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半小时读懂《菜根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成与败——功业成败,在于进,也在于退

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菜根原味】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古典今译】

美好的品德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正如盖房子一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不可能修建起坚固而耐用的房屋。

【智慧解析】

品德是心灵之根本。品德构成你的良知,使你明白事理,而非只根据法律或行为守则去判断是非。正直、诚实、勇敢、公正、慷慨等品德,在我们面临重要抉择之时便成为我们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仁者无敌”,能够秉承“贫穷志不移”“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传统道德的人是无往不胜的。

李嘉诚很重视人品的高下,一个人仅仅才华出众是不够的,还要有上等人品。他喜欢诚实的人,对那些做事自私、不够诚实的人,尽管他们十分聪明,也会请他走人。

李嘉诚的这种态度来自于童年时代的一件往事。

那是1943年的冬天,这个冬天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深处,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

当时,父亲的去世使李嘉诚对那渗透他柔嫩、幼弱的身躯由肉体达到心灵深处的酷寒感到不堪忍受,更使他觉得整个世界像一座巨大且黑暗的冰窖,似乎人世间的最后一丝热气也被父亲带走了。然而,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咬紧牙关、鼓足勇气,希望自己能够带领全家平安地度过这个肃杀凄凉的冬天。

为了安葬父亲,李嘉诚含着眼泪去买坟地。按照当时的交易规矩,买地人必须付钱给卖地人之后才可以跟随卖地人去看地。卖给李嘉诚地的,是两个客家人。他将买地钱交给他们之后,便半步都不肯离开,坚持要看地。山路出奇的泥泞,不时夹带着雨点,寒意逼人的北风迎面扑来……仍旧沉浸在失去父亲巨大悲痛中的李嘉诚,想着这连日来和舅父、母亲一起东奔西走,总算凑足了这笔安葬父亲的费用;想着自己能够亲自替父亲买下这块坟地,心里总算有了一丝慰藉。这两个卖地人走得很快,他一步接着一步地紧跟不舍。然而,不幸的是卖地人见李嘉诚是一个小孩子,以为好欺骗,就将一块埋有他人尸骨的坟地卖给他,并且用客家话商量着如何掘开这块坟地,将他人尸骨弄走……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李嘉诚听得懂客家话。他震惊了,世界上居然有如此黑心、如此挣钱的人,甚至连死去的人都不肯放过;想到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即使现在将他安葬在这里,九泉之下的父亲也是绝对不会安眠的。而且,他也深知这两个人绝不会退钱给他,但他还是告诉他们不要掘地了,自己再另找卖主。

这次买地葬父的几番周折,深深地留存在李嘉诚的记忆深处,使他不仅受到了一次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真实面目的教育,而且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独自创业的他来说,这是第一次付出沉重的代价所吸取的相当痛苦的教训,也是所面临在道义和金钱面前如何抉择的第一道难题。这促使李嘉诚暗下决心:不管将来创业的道路如何险恶,不管将来生活的情形如何艰难,一定要做到生意上不坑害人,生活上乐于帮助人。

李嘉诚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获得了多少财富,也不在于他做了多大的官,而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修炼。

人品是一个人外在表现的标志,是别人对你的一个衡量标准,好的人品不仅会让你得到周围人善意的对待,还能让你在做事的时候事半功倍。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他的精明能干,更来自于他诚实坦荡的为人。

也许很多人会说,人品不能当饭吃,又何必太过计较。但人品是立身之本,对事业的成败影响颇大。一个人品欠佳的人,谁也不愿与其合作共事。

世间的人,人品各有不同,用单一的道德标准品评人,分出好人、坏人,并不一定公平和正确。人或诚实或虚伪,一时之间,很难分辨。但随着时日的增长,两者分界逐渐明显,一个人是诚实还是虚伪,其日常的言行举止,总会有所表现。

心怀远志,自由飞翔

【菜根原味】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古典今译】

花木移栽到盆中终归失去了蓬勃生机,飞鸟关入笼中就减少了盎然的生趣。不如山间的花鸟点染成美丽的景致,自由飞翔,这样才能使人悠然领会自然的妙趣。

【智慧解析】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人只局限于一个小天地里,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在大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有能力就要展现出来,飞出鸟笼,冲向广阔的天空,成就一番大事业,为国家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好男儿志在四方,走出去,涉事业之大川,利民族与国家,才是生之本意。

张思民1962年出生于北国雪都长春一个普通的教师之家,四兄弟姐妹中他是老大。

1979年,张思民高中仅读了一年,16岁便考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座被誉为“工程师摇篮”的名牌学府,在那里加入了共产党,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3年8月,他毕业分配到北京航天部207所从事军品的开发和研究。

1986年5月,他调到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部。

他的每一步人生之路都走得那么一帆风顺,都是让人眼红的好单位。然而张思民背靠大树不乘凉,人要走进阳光,他说“要太阳注视我”!

“要想干大事,还是要办自己的公司。”他终于在一天早上起床之后把所有的问题都翻来覆去想通想透了。“到深圳去,那里改革的大潮正猛,是大展宏图之地。”他把这个严肃的决定告诉新婚不久的妻子时,得到的是理解和支持的目光。

此时,正值中信公司派员赴深圳投资部工作。张思民积极报名并获批准。

1988年11月,他怀揣美丽的梦想,携妻离开了首都,离开了刚刚营造好的小家。

一日,一个人手拿着一个海洋开发的科技项目来到了中信公司深圳分公司,声称海洋开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只要稍作投资便可大获收益。财大气粗的中信也许是正忙于更大宗的买卖而无暇他顾,或许是觉得这个项目太小而不值得花太多功夫,便拒绝了来人的要求。

张思民在一旁暗暗着急,他凭直觉觉得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项目,海洋开发当时在国内虽属刚刚起步但却有着无限的潜力,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个项目就是日后闻名全国的海洋滋补保健品,也是海王集团拳头产品的金牡蛎。

张思民思虑再三,决定脱离中信公司出来单干,他邀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联合了珠海一家公司,成立了深圳工贸公司,开始了金牡蛎的研制工作。

1989年5月,26岁的张思民郑重地向中信投资部递了辞呈,同年7月8日,属于他自己的深圳工贸公司(海王集团前身)在蛇口石云村住宅楼里的3间普通民房里宣告成立,他迈出了商海生涯的第一步。

无论目前所处的环境怎样,哪怕身无分文,只要心中希望成为成功的人,便永远有希望成为成功的人,只要信念坚定且肯努力,成功就不是难事。

现在的我们,大多数人都靠打工过日子,用自己的血汗成就老板的事业,用自己的辛勤去烘托领导的辉煌。工作多年工资不过几千,省吃俭用半辈子,买个小套房还要借钱。回过头来想一想,成功与失败、富有与贫穷,或许就决定于当初的一念之差:如果当初带着几千块钱杀入股市,保不准现在已经成了百万富翁;如果当初肯放下身段花个几百元去摆地摊,没准现在已经成了大老板……当初你没做,可是现在你说“如果我当初那么做了,一定比他们更好。”或许真的是这样,你的能力比他们强,你的资金比他们多……你可能具有不错的优势,但你没有做。你的头脑里没有成为成功者的想法,你的潜意识没有引导你去把握那些机会,所以直到今天你还是很平庸。

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人生。如果你能在意识中始终把自己想成是一个成功者,这种想法会使你在思考任何一个问题、做任何一件事时都能与众不同。因为你将自己想象成成功者,你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你觉得自己就应该多学、多看、多干,以便迅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成功者,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你的思维方式也会立即转换成成功模式。这就好比你的大脑是一盆清水,你可以选择在里面滴一些黑色或红色的墨汁,黑色代表着平庸思维,红色代表着成功思维,你选择滴入什么颜色,大脑这盆水就会变成什么颜色,近朱者愈赤,近墨者则愈黑。

得意失意,都别失形

【菜根原味】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古典今译】

在得到恩惠时往往会招来祸害,所以在得心快意的时候要想到早点回头;在遭遇失败挫折时或许反而有助于成功,所以在不如意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追求。

【智慧解析】

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凡事都要坚持辩证地看问题,一个人没有发达时,不能看轻了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而当自己处在位高权重之时就应该慎独慎微,甚至急流勇退,以免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因看不惯齐国内部尔虞我诈,争名夺利的争斗,遂毅然离开了父母之邦齐国。孙武到达吴国之时,吴国正值多事之秋。吴王阖闾是位胸有大志,意欲有所作为的君主。他想使吴国崛起,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近邻也是强邻楚国。只有击败楚国,吴国才有出头之日。就这样,阖闾的意图与受到楚平王迫害全家被杀的伍子胥不谋而合,遂决意对楚一战。面对强大的楚国,伍子胥也没有把握必胜,于是他找到了隐居于吴的孙武,认为有了他的帮助,灭楚报仇不成问题。

就这样,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盛赞孙武之文韬武略,认为若不攻楚便罢;

若要兴师灭楚,孙武首当其选。

就这样,吴王决定召见孙武。晤谈之下,孙武将他的兵法十三篇娓娓道来。吴王阖闾一听之下连声道好。两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十三篇兵法都讲完了。

公元前506年,楚国派兵包围了蔡国都城上蔡。蔡人一面拼命抵抗,一面联合唐国,向吴国求救。

于是,这年冬天,吴王以孙武、伍子胥为将,其弟夫概为先锋,亲率大军进攻楚国。按照孙武事先的布置,大军乘船从水路直抵蔡都,楚将囊瓦见吴军势大,不敢迎敌,慌忙退守汉水之南岸,蔡危遂解。蔡、唐遂与吴军合兵一处,向楚国进发。

吴军迅速地通过关隘,如神兵自天而降,突然出现在汉水北岸。楚军统帅囊瓦乱成一团,攻守不定。先听人献计分兵去烧吴师舟楫,主力坚守不出,尔后又下令渡江决战。于是率三军渡过汉水,于大别山列阵以待吴军。孙武令先锋队勇士一概用坚木做成的大棒装备起来,一声令下,先锋队杀入楚阵挥棒乱打,这种非常规的战法一下子打得楚军措手不迭,阵式全乱,吴军大队掩杀过来,楚军大败。

初战得胜,众将皆来相贺。孙武却说:

“囊瓦乃斗屑小人,一向贪功侥幸,今日受小挫,可能会来劫营。”乃令吴军一部埋伏于大别山楚军进军必经之路,又令伍子胥引兵反劫囊瓦营寨,并令蔡、唐军队分两路接应。

再说囊瓦那边,果然派出精兵万人,人衔枚、马去铃,从间道杀出大别山,来劫吴军大营。

不用说,楚军此番劫营反遭了孙武的埋伏,被杀得丢盔弃甲,三停人马去了两停。好容易脱难逃回,营寨又让吴军劫了,只好引着败兵,一路狂奔到柏举,方才松了一口气。这时楚王又派来援兵,可援兵将领与囊瓦不和,两人各怀二心,结果被吴军先锋夫概一阵冲杀,囊瓦军四散逃命,囊瓦本人也逃到郑国去了。

这时吴军已进逼楚都郢城。楚昭王倾都城之兵出战。两军最后决战,又被孙武设计用奇兵大败。吴军直捣郢都。郢都为楚国多年营建,城高沟深,易守难攻,又有纪南城和麦城为犄角之势,要想攻占楚都,夺取最后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武也深知攻城之难,在他的兵法里将之归为下之下策,搞得不好,旷日持久曝兵于坚城之下,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难逃覆灭的下场。但是孙武艺高人胆大,居然把全军一分为三,一部引兵攻麦城,一部攻郢都,自领一军攻纪南。伍子胥不负众望,率先使计让吴军混在楚败军之中,混入麦城,打开城门,破了麦城。而孙武在攻城之前先看了看地形,见漳水水势颇大,而纪南城地势较低,于是令军士开掘漳水,引漳水入赤湖,却又筑起长堤围住江水,使江水从赤湖直灌纪南城。水势浩大,直冲郢都,纪南不攻自破,孙武率军乘筏直攻郢都,楚昭王领着妹妹连夜登舟弃城逃命去了。文武百官霎时如鸟兽散,连家眷都顾不得了。孙武伐楚至此大获全胜。

此次伐楚,虽然没能最终灭掉楚国,但强大的、一直令中原诸国寝食不安的楚国,这次居然让向来被人看不起的蛮夷之邦吴国攻破国都,这件事本身就够震惊天下的了。从此楚国一蹶不振,长时间难有作为,吴国则开始了它的霸主生涯。

破楚凯旋,论功当然孙武第一,但是孙武非但不愿受赏,而且执意不肯再在吴国掌兵为将,下决心归隐山林。吴王心有不甘,再三挽留,孙武仍然执意要走。吴王派伍子胥去劝说,孙武见伍子胥来了,遂屏退左右,推心置腹地告诉伍子胥。说:

“你知道自然规律吗?夏天去了则冬天要来的,吴王从此会仗着吴国之强盛,四处攻伐,当然会战无不胜,不过恐怕骄奢淫欲之心也会不断高涨。要知道功成身不退,将有后患无穷。

我不但要自己隐退,还要劝你也一道归隐。”

可惜伍子胥并不以孙武之言为然。孙武见话不投机,遂告退,从此,飘然隐去,不知所终。后来,果如孙武所料,吴王阖闾与夫差两代,穷兵黩武,不恤国力,最后养虎遗患,败在越王勾践手下,身死国灭。而那个不听孙武劝告的伍子胥却早在吴国灭亡之前就被吴王夫差摘下头颅,挂在了城门上。

得意时早回头,失败时别灰心,这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积累而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尤其是第一句话,其政治含义很深。在封建社会,有“功成身退”的说法,因为“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都说明了“知足常乐,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权力最能腐蚀人心,而人们由于贪恋名利,往往会招致身败名裂的悲剧下场。而从做人角度看,得意时更要谨慎,不骄不躁。至于后一句话其生活意义更明显,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个人不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受了挫折不要气馁。

刚愎自用,偾事失机

【菜根原味】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古典今译】

能够建立宏大功业的人,大多是处世谦虚圆融的人;容易失败抓不住机会的人,一定是性情刚愎固执的人。

【智慧解析】

傲慢始终与愚蠢结伴而行。傲慢总是在成功即将破灭之时,及时出现。傲慢一现,谋事必败。一个人如果太骄傲了,变得妄自尊大,谁都瞧不起,谁都不放在眼中,不承认世界上有比他更强更高的人,不承认客观实际,目空一切,最后,只能落得孤家寡人,走向人生的失败。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开始变得狂妄而骄傲,刚愎自用。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与李自成处置失当有很大关系,李自成似乎根本就没把吴三桂放在眼里,也根本就没站在吴三桂的角度去思考过他的处境。

吴三桂奉命率军据守山海关,保卫明朝首都北京。山海关被称为“明之咽喉”,一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一面是险峻的燕山,山海关镶在其中,无疑是战略要塞。当时,北边的清军尚未进入关中,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却攻陷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走到了尽头。此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会怎样想呢?北边是虎视眈眈的清军,南边京城已经陷落,皇帝已经驾崩,他究竟是在替谁镇守山海关呢?吴三桂不是史可法,更不是屈原,他要设身处地地替自己考虑,于是,他决定投降李自成。

一个打算投降的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投降以后的命运,吴三桂自然也十分关心这一点。他对李自成并不了解,还需要通过一些事实来判断自己投降过去之后的处境。所以,他一方面带领自己的部队去北京向李自成投降,一方面又不断地派人四处打探消息。这时,消息传来了,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刘宗敏霸占。从这些消息里,吴三桂已清楚地判断出了自己投降李自成以后的命运,于是他立刻放弃了投降的打算,回守山海关。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他和部下们都处在狂妄而骄傲的心态之中。这一心态使他们变得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对客观局势丧失了判断力,他一方面抄了吴三桂的家产、抓了他的父亲、抢了他的爱妾,一方面还要让吴三桂投降,这可能吗?倘若李自成能够静下心来,从吴三桂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他就会发现,自己的行为根本不可能让吴三桂归顺。

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就率领大军进攻山海关,逼迫其投降,否则就要彻底消灭他。他似乎忘记了山海关长城外面的敌人,他也似乎把吴三桂当成了崇祯皇帝,无路可走之时会自缢而死。

总之,李自成心高气傲、唯我独尊的心态,导致他对吴三桂的感受和行为一无所知,只按照自己的意愿一个劲儿地猛攻山海关。

吴三桂本来就不是一个胸怀民族大义的人,在自己被逼走投无路之时,他自然会投降清军,更何况多尔衮比李自成做得高明,他与吴三桂杀白马盟誓,相约永不相负,并许以封王封地。

就这样,当八旗劲旅突然出现在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面前时,他们竟毫无准备,大惊失色,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想到吴三桂会引清军入关。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他想稳住阵脚,指挥抵抗,可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传令后撤。多尔衮和吴三桂的队伍里外夹击,起义军遭到惨重失败。血腥的改朝换代就从山海关这里开始了。

倘若李自成进京后能克制自己傲慢、浮躁的心态,虚怀若谷,礼贤下士,让吴三桂能踏踏实实地归顺过来,历史就大不一样了。即使吴三桂不投降,也应抱着冷静的心态从他的角度去分析一下他的感受和行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遗憾的是,李自成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中,只顾尽情地享受胜利的果实,他完全沉迷在自己的美梦之中。正因如此,当清军入关时,他才完全没有准备,惊慌失措,最后仓促逃离北京。

自信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但脱离实际的自信只会导致失败。

凡是刚愎自用的人都有一定的能耐,一般都曾经取得过成功,因而从自信发展为自负,再到极致的傲气,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行为上骄横跋扈,独断专行,旁若无人。尽管他们没有跑到大街上宣称天下第一,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无声地表达着这层意思。

而人生的不幸,往往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多听人言,以免自迷

【菜根原味】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古典今译】

波涛滚滚,巨浪滔天,坐在船中的人不知道害怕,而在船外的人却感到十分恐惧;席间有人猖狂谩骂,席中的人不知道警惕,而席外的人却感到震惊。所以有德行的君子即使身陷事中,也要将心灵超然于事外才能保持清醒。

【智慧解析】

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这个时候,光靠自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听取别人的意见,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克服重重困难。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于事业的成功是非常有益的。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意外得到了一只漂亮活泼的小鹞(即雀鹰,可帮助打猎),喜出望外,戏逗入迷。忽见魏征进来奏事,怕魏征责怪自己玩物丧志,忙将鹞子藏到怀里。魏征佯作没看见,却故意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等魏征退下,唐太宗才敢取出鹞子,可它早已被闷死了。又有一次魏征出外办事,回来后对李世民说:“听说陛下要外出巡幸,浩大的装备都已布置妥当,怎么迟迟不动身呀?”

唐太宗笑着说:“前阵子有此打算,想到卿必定要来劝谏阻止的,所以干脆在卿谏阻前打消了念头。”魏征是贞观年间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谏官,在短短的几年里,魏征所陈谏的事情多达200余件,且多被采用,深得唐太宗的赞赏。

魏征虽然有名,但当时敢于直言忠谏且劝谏有功的大臣绝非只有魏征一人。贞观年间,君臣共商国是,谏诤蔚然成风。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史上的特异光彩,也是唐初“贞观之治”之所以引人注目的重要方面。像王珪、房玄龄、褚遂良、杜如晦……甚至包括长孙皇后,都是敢于犯颜直谏且卓有成效的进谏者。

王珪被荣封为侍中,便奉诏入谢。见有一美女侍立在李世民身旁。王珪觉得面熟,便故意盯着美女看。李世民只好向他说明:“这是庐江王李缓的姬人。李缓听说她长得漂亮,就杀了她的丈夫而娶了她。”王珪听后故意问:“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李世民答:“杀人而后抢人妻子,是非已很清楚,何必要问?”王珪说:“臣听说齐桓公曾经向郭国遗老询问郭国败亡之因,遗老说是因为善的不用而恶的不除。今陛下纳庐江王侍姬臣,还以为圣上要肯定李缓的做法,否则便是想自蹈覆辙了。”李世民一惊,接着说“道:不是卿来提醒,朕差点要怙恶不悛,坚持错误了。”等王珪一离去,李世民即把美女放回娘家去了。

贞观六年三月,一次罢朝后,唐太宗大声怒骂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田舍翁!”长孙皇后忙问田舍翁是谁。唐太宗道:“就是魏征!他多次在我身边絮叨,还常在朝廷上屈辱朕躬,必杀了他,才泄朕心头之恨!”

长孙皇后听后大吃一惊,随后赶快退下。一会儿,她正儿八经地换上了上朝司礼用的严整朝服,向唐太宗拜贺道:“妾听说君主清明,臣下才会忠直。当朝既有魏征这样的忠直之臣,便可以想见陛下当政无比圣明了。”

唐太宗听后,立即转怒为喜了。

贞观年间谏诤之风盛行一时,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的事例屡见不鲜,实在是举不胜举。当时上自宰相御史,下至县官小吏,旧部新进,甚至宫廷嫔妃,都不乏直言切谏之人。人们不禁要问:“何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单单在贞观年间出现如此令人惊喜的开明局面呢?”

这不能不归功于唐太宗“恐人不言,导之使谏”的“采言纳谏”之道了。魏征说得好:“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如果陛下本是个不愿采言纳谏的君主,下臣们哪里敢触犯忌讳,以卵击石呢?”唐太宗非常欣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理。有一次,他把生平所珍藏的数十张“良弓”交给工匠验看,不料工匠看后却说,这些弓木心不正,脉理皆邪,统统不是良弓。于是唐太宗感叹说:“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既然人无完人,就只能依靠“采言纳谏”来弥补。他对大“臣们说:朕高居于皇位,无法看清天下的各种细节。卿等分布各处,应该力求像朕之耳目一样,帮助朕增长见识。”

唐太宗既深知不“采言纳谏”,必使自己愚昧固执,使国家昏暗衰败,因而千方百计要使“采言纳谏”之道得以切实施行。因此,他竭力鼓励极言规谏。早在他刚被立为皇太子时,就“令百民各上封事”,广泛提出治国意见与建议。登基后,为打消臣下进言的顾虑,力求使自己和颜悦色,诚恳和气,并多次表示,即使是“”直言忤意,也决不加以怒责。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从制度上来促进广开言路、“采言纳谏”的施行。他沿袭了隋朝三省六部制,同时又让一些职位稍低的官员以“参与朝政”的名义,加入最高决策层。特别规定重要政务都须经过各部门商量,经宰相筹划,认为切实可行时,再向他奏报。如果诏书有不稳妥之处,任何人都可以扣住,不准奉旨便立即施行,而应恪尽臣下上谏之责。唐太宗还特别重视对谏官的选择并敢,把杰出的谏官一步到位提到宰相的位置。

一个人做事就怕迷惑于其中却不自知,这样可能会把谬误当真理,把错误当正确。而要超然于事外,超脱于尘世,除了要有自身的高尚修养与较好素质,还要学会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了解实际情况,所谓当局迷而旁观清,偏信暗兼听明。人处于事中不仅易迷且往往被其势所左右,变得激情磅礴,不能理智思考,冷静处之。故处事应身在局中而心在局外。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只相信别人,让别人帮自己做决定。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看似是不可统一的矛盾双方,但二者却有统一的一面,它们正如我们的左膀与右臂,缺一不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

时局不利,韬光养晦

【菜根原味】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古典今译】

老鹰站立时双目半睁半闭仿佛处于睡态,老虎行走时慵懒无力仿佛处于病态,实际上这些正是它们准备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要做到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够有力量担当艰巨的任务。

【智慧解析】

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应该尽量把自己的锋芒敛蔽,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卑躬姿态,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如闪电般地把对手结果了。这是韬晦的心术,人们常常借此自我保全,麻痹对手。

康熙继位时,依顺治皇帝遗命,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这便是清初四大辅政大臣。

其中,尤以鳌拜最为骄横跋扈。鳌拜排在四辅政之末,但他野心很大,居功自傲,专横跋扈。

老臣索尼一死,鳌拜便竭力拉拢遏必隆,威逼康熙处死劲敌苏克萨哈。苏克萨哈一死,鳌拜更是得意忘形,他独揽朝政,咆哮金殿,一再威逼康熙帝顺从自己的意愿。康熙十四岁亲政后,他不仅不还政于皇帝,反而结党营私,图谋弑君自立。

胸怀大志的康熙岂能甘心受制于人,但他觉得自己根基未稳,准备还不充分,于是索性不问政事,整天与一帮少年“游戏”,以造成一种自己昏庸无知的假象。其实在暗中,康熙在不断增加自己才智和实力,以待时机清除身边的隐患。

有一次,康熙着便服同索额图一起去拜访鳌拜,鳌拜见皇帝突然来访,以为事情败露,伸手由炕上的被褥中摸出一把尖刀,被索额图一把抓住。直到这时,康熙仍装糊涂说:“这没什么,想我满人自古以来就有刀不离身的习惯,有何奇怪!”康熙此举让鳌拜对他彻底放松戒备。

另一方面,康熙密召索额图进宫商量除鳌拜之事。索额图是索尼之子,此时是康熙的侍卫,因忠诚任事而颇受康熙信任。二人密谋之后,康熙以陪伴自己娱乐为由,下令在八旗子弟中挑选十余名身强体壮的少年进宫,这十余人皆长得结结实实、头脑机灵、反应敏捷。康熙很是满意,下令这些少年每日练功并表演角斗、摔跤。每每鳌拜进宫奏事,康熙也不让他们回避,故意让鳌拜看见他与少年们在摔跤玩耍。鳌拜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皇帝毕竟少年天性,喜好玩乐,胸无大志,荒废政事,假以时日自己必可以取而代之。

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划与培训,这些八旗子弟都成了康熙心腹。康熙八年五月,某日,康熙单独召见鳌拜。鳌拜正春风得意之时,不疑有他,遂大摇大摆地跨进宫门。谁知,他脚跟还没站稳,突地从两侧跳出一群少年,一拥而上,将鳌拜按倒在地。可笑权倾一时的鳌拜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便已被擒了。

鳌拜被擒以后,康熙立即下诏由康亲王进行审讯。与此同时,鳌拜一派的其他成员亦纷纷被捕。最终,经康熙亲自核实,列出鳌拜罪状三十条,鳌拜一一招认。满朝文武皆上书要求处鳌拜以极刑。康熙念在鳌拜为朝廷效力多年,特给予宽大处理,免其死罪,改为终身监禁。

就此,康熙终于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亲政,而被鳌拜陷害冤死的大臣亦都恢复了名誉。

当时的鳌拜党派,实力非常雄厚,相比之下,康熙则显得颇为势单力薄。但康熙能够以计取胜,施展手腕将其一朝解决,铲除后患。使得清初政局迅速改观,为日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此事的处理,充分显示了初登政治舞台的康熙卓尔不凡的政治头脑与处世才能。

康熙的策略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很多时候,为了顾全大局,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不得不委曲求全,忍辱含垢。因为只有你忍得下、屈得了,才能担得起大任,才能打破不利局面,走出人生中的阴霾。

忍可成事,亦可保身。在纷扰复杂的人世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谁敢说绝不受一点委屈?倘若你一味冲撞,那么只能让自己伤痕累累。尤其是在职场上,明争暗斗已不足为奇。置身在这样复杂、矛盾的环境中,唯有忍得了屈,受得了辱,才能为自己保住一席栖身之地,借以休养生息、静待时机,争取最后的胜利。

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菜根原味】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窟、藏身之三窟也。

【古典今译】

把机巧隐藏在平凡之中,用谦虚来掩盖自己的锋芒,在浊流中保持不染的高洁,以后退当作前进的步伐。才能既逍遥,又卓越。

【智慧解析】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在有能力时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高枕无忧的处世法宝。

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临死托孤于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并告诫太子刘义符,在这些人中,最难驾驭的是谢晦,应对他加以小心。刘裕是个有作为有识见的开国皇帝。但不幸的是,一没选好继承人,二没有完全正确估计这几位顾命大臣。刘裕死后,其长子刘义符即皇帝位,史称宋少帝。刘裕的次子名义真,官南豫州刺史,封庐陵王。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名义隆,封宜都王。即后来的南朝宋文帝。刘义符做上皇帝后,不遵礼法,行为荒诞得令人啼笑皆非。徐羡之在刘义符即位两年后,准备废掉刘义符另立皇帝。按刘义符的行为,废掉他是理所应当的。但徐羡之等人因为怀有私心,贪权恋位,谋权保位,竟把事情做绝,伏下了杀身之祸。

要废掉刘义符,就得有别人来接替皇帝的班。按顺序该是刘义真,但刘义真和谢灵运等人交好,谢灵运则是徐羡之的政敌。为了不让刘义真当上皇帝,徐羡之等人挖空心思,先借刘义符的手,将刘义真废为庶人。接着,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王弘五人合力,发动武装政变,废掉了刘义符,以皇太后的名义封刘义符为营阳王。

更糟糕的是,还没等新皇帝即位,徐羡之和谢晦竟主谋分别将刘义符、刘义真先后杀死。他们拥立的新皇帝是刘义隆。刘义隆面对的是控制朝政大权的、杀死自己两个哥哥的几个主凶。新皇帝当时正在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徐羡之派傅亮等人前往迎驾。徐羡之这时又藏了个心眼,恐怕新皇帝即位后将镇守荆州重镇的官位给他人,赶紧以朝廷名义任命谢晦做荆州刺史、行都督荆湘七州诸军事,想用谢晦做自己的外援,将精兵旧将全都分配给了谢晦。刘义隆面临着是否回京城做皇帝的选择。听到营阳王、庐陵王被杀的消息,刘义隆的部下不少人劝他不要回到吉凶莫测的京城。只有他的司马王华精辟中肯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徐羡之、谢晦等人不会马上造反,只不过怕庐陵王为人精明严苛,将来算旧账才将他杀死。现在他们以礼来相迎,正是为了讨您欢心。况且徐羡之等五人同功并位,谁也不肯让谁,就是有谁心怀不轨,也因其他人掣肘而不敢付诸行动。殿下只管放心前往做皇帝吧!

于是刘义隆带着自己的属官和卫兵出发前往建康,果然顺利做上了皇帝,但朝廷实权仍在徐羡之等人手中。

刘义隆先升徐羡之等人的官,徐羡之进位司徒;王弘进位司空;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即享受和徐羡之、王弘相同的待遇;谢晦进号卫将军;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

同时认可徐羡之任命的谢晦做荆州刺史。谢晦还害怕刘义隆不让他离京赴任。但刘义隆若无其事地放他出京赴荆州。谢晦离开建康时,以为从此算是没有危险了,回望石头城说:“今得脱危矣。”

刘义隆当然也不动声色地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官位虽不高,但侍中、将军、领将军等要职都由他的亲信充任,从而稳定自己皇帝的地位。

第二年,即宋文帝元嘉二年(公元425年)正月,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即将朝政大事交由宋文帝刘义隆处理。徐羡之本人走了一下请求离开官场回府养老的形式,但几位朝臣认为,这样不妥,徐羡之又留下了。后人评论认为这几位主张挽留徐羡之继续做官的人,实际上加速了徐羡之的死亡。

当初发动政变的五个人中,王弘一直表示自己没有资格做司空,推让了一年时间,刘义隆才准许他不做司空,只做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直到这一年年底,宋文帝刘义隆才准备铲除徐羡之等人。因惧怕在荆州拥兵的谢晦造反,先声言准备北伐魏国,调兵遣将。在朝中的傅亮察觉出事情不对头,写信给谢晦通风报信。

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正月,刘义隆在动手之前,先通报情况给王弘,又召回檀道济,认为这两个人当初虽附和过徐羡之,但没有参与杀害刘义符、刘义真的事,应区别对待,并要利用檀道济带兵去征讨准备在荆州叛乱的谢晦。

正月丙寅(公元426年2月8日),刘义隆在准备就绪后,发布诏书,治徐羡之、傅亮擅杀两位皇兄之罪。同时宣布对付可能叛乱的谢晦的军事措施。

就在这一天,徐羡之逃到建康城外二十里一个叫新林的地方,在一陶窑中自缢而死。傅亮也被捉住杀死。

谢晦举兵造反,先小胜而后大败,逃亡路上被活捉,后被杀死。

至此,宋文帝刘义隆由藩王而进京做上皇帝,由有名位无实权到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最后顺利除掉杀“二王”的一伙权臣。

做人不宜过于暴露锋芒,要善于潜藏,要善于韬光养晦,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方能成就大业。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同样能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胜券在握,潜藏不露才是人生的真正智慧。

伏久高飞,开先谢早

【菜根原味】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古典今译】

潜伏得越久的鸟,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也会凋谢得越快。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免去怀才不遇的忧愁,可以消除急躁求进的念头。

【智慧解析】

待时而动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但不丧失一切可能的机会、把握火候则是衡量人的能力大小高低的标志。高洋在未发迹前,就是靠待时而动而得以成功的。

高洋是在他长兄高澄被杀、形势极端复杂的情况下显露出才华的。北周政权的基业是由高欢开创的。高欢本是东魏大臣。在镇压尔朱荣残余势力中掌握了东魏的实权,专政长达16年之久。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立。高澄心毒手狠,猜忌刻薄,上无礼君之意,下无爱弟之情。

高洋当时已18岁,已通晓政事,走上了政治舞台,并已经对高澄的地位构成威胁。如果他精明强干、才华外露的话,必然受到其兄的猜忌防范,也会引起属下僚佐的注意。

高洋字子进,史书上说他颇有心计,遇事明断而有见识。小时候,高欢为试验几个儿子的才器智能,让小哥儿几个拆理乱线,“帝(指高洋)独抽刀断之,曰:‘乱者须斩’,高祖是之”。仅此一事就深得高欢的喜欢和重视,后封为太原公。

高欢死,高澄袭爵为渤海文襄王,因高洋年长,因有戒心。高洋“深自晦匿,言不出口,常自贬退。与澄言无不顺从”,给人一种软弱无能的印象,高澄有些瞧不起他,常对人说:“这样的人也能得到富贵,相书还怎么能解释呢?”

高洋妻子李氏貌美,高洋为妻子购买首饰服玩,稍有好一点的,高澄就派人去要,李氏很生气,不愿意给,高洋却说:“这些东西并不难求,兄长需要怎能不给呢?”高澄听到这些话,也觉得不好意思,以后就不去索取了。有时,高澄还给高洋家送些东西来,高洋也照收不误,决不虚情掩饰,因此兄弟之间相处还相安无事。

每次退朝还宅,高洋就关上宅院之门,深居独坐,与妻子亦很少言谈,竟能终日不发一言。高兴时,竟光着脚奔跑跳跃。李氏看到不觉诧异地问他在干什么,高洋则笑着说:“没啥事儿,逗你玩的!”其实他终日不言谈,是怕言多有失。如此跑跳更有深意,一则可以彻底使政敌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一个经常在家逗媳妇玩的人能有什么大志呢?二则借经常光脚跑跳之机,锻炼身体,磨炼意志,一种举动而收几种效果。正因如此,高澄及文武公卿等都把高洋看成一个痴人,丝毫没有放在眼中。

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渤海文襄公高澄在与几人密谋篡位自立的时候,被膳奴即负责做饭进餐的兰京所杀,重要谋士陈元康以身掩护高澄,身负重伤。当时事起仓促,高府内外十分震惊,高洋正在城东双堂,听说变起,高澄已被杀死,颜色不变,毫不惊慌,忙调集家中可指挥的武装力量前去讨贼,他部署得当,有条不紊。兰京等人本是乌合之众,出于气愤才杀死高澄,并没有任何预谋的政治目的,故不堪一击,片刻之间全部被斩首。

高洋下令,脔剖其尸以泄杀兄之忿。接着,就在其兄府中办公,召集内外知情人训话,说膳奴造反,大将军受伤,但伤势不重,对外不准走漏任何消息。众人听了,都大惊失色,想不到这位痴人在危急时刻居然如此冷静。夜里,陈元康断气而亡,高洋命人在后院僻静处挖个坑埋掉,诈言他奉命出使,并虚授一个中书令的官衔给他。高澄手握大权,高欢的许多宿将都铁心保高氏,但当时尚属意高澄而未注意到高洋。所以,高洋的这些应急措施果然奏效。外人都不知高澄已死,更不知高澄的重要谋士陈元康也被埋在土里,所以很快就稳住了局面。

高洋直接控制了高澄的府第和在邺都的武装力量后,当夜又召大将军都护太原唐巴,命他分派部署军队,迅速控制各要害部门和镇守四方。高欢的宿将故吏都倾心佩服高洋的处事果断和用人得当,人心大悦,真心拥护并辅佐高洋。

高澄已死的消息渐渐被东魏主知道了,暗自高兴,私下里和左右幸臣说:“大将军(指高澄)已死,好像是天意,威权应当复归帝室了。”高洋左右的人认为重兵都在晋阳,劝高洋早日去晋阳全部接管高欢及高澄的武装力量方可真正无忧。高洋以为有理,遂安排好心腹控制住邺都的整个局面。甲午日高洋进朝面君,带领8000名全副武装的甲士进入昭阳殿,随同登阶的就有200多人,都手持利刃,如临大敌。东魏孝静帝元善一看这种情形,心中恐惧,高洋只叩两个头,对魏主说:“臣有家事,须诣晋阳。”然后下殿转身就走,随从侍卫也跟着扬长而去。魏主目送之,说:“这又是个不相容的人,我不知会死在什么时候了。”晋阳的老将宿臣,从来轻视高洋,当时尚不知高澄死信。高洋到晋阳后,立刻召集全体文武官员开会。会上,高洋英姿勃发,侃侃而谈,分析事理,处理事情全都恰如其分,且才思敏捷,口齿流利,与往常判若两人。文武百官皆大惊失色,刮目相看而倾心拥戴。一切就绪后,高洋才返回邺都为高澄发丧。

高洋早有代魏称帝的想法。一直在窥测风向蠢蠢欲动,但他不是明目张胆死打硬拼,或拉帮结派打击异己。这样自然民愤大、目标大而且容易为人所制,而是“守正”待时。平日里自贬自谦,与兄长融洽相处。但其居安思危,养尊处优时不忘锻炼自己,且能注意时局之变化,注意人才,确是有心计之人。高澄之死,他临事不慌,秘不发丧,很快控制了局面。观其隐秘陈元康之死而虚授中书令之职的做法,可见他有识人之明。高澄死后不到三天便果断前往晋阳先声夺人,真正控制高澄的全部武装力量,可见其善谋而能断。半年后,高洋于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五月代东魏自立,建立了北齐政权。

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必须学会等待时机,儒家典型的原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因为自己眼下的处境地位不如意而丧志,不能因为时间的消磨而灰心。古往今来功成名就者,有少年英雄,也有大器晚成。不管怎样,急于露头角就难于成气候,急功近利不足成大事,急躁情绪持久便容易患得患失,容易失望悲观。只有守正而待时,善于抓住机会而又坚定志向,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事无不立,无立不成

【菜根原味】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时而靡者。

【古典今译】

要在十分忙碌的时候抽出一点空闲松弛一下身心,必须先在空闲的时候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和考虑;要在喧闹中保持头脑的冷静,必须先在平静时有个主张。如果不这样,一旦遇到繁忙或者喧闹的情形就会手忙脚乱。

【智慧解析】

事无不立,无立不成事。结果的达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周密的规划,对要做的事情进行长远的统筹。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一举攻占祁山,蜀军声势浩大,威震祁山南北。曹魏属地天水、南安、安宝三郡先后归顺蜀军。魏明帝曹睿亲临长安督战,魏军大将曹真率大军抵眉城抗击蜀军,蜀军前锋大将马谡,违反诸葛亮战前部署,被魏军趁机而入,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后,急忙调集军队,准备撤回汉中。诸葛亮分派仅剩的5000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这时得报司马懿统领15万大军已兵临城下。此时运粮士兵仅2000余人,城中兵马不足3000,众人听到大兵压境,无不大惊失色。诸葛亮深知,此时若弃城逃跑,无疑会暴露实情,在15万大军面前,必然无法逃脱。于是,他神情自若地传令军士:“将城中所有战旗尽数放倒,所有兵士坚守城池,凡有擅自出入和大声喧哗者,一律斩首!”又命令将四方城门大开,每一城门处派20名军兵扮作百姓,洒水扫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切安排就绪后,诸葛亮头戴方巾,身披鹤氅,带两名小童,持琴登城。诸葛亮边弹琴边饮酒,一副安然悠闲的神态。

魏军先锋部队见状,不知虚实,急忙策马回报司马懿。司马懿听报随后来到城下,远远见到城上诸葛亮悠闲自得边饮边弹,二位小童站立身后,琴声悠悠不绝于耳。再看四处城门大开,每一城门处都有一二十名百姓,在细心地洒水扫路,对魏军视而不见。见状,司马懿心中大疑。他认为素来谨慎行事的诸葛亮,从不弄险,今天见他如此安然,城中秩序井然,15万大军压城犹如不见,其中必有埋伏。司马懿越想越怕,急忙传令撤兵。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是员虎将,见要退兵,急忙劝阻司马懿说:“诸葛亮手中可能无兵,必是在迷惑我们,不如让我带兵攻城,即可知”虚实。司马懿不准,15万魏军全部退却。诸葛亮见魏军远去,遂拍掌大笑,结果尽在意料之中。城中兵士见千军万马之险,顷刻间化作乌有,不由得惊喜交加。诸葛亮含笑对余悸未尽的兵士们说:“司马懿素来知我谨慎,不曾轻易弄险,而今见我稳坐城头,安然饮酒抚琴,城门大开,百姓自若不慌,想我必定有奇兵伏于城中,所以不战而退了。此疑兵之计,是万不得已才用的,倘若随便用此计,一旦被敌人识破,必遭大败。”在众人的赞叹声过后,诸葛亮接着说:“司马懿急切中退兵,必然选择小路,可速去通告关兴、张苞二位大将设伏。”

不出所料,司马懿正率军沿小路向北退却,行至武功山时,忽听得山后鼓炮齐鸣,杀声震天,只见冲出一队人马,将旗上写着张苞。司马懿以为这是诸葛亮早已埋伏好的蜀军,急令魏军不许恋战,拼死冲杀,以求生路。刚刚冲出不远,又是一声号炮,只见一队蜀军从左路向魏军冲来,一看将旗是关兴的兵马。司马懿大惊,更加确信这一切都是诸葛亮预先的计谋,一时间不知蜀军到底有多少兵马。魏军已成惊弓之鸟,丝毫不敢停留,丢掉粮草辎重,沿此路向山后溃逃。

静的时候要有主张,乱的时候要能镇定,要做到临事不慌,就应当事先计划和安排。虽然诸葛亮的空城计从表面上看不出计划和安排,但此计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和诸葛亮平时一贯精于计划和安排分不开的,司马仲达深知孔明一生谨慎,认定对方早有安排,所以才不敢攻城。做事没有规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成绩。一位商界领袖把“做事没有条理”列为许多公司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做事有计划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菜根原味】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古典今译】

鲜花在半开的时候欣赏最美,醇酒要饮到微醉时最妙,这里面有很深的趣味。如果等到鲜花盛开,酒喝得烂醉如泥时,那已经是恶境了。那些志得意满的人,要仔细考虑这个道理。

【智慧解析】

人生应有度,过则为灾。有道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做人做事不要太过,说话不要太尽,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要注意适可而止。

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清将向荣战死,太平军举酒相庆,歌颂太平军东王杨秀清的功绩。

天王洪秀全便深居不出,军事指挥全权由杨秀清决断。告捷文报先到天王府,天王命令赏罚升降参战人员的事都由杨秀清做主,告谕太平军诸王。像韦昌辉、石达开等虽与杨秀清等同时起事,但地位低下如同偏将。清军大营既已被攻破,南京再没有清军包围。杨秀清自认为他的功勋无人可比,阴谋自立为王,胁迫洪秀全参拜他,并命令他在下面高呼万岁。洪秀全无法忍受,因此召见韦昌辉秘密商量对策。韦昌辉自从江西兵败回来,杨秀清责备他没有功劳,不许入城;韦昌辉第二次请命,才答应。韦昌辉先去见洪秀全,洪秀全假装责备他,让他赶紧到东王府听命,但暗地里告诉他如何应付,韦昌辉心怀戒备去见东王。韦昌辉谒见杨秀清时,杨秀清告诉他别人对他呼万岁的事,韦昌辉佯作高兴,恭贺他,留在杨秀清处宴饮。酒过三巡,韦昌辉出其不意,拔出佩刀刺中杨秀清,当场穿胸而死。韦昌辉向众人号令:“东王谋反,我已从天王那里领命诛杀他。”他出示诏书给众人看,又命令紧闭城门,搜捕东王一派的人予以灭除。东王一派的人十分恐慌,每天与北王一派的人斗杀,结果是一东王派的人多数死亡或逃匿。洪秀全的妻子赖氏说:“祛除邪恶不彻底,必留祸。”因而劝说洪秀全以韦昌辉杀人太酷为名,施以杖刑,并安抚东王派的人,召集他们来观看对韦昌辉用刑,可借机全歼他们。洪秀全采用了她的办法。经此一劫,东王派的人差不多全被除尽,前后被杀死的多达三万人。

天道忌盈,人事惧满,月盈则亏,花开则谢,这些虽然是出于天理循环,实际上也是人的盈亏之道。事业达于一半时,一切皆是生机向上的状态,那时可以品味成功的喜悦;事业达于顶峰时,就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只有如此才能持盈保泰,永享幸福。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就像喝酒喝到烂醉如泥,就会使畅饮变成受罪。有些人就上演了使后人复哀后人的悲剧。往往事业初创时大家小心谨慎,而到成功之时,不仅骄奢之心来了,夺权争利之事也多了。所以每个欲有作为的人都应记住“月盈则亏,履满宜慎”的道理。

顺境逆境,欣戚两忘

【菜根原味】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古典今译】

孩子出生时母亲面临着生命危险,财富积累多了就会招致盗贼窥视,怎能说这是喜而不是忧呢?贫穷可以使人养成节俭的作风,患病可以使人注意养生,如何说这是忧虑不是喜事呢?所以通达的人应将顺境和逆境同样看待,将高兴和忧愁同时忘掉。

【智慧解析】

自己的人生应由自己把握,无论如何,都不要被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坎坎坷坷困住。命运对待每个人都很公平,它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能不能让人生充满阳光,就要看我们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哭泣,还是积极地寻找那扇窗,推开它,迎接阳光。

赵申玉拥有一个称得上完美的家庭:丈夫杨子诺事业有成,儿子杨峰品学兼优,双方父母都身体健康,她自己则在家当一名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她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可是上天看不得她享受幸福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碎了她的幸福。

财务部经理卷走了丈夫公司所有的钱,给杨子诺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没有资金周转,公司已经无法运转;有债务关系的纷纷上门要债,声称不还就诉诸法律。公司陷入了生死两难的境地,杨子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遇到的问题虽一时难以解决,可是终会有解决的办法,丈夫杨子诺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所以赵申玉并没有很恐慌。可是巨大的压力令杨子诺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所有的担子都压到了赵申玉的身上。

赵申玉一下子蒙了,长期的安逸生活让她不知如何应对这场变故。丈夫的离世、公司的难题,都让她心力交瘁,她甚至想追随丈夫而去。可是看看双鬓斑白的老人,想想还未成年的儿子,她无法撒手西去,她必须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她想尽办法筹钱,可是这个时候无人伸出援助之手。看着堵住家门的债主,赵申玉苦不堪言。她费尽口舌向众人解释,希望可以多宽限些时日。或许是看在她孤儿寡母的份上,众人没有过分地难为她,最后答应给她一些时间让她再想办法。

债务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可公司还是一个烂摊子。没有周转的资金,赵申玉只好把自己的房子做了抵押,用微薄的资金支撑起公司的运作。公司勉强运作起来了,可是人员也快流失光了,大部分人都不愿待在风雨飘摇的公司里,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留了下来。

因为公司停运了一段时间,所以想要恢复以前的运作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且赵申玉对公司的业务是完全陌生的,所有的东西她都要从头学起。

接下来的日子,赵申玉一边虚心向公司老员工求教,一边照顾老人孩子,高强度的劳作让她疲惫不堪。可是看到渐渐有起色的公司和安稳的家庭,她把所有的苦都咽进肚子里,然后继续努力。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赵申玉还清了所有债务,公司也重新进入了正轨。

此时的赵申玉,已不再是当年的悠闲主妇,而变成了一位坚强、能干的女强人。苦难没有打倒她,反而为她展示了一番新的天地。

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福可以转为祸,忧可能转为喜。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喜忧祸福中之所以不动心,是因为他明确地认识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失败中总能寻找到成功的因素,在成功时总能思虑危险的成分,在喜悦中总能注意探求不利因素。

持之以恒,水到渠成

【菜根原味】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古典今译】

把绳索当锯子摩擦久了可锯断木头;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一久就可穿透坚石,同理做学问的人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细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道溪流,瓜果成熟之后自然会脱离枝蔓而掉落,同理修行学道的人也要听任自然才能获得正果。

【智慧解析】

人生路上,我们能否获得成功,往往就在于,当目标确立以后,是不是可以百折不挠地去坚持、去忍耐,直至胜利为止。

挫折,我们难以避免,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而在失败的重重打击之下,最简单、最合乎逻辑的做法就是放手不干——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可能已经通过一些努力走到了今天这个程度,但不幸的是,恰恰是由于某个逆境,我们的心软弱了,我们放弃了努力,我们停止了一切行动。于是,我们一之前的切辛苦统统付之东流……成功最怕的就是这个!如果说一个人每每树立一个目标,又每每只做一点点,每每遇到哪怕是一丁点的挫折,就打退堂鼓,那么终其一生这个人也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所以,坚持很重要,一个人无论想做成什么事,坚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坚持下去,才有成功的可能。说起来,我们坚持一次或许并不难,难的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直到最后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恐怕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我们了。

出生在河南农村的门焕新打小就喜欢写写画画,不过父母对他的爱好并不认可,他们坚持认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只有做教师的舅舅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门焕新的舅舅也是一位书画爱好者,并且具有一定的造诣,少年时的门焕新在舅舅的指导下,书画技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然而,与此同时,门焕新的学习成绩却在不断下滑。1984年的高考,他名落孙山。这时的门焕新是很想复读再考的,但家庭条件不允许,母亲含着泪对他说:“儿啊,家里实在没有能力供你读书啊,是爸妈对不起你。”望着已渐渐有些白发的父母,门焕新不得不暂时顺从命运的安排。

离开校门,门焕新农作之余依然保持着对书画艺术的强烈热爱。除了舅舅,家人和亲戚邻里都在给他泼冷水,但他不为所动,他觉得自己就是喜欢书画,只要不断学习,说不准哪天也能成了书画家呢。

有一次,门焕新用心画了一幅农村田园风光图,得到了舅舅的极大赞许,并鼓励他将这幅画投递给河南农民报社。不久以后,《河南农民报》文艺版就把这幅画刊登了出来。门焕新高兴得一夜没有合眼,这次小小的成功大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后来,由于家境困难,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门焕新不得不背起行囊外出打工。他打工的第一站是开封,这段日子十分辛苦,他白天出一天的苦力,到了晚上几乎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去练习书画呢?这个时候,门焕新有点迷茫了,他问自己:“难道我就是个做苦力的命吗?”“不,绝不可以这样!我无法放弃对书画的热爱!”想要摆脱命运的门焕新当即做出一个决定:白天工作,晚上去拜访当地书画界有名望的前辈,让他们给自己指一条明路。不久,门焕新打听到开封市文联主席王宝贵家的地址,这位书法名家建议门焕新进入专业院校进修,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到专业院校进修——这是门焕新少年时就有的渴望啊!可是他哪有钱呢?不过这一次,门焕新没有向命运妥协,他又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拼了命去挣钱。半年以后,勉勉强强攒足了学费,门焕新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河南书法函授院研修班。

得益于专业系统的学习,门焕新的书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他的作品屡屡发表在国内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上。不过,这时的他已经结婚生子,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他只得再次踏上打工之路。

这一次,门焕新辗转了开封、安阳、郑州、常州、杭州、福州等十几个城市。每到一处,他都会前去拜访当地书画界的名家,虚心地向他们请教。此外,他还通过各种途径,到当地书画院校蹭课偷艺。他就这样一边辛苦劳作,一边不断地汲取着多方的知识。

2004年初,有位朋友告诉他,福建省福清市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正在招收书画艺术类老师,他立刻带着自己发表过的作品和一份简历前去面试,结果,招聘负责人只匆匆扫了一眼简历就拒绝了他,因为他一不是科班出身,二没有名气。但门焕新并没有气馁,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作品,直接去找福清市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毛遂自荐。

门焕新的自信和胆识让对方刮目相看,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样一个貌不出奇、名不见经传的农民工,竟然发表过这么多优秀的书画作品。当即,那位负责人决定聘用门焕新为基地书画培训班老师,但需要一个月的试用期检验他的成效!

第一天授课,门焕新虽然讲得有些生硬,普通话也不够标准,但学生们都听得很认真。再次登台,他已经表现得非常轻松和从容。学生们也都被他那精湛的书画技艺所吸引。一个星期以后,负责人告诉他:“你可以提前通过试用期了,我们决定和你签订正式合同!”门焕新几乎要跳起来了,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他扭转了命运,真正走进了书画界的大门。

2004年夏,门焕新的作品被编入一些权威的典籍中,他在书画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翌年,他先后加入了河南省书画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画家。

从靠出苦力为生的农民工到令人敬仰的大学讲师,不得不说门焕新创造了一个奇迹。然而对此,他在接受采访却淡淡地说:“我一生痴迷书画艺术,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几十年如一日追求书画艺术,也没有理由不成功。只要不抛弃梦想,不放弃追求,每个人都会创造这样的奇迹!”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经年修行的积累所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刻苦修习的结果。

无论学道,还是习艺,坚持始终如一,认准了就干下去,不改初衷,自然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正如俗语所说,上天不负有心人,百炼成钢,功成圆满。求学问道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要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积累就得勤学。历史上勤学苦练的事太多了,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代代相传。传说李白少年求学,遇一老人在磨铁棒,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奇怪地问可能吗,老人很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李白由此得到启发。玄奘西游以及愚公移山的寓言,都在说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

天道忌盈,业不求满

【菜根原味】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古典今译】

做任何事都要留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这样即使是造物主也不会忌妒我,神鬼也不能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一切事业都希望登峰造极,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为此而招致外患。

【智慧解析】

如果在事业上一定要做得尽善尽美,追求十分完满,必然操之过急,即使不发生内部变故,也一定会招致外患。如果那样,到了一定地步却没有退路,进退两难,甚至会有更大的麻烦。所以做事要适可而止,不仅要留有余地而且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天道忌盈,业不求满”,这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人生哲理。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姓公孙,所以也叫卫鞅或公孙鞅。他原本在魏国宰相公叔座手下任中庶子,帮助公叔座掌管公族事务。

公叔座很欣赏商鞅的才华,曾建议魏惠王用商鞅为相,但魏惠王瞧不起商鞅,便没有答应;公叔座死前又向魏王建议,魏王仍没有起用商鞅。

公叔座死后,失去了靠山的商鞅便投奔到了秦国。通过宠臣景监的荐举,秦孝公多次同商鞅长谈,发现商鞅是个难得的治国奇才,便“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秦孝公之所以看重商鞅,是因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封建生产关系已经登上政治舞台,社会正处于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正好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同时秦孝公也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君主,商鞅提出的一整套富国强兵的办法,也正好符合他的愿望。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从法律上确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商鞅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以扩大耕地面积;建立按农、按战功授予官爵的新体制,以确立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普遍实行法治,主张刑无等级。

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都是促使社会发展的进步措施,当然会受到许多守旧“巨室”的反对。

变法之初,专程赶到国都来“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甚至太子还带头犯法。为了使变法顺利实施,商鞅毫不留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结果,新法实行十年,秦国便国富兵强,乡邑大治。最后,秦孝公成为战国霸主。

然而,正当商鞅在秦国功勋卓著的时候,他的心情却反而感到孤寂和迷惘,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自己也弄不懂。于是,一商鞅便去请教个名叫赵良的隐士。他对赵良说,秦国原本和戎狄相似,我通过移风易俗加以改除,让人们父子有序,男女有别。这咸阳都城,也由我一手建造,如今冀阙高耸,宫室成区。我的功劳能不能赶上从前的百里奚呢?百里奚是秦穆公时的名臣,现在商鞅和百里奚比,当然颇有一点委屈的情绪。谁知赵良却直率地说:

“百里奚一得到信任,就劝秦穆公请蹇叔出来做国相,自己甘当副手;你却大权独揽,从来没有推荐过贤人。百里奚在位六七年,三次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又帮他们立了新君,天下人无不折服,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你呢,国人犯了轻罪,反而要用重罚,简直把人民当成了奴隶。百里奚出门从不乘车,热天连个伞盖也不打,很随和地和大家交谈,根本不要大队警卫保护;而你每次出外都是车马几十辆,卫兵一大群,前呼后拥,老百姓吓得唯恐躲闪不及。你的身边还得跟着无数的贴身保镖,没有这些,你敢挪动半步吗?百里奚死后,全国百姓无不落泪,就好像死了亲生父亲一样,小孩子不再歌唱,舂米的也不再喊着号子干活,这是人们自觉自愿地敬重他;你却一味杀罚,就连太子的老师都被你割了鼻子。一旦主公去世,我担心有不少人要报复你,你还指望做秦国的第二个百里奚,岂非可笑?为你着想,不如及早交出商、於之地,退隐山野,说不定还能终老林泉。不然的话,你的败亡将指日可待。”

后来的事实不幸被赵良所言中,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他能够抑制上层保守派的反抗,例如刑及太子的老师。试想,太子犯法尚且不容宽恕,老百姓当然只有遵照执行了。

但这同时,也就给商鞅埋下了致命的败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者。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一旦有机可乘,上层保守派肯定会合而攻之。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人立即诬告“商君欲反”,并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走投无路,最后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邑,秦发兵攻打,商鞅被杀于渑池。秦惠王连死后的商鞅也不放过,除了把商鞅五马分尸外,还诛灭其整个家族。

事事留有余地,从多方面考虑事物发展的大势,无论为文还是从政经商都有大益。俗话说,做日短,看日长。要考虑到将来的前程,设身处地地想,人生的福分就像银行里的存款,不能一下子就透支,应当好好珍惜,精打细算,方能细水长流。不因一时贪心毁坏将来的名声,抱持平常心,乃是得乐的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