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赠萧瑀》
第二日直接睡到了日上三竿,刚推开房门就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
只见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正在门外的石案上争吵着。
凑近一看,石案上摆满了诗词,李世民还在奋笔如飞,三位国公却是吵的厉害。
长孙无忌胖胖的脸庞早已面红耳赤,只听见他道:“要说最好的,必定是这首词了,本公认为这世间再无一词可与之比肩。”
房玄龄却是不满意的冷哼道:“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赵国公何以认为这首词可得第一?你认为第一,那是你读书读的少。”
李世民见他们争吵也不阻止,一遍遍的书写着诗词,苏青繁所说过的诗词,他早已烂熟于心。
每写出一首诗词都会引得三位国公大声赞叹。
见到苏青繁前来,李世民小声的笑道:“你这小子可真是惫懒的狠,这都什么日头了才起。”
苏青繁不理会他,刚想离开去被长孙无忌一把拉了过去,扬着手里的那首词。
正是水调歌头,李世民用着飞白体书写。
他问指着道:“小子,你说说看,在后世之中还有超过这首词的吗?”
苏青繁看着长孙无忌一副痴迷的模样,是真是懒得理会他。
看这长孙无忌的模样也不像是腐儒啊,在苏青繁的印象之中好像也没有什么记载长孙无忌酷爱诗词。
留下的诗也不过十来首,细细读来,也就那么回事。
一首能打的都没有!
李世民倒是有,留下了近百首诗,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赠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有时候苏青繁甚至都觉得太不可思议的,这大唐的君王,文臣武将能写诗的还真是不少。
有唐一朝,有名有姓的诗人共有2536位!
其中文臣武将不计其数,更有数位帝王名列其中。
这或许就是大唐的文化能以蓬勃发展的原因吧。.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要说唐朝书法家最多的时期,那一定是贞观!
对于长孙无忌的问题,这叫他如何回答?
索性不开口,任由长孙无忌自吹自擂着。
见苏青繁不说话,长孙无忌拍着手大赞道:“本公早就说过,这小子半天不答,想来也是没有诗句可与此篇相提并论,这首词当为最!”
看了一眼李世民:“陛下,这词便赠予臣吧!”小心翼翼的叠起,收到了怀中。
长孙无忌冲着房玄龄挤眉大笑道:“除了这篇词,其余的都不堪入目!”
刚想离开的苏青繁闻言双眼一瞪!好家伙,这地图炮开的未免太大了些...
哼道:“无知!”
看着李世民依旧在那里奋笔疾书,苏青繁道:“还请陛下执笔!”
“十年生死两茫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东风夜放花千树,风吹落、星如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苏青繁一连念了几十首,有诗、有词,风格各异,篇篇都是名作。
期间不仅李世民在写,就连房玄龄、杜如晦也加入了书写之中。
长孙无忌特别的体谅,不断的给苏青繁倒茶。
“小子,你且饮茶,饮完了继续。”长孙无忌又倒是了一杯。
直到苏青繁口干舌燥时才发现自己是被这君臣四人给诓了,不由得气哼道:“陛下,你们也太无聊了些。”
李世民放下笔直乐的大笑:“你小子反应也太慢了些...”
苏青繁坐在了石凳上问道:“陛下,你们不需要处理国事吗?怎这么清闲?”
“三省六部自会运转,又哪有那么多的事需要朕拍板?”
苏青繁想想也是,要是事事都需要皇帝亲自去做,那也啥别干了。
“那你们继续,我再回去睡会。”
苏青繁可不想和他们讨论诗词,他就没那个文学素养,勉强能背下的还是因为苏青繁喜欢看短视频的缘故。
苏青繁喜欢看的短视频不是那种搞笑或者情情爱爱的短视频,更不是伤感文学而是喜欢看诗词一类。
“小子,找你有事询问呢,谁知你这么能睡。”李世民不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苏青繁闻言这又才重新坐下,问道:“陛下何事啊?”
李世民一摊手,指着那些诗词道:“还不是这些诗词惹的祸,那李君羡怎么就上了你当?简直不当人子!”
昨日回东宫的路上,李世民告诉自己他让侍卫狠狠的将李君羡给丢下了高台。
想必摔的不轻吧?这家伙偏偏选了嫦娥那首诗....
也不知道头脑里想的到底是什么。
“陛下,这诗词又怎么?”苏青繁疑惑道。
“哼,还不是那些世家大族,暗地里指使人散布圣人找人代笔的言论。”长孙无忌说起这话,气势明显的不足。
抬起头看在了李世民一眼,又低头问道:“小子,你说该如何?”
“哪个世家?”
这些世家反扑的这么快吗?
这诗书传家可是这些世家大作的命根子,如今李世民要在文化上压迫他们,他们能轻易退让?
“兰陵萧氏!”房玄龄肯定回答道,第一时间他就让人查探,确认是兰陵萧氏无疑。
兰陵萧氏...苏青繁心中大为震撼,上来就是个顶级门阀。
不过这不是萧瑀的家族吗?
苏青繁咂舌,臣子的家族在背后捅帝王的刀子。
“陛下啊,这五姓七望你暂时动不了,这兰陵萧氏你也动不了?”
苏青繁疑惑到,这世家大族就这般蔑视皇权,李世民是真的无可奈何?
“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苏青繁摇摇头,这李世民就是顾忌的太多,哪像后来的武则天,那手起刀落来个痛快。
这世家大族还能真的能拉出兵马和大唐干上一场不成?
离开了世家大族,还真的不能治理天下?
不过,武则天也只是将这些世家大族打的蛰伏起来,也同样没能做到消灭世家。
“陛下...这世家大族的实力到底有多强?”苏青繁问道。
“钱、粮、人马应有尽有!更重要的是名望!”
难怪李世民一生都顾忌世家大族,这要是动乱了,刚稳定下来的大唐怕又起烽火。
可苏青繁总觉得李世民似乎有所隐瞒,看着李世民云淡风轻的样子更觉得疑惑。
仔细的回想唐初的历史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梳理了中唐与晚唐时才发现了异样!
低声问道:“陛下,这便是您的帝王之术?”
李世民闻言脸色猛然一变:“小子,休得胡说!”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猛然的看向苏青繁。
长孙无忌更是站起了身告诫道:“小子,这话可不能在外人面前说起,否则局面不好收拾,若是惹恼的人太多,本国公也难以保住你的安全...”
苏青繁点头,自是不会胡乱说起,他才不会愿意卷入漩涡之中!
在唐初,五姓七望其实并不最恐怖的!
在初唐时期兴盛的世家大族多是在名望上逊于五姓七望的关中新兴大族,
他们是开国勋贵集团的一部分,多是依靠军功上位,并不能体现世家大族依靠门荫上位的特点。
这些依靠军功而盛的大族典型如京兆韦氏、河东裴氏等。
所以说,初唐时期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有限。
世家大族全面崛起则是从武则天一朝开始的,开国勋贵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关东大姓纷纷崛起,补上了空出来的生态位,唐代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在中唐时期达到顶峰。
以清河崔氏为例,唐代清河崔氏,居宰辅者十二人,没有一个是在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当的宰相,这12人中,3人于武则天时期拜相,3人于晚唐时期拜相,剩余6人都是在中唐时期拜相。
博陵崔氏居宰辅者15人,只有崔仁师一人是在武则天之前为相的,崔仁师靠的是科举,并没有靠门荫,最后被贬到了连州,客死他乡。
这里应该还有崔敦礼,不过崔敦礼既是士族出身又是勋贵出身。
兰陵萧氏居宰辅者10人,仅有隋朝旧臣萧瑀一人在武则天之前。
荥阳郑氏居宰辅者10人,全部都在中晚唐时期。
赵郡李氏居宰辅者9人,2人是武则天时期的,剩余7人全部在中晚唐时期。
范阳卢氏居宰辅者8人,仅有卢承庆一人是在武则天之前的。
琅琊王氏居宰辅者4人,全部在武则天登基之后。
看着长孙无忌的反应,苏青繁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真正的忌惮的到底是什么!
都说长孙皇后贤惠,还真是如此!
作为李世民的好朋友,布衣之交。更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看似有权还担任了宰相之职,却一生都没有掌握实权!
这其中便是长孙皇后的缘故!
也就贞观元年和尾年的时候长孙无忌还能有些实权,等到了朝廷稳定之后,长孙无忌就赋闲回家了...
等到了贞观十七年开始教导太子李治。
在李唐开国岁月中,跟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付出了汗马功劳。
到最后却被自己亲手教导的李治抄家灭族。
看着眼前的胖子,忽然觉得这个名贯整个大唐的人物,还真是有些悲催。
长孙皇后若是知晓自己的亲哥哥被李治抄家灭族,是否还会干涉长孙无忌的仕途?
要问长孙皇后为什么要阻止自己的亲哥哥仕途,造成了与李世民一辈子的分歧。
可不仅仅只是因为长孙无忌身为外戚的缘故。
这里就要提起长孙皇后的另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了!
长孙安业!
也正是苏青繁想要给李君羡的天大功劳!
贞观元年十二月,李孝常、长孙安业等人谋反。
事情败露后,李世民原本想杀了长孙安业,却因为长孙皇后的求情才逃过一命,改为了流放,后不知所踪。
也正是因为长孙安业的缘故,长孙皇后才希望自己的亲哥哥长孙无忌不要有太大的权利。
长孙安业谋反时是什么职位?
监门将军!
也就是皇宫看大门的罢了!
一个看大门的都有胆色谋反,贞观一朝五姓七望能比?
在后世被传的神乎其神的五姓七望,在李世民的眼中不过是用来制衡勋贵集团的棋子!
苏青繁还记得自己说过若是上来朝堂自己怕是活不过三天,长孙无忌胖乎乎的手拍着自己的肩膀:“朝堂之上有本国公在,还不容他人放肆!”
长孙无忌对自己说话时的眼神是充满了赞赏,是真的想让自己去朝堂之上为大唐建设!
看着一脸认真的长孙无忌,终究还是想要改变一下。
可是李君羡...你的功劳没了.....
“陛下,既然那些兰陵萧氏辱你,你便拿诗狠狠的抽他的脸!”
苏青繁想通了世家大族与勋贵集团的利害关系,也不怕李世民不趁机痛下杀手,杀鸡敬猴!
也正好坐实了诗仙之名!
“赵国公,劳烦你执笔!”
苏青繁想到了李白的一首诗,便用此诗狠狠的抽那些上蹿下跳的世家的脸。
巧的是,兰陵萧氏正好来自鲁地!
见到苏青繁又打算吟诗,长孙无忌摊开了纸,蘸满了笔墨
那纸张发黄,是益州所产,已经是大唐最好的纸张了。苏青繁眉头一紧,这大唐要改善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等到长孙无忌书写完毕,李世民倒是没觉得什么,因为在他的心中本就没把兰陵萧氏当回事,反倒是房玄龄杜如晦面色难看。
这骂人,都骂的这么有文采.....
“小子,这诗为何题?”长孙无忌手又开始颤抖了...他也没能想到这世间还真的可以极尽的嘲讽,骂人不带一句脏字。
苏青繁一笑,看着李世民道:“陛下可誊抄一份,亲署大名。”
敲了敲桌子,轻轻的一笑:“不如就叫《赠萧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