐在床上读了一遍。然后问侯子道:
“君房(侯霸的字叫君房)这人有点痴呆,现在坐了三公之位,是不是还经常出点小差子呀?”侯子道说:“侯公现在位极人臣,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不痴了。”严光又问:“他叫你来干什么呀?来之前都嘱咐你些什么话呀?”侯子道说:“侯公听说您来了,非常高兴,特别想跟您聊聊天,可是公务太忙,抽不开身。所以想请您等到晚上亲自去见见他。”严光笑着说:“你说他不痴,可是他教你的这番话还不是痴语吗?天子派人请我,千里迢迢,往返三次我才不得不来。人主还不见呢,何况侯公还只是人臣,难道我就一定该见吗?”
侯子道请他给自己的主人写封回信,严光说:“我的手不能写字。”然后口授道:“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断绝。”侯子道嫌这回信太简单了,请严光再多说几句。严光说:“这是买菜吗?还要添秤?说清意思就行了嘛!”
侯霸得到严光的回信很生气,第二天一上朝便在刘秀面前告了一状。光武帝听了只是哈哈大笑,说:“这可真是狂奴故态呀!你不要和这种书生一般见识,他这种人就是这么一副样子!”侯霸见皇上如此袒护严光,自己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刘秀劝过侯霸,当时便下令起驾去见严光。大白天的,严光仍是卧床不起,更不出迎。光武帝明知严光作态,也不说破,只管走进他的卧室,把手伸进被窝,抚摸着严光的肚皮说:“好你个严光啊,我费了那么大的劲把你请来,难道竟不能得到你一点帮助吗?”
严光仍然装睡不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看着刘秀说:“以前,帝尧要把自己的皇位让给许由,许由不干,和巢父说到禅让,巢父赶快到河边洗耳朵。士各有志,你干什么非要使我为难呢?”光武帝连声叹道:“子陵啊,子陵!以咱俩之间的交情,我竟然不能使你折节,放下你的臭架子吗?”严光此时竟又翻身睡去了。刘秀无奈,于是只好摇着头登车而去了。
又过了几天,光武帝派人把严光请进宫里,两人推杯换盏,把酒话旧,说了几天知心话。
刘秀问严光:“我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没有?”
严光说:“我看你好像比以前胖了些。”
这天晚上,二人抵足而卧,睡在了一个被窝。严光睡着以后,把脚放在了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主管天文的太史启奏道:“昨夜有客星冲撞帝星,好像圣上特别危险。”刘秀听了大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那是我的故人严子陵和我共卧而已。”
刘秀封严光为谏议大夫,想把严光留在朝中。但严光坚决不肯接受那种做官的束缚,终于离开了身为皇帝的故友,躲到杭州郊外的富春江隐居去了。后来汉光武帝又曾下诏征严光入京做官,但都被严光回绝了。严光一直隐居在富春江的家中,直到80岁才去世。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后人把严光隐居钓鱼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传说严光钓鱼时蹲坐的那块石头,也被人称为“严陵钓坛”。
由于严光不屈于权势,不惑于富贵,颇合于孟子所提倡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精神,所以便成为儒教所推崇的隐士典范。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一段《好了歌》十分精彩。“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结果是“荒冢一堆草没了”。说到底,只有“好”,才能“了”,关键在于“了”字。这个“了”看似容易,但做起来却极难。许多人都说荣辱如流水,富贵似浮云,但老是在功利、虚名、荣华中解脱不开,身受束缚,结果身名俱损。
要知道名利,、物质上的富有只是一种狭隘、虚浮的富有,而心灵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人生的真正价值应在于,你能否利用有限的精力,为这世一界创造无限的价值。如露珠,若在阳光下蒸发,它只能成为水汽;若能滋润其他生命,它的价值就得到了升华,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人生苦短,何争名利
【菜根原味】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古典今译】
在电光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较量长短,又能争到多少的光阴?在蜗牛触角般狭小的空间里你争我夺,又能夺到多大的世界?
【智慧解析】
人处于世间,如果能从宇宙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会深感人生之渺小,生命之短暂。以此而言,争强斗胜、求名夺利意义何在?会生活得更好吗?苏东坡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很早以前有一位国王,名叫难陀。他非常贪心,拼命聚敛财宝,希望把财宝带到他的后世去。
他心想:我要把全国的珍宝都收集起来,一点都不留。因为贪婪,他把自己的女儿安置在一座楼上,吩咐奴仆说:“如果有人带着财宝来求我的女儿,把这个人连他的财宝一起送到我这儿来!”他用这样的办法聚敛财宝,全国没有一个地方会留有宝物,所有的财宝都进了国王的仓库。
那时有一个寡妇,她只有一个儿子,心中很是疼爱。这儿子看见国王的女儿姿态优美,容貌俏丽,很是动心。可他家里穷,没法去见国王的女儿。不久,他生起病来,身体瘦弱,气息奄奄。他母亲问他:“你害了什么病,病成这样?”
儿子把实情告知于母亲:“如果不能和国王的女儿交往,我必死无疑。”
“但国内所有的财宝都被国王收去了,到哪弄钱呢?”母亲又想了一阵,说道,“你父亲死时,口中含了一枚金币,如果把坟墓挖开,可以得到那枚金币,你用它去见国王的女儿吧。”
儿子依母亲所言,挖开父亲的坟墓,从口中取出金币。随后,他来到国王女儿那里。于是乎,他连同那枚金币被送去见国王。国王问道:“国内所有的财宝,都在我的仓库里,你从哪里得来这枚金币?一定是发现地下宝藏了吧!”
国王用尽种种刑具,拷问寡妇的儿子,想问出金币的来处。寡妇的儿子辩解:“我真没有发现地下宝藏。母亲告诉我,先父死时,放过一枚金币在口中,我就去挖开坟墓,取出了这枚金币。”
于是,国王派人去检验真假。使者前去,发现果有其事。国王听到使者的报告,心想:“我先前聚集这么多宝物,想把它们带到后世。可那个死人却连一枚金币也带不走,我要这些珍宝又有何用?”
从此,国王不再敛财,一心教化民众,他的国家也因此日渐兴盛。
自然界的沧桑陵谷、沧海桑田,万物的生老病死,冥冥中自有注定,一切尽在生往异灭之中。
你看那果子似未动,实则时刻皆在腐朽之中。纵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再历亿万年之久,也终将毁灭。名利、地位、金钱,莫不如是。既如此,我们又何必为物欲所累,惶惶不可终日呢?须知,纵使金银砌满楼,死去何曾带一文?
超越天地,不入名利
【菜根原味】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古典今译】
别人拥有富贵我拥有仁德,别人拥有爵禄我拥有正义,如果是一个有高尚心性的正人君子,就不会被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束缚;人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力量,意志坚定可以发挥出无坚不摧的精气,所以君子当然也不会被造物者所局限。
【智慧解析】
为人,应淡看富与贵。要知道,有所求的乐,如腰缠万贯乃至一国之尊的富贵,是混沌和短暂的;无所求的乐,即“身心自由无欲求”的富贵心态,才是一种纯粹和永恒的乐。人生中真正有价值的,是拥有一颗开放的心,有勇气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生活。
三国时期,管宁拒绝公孙瓒授予的高位,管宁还谢绝了公孙瓒的挽留,不住公孙瓒为他准备好的华丽住宅,而决定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定居度日。当时,来到辽东避难的士民百姓多居住在辽东郡的南部,以随时关注中原局势,准备在中原安定之后,返回故乡。独管宁定居于辽东北部深山,以表明终老于此地,不复还家之志。他在入山之初,居住在临时依山搭建的草庐之中。随后,马上着手凿岩为洞,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室。
管宁道德高尚,名闻遐迩。他在深山定居不久,许多仰慕他的人都追随他而到山中垦辟田地谋生。不久,在管宁定居的地方,居然鸡鸣狗叫,人烟稠密,自成邑聚。
管宁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儒生。他以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按照儒学礼制规范人们的言行。因而,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避难者之后,他就向人们宣讲《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的深奥内涵,并陈设俎豆,饰威仪,讲礼让。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以高尚的道德感化民众。在他们居住的深山中,地下水位很低,凿井不易。仅有的一口水井又很深,汲水困难。因此,每当打水人多的时候,总是男女错杂,有违儒家礼制。有时,还发生因争先恐后而吵闹以致械斗之事。管宁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于是,他自己出钱买了许多水桶,命人悄悄地打满水,分置井旁,以待来打水的人。那些年轻气盛的粗莽壮汉,见到井边常有盛得满满的水桶排列整整齐齐,个个惊奇万分。他们终于打听到是管宁为避免邻里争斗而为之,不由得反躬自省而羞惭万分,遂各个自责,相约不复争斗。从此之后,邻里和睦,安居乐业。有一次,邻居家的一头牛,践踏管宁的田地,啃吃田中的禾苗。管宁没有把牛打跑,怕这头无人管束的牛被山中野兽咬死。他命手下人把牛牵到荫凉之处,饮水喂食,照料得比牛的主人还要细心。牛主失牛之后,到处寻找牛的下落。当他看到自己的牛非但没有被殴打,而且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十分愧疚,千恩万谢地离去了。就这样,管宁以自己宽容礼让的节操感化了周围的民众。他的名声也传遍了辽东郡。原本因管宁不愿与自己合作而心怀不满,进而又对其来意疑虑重重的公孙瓒,也理解了管宁隐居求志的初衷,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一个活得洒脱的人,不应为身外物所累。不受富贵名利的诱惑,具有高风亮节的君子,其胜过争名夺利的小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君子保持自我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超然物外,不为任何权势所左右,甚至连造物主也无法约束他。遵从大义,相信自我,一个有为的人理应锻炼自己的意志,开阔自己的心胸,铸造自己的人格,不为眼前的名利所累,把眼光放得长远。具有了人定胜天的气概,广阔天地任我驰骋。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菜根原味】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古典今译】
获得名利的事情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去争取,积德修身的事情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对于应得的东西要谨守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智慧解析】
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懂得退避的人,往往能给人一种修养深厚,胸襟坦荡之感,因而也更容易获得别人青睐,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人生于世,若是能够学会不争,懂得以退为进,就会得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清朝末年,江南有一富豪,风流成性,妻妾成群,为他生了一大堆儿子。
数十年一晃而过,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去,富豪便开始思索为自己挑选一位继承人,以不使家业败落。可是,这么一大帮儿子,管家的钥匙到底该交给谁呢?老富豪为此大伤脑筋。
众儿子也知道老爷子时日不多了,为了能执掌家业,便开始明争暗斗,你争我夺起来。
在此其中,只有一个儿子从未参与争夺。他只是默默地站在老爷子身旁,竭尽所能地帮老爷子办事。眼看着儿子们的争斗,老富翁终于想明白了,这把管家的钥匙交给争吵中的任何一个儿子,都会使家道败落。最后,他将所有家业都托付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
人的品质修省是从实际的利益中体现和磨炼出来的。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传统的优良的人生态度。现在提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表现的同样是“德在人先,利居人后”的境界。在名利享受上不争先,不分外;在德业修为上时时提高,是个人走向品德高尚的具体表现。
老子曾经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格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作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是豁达大度之人。
不管什么是非都去计较的话,你哪还有时间去享受生活?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许多事情,尤其是小事情,如果看开一些,自己的心胸就宽大了。
名不独享,过不推脱
【菜根原味】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古典今译】
完美的名誉和节操,不要一个人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才不会引发他人忌恨招来祸害而保全生命;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不可以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揽几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促进品德修养。
【智慧解析】
我们为人处世时,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对措施。留余地,也就是不要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以游刃有余。
长孙皇后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她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礼仪,13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李世民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
她深知身为“国母”,其行为举止对皇上的影响相当大,因此,她处处注意约束自己,处处做嫔妃们的典范,从不把事情做过头。
她不尚奢侈,吃穿用度,除了宫中按例发放的,不再有什么多余的要求。她的儿子承乾被立为太子,有好几次,太子的乳母说东宫供应的东西太少,不够用,希望能增加一些。可是长孙皇后说:“做太子最发愁的是德不立,名不扬,哪能光想着宫中缺什么东西呢?”
长孙皇后从不干预朝中政事,尤其害怕自己的亲戚以她的名义结党营私,威胁李唐王朝的安全。李世民很敬重她,朝中赏罚大臣的事常跟她商量,但她从不表态,也不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要。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又在唐朝建立前后和玄武门之变中立有大功,因此,太宗把他视为知己,打算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皇后听说后,就对太宗说:“妾既被立为皇后,尊贵已极,我实在不想让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朝的吕后、霍光之家,可为前车之鉴。所以,我请您千万不要把兄长任为宰相。”在长孙皇后的再三阻拦下,唐太宗只给长孙无忌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虚衔。
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被唐太宗视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时,唐太宗赏赐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儿长公主出嫁时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为此,魏征当面向唐太宗提出异议。下朝后,唐太宗把魏征的意见转告皇后,长孙氏当即便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听说陛下对魏征很器重,但并不了解其中缘故。今天我听了他的谏言之后,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陛下深思这个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运了。”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避暑时,身染疾病,且愈来愈重,服用了很多药物,但病情却并未缓解。这时,在身边服侍的太子李承乾就向母亲提请用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却遭到皇后的坚决拒绝。
她说:“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规。如果可以随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会有损于国家的政体,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愿意的。我岂能以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太子听罢,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他母亲的话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又转告给了太宗。太宗听后,感动得涕泪交流,泣不成声。
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弥留之际,与唐太宗最后诀别。她用尽气力对太宗说:“我的家族并无什么大的功勋、德行,只是有缘与皇上结为姻亲,才身价百倍。要想永久保持这个家族的名誉、声望,我请求陛下今后不要让我的任何一个亲属担任朝廷要职,这是我对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着的时候对国家并没有丝毫功绩,所以死后也千万不要厚葬,仅因山而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所需器物,都用木、瓦制作,俭薄送终。如能这样,就是陛下对我的最大纪念。”说完不久,就死在后宫立政殿。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做人不能只沾美名,害怕责任,应当敢于担责任,担义务。从历史上看,一个人有伟大的政绩和赫赫的战功,常常会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历代君主多半都杀戮开国功臣,因此才有“功高震主者身危”的名言出现,只有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所以君子都宜明了居功之害。遇到好事,总要分一些给其他人,绝不自己独享,否则易招致他人忌恨,甚至杀身之祸。完美名节的反面就是败德乱行,人都喜欢美誉而讨厌污名。污名固然能毁坏一个人的名誉,然而一旦不幸遇到污名降身,也不可以全部推给别人,一定要自己面对现实承担一部分,使自己的胸怀显得磊落。只有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最完美而又清高脱俗的人。让名可以远害,引咎便于韬光,这本身就是对待名利的一种良策。
木石之心,远离欲境
【菜根原味】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古典今译】
凡是培养道德磨炼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如果对世间的名利奢华稍有羡慕,那么就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凡是治理国家拯救世间的人,必须有一种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了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就会陷入危险的深渊。
【智慧解析】
人与欲望之间,是一场没有硝烟永不会停息的战争,不是人将欲望压制,就是欲望将人奴役,当欲望泛滥之时,即使那念头堂而皇之,也禁不住它将人拉入堕落的深渊。人过于贪婪,秉性就会变得懦弱,就有可能屈服于欲望,违心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要避免出现这种受制于欲的无奈,就需要我们把欲望克制在一个合理的尺度上,清心而寡欲,淡泊而守志,如此才能刚锋永在,清节长存。
靖难之变后,朱棣攻下应天,继承帝位,改号永乐,史称成祖。论功行赏,姚广孝功推第一。《明史》有一段叙评:“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曾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故成祖即位后,姚广孝位势显赫,极受宠信。先授道衍僧录左善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拜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成祖与语,称少师而不呼其名以示尊宠。然而当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时,广孝却不答应,赐予府第及两位宫人时,仍拒不接受。他只居住在僧寺之中,每每冠带上朝,退朝后就穿上袈裟。人问其故,他笑而不答。他终生不娶妻室,不蓄私产。他曾因公干至家乡长洲,悉将朝廷所赐金帛财物散给宗族人。唯一致力其中的,是从事文化事业。曾监修太祖实录,还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学术思想上颇有胆识,史称他“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当然,也曾招致一些人的反对。
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三月,姚广孝病重,成祖多次探视,问他有何心愿,他请求赦免久系于狱的建文帝主录僧溥洽。成祖入应天时,有人说建文帝为僧循去,溥洽知情,甚至有人说他藏匿了建文帝。虽没证据,溥洽仍被枉关十几年。成祖朱棣听了姚广孝这唯一的请求后立即下令释放溥洽。姚广孝闻言顿首致谢,不久病逝。成祖停止视朝二日以示哀悼。赐葬房山县东北,命以僧礼隆重安葬。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并亲制神道碑表彰其功。由于贪图名利或浮躁的念头,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才发生了偏离。所以《菜根谭》要求我们“具木石心”,始终专一坚定,矢志不渝,把人做得更为高妙。云水逍遥之处,才是自由快乐的家乡。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十分激烈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身首异处。而姚广孝具有木石般的坚定信念,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上,表现出过人的智慧,而且在功成名就时不贪功、不争利,以忍让保全身名。因此,他的人生宛如云水般自在潇洒,达到了圆融完满的境界。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菜根原味】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古典今译】
我不去追求荣华富贵,怎么会担心名利和官禄的诱惑呢?我不想升官发财,怎么会担心官场上潜伏的各种危机呢?
【智慧解析】
名利对于想图功名者来说才是陷阱,而对于轻名利者则不是陷阱。有一次,孟子本来准备去见齐王,恰好这时齐王派人捎话,说是自己感冒了不能吹风,因此请孟子到王宫里去见他。孟子觉得一这是对他的种轻视,于是便对来人说:“不”幸得很,我也病了,不能去见他。第二天,孟子便要到东郭大夫家去吊丧,他的学生公孙丑说:“先生昨天托病不去见齐王,今天却去吊丧。齐王知”道了怕是不好吧?孟子说:“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今天病好了,我为什么不能办我想办的事情呢?”孟子刚走,齐王便打发人来问病,孟子的弟弟孟仲子应付差役说:“昨天大王有命令让他上朝,他有病没去,今天刚好一点,就上朝去了,但不晓得他到了没有。”齐王的人一走,孟仲子便派家丁在孟子回家的路上拦截他,让他不要回家,快去见齐王。孟子仍然不去,而是到朋友景丑家住了一夜。景丑问孟子:“齐王要你去见他,你不去见,这是不是对他太不恭敬了呢?况且这也不合礼法啊。”
孟子说:“哎,你这是什么话?齐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拿仁义向齐王进言,难道是他们认为仁义不好吗?不是的。他们只是认为够不上同齐王讲仁义,这才是不恭敬哩。我呢,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向他进言,这难道还不够恭敬?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我赶不上,但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为什么要觉得比他低而非要去趋奉不可呢?’爵位、年龄、道德是天下公认为最宝贵的三件东西,齐王哪能凭他的爵位便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呢?如果他真这样,便不足以同他相交,我为什么一定要委屈自己去见他呢?”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这是在告诫我们要收敛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不然品性将会变质,即所求越多,所失越大。对此,郑板桥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思是说:大海之所以无限宽广,是因为它可以容纳众多河流,这里借指人心;千仞绝壁之所以能够巍然耸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清心寡欲,才能达到“大义凛然(刚)”的境界。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时,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意在告诫自己:只有广纳人言,才能博取众长,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有杜绝私欲,才能如大山般刚正不阿,屹立于世。林则徐受命于民族危难之际,以此对来警醒自己,他所倡导的这种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对于我们而言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
忧勤勿过,澹泊勿枯
【菜根原味】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古典今译】
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是过于认真心力交瘁,使精神得不到调剂就会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都看得淡本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是过分清心寡欲而冷漠,对社会大众也就不会有什么贡献了。
【智慧解析】
我们做人做事,凡事要适度,不要走极端;要注意掌握节奏,适当调节。比如,人不能无所事事,太闲了会闲出病来的,但又不能大忙,忙得喘不过气来,那样会垮掉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调节保养全靠自己,不要让生命过快耗尽,也不要让它在无所事事中消磨掉。掌握平衡的权利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种豆南山,精神上是够幸福的。
但他作为理智的性情中人,也应考虑基本的物质需求。
陶渊明几次出仕,当的都是小官吏。以他的个性来说,绝不可能巧取豪夺。既然打算要隐退,总得要为日后的衣食作打算,做些物质的准备才行。因此,陶渊明费尽周折谋取到了离家不远的彭泽令的职务。这次做官的目的就是“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他还打算将公田全部种上粳米,用来酿酒备饮。但是,他的妻子反对全部田地种上粳米,劝他也要种些粮食,陶渊明才决定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以实现他“吾尝醉于酒足矣”的美好打算。这次赴任正好赶上岁末,有位督邮前来视察,旁人提醒他应该穿戴好官服毕恭毕敬,陶渊明一听就心里不满,督邮算什么?我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呢?恰在这时,他妹妹病故了,借此机会,他就奔丧去了,彭泽县便成一了他仕途中的最后站。他从29岁起出仕,到41岁归隐田间,前后共13年。在这13年中,仕与隐的矛盾始终交织并贯穿始终,而且越往后斗争越激烈,采菊东篱,种豆南山,一个“猛志逸四海”的有理想、有抱负、慷慨激昂的青年,最后还是痛苦地“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虽然向往林泉之趣的淡泊生活,但他要考虑到生计温饱问题,“吾尝醉于酒足矣”,艺术同生活的矛盾确实需要调和。
什么事情都讲究适度的原则。“富贵于我如浮云”,心境也就自然平静清凉,如此无忧无虑该是何等飘逸潇洒。不过什么事都不要走极端,假如以淡泊为名而忘记对社会的责任,忘记人间冷暖以致自我封闭就不对了,甚至演变为不管他人瓦上霜而自私自利,就会被人视为没有公德没有责任感甚至有害于社会,这样就会被社会大众所唾弃。勤于事业,忙于职业是美德,是一种敬业精神,但如果陷于事务而不能自拔,如果因无谓的忙碌而心力交悴失去自我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