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玉树
傍晚,路口,三个男孩雀跃地眺望着,小脸上都带着喜悦之色。
三个孩子高矮不同,但长得很像,一看便是兄弟。看他们的样子,多半是在等人。果然,最高的男孩对着那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男孩说:“看来我们来得太早,父亲的轿子还要过些时候才到。站了许久,累了吧?哥哥抱你吧?”
那小男孩笑着摇摇头:“不累。哥哥,我想看会儿书。”哥哥点头,将随身带着的书递到小男孩手中。
此时,小王勃还沉浸在书中。父亲的轿子到了,他没看到;兄长们的呼唤,他没听到。
王福畤(zhì)挑开轿帘,向外望去。眼见天色渐晚,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焦急:自己难得回家探亲,几个孩子怕是早已等在路边了。想到孩子们,他的脸上不觉露出慈爱的笑容。他常常忙于公事,却从未忽略对孩子们的教育,深怕辱没了王家世代书香的声名。王勔(miǎn)、王勮(jù)、王勃虽年纪还小,但都颇善文辞,知书达礼。特别是刚六岁的小王勃,竟也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离家越来越近了。
王福畤更加想念许久未见的孩子们。小王勃长高了许多吧?渐渐地,他看见了两个小身影。他脸上的笑意更深,又将头向外探了探,眉头却又微蹙起来。小王勃呢?怎么没看见那个娃娃呢?没有来?应该会来啊!目光流转间,他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在低着头,捧着书。
这时,在路口等候多时的孩子们也看到了父亲的轿子,欢欣雀跃起来。待王福畤下了轿,两个孩子便开心地迎了上去。
“孩子们长大了啊!”王福畤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满心欢喜。
此时,小王勃还沉浸在书中。父亲的轿子到了,他没看到;兄长们的呼唤,他没听到。王福畤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小王勃这才抬起了头。父亲慈爱的笑容映入眼帘。“父亲!父亲!”小王勃高兴地呼喊着。“父亲是从书里走出来的吗?”小王勃心里暗想:“和哥哥们一起等了好久,都没看见父亲的轿子,怎么刚一读书,父亲就出现在了眼前呢?”
小王勃的专心致志如同魔法,消除了等待的焦灼与漫长。
王福畤没有责怪王勃的失礼,还对他读书专心大加赞赏。看着眼前三个聪慧、懂事的孩子,王福畤在心中感慨道:“有子如此,吾心甚慰!”
《旧唐书·文苑列传上·王勃传》中称王勃“与兄勔、勮,才藻相类”。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0)也说王福畤之子勔、勮、勃皆有才名,故杜易简称他们为“三珠树”。“三珠树”语出《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记载:“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三珠树”之誉,贴切地赞美了王勃兄弟的文采斐然。
王家的“三珠树”,即王勔、王勮和王勃。
王勔,王勃长兄,进士,累官至泾州刺史。虽鲜有作品传世,在当时却颇富才名。《全唐诗》中存其《晦日宴髙氏林亭同用华字》诗一首,《全唐文》中仅存其残缺的《百合花赋》半篇。即便如此,也能于其间见出王勔的卓越文采。
王勮,王勃二哥,弱冠便进士登第,官至凤阁舍人。他文思敏捷,且有为官之才。有知人之鉴的吏部侍郎裴行俭,对声名远扬的“四杰”不甚看重,认为王勃等人虽有文采,却失于浮躁,很难成为为民造福的好官,反倒对王勃的兄长王勮十分欣赏,认为王勮和苏味道都具有政治才能,日后都能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
王氏兄弟中,除王勃之外,进士及第者有三人:王勔、王勮和王助。王勃之弟王助是王家第四位中进士的孩子,与几位兄长一样颇有文采。此外,王劼、王劝等也皆善文,为人称道。
永徽元年(650),绛州龙门。
“永徽”,是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年号。这时唐朝版图空前广大,边陲安定,百姓生活富足安宁,颇有“贞观之治”的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历来为世人传颂的“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身上也有着“鲤鱼跃龙门”的精神。这里有改造河山的大禹,也有博学多才的大儒,其中就包括王勃的祖父、隋朝大儒王通。隋亡后他回乡隐居设教,授徒千余人。
大唐盛世,地杰人灵。王勃诞生于这盛世福地,展开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画卷。
王勃是个早慧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不凡的才能。他才思敏捷,能诗善画,有“小秀才”的美称。
小王勃的绘画是跟一位远房叔叔学习的。时值冬日,天气寒冷,画完画后,叔侄二人一边围炉取暖,一边惬意地聊着天。
喜爱谜语的小王勃没有让叔叔给他故事,而是说:“叔叔,您给我出个谜语吧?”叔叔望着窗外的风雪,思考了一会儿后说:“此花自古无人栽,每到隆冬它会开。无根无叶真奇怪,春风一吹回天外。”
此情此景,王勃立刻便猜到了答案,可他脱口而出的却是:“只织白布不纺纱,铺天盖地压庄稼。鸡在上面画竹叶,狗在上面印梅花。”聪慧的小王勃没有直接说出“雪花”这一答案,而是同样作诗一首。谜底与谜面相呼应,用这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巧妙地回答了叔叔的谜语。
父亲王福畤很喜爱聪明伶俐的小王勃。一次,王福畤的一位好友喜得贵子,他带着小王勃前去祝贺。客人们早就听说王勃聪慧过人,便想借着眼前的喜事考一考他。
一位客人指着门上挂着的珠帘对王勃说:“我出个上联吧:门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这个上联表面上看说的就是珠帘,但其实暗藏玄机:其一,“朱家帘”暗合了主人家的姓氏朱姓;其二,第一句中的“珠”字被拆为“王”字和“朱”字出现在后面两句中。这不是普通的对联,而是拆字联。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特殊形式,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字形的各部分拆开来,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予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王勃的下联要用同样的方式合情合理地对出来,并不简单。正当宾客们暗暗地为小王勃捏了一把汗时,他即朗声说:“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儿、亥时儿!”
众人一听,纷纷拍手称赞。小王勃这个下联对得很工整:第一,“生孩儿”呼应了主人家的喜事;第二,下联按照上联的形式,同样位置的“孩”字,被拆分为“子”字和“亥”字,而且文意通顺。“子时”和“亥时”,是古时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子时”就是23点到1点,“亥时”是21点到23点。上下两联工整而应景地烘托了主人家添丁得子的喜悦气氛。
王勃小小年纪就有所成就,得益于他善于思考的性格,也得益于父亲循循善诱的教导。王勃兄弟众多。他六岁时,母亲又生下一个小弟弟,父亲为这个孩子取名为“王劼”。小王勃听了,心想自己的两位哥哥叫王勔、王勮,自己叫王勃,弟弟叫王助,这个刚出生的弟弟叫王劼,便问父亲:“父亲,为什么我们兄弟几人的名字中都有个‘力’字呢?”
正沉浸在得子喜悦中的王福畤听到王勃的疑问,笑着说:“你平日里读书勤奋,已经读了不少圣贤之言,你猜猜看父亲为什么这样给你们取名字呢?”
小王勃思索了一会儿,想到《左传》中有“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之言,便回答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您为我们取的名字中都有‘力’字,是不是告诉我们要谦虚努力,不以君子自居,以后长大成人了,要报效国家、为国效力?”
父亲听了王勃的回答,微笑着点点头。小小年纪已有如此家国之思,很是难得。有子如此,他很是欣慰。
王勃自小就爱读书。他年纪虽小,读书却不少。父亲会在表扬王勃的同时,给他适当的引导:“你爱读书、多读书当然是好事,但是你也要知道,读书人切记不能读死书。”
父亲的教导使王勃逐渐养成了带着怀疑精神读书的习惯。正因如此,王勃在九岁时便撰写出自己的第一部十卷本的专著《〈汉书注〉指瑕》。
《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因书中多用古字古义,艰深难懂,在当时便有许多学者为之作注。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东汉至南北朝,为《汉书》作注的大约有二十家,其中以注释音义者居多,但众说纷纭,未有共识。直到唐代,颜师古在系统梳理前人注释的基础上,进行考证分析,写成了为大家所认同的《汉书注》。
九岁的王勃读到颜师古的《汉书注》时,却发现书中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好学的他拿着书去向父亲请教。父亲对小王勃的质疑,既诧异又惊喜。
颜师古是唐朝初年的大经学家、训诂学家,更是《汉书》功臣。他订正了《汉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误脱漏,指出了词句演化的来由,恢复了《汉书》的原貌。颜师古所作新注,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引据确凿。不仅注音解词,而且还串讲语句,阐明了随时代推移出现的语音、词义上的变化,以及名物、典制、史实方面的不同等问题。他的注被大家认同,大显于世,唐太宗也曾为此褒奖了他。
如今,王勃一个九岁孩童竟敢质疑名家的论断,指出《汉书注》的纰漏,怎能不令人惊诧万分呢?不过,父亲可不是古板的老学究,他欣喜地鼓励王勃将其见解记录下来。就这样,王勃一边读史书,一边做读史笔记,记下了自己对《汉书注》纰漏的解释和修正,这就是后来的《〈汉书注〉指瑕》。
王勃的早慧与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密切相关。王氏家族“出自有周”,晋之前,历任重官要职;晋之后,定居汾浦,以诗书传家,多有著述行于世。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世家中,才陶染出既有儒家的积极向上思想,又兼具道、释乐观旷达精神的一代奇才——王勃。儒家思想使他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道、释思想使他具有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无论人生顺逆,他都耿介独立,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