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家谈创作 58 微信聊天录
57 作家谈创作
我听说民协主席朱文科又要出一部长篇小说四部曲长达150多万字。我就问他:“您还要上班,这么长一部书您是怎么写出来的?”
朱主席说:“我从2017年到现在,除了必要的应酬、出差和过年的那几天,其余时间,每晚坚持写作4个小时,双休日基本在写小说。五年,一直坚持到现在。写作这种长度的小说,仅仅有才华、有时间都不够,还要有恒心,毅力,体力,精力。如果身体呷不消,即使有才华也无用。这就是我预感这部小说是我一生中最长的主要原因,随着体力精力的下降,将来再难写出这样的长河式的小说,只能写几十万字的。一个人写作的黄金时期就是30到45岁。这是很多著名作家的经验之谈。过了45岁,就走下坡路。要想在文学上有成就,一定要趁45岁之前发奋。如果只是把文学当成爱好,玩玩,那没关系。我讲的是在文学上要有成就,真正成为一个作家。
什么是作家?并不是说加入了作家协会就是作家,而是要有文学上的成就,这种成就是靠长期的积累,一夜成名、一部作品成名的事情只能发生在八十年代。这是我的心得体会。
每一个写出了好的作品的人,不但需要深厚生动的生活场景,更是他们具备了坚定的精神和拼搏的毅力!你看曹雪芹贫穷时连饭连粥都不能饱餐供给。杜甫更是在战乱流离失所中“床头屋漏无干处,归来依杖自叹息!”。都是精神在支撑着他们!一帆风顺的人生反而不利于文学艺术创作。
我问:您现在写作是直接用电脑写还是用笔先打草稿?
朱主席说:手写草稿,电脑改。
“这么长的小说要写多少本草稿啊”
“手都写痛。”
朱主席强调,写作没有方法可以学的,就是多思考,多看书,多练笔。多看书,揣摩别人的技巧。”
我也想写,就是不知从哪下笔。
朱文科主席的长篇小说《血色幽兰》拍成电影已在全国公映。在本市能认知朱主席这么大的作家,真是三生有幸。
朱主席谈的这些创作经验,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也许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作用。谢谢朱文科主席。
2022、10、19
58 微信聊天录
母亲把自己在网上上传的一本书分享到家人群,然后就有了母子如下的微信聊天记录:
母:《乡村故事》一个乡村少年的故事,我的第一本书。
子:可以可以,继续加油。
母:哈哈哈!
准备上传第二本。
子:这一本很薄吧,
母:嗯,短篇,一万多字。
子:老妈,家里墙上的那几张画摘下来吧,太丑了,这几张画还达不到贴金的作用,也装饰不了墙面,摘了吧。
母:好看!花再多钱也买不到这样的真品。
子:打肿脸充胖子,其实这是在展现自己不足的地方。
母:在我看来是最好的作品,其他人不认识,作品好不好与我无关。
有空了再画几幅装饰墙壁,房间里也要,
要敢于推荐自已。
母:没下载APP能看完全文吗?有几章。
要下载起点读书APP才能看完全文。
子:没看,你的作品不是靠家人阅读。
母:亲戚能有几个,你理解错了,是问你们能打开吗?
子:打不开。
母:你即使来看也不会发稿费。写文章当然不是光给家人和熟悉的人看,不然为什么许多都不用真名?
子:那肯定,你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水平。
母:但家人和熟人也可以看,可以提出不足之处。
子:你的不足之处太多了,自己看书看的少。
母:网上的文章一天几百几千人看,其中有几个家人和熟人?
子:慢慢来,多看书。
母:我知道。
子:加油!
母:以前看书太少。
子:嗯!
子:多看书。
母:许多名著都没看过,胡老也说了,我是高中之后才开始看的,是突然爱上文学的,不是从小从上学时期就开始看这类书的,所以积累的东西太少了。但写文章也不一定是文凭高的才写的好。好多作家是小学或初中文化,如高尔基。
子:是倒是,多积累,现在也不迟。
母:有的人是经历多,又奇特,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故事出名,写的人也出名了。
子:嗯,精雕细琢。
母:文化低的人写的东西朴素易懂,有的文化高的人写的东西词藻华丽难懂,读起来费力。
子:嗯嗯,差不多,对不同人的口味。
母:有一个著名作家,每写一篇文章首先读给他没有文化的老婆听,老婆听懂了知道是讲了什么,说明写的好才去发表。
母:这段时间网上暴传真深深写的“S L诗”,还成了中国作协会员了。哈哈哈!
子:是的,没错,你好好写。
母:哈哈哈!现在有的新诗不知道写的什么,就叫“朦胧诗“。
子:你好好写,说不定哪天就入选中国作协。
母:哈哈哈!哈哈哈!可我没有在作协的爹!
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