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淑章谈古诗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沧浪之水诗题又作《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诗文赏析

《沧浪之水》见于《孟子》《楚辞》等历史典籍中,一说为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在汉北一代的民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句意,我们先对其中部分字词的释义作简单梳理。沧浪,古水名,据《尚书·禹贡》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濯,洗;缨,指系在脖子上以固定冠的带子;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语气词“啊”。这首诗翻译成白话,就是:如果沧浪之水很清澈呀,那就用它洗我的帽缨;如果沧浪之水是浑浊的呀,那就只好用它来洗我的脚了!

下面,我们看看《孟子》一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记录“沧浪之水”的。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简单翻译一下这段话,孟子说:“对那些不仁不义的人,能同他们讲什么道理吗?他们在危险中贪求安全,从灾难中谋求私利,以国破家亡身陨为代价享乐。如果可以和这些不仁不义的人讲道理,那怎么会发生亡国败家的事呢?曾经有一首童谣是这样唱的:‘如果是清澈的沧浪水呀,就拿来洗我的帽缨吧;如果是浑浊的沧浪水呀,就拿来洗我的脚吧!’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清澈的水就用来洗帽缨,浑浊的水就用来洗脚,这取决于水本身呀!’所以,一定是一个人先自己侮辱自己,然后别人才敢侮辱他;一定是一个家族先自我破坏,别人才敢来毁坏它;一定是一个国家内部先互相征伐,别的国家才敢来征伐它。《太甲》上说:‘上天降下灾祸,还可以躲避;而自己造孽做坏事,那就是自取灭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孟子的这段言论看,他大概是要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做污浊的事情,一定要活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那么,除了孟子的告诫外,我们是否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启发呢?此处简要总结了三点:

第一,善行必有鲜花相伴,恶行定与臭草为伍。因为你是清澈的河流,所以,人家就捧出最讲究最爱干净的帽缨与你亲近;因为你是污浊的河流,所以,人家就伸出最脏最臭的双脚来让你洗涤。这其实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

第二,听孔子的言,行自觉之道。孟子引出“沧浪之水”后,接着又提到了孔子教育弟子的说法,其目的恐怕不仅是为了强调那首《孺子歌》的重要性,也许还想阐述更深刻的道理。例如,孟子借孔子说的“小子听之”与“自取之也”的话,启发世人:你们一生中获得的辉煌与美好,那全是对自身德行应有的回报;而你们一生中遭遇的打击与恶心事,那也怪不得别人,都是咎由自取呀。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的修身,其实是内求,也就是“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根据孔子的提示,好运与厄运都是你自身决定的!一辈子自觉地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恐怕就是他留下的启示人生的深刻道理吧!

第三,适应环境,决定取舍。这首诗歌还启发我们,自身的选择与进退,应当考虑时代特点以及自身所处的境况。人生在世,外在事物以及环境往往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能够因时因地做出恰当的判断并有所行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比如,你遇到的是浑浊的河流,你就要警惕,千万不要让自己美好而干净的帽缨沾上它的污秽;如果你遇到的是清澈的河流,那就可以洗洗你的帽缨,甚至干脆跳入其中洗个澡也无不可。

作品轶闻 《沧浪之水》

传说中的诗人与诗本事(节录)

古人比现在人欢喜唱歌。现在的智识阶级发抒情感,做的是诗词,写在纸上,只读不唱;非智识阶级发抒情感,唱的是山歌,很少写在纸上,也没有人注意。古人不是这样:智识阶级做的是诗,非智识阶级做的也是诗;非智识阶级作的诗可以唱,智识阶级做的诗也可歌唱。所以古人唱在口里的歌诗,一定比现在人多。那时的音乐又很普及,所唱的歌诗,入乐的自然不少。

……

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之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国语·晋语三》)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孟子·离娄》)

这都是随口唱歌,并没有音乐的辅助的。这一类的“徒歌”,当时不知有多少首,但现在传下来的只有千万分之一了。

(节录自《顾颉刚古史论文集》,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