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那些年的绝代芳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林家有女初长成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她的祖父林孝恂,是清末的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直在浙江做官。得知儿媳妇生的是一个千金,林孝恂欢喜不已,就从《诗经·大雅》里“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一句中摘出“徽音”二字,为孙女命名为林徽音。

之所以后来改为林徽因,是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有一位叫林徽音的诗人,是个男的,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诗作。而林徽因当时也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诗作,两人的名字经常被搞混淆。为此《诗刊》还专门发过声明。

林徽因性格高傲,看到这种情况,就说,我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他的,我只怕人们把他的作品当成我的。

然后就改名为林徽因。

林家原本是福建闽县的,因为林孝恂做官而迁徙到杭州,所以在当地不算望族。但是林家三代人,却出了不少人才。林孝恂是翰林,膝下有两男五女。长子林长民,就是林徽因的父亲,在林徽因两岁的时候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政治,后来一度任南京政府参议院秘书长、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成为政界风云人物。次子林觉民,就是黄花岗起义中那个写下《与妻书》的革命烈士,他“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还表示如果能够革除暴政,虽死也瞑目。连清廷的官员都称赞他“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林徽因就更不用说,生前众星拱月,身后众人追捧。一代才女的桂冠,一直牢牢地戴在她的头上。

而这一切,都与他们家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林孝恂对于家族子弟的教育特别重视。作为一个晚清的进士,他是孔孟之道培养出来的传统文人。但是晚清的动乱局势使他认识到,仅仅学习传统的东西是不够用的。西洋的先进文化也要学习吸收。为此,他设立私塾,延请名师,并将私塾分为国学和新学两斋,国学请林纾做讲师,新学请林白水做讲师。在这两位名师的教导下,林徽因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们从小就中西兼通,两门学问相得益彰,使他们拥有了高远的见识和深厚的国学基础。

林徽因2岁的时候,父亲林长民远赴日本。林徽因就和母亲一起,跟着祖父母生活。4岁的时候,祖父让她跟着几个表姐一起,由大姑姑授课,开始启蒙读书。大姑姑在教课的时候,发现在这几个姐妹中间,林徽因的年龄最小,也最爱玩,对课业不上心,但是每次背诵,她都能轻易背出。而她的表姐们却都吞吞吐吐答不上来。因此大姑姑经常对家人赞叹林徽因的聪慧。

1910年,林长民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到家乡福建后和同学刘崇佑一起,依照自己所学专业,创办福州法政学堂,自任校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把学堂交给别人,自己奔走于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宣传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林长民因为宣传革命有功,且懂法政,被孙中山委任为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秘书长。林长民就此踏上政坛。

由于林长民的政治主张是立宪,因此跟梁启超属于一派。梁启超当时流亡海外,林长民就督促他赶快回来,运用他的影响力促进共和。张勋复辟时,林长民时任国务院参事,他极力反对张勋复辟,支持段祺瑞讨伐张勋,因此在段祺瑞执政之后,被任命为司法总长。仕途上一路通顺,可谓是青云直上。

看着父亲一步步变成大官,慢慢长大的林徽因并不是很开心。因为她多次发现母亲在偷偷哭泣。起初她不知道是为什么,待懂事以后,她才明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不会高雅的琴棋书画,也不会操持家务,又因母亲是二房因此父亲不喜欢母亲。但林长民对于二夫人生下的两个女儿很是疼爱,但对于这位不解风情的夫人很是冷淡。在他发达以后,他又娶了一房小妾,是一位年轻的上海小姐。从此,林徽因的母亲就更加被冷落了。那时候,林母才30岁,林长民让她们母女住在后面的小院里,而让新媳妇住在前院。新媳妇生下几个孩子,林长民每次回家都给她们带新奇的玩具,和她们一起玩闹。林徽因就忍不住跑到前院跟她们一起玩儿,每次回来,就看见母亲在后院哭泣。

这个场景,给林徽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多年后,她曾以此为原型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借小说主人公之口,她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纠结:她爱父亲,却又怨他的冷淡;爱母亲,却又怨她的无知和懦弱;爱三夫人生下的弟弟妹妹,却又怕母亲为此伤心……

年少的林徽因,心里有太多不能承受的世态人情。

1917年,由于北洋政府的官场斗争,林长民被迫辞去司法总长。1920年,林长民被政府派往欧洲考察访问,预计时间为一年半。林长民决定把女儿带上,让她也开开眼界,长长见识。于是就给林徽因写了一封信。林徽因看完信之后,高兴得差点要蹦起来。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爱玩的花季,能够出国游历,当然求之不得。

次年夏天,林徽因跟着父亲到了欧洲。在父亲的指引下,两人依次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家的文化名城。看着那些博物馆、名人故地,林徽因很兴奋。但是对工业革命的新兴工厂和报馆等提不起兴趣。父亲就告诉她,这些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正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不可不看。

林长民是一名政治家,他的着眼点和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肯定是不一样的。天真烂漫的林徽因对于冷冰冰的工厂自然感到乏味。再加上父亲经常要出去会客,还要做演讲,因此林徽因经常独自一人待在家里。异国风情对她来说只是一股新鲜劲儿,看多了就厌烦了。远在他乡的林徽因,不由得感到孤独起来。为了排遣寂寞,她就坐在壁炉旁边,阅读英文书刊。由于她曾经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学习过英语,当时学校治学严谨,老师要求严格,因此她的英语水平很不错,刚来欧洲不久就能跟洋人交流自如。读这些书刊,能更进一步锻炼她的英语水平。

最开始,林徽因只是以学习英语的目的去看这些书籍,但是她很快就发现,自己爱上了西洋文学。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勃朗宁、普希金的诗,莎士比亚、萧伯纳的剧本。这些欧洲名著,很快就带她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让她之前的孤独感一扫而空。在阅读书籍的同时,她又萌生了进修的念头。于是就报考了伦敦的圣玛丽学院。当年9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圣玛丽学院录取。

虽然考上了学校,但林徽因还是有点不愉快。她最想要的是父亲的陪伴。从她2岁起,父亲就出去,直到她16岁,父亲从来没有好好地陪过她。现在在异国他乡,他仍旧只是忙他的事。

她多么希望能有人常常陪在她身边,跟她聊天,跟她谈心啊。

无巧不成书,两个月后,一个年轻人敲开林家的门,来到了林徽因的面前。

他就是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