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隋:苛政猛于虎,百姓很辛苦
就这样战战兢兢地熬到公元572年,宇文邕亲手干掉了宇文护,过程非常血腥——先击倒之,后砍死之,然后再将与宇文护有关系的人杀个干干净净。就此,杨坚心中无比恐惧的、那把架在脖子上的两米长的大刀终于消失了,可还没等杨坚长松一口气,来自皇家的猜忌又开始了!
……
杨坚一出生,就甩别人几千里
自汉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极度混乱的时代。先是三国大佬们到处打群架,最后白白成全了司马氏一家,老百姓本以为可以安居乐业几天,谁知道司马懿的后代子孙一点也不让人省心,没事就搞什么内斗、玩什么夺权,把天下折腾得一塌糊涂,后来司马懿的重孙媳妇贾南风只手遮天、乱杀皇族、陷害无辜,终于引发“八王之乱”。
接着,一番罔顾人伦的攻伐,终被五胡乱了华。两晋颠颠簸簸走过155年,随着历史的一声叹息,烟消云散了。
在这一乱世中,人命如草芥,最缺的是人,最不值钱的也是人。如果当时就有摄录机,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写实纪录片,你会真实感受到什么叫哀鸿遍野、尸骨如山、惨绝人寰……
在这个时代里,屠城就像玩游戏那么简单,诛锄异己是所有野心家的正常脑回路,在他们看来,人很脆弱但也很可怕,谁不和我穿一条裤子,我就让他以后再也穿不了裤子。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每天眼巴巴地祈祷一个盖世英雄的出现,身披金甲战衣,胯下顶配宝马,挥舞方天画戟,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
结果,因为乱世出英雄这个从不失信的谶言,英雄真的就在老百姓热泪盈眶的期盼中不负约定地出现了,这位英雄姓杨名坚,别号普六茹·那罗延,普六茹是鲜卑姓氏,那罗延为“金刚不坏”之意。
杨坚的爸爸杨忠是北周开国功臣,因功被封柱国、随国公,赐姓普六茹,所以杨坚的真正身份是汉人,并不是鲜卑人。
跟所有开国皇帝设定的剧情一样,杨坚出生时也少不得天降异相。
据说,公元541年六月十三日,夜,陕西省大荔县般若寺内,突然间紫气满堂,接着,杨坚就出生了。
这可出大事了!
大家都知道紫气在中国古代代表什么吧,那是富贵至极,可杨坚家本就已经富贵至极了,这要是再富贵,岂不是说,他是上天选中的、命中注定的那一位?
是不是咱也不知道,反正古代帝王都喜欢这么说。
于是,杨坚一生下来,立刻紫气东来,然后在场的人马上就发现这孩子长得也很不一般——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
翻译过来就是:杨坚下巴很长而且很外突;脑门上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一直延伸到头顶;双目精光如闪电;手纹怎么看都像个“王”字,上身长下身短,表情庄严肃穆……
咱也不知道这生的到底是个啥。
后来大隋朝有位不怎么正经的文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学天赋,说我们家皇帝的长相是这样的——
“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娴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这文采!原谅我只能直接引用文言文了,因为翻译起来总是胃感不适。
杨坚出生后,现场有一位可能会点啥的师太对杨妈妈说,你家这孩子可不是凡人啊,不能放在凡尘俗世中抚养,贫尼倒是有个卧虎藏龙的好地方……
杨妈妈听到对方猛夸自己孩子,心里高兴极了,一高兴,就让这人把自己孩子带走了。杨坚于是在一个超凡脱俗的胡同中长大成人,咱也不知道这条胡同到底有什么地方超凡脱俗,反正杨坚称帝以后它超凡脱俗了,被称为“龙窝巷”。
却说有一天,杨坚他妈想儿子了,就到那个“龙窝巷”去看他,刚抱起来深情对望,突然见自己的儿子“头上角出,遍体鳞起”,杨妈妈想必也没见过这种“灵异事件”,惊恐之下将这个极其与众不同的“人类幼崽”就给扔了……此时,正好那位可能会点啥的师太匆忙赶来,慌忙从地上将杨坚捡起,以无比心疼、无比惋惜的语气责怪道:“哎呀杨坚他妈,你这一摔,这孩子得晚得天下好几年!”
……
好了,咱们还是说正经的吧。
跟古时候大多数官二代一样,杨坚此人就是个学渣,直到13岁那年,才被他爹硬生生押进太学读书,但只读了一年,就毕业入仕,成为帝都长安最高行政长官京兆尹的首席助理(功曹)。
短短一年时间,杨坚就是有爱因斯坦的大脑,也学不到什么,何况他还不是什么学习的料。但这一年时间,对于杨坚而言,可以说收获颇丰。首先,他有学历了,不管成绩咋样,名牌大学毕业证到手了;其次,他结识了一帮官二代同学,这可是一笔不可言说的财富。
杨坚14岁踏入仕途,15岁就接了爸爸的班,被授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16岁时,升职骠骑大将军,加授开府。
在这里简介一下什么是仪同三司,什么是开府。
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是中国古代位居极品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比如,汉代的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东汉末年,董卓作乱,自立相国,官位凌驾于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废掉三公,以丞相、御史大夫取而代之,曹操自己直接做了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多年的三公制,至此宣告终止。
曹丕建国后,重新恢复三公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实权已经慢慢向尚书机构转移,但依然位居极品。
仪同三司,就是说级别与三司相同,但没有实际职务和权力,属于散官,是帝王奖励有大功者或其子嗣的一种顶级荣誉。
开府,就是可以在固定的地方设立办公室,可以有自己的办公机构和工作团队。
杨坚在16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府衙和精英团队,起点比别人可不止高出一星半点。
翁婿失和:老丈人,朕要注销你家户口本
其实杨坚入仕时,那个政治背景相当糟糕,在当时的北周,皇位归宇文泰的儿子们所有,但实际权力却掌握在他们的堂兄宇文护手里,皇帝是提线木偶,而宇文护就是那个提线人。
宇文护真心觉得这种感觉是极好的,但他的皇帝小堂弟真心觉得这种感觉极为不好,于是皇帝与权臣之间的明争暗斗自然而然地不断上演,而前期的争斗结果则是一边倒的态势——宇文觉斗宇文护,宇文觉卒;宇文毓斗宇文护,宇文毓卒;皇位终于轮到了宇文邕……北周立国才三年,皇帝已经换了仨,而杨坚此时刚刚入仕不久,只是个不太起眼的小角色。
宇文邕跟他被弄死的那两位哥哥一样,也不甘心做别人的提线木偶,所以,皇帝与权臣的斗争仍然在继续着,矢志不移地继续着。
不同的是,宇文邕相比他短命的两个哥哥,在智商和心机上要明显高出一截,当面脸上笑嘻嘻,转过脸处心积虑,在暗中操作,势要干掉堂兄宇文护。
当然,宇文护能一直呼风唤雨,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也一直在为自己壮大力量,发誓要把随心所欲换皇帝这一套一直玩下去。
在宇文护拉拢的众多人物中,就包括当时刚刚崭露头角的杨坚同志。
杨坚同志当时还很年轻,涉世未深,收到宇文护的入伙邀请以后,一时间不知所措,就去问他老爹该怎么办,他老爹告诉他,夹在两个婆婆中间的儿媳很难做人,这事你最好置身事外,等局势明朗,再明智地进行站队。
杨坚觉得,我爹说得真对,于是委婉地拒绝了宇文护的邀请。
之前说过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家,讲究“你不跟我穿一条裤子,我就让你以后没法穿裤子”,北周一哥宇文护这就决定对杨坚同志动手了,多亏杨坚同志上那一年学结识了不少家里有权势的好朋友,大家帮他从中周旋,他才得以幸免。
那些年,杨坚对宇文护随时可能砍向自己的两米长的大刀,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恐惧感。
就这样战战兢兢地熬到公元572年,宇文邕亲手干掉了宇文护,过程非常血腥——先击倒之,后砍死之,然后再将与宇文护有关系的人杀个干干净净。就此,杨坚心中无比恐惧的、那把架在脖子上的两米长大刀终于消失了,可还没等杨坚长松一口气,来自皇家的猜忌又开始了!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宇文邕亲手干掉宇文护以后,其实对杨家人还是很不错的,还把杨坚的长女杨丽华选作了太子妃,有了这层关系,皇帝倒不至于无缘无故对亲家公下手。
但是,他的那位太子女婿可不这样想。
公元578年,周武帝宇文邕龙驭归天,太子宇文赟继承皇位,史称周宣帝。
如果简单评价周宣帝这个人,那就是荒淫无道,暴虐无常,重度神经病。他在自己老爹的葬礼上,就扶着棺材指着尸体骂,你这个老东西死得真是太晚了!
宇文赟登基以后,瞬间觉得天下的女人都应该是自己的才对,于是开始大肆选妃,从此夜夜笙歌,酒池肉林。这还不算,他还灌醉并且不文明了既是自己的表侄女又是侄媳妇的尉迟炽繁,直接导致了尉迟炽繁婆家起兵造反,天下瞬间大乱。然而,前方战火连天,他却心安理得地将尉迟炽繁接入宫中,并封为皇后。
等等,皇后不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吗?
解释一下,这是宇文赟的创意之举,他一口气封了五个皇后,打破了前赵皇帝刘聪“三后并立”纪录。他可能是觉得,朕把你们都封为皇后,谁也别吃谁的醋,惹朕心烦。
然而,他想多了,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一下子是五虎?大家都是皇后,后宫的事务你说该听谁的?为了争权和争宠,除杨后外的四个女人每天吵来吵去,相互攻讦,把宇文赟搞得无比心烦,可是他每次一心烦,都会迁怒于置身事外的大皇后杨丽华,指着她鼻子骂:“朕一定要灭你全家!”
这就太不讲道理了,但杨丽华只能忍着。
没过多久,这件事传到了杨坚耳中,按理说,杨国丈应该很生气,有哪个爸爸不疼爱自己的女儿呢?宇文赟应该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召杨坚进宫,并对左右吩咐:“一会他来时,若面带怒容,你们并肩子上,给我干掉这个老东西!”
结果杨坚来时,跟没事人一样,恭恭敬敬地请安问好,从容不迫地谈工作拉家常,宇文赟大概也觉得毫无理由地干掉自己的老丈人,实在说不过去,便没有动手。
人生如戏,全拼演技!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宇文赟当了一年皇帝,把国家祸害得狼藉满地,大概是觉得当皇帝一点不好玩,不能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荒淫玩乐中去,于是大手一挥:“儿子,皇位给你吧!”自己优哉游哉地当他的太上皇去了。
那一年,他儿子宇文阐才6岁。
杨坚这时一跃成了国民姥爷,世袭了他爹的随国公称号,并且成了首辅大臣,可以说二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的危险依然没有解除,因为他那个疯狂女婿还是时不时地就想干掉他。
宇文赟上一次没有杀成杨坚,心里也挺堵的,意识到杨坚是个江湖老油条,不容易对付,便决定调转攻击方向,先收拾皇后杨丽华,反正一定不能让老杨家好过。于是他有事没事就找碴,历数杨皇后“罪行”,说得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然而,杨皇后遗传了她爹超级好的心理素质,落落大方从容不迫,清清楚楚地摆事实,有理有据地讲道理,直把宇文赟回复得无言以对。
宇文赟讲理讲不过人家,那索性就不讲理了,直接赐死杨皇后,反正不管你有没有错,我就要赐死你,我要你死,你不得不死!
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消息传到了杨家。
杨皇后的母亲独孤伽罗火速赶往宫中,为自己的宝贝女儿向宇文赟求情,磕起头来毫不含糊,直磕到头破血流,把宇文赟这魔鬼都磕得心软了,暂时放过了杨皇后。
这件事令杨坚更加不安,为了使自己的魔鬼女婿对自己眼不见心不烦,他决定离京避避风头。有了这个想法,杨坚便通过自己在朝中的关系努力运作,就在即将运作成功之际,又一件大事发生了!
谁也不曾想到的是,刚刚二十出头的宇文赟身体早就被掏空了,突发重疾口不能言,眼看着差一口气就要挂了!
太上皇病危,皇帝年幼,这时宇文赟的两个心腹、杨坚的两个好友郑译和刘昉同时想到了杨坚,力邀他出来主持大局,辅助幼帝,全面接管朝廷。
杨坚固拒,说这事儿我怎么能干呢?我不是那样的人!刘昉怒了,大声对杨坚吼道:“你要想干,就痛快点,不想干,老子就自己干!”
此时,独孤伽罗也劝丈夫:“你已经没有退路了,就加油干吧!”于是杨坚“勉强”同意。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非常老套,郑刘二人伪造诏书,以宇文赟的名义要求杨坚全面接管朝政,杨坚一脸不愿意地被众人推上高位。杨坚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昨天还危在旦夕,今天就直接权倾朝野,真是惊喜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宇文氏的鲜血,染红了杨家江山
杨坚从名义和实际两方面接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从那一刻起,他的外孙、年幼的周静帝宇文阐便成了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但此时的杨坚仍然没有摆脱危机,他的面前不是一片坦途,而是一片荆棘。
当时,杨坚虽然实际上控制了京城长安和关中地区,但北周的其他地区仍掌握在宇文家族手中,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宇文赟在外就藩的五个叔叔: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和滕王宇文逌。
这五个藩王都是宇文泰的儿子,宇文邕的兄弟,无论地位、实力、地盘都不容小觑,他们要是兴兵勤王,杨坚的境地可想而知。
然而,杨坚现在骑虎难下,他必须设法摆平这些障碍,他要怎么办呢?
杨坚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他以赵王宇文招之女即将远嫁突厥为由,邀请五王进京议事,准备在自己的地盘干掉他们。
杨坚这是一步险棋,如果五王识破诡计,就地兴兵,他杨坚基本也就走到头了,但五王太过托大,竟然不约而同地就来了,杨坚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五王到京以后方才醒悟,可惜此时手中已经没了军队,无奈之下,只能搞暗杀。
五王之中的宇文招设计了一出“鸿门宴”,过程和结果都和项羽版的鸿门宴差不多,不同的是,刘邦逃出鸿门宴,接下来又与项羽进行了一连串的摩擦,而杨坚逃出鸿门宴,反手就是一连串的屠杀。
杨坚接连以谋反的罪名杀掉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以及他们的家人,一时间血满长安。
诛杀五王之后,再也没有谁能阻止杨坚前进的步伐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实在没有什么新意,朝中群臣开始纷纷上书,说随国公您是天命之人,赶紧顺应天命,带领我们大伙建立一个新的帝国吧,劝进了三次,杨坚说不能、不行、我不干,大家又劝进了三次,杨坚才一脸不愿意地表示勉强接受。
公元581年二月,40岁的杨坚创建隋朝,年号开皇,一个崭新的王朝喷薄而出。
而之所以定国号为隋,而不是自己世袭的随国公中的“随”,是因为“随”字下面有走之旁,杨坚觉得很不吉利,为了让自己创立的帝国不“走之”,于是定国号为“隋”。不过,从隋朝两世而亡的结果来看,他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想这么多。
那段时期,毫不夸张地说,“宇文”两个字,完全是被鲜血浸泡的!虽然历史上历次改朝换代都会伴随着鲜血,但杨坚更狠,几乎将宇文泰的直系、旁系后代屠杀殆尽。
当然,对于杨坚来说,他的确有理由这么做,如果他不杀,前朝的皇子皇孙自然不会甘心失去自家天下,总还会想着如何复国,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即使他们无心复国,也难保不会有人拥戴他们,或是打着他们的名号,聚众起事……
历史上,像赵匡胤那样的篡位者,委实不多。
但是,有一点杨坚要比赵匡胤,甚至是中国绝大多数帝王都要强,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帝王”。
你没眼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帝王”,当然,这是外国人封的。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其作品《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只选择了两位中国帝王,而杨坚,排在秦始皇之前。
这个排名,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晋王夺嫡,一路拼的是演技
杨坚当上皇帝的时候,岁数就不小了,于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为了保证帝国大业千秋万载,万岁万岁万万岁,必须选择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但是,选谁呢?
杨坚有五子五女,都是皇后独孤伽罗一人所生。并不是说杨坚有多么情根深种,实在是独孤伽罗的醋劲太要命。
杨坚和独孤伽罗彼此感情非常深厚,刚当皇帝那会儿杨坚为了爱妻不置嫔妾、六宫虚设,然而到了晚年,杨坚终于克制不住人性弱点了。
有一次,他在仁寿宫遇到了尉迟迥的孙女。当年宇文赟死后,杨坚矫诏辅政,除了五王搞暗杀,还引发了三总管起兵,势力最大的尉迟迥差点导致杨坚大业失败。后来,尉迟迥兵败,他的孙女沦为宫女,长大后那叫一个好看。抚今追昔,杨坚的内心充满了征服者的豪情,就来了个老夫聊发少年狂……
杨坚的“背叛”让一生骄傲自信的独孤伽罗遭到毁灭性打击。她悲愤交加,盛怒下杀死了尉迟小姑娘。
杨坚这边回味无穷,还准备下班再“狂”一下,谁知道憋着力气赶到仁寿宫,却发现尉迟小姑娘已经香消玉殒了。杨坚一气之下,骑着马向山中狂奔,死活都要出家当和尚。
最后,还是左右仆射高熲、杨素又拦又劝,才打消了杨坚出家的念头,长叹一声:“我当皇帝,连寻欢的自由都没有!”又调转马头,回到后宫,独孤伽罗也低下高傲的头颅,主动谢罪,夫妇俩这才和好。
接着说接班人问题。
当时,距离武则天横空出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不知道女人也可以当皇帝,杨坚当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五个女儿首先被淘汰了。
剩余五个儿子,杨俊、杨秀、杨谅年龄尚小,断不能立为储君。远的不说,自汉以来,小皇帝被权臣欺凌、摆布、废除、篡位、诛杀,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吗?就他杨坚,不也是踩着9岁小外孙的尸骨登上帝位的吗?万一自己年纪轻轻,两腿一蹬……杨坚可不想重蹈覆辙,给小弟们留下下黑手的机会。那么,就只剩杨勇、杨广这两个儿子可以选择了。
杨勇,因为是嫡长子,最初被内定为王朝接班人。这哥们长得特别好看,还是个暖男,而且很会写辞赋,性格也率真,没有多少弯弯肠子。
但是,杨勇有两大缺点,让他爹妈看着很不顺眼:
一是喜欢奢侈品,一见到稀奇宝贝就爱不释手,他爹因此没少教育他。
二是喜欢漂亮女人。竟因为宠爱小老婆,把大老婆给活活气死了!
这还得了!独孤伽罗最容不得男人花心大萝卜,家里老头不就被她管得差点出家当和尚吗?仅这两点,杨勇就成了爹不疼妈不爱的存在。太子位,岌岌可危。
杨广,历史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荒淫无度,残暴不仁!昏君队伍的代言人。
杨广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不好信口雌黄,但肯定不像小说、演义中写的那么不堪。杨广那些奇葩事迹,大多数是唐朝人所写,被泼泼脏水也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是帝王的命数,杨广还没出娘胎,就表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别人家皇帝母亲都是什么梦与神遇、金龙入怀、瑞气环绕、彩光普照,他可能觉得太俗套,于是他娘生他时:
一条金龙突然从身子里飞出,足有十几里那么长,张牙舞爪。正在那耍酷呢,猛地一阵暴风把它给吹了下来,尾巴都摔成了好几段,疼得它瑟瑟发抖,缩成一团。他娘再定睛一看,哪里是什么金龙,倒像是黄牛般大小的一只大耗子。
杨广虽然有耗子精转世的嫌疑,但长得可不贼眉鼠眼,而是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一枚,而且这位美男子上马能开拓领地,下马能吟诗演戏,当之无愧的全能型人才。
杨广十三岁封王,并担任并州总管,负责管理整个山西的军政。
二十岁,杨广挂帅,担任灭陈总指挥。
南陈此时的皇帝叫陈叔宝,如假包换的昏君,最大的爱好就是喝花酒、宠媳妇,一点没有他太祖陈霸先的霸气劲。
南陈杀机四伏,有人跟陈叔宝汇报:“老杨家那帮不要命的砍过来了!”
陈叔宝微微一笑:“我有长江天险,怕个啥子呦!”
等到隋军一路破关斩将,杀到南陈都城建康城下时,陈叔宝才知道大难临头,但又不知道如何跟人家打仗,吓得跟祥林嫂似的每日神神叨叨、哭哭啼啼,最后哭来哭去,还真让他哭出一条“妙计”来。
话说隋军破了建康城,打进皇宫,耗子洞都挖开了,就是找不到陈叔宝。他还遁地走了不成?后来抓住几个太监,老虎凳、辣椒水,一通猛操作之下才知道,后主带着他的爱妃张丽华、孔贵妃投井了!
这是要殉情的节奏?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等等,别想多了。隋军得到这个重要情报以后,“呼啦”一下就把井口合围了。只见陈叔宝和两个女人在井底挤作一团。
就这样,杨广轻轻松松灭了陈,大功一件,一时风光无限。而且,风光的还有那口井,因为和美人亲近过,从此得名“胭脂井”,就在南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说完武,再谈文,咱们看看下面这首诗: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这是杨广写的《野望》,看着是不是特别亲切,特别熟悉,特别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别急,接着往下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没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受了杨广的启发。
再来看这句: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这句来头大了!它摘自著名作词家秦观的《满庭芳》,然而,雷同得简直令人发指!想来杨广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怎么洋洋得意呢?
杨广的才情,在中国的所有帝王中,也是数得着的。更可怕的是,杨广不仅能文能武,还很有城府!
这不,一见哥哥失了宠爱,杨广立马计上心头——伪装,于是,他在爹妈眼里成了这个样子:
独孤伽罗:“这孩子很正经啊!这么大的一个王,只和媳妇一个床,要是将来当了皇,肯定远离温柔乡。”
杨坚:“这孩子有正事啊!琴弦断了也不修,不把声色放心头;华服美食都不贪,不把享乐放心间。要是将来成了帝,肯定是个好皇帝。”
权臣杨素趁机添油加醋:“太子大言不惭,对您二老一肚子怨言!”
杨广更是火上浇油,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大哥总想弄死我!”
于是,太子杨勇在亲爹亲妈,兄弟权臣的合力围剿之下,废了!
于是,心机男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地被扶正了,风风光光做起了大隋朝的太子。
时间转眼来到了公元604年。
这个时候,独孤伽罗已经带着对老公深深的不放心,不能瞑目地走了;
这个时候,杨坚已经老得不成样子,在体验过当皇帝的快乐之后,就剩下一口气了;
这个时候,杨广已经慢慢卸下了伪装,他开始思考,该如何来当这个皇帝了。
这一天,发生了一连串诡异事件。老皇帝杨坚正在养病,他最宝贝的宣华夫人抽抽搭搭地告诉他:你儿子杨广想占我便宜!
杨坚急怒攻心,连连高呼:“独孤误我!独孤误我!”
一边恨着,一边急忙派人去把杨勇找回来,打算这就废了杨广,恢复杨勇的太子位,结果,被以杨素为首的“保广派”硬生生地给搅和了。
然后,杨广就急匆匆地进宫了,再然后,他爹就急匆匆地驾崩了。至于究竟怎么“崩”的,真相早已被历史所掩埋。
公元604年七月,杨广正式即位,史称隋炀帝。
大隋的亡,要怪杨广“太有作为”
杨广当了皇帝,天大的喜事啊,自然要大赦天下,不过有三个人却不在考虑范围内:
大哥杨勇。
四弟杨秀。
五弟杨谅。
不说别的,就从杨广对骨肉至亲的态度来看,他这个人就是冷血的、无情的、心狠的、手辣的,暴君这顶帽子,他是断然摘不下了。
然而,杨广虽然是个货真价实的暴君,但并不是个名副其实的昏君,不信大家看:
科举制——他带头整的!
大运河——他找人凿的!
丝绸之路——他叫人开的!
东都洛阳——他拉人建的!
杨广错就错在,他好大喜功,又近利急功。
想想看,这么多事一起干,而且到处修宫殿,压力让老百姓一并承担,谁受得了啊!
当然,如果杨广做完以上事情,就此打住,给老百姓一些休养生息的时间,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他甚至可能进入英主行列,他生命的结果可能会变得很美好。
可是,杨广总结了南北朝各国短命的根本原因,认为是:“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于是,他决定世界这么大,到处去看看。于是有了三下江都、三次北巡。
杨广如此折腾,隋朝人民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可他依然我行我素,并表示“我性不欲人谏”。于是,在民力极限之下,他又穷兵黩武地向高句丽用兵,结果高句丽之战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当翟让振臂一呼:“扶着爷,搀着娘,携着儿女去瓦岗,瓦岗寨上吃义粮!”天下乱了!东边有人扯旗,西边有人聚集,南边有人突袭,北边有人伏击……大隋江山被彻底撼动了根基,在风雨中飘啊飘,摇啊摇……
杨广这个时候还很淡定,带着大小老婆、贴身丫头、手下兄弟,在扬州吃喝玩乐呢,闲来无事他就对着镜子顾影自怜,口中念念有词:“这么英俊潇洒的头颅,什么样的盖世人物才能砍去呢?”
杨广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要他老命的并不是什么盖世人物,而是在他面前一直毫无尊严,只会溜须拍马、帮他问柳寻花的心腹小弟宇文化及。
这个曾经鲜衣怒马的帝王,这个一直雄心勃勃的皇上,这个风流多情的君主,这个才华横溢的天子,死后连口像样的棺材都没用上,就被萧皇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木头匣子,偷偷埋在了江都宫的流珠堂下。
杨广这辈子,有过也有功,骂他有理,赞他也行,怎么看待他,全凭个人好恶。如果非要整首诗来评价一下,皮日休那首《汴河怀古》恰当得很: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