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代皇家为它狂 东方崛起众山王
一、泰山,请收下朕的膝盖
《唐封泰山乐章·太和》
张说(yuè)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
腾华照宇,如升太阳。
贞璧就奠,玄灵垂光。
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公元725年十月,东岳泰山已经在习习秋风中呈现出醉人的金色,玉皇顶的岩石在朝阳照耀下发出熠熠红光, 昭示着自己冠绝五岳、一览众山小的地位。站在玉皇顶东南的介丘岩上,远望茂林广宇,薄雾袅袅,云海拨散,山峦尽现;近见危崖当前,悬壁直立,黄盖满铺,旌旗猎猎。
相传,介丘岩是历代帝王登临之地,西可眺秦地,南可瞰越国,北可观沧海,向东则能见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的壮丽景象。此时,介丘岩上站满了皇家列队, 礼乐庄严,仪仗巍峨,琵琶、筝、箜篌、笙等乐器合鸣齐响,奏出和谐宏大的旋律。歌伎们经过数月排练,此时高昂坚定地歌唱《封泰山乐章》中“太和”“肃和”“豫和”“雍和”“凯和”“寿和”等颂词,赞扬皇帝治世之功,感 激上天垂降恩典:
“列祖列宗有灵,皇帝威风凛凛,盗贼已被扫清,无 人再犯罪行,天下得以安泰,法纪已入人心,盛世能得太平,常见风和云兴。”
只见众人表情肃穆,垂首而立,不发一言,屏息凝神。大唐帝国的天子身着华丽的冕服,头戴金质九龙皇冠,踏着礼乐缓缓走上祭坛,先是躬身焚香祭拜,然后向上天报告自己作为皇帝的功绩,紧接着请求上天护佑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礼成之时,艳阳当空,万里无云,众山在下,好似俯拜介丘岩一般,乐声绕山不绝,清气直上云霄。这就是开元十三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东岳泰山封禅(shàn)的景象。
何为“封禅”?“封”的意思是“祭天”,“禅”的意思 是“祭地”,“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感恩天地的大型典礼。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记载了“封禅”这件皇家大事,在夏、商、周三代,就已有帝王封禅的传说,但由于当时的记录不完整,所以封禅的帝王具体是谁,怎样举办封禅典礼等细节不得而知。秦王朝建立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使天下合并,万方宾服,统一了法度、文字,应到泰山祭祀,彰显治世之功,祈求天地护佑。于是,登基二十六年后,秦始皇东巡郡县,来到泰山下,准备为自己 举办封禅典礼。此后,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 宗、宋真宗也先后来到泰山封禅。
从秦始皇到唐玄宗,历经汉、魏、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先后有二百多位自称皇帝的君主轮番登场,为何其间只有三位皇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
在古代,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在人们眼中是神秘而不可抗拒的,人们因此敬畏和崇拜天道。皇帝自称天子,认为自己接受天命履行皇权,是替天行事的人间最高统治者。既然履行上天赋予的权利,那么工作做得好不好,自然要向上天汇报。继承祖宗社稷,任用贤臣良将, 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八方升平,被视为贤王盛世的基本条 件。如果皇帝想向上天夸耀自己的成绩,满足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想想自己能不能与古代的尧、舜、禹、商 汤、周文王等明君相提并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德行与功绩却贸然向天帝邀功,很可能会受到上天的责罚,祸及社稷。切莫以为这个标准低,从秦朝到唐朝的八百多年
中,单是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就持续了三百七十年之久,这期间,国家统一、黎民安居的事就不要提了。 即便在大一统的秦、汉、隋三朝,也有不少皇帝是“败家子”,要么荒废朝政,要么亲奸远贤,要么穷兵黩武,要么挨打受气,真正能做到勤于朝政、修己宁民、务德不争的真是少之又少。所以八百多年只有三位皇帝敢到泰山行封禅大礼。
那为何帝王不在自己的都城封禅,而要不远千里跑到泰山呢?这就要说到泰山在华夏文明中的独特位置了。
泰山位于华夏大地东部,它不属于任何山脉,而是平地崛起的独立山峰,主峰海拔一千三百余米,俯瞰齐鲁平原,睥睨山东丘陵;它至今历经二十五亿年风雨冲刷,裸露着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古老岩石;它东望烟波浩渺的黄海,西倚源远流长的黄河,南面的汶水、泗水和淮水滋养了华北平原上千顷良田、亿万生民;它绵亘百余公里,盘卧四百多平方公里,山区广大,“底盘”厚重,有如坐镇大地中央,保四方安定,护八方通达。
四十万年前,人类活动的踪迹就已出现在泰山周边, 有山的庇护,有河的滋养,人类代代繁衍生息。五万年前的新泰智人化石遗存显示出早期的人类活动遗迹,泰山 南麓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记录了华夏先民在首领少昊的领导下,创建了新石器时代文明。居住在泰山脚下的人们对于泰山无限敬仰,他们认为泰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的擎天一柱,是距离上天最近的地方。
在《淮南子》《三五历纪》等诸多古代书籍中都能找到 关于泰山的神话故事。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为了使天 地不再闭合,他立地为基,擎天为柱,甘愿万年于原地不 动。后来天轻地重,两两完全分开后,盘古倒下化作天地 各物,泰山就是由盘古的头颅化成的。《山海经》中说泰山上有很多玉石,下面埋藏着大量黄金,山上有一种长得像猪的动物,还有河流环山而出,流向黄河。虽然没人敢肯定远古神话世界中提到的“泰山”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泰山,但是从泰山在华夏文明中的影响力来看,完全有理由将书中的描写视为上古先民带着浪漫与想象的记载。
从先秦到春秋战国,各国君主用拜泰山来祈求风调雨顺、社稷永续。秦汉之后,随着儒家文化与皇家权力的结合,到泰山举行祭拜仪式已不是君王个人的选择,而逐渐变成国事典礼,泰山也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先民的图腾崇拜,古代君王的登临,儒家文化的渲染等原因使得泰山的地位越来越巩固,越来越不可撼动,越来越独一无二, 最终“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成为五岳之长。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亲孙子,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前往泰山封禅时,他已经继位十三年了。此前,唐王朝刚刚经历了一段极不太平的日子。李唐王室从武则天手中夺回政权后,政权并没有马上稳定,血雨腥风十几年后,到了李隆基登基执政才逐渐坐稳龙椅。李隆基做皇帝之后任用了姚崇、宋璟等一批出色的宰相,在安定边陲、整治官 制、发展生产、轻徭薄赋、繁荣文化、促进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唐朝在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达到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 四方边境安宁,人口大幅增长,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热闹,外贸十分活跃,波斯、大食、粟(sù)特人云集一 处,各种肤色、不同语言交织在一起,让都城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都市。
《忆昔》(节选)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gǎo)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这一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杜甫经历了唐王朝的盛放年华,他的诗就像一幅白描画一样勾勒出开元年间的景象:回想那个全盛时期,一个小城邑都有万户居民,稻米和粟米颗粒平滑饱满、晶莹剔透,无论是国家粮库还是小门小户自己的粮仓,都有丰厚的积累。道路四通八达,出 行前不必专门卜卦,非选择良辰吉日不可,无论何时都不会有盗贼出没,可保路途平安。当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很发达,商贾(gǔ)的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男耕女 桑,各安其业,各得其所。宫中天子奏响祭祀天地的乐曲,一派太平祥和。社会风气良好,人们相互友善,四海关 系融洽。
许多大臣认为李隆基治世有功,应该封禅泰山,以告成功于天。开元十二年,文武百官、四方学士、皇亲国戚,赞颂理化升平、请皇帝行封禅之礼的上书就有千余篇。这些大臣绝对不是单纯溜须拍马,他们由衷地认为能取得如此成绩,有必要向上天述职,以谢天德。
这已经是朝中重臣们第三次隆重地向皇帝提出去泰山封禅的建议了,可是李隆基却说自己还没能福泽天下百姓,也没有施恩于四海,只是仰仗一群优秀的公卿大臣才守住了祖宗社稷而已,再次辞谢了请求。唐玄宗当然懂得封禅泰山对一位帝王有多么重要。夜深人静之时,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一遍又一遍考虑自己的业绩和泰山封禅大典是否匹配。
皇帝不肯举办封禅大典,臣子们也很着急。当时,有一位叫张说的宰相,他很有韬略,而且擅长文学,于是他亲自出马,向唐玄宗李隆基上书请求封禅泰山。张说反复思量、细细揣测皇帝不肯封禅的顾虑,经过深思熟虑,他拟了一份奏折,大致意思是这样的:皇帝您在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保住了唐朝的江山社稷,现在四海升平,人民安居乐业,您像尧、舜、禹、汤等古代贤王一样做出了孝敬、仁慈、恭俭、谦让的表率,如果您再不去泰山封 禅就对不起祖宗,有悖天意了。
张说不愧是开元名相,他的奏折击中了李隆基的灵魂要害,这下成了如果不去泰山封禅,上天就要怪罪于皇帝了。于是李隆基心回意转,接受封禅之请,命张说为“封禅使”,统领一切要务,并特地嘱咐不要兴师动众,要例行节俭。
经过数月筹备,封禅大典的程序已经确定,人员、物资等也一切就绪。于是,封禅队伍从都城西安出发,浩浩荡荡地前往东岳泰山。谁知正当大队人马来到泰山西侧时,突然东北风大作,从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随从人员住的帐篷都被狂风撕破了,支撑帐篷的柱子也被吹断了。官员们十分恐慌,乱作一团,嘴上不敢说,心里都怕这是什么不祥之兆。张说虽然已经为封禅之事忙得焦头烂额,但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还得冷静应对,于是装作淡定地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慌张,皇上是天子,如今御驾出 宫,定会惊天动地,这是东海之神来接皇上封禅的。”张说的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大家渐渐平静下来,及至来到泰山脚下,天气果然变得丽日晴和。
封禅分为山下和山上两个步骤,一部分大臣留在山 下,一少部分大臣随皇帝上山。晚上,唐玄宗斋戒沐浴, 为第二天的大典做准备,突然又遇狂风大作,寒气彻骨。天气的再度变故不禁使唐玄宗心神不宁,他停止饮食,肃立夜露之下,直至夜半,虔诚地向苍天祷告:“我自即帝位以来,得到苍天的佐助,国家昌盛,万民安泰。我来登封泰山,本欲为万民祈福,如果是我本人有什么过失,不配来泰山封禅,请上天来惩罚我本人;如果是随从的人员没有福分参加封禅,也请上天降罪于我一人,那些随从的兵士和骑乘的马匹一路劳顿辛苦,请苍天暂停风寒吧。” 上天仿佛真的听到了唐玄宗的祈祷,狂风很快停息下来, 气温也慢慢回升。这时,山上山下的祭坛已经全面做好准备,沿路星星点点的火把从上至下,远远看去,好像一条星河……
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之后,在泰山上留下了巨大的摩崖石刻《纪泰山铭》,铭文就刻于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十三米,宽五米,是唐玄宗李隆基亲笔撰写的,形制壮观,为泰山碑碣之最。这段铭文洋洋洒洒千余字,先讲述了唐王朝的光荣历史,接着叙述了此次封禅目的, 然后评价了历代帝王封禅的成败优劣,最后表述了李隆基自己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理想。不仅如此,封禅后的李隆基还在泰山喜遇瑞雪,这一系列祥瑞之兆让他分外高兴,再次为泰山留下墨宝。
《喜雪》
李隆基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去密遽(jù)飘霙(yīng)。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登封何以报,因此谢功成。
二、山东“结义”三兄弟,兄弟心中有泰山
公元744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秋天,在齐鲁大地单(chán)父(今山东单县)的琴台之上,有三个人正在把酒当歌,高谈阔论。只见他们衣带宽解,鞋履半趿,时倾时坐,不拘小节;一会儿神色飞扬,一会儿面色凝重, 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饮而不语。他们便是盛唐时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和高适。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宓(fú)子贱曾在单父任职, 他为人贤能,使单父没有盗贼出没,没人违法犯罪,人民安居乐业。闲暇之余,宓子贱时常来到城边登高抚琴,琴声意境幽远。后来孔子的又一得意门生巫马施(字子期) 成为宓子贱的继任者,他愈加勤勉,巩固了宓子贱在单父的作为。为纪念这两位贤人,后人便在宓子贱弹琴处筑起一座高台,称为“琴台”。单父的县尉陶沔(miǎn)是李白的朋友,他刚刚整理了琴台旧址,在上面盖 起二贤祠,奉祀宓巫二贤。
此时的李白四十三岁,杜甫三十二岁,高适四十岁, 三个人刚刚认识不久。先是杜甫在东都洛阳与李白不期而遇,二人有同样的理想与豪情,游历过很多相同的地方, 一见如故,聊得酣畅,便一路来到山东单父琴台。旅途 中,他们又遇到了游历山东多年的高适。对于高适壮阔磅礴的诗文,李白、杜甫二人早有耳闻,三人谈古论今,赋诗论文,情投意合,亲如弟兄。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李白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biāo)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lù)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chí chú)。
《宓公琴台诗三首·其一》
高适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
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
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遣怀》(节选)
杜甫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lú)。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dàng)云一去,雁鹜(wù)空相呼。
深秋后单父的白云、桑柘、寒梧、秋山、远水给三个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他们狂歌痛饮,从早到晚,醉倒之处,指天大呼:“琴台啊琴台!今天在这里已经听不到琴声了,如果宓子贱和巫马施在天有灵,应该已经感受到我们兄弟三人虔诚的追慕和思念了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两位圣贤一样,找到自己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干,将自己的一番情怀化为为民造福、为国建功的现实呀?”之所以发出同样的感叹,就是因为一个字—闷。
究竟闷什么?三人畅叙起各自不同的经历。
杜甫和高适情况差不多,一个年过而立,一个年近不惑,二人还是处于“无业”状态,虽有胸中壮志激荡,却未能登第成就一番事业。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ī)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多岁时游历鲁中时写的,对泰山的描写出神入化不说,诗人青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尽展其中。而今十几年过去,诗人的见识长了不少,朋友添了许 多,只是这仕途却毫无起色,心中如何能不“闷”呢?高 适何尝不是如此,三十几岁科考落第,一直在山东大地上巡游,虽然他诗中壮阔博大的景象鲜有人能比,但年华白白辜负,才能空空枉费,终究没人递出橄榄枝。
李白是三个人中最年长且“见世面”最多的。
二十四岁那年辞乡远行后,李白在四川、湖北、江苏、河南、安徽等多地游历,广交朋友,以求伯乐向朝廷举荐自己,可都未有实质性结果。随后,趁唐玄宗在东都巡游、狩猎的机会,李白又亲自向皇帝献上两篇歌颂的赋文,然而,信心满满的作文竟也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这时,李白又想起了一位故交—二十几岁时在蜀中结交的著名道士元丹丘。
蜀中道风繁盛,很多人少年即入道学习,少年李白在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氛中成长起来,曾潜心跟随当时著名的道人研学道教,练习剑术。在李白眼里,元丹丘是“逸人”,是谈玄论道的高手。道士,在崇尚道教的唐朝地位非 同一般,尤其是一代名道,更与皇家交往频繁。李白找元丹丘说明自己的心意,正逢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奉召见,元丹丘极有可能借此机会推荐李白。李白内心的希望燃烧起来,然而等啊等,转眼一年过去,还是杳无音信。李白这次真的是气馁了,心情坏透了的他打算去散散心。
公元742年,春暖花开之际,李白来到泰山,一口气住了四个多月,每天独自来往于山上山下。面对未知的前途,他已经没有什么好办法了。泰山是皇家封禅之山,也 有无数名观林立,李白在世间寻官不成,便期冀上山寻仙,希望在泰山与神仙异士际会,得到高士名师指点。
《游泰山六首·其二》
李白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游泰山六首·其三》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游泰山六首·其六》
李白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颻(yáo)龙虎衣。
扪天摘匏(páo)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游泰山六首》像日记一样记录了李白泰山寻仙的六个故事,其中有三个是这样说的:
(其二)有一天,拂晓时分,我骑上白鹿,直奔南天门而去。在半山腰遇到一位仙人,鹤发童颜,眼睛又黑又
亮。我倚靠古松抚摩着萝藤想和他攀谈,他却站在云端, 将大门关闭不与我言语。幸好他愿意为我指点迷津,从空中抛下一本天书,缓缓飘落在山岩间。我打开一看,里面写的都是远古时代的鸟迹字,传说这种字是仓颉
(jié)发明的,我读起来很费解,因而再三叹息。我是真的很想拜他为师,所以呆立在那里许久没有下山。
(其三)拂晓时分,我就开始攀登泰山,登上日观峰时,仿佛举手就可以叩开天门云关。我顿时精神抖擞、通身舒畅,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黄河从西边逶迤(wēiyí) 而来,蜿蜒如丝流向东面的群山。我倚靠在山崖旁边,极目远眺,心底如天地一样宽广悠然。这时,突然有一位小道童从我身前经过,他笑着对我说:“干吗现在才来学道呢?岁月蹉跎,青春都浪费掉了。”我刚要与他说话,他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个影子都没得追寻,我只好长叹一声……
(其六)清晨,我在泰山的瑶池中饮下清泉,夜晚准备到南天门投宿。我怀抱一张琴,天黑了还行走在青山之间。这时,月亮已经升起,群山一片皎洁如玉,道观与青缥的山气连成一片。山中静寂无比,连古松也伫立不动, 停止了吟啸。仙人玉女会不会真的忽然从天而降,衣袂(mèi)飘举?我仿佛看到鸾凤、龙虎翩翩起舞;我仿佛 举手就可以攀折到天上的瓜果,味美甘甜;我仿佛可以抚弄银河的波浪,还不小心摸到了织女的纺织机。然而,这一切都是幻想,待到天亮,美梦就会消失,只余下朝霞与各色云朵散落天空。
徘徊在东岳山水之间的李白满脑子都是寻仙的想象。之前求仕不得的挫折和现在等待消息的痛苦,使他胸中少年时代积累已久的仙道气质全部发酵,一股脑化成“干脆做个道人隐者算了”的决心。本可以名添仙籍,位列仙 班,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才不能“旷然弃世”,而现在伯乐不 存,知己难遇,又何必强求呢?
事情往往在意料之外峰回路转,四个月的泰山巡游之后,李白回到家中。有一天醉卧山中归来时,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好消息—他终于有机会赴京直接面见皇室和朝中要员了,他兴奋得昂首高歌,仰天大笑:“我早说自己不是村野匹夫,那些瞧不起我的蠢才,再见吧!我要去京城干一番大事了!”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kuài jī)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péng hāo)人。
造化弄人,有时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入朝做官的李白在朝中工作才短短一年,就发现了现实和理想有差距,官场泥泞岂是他这种内心桀骜的人能够忍受的?李白渐渐厌倦了长安的朝堂生活,开始流露出豪放不羁的真我本性,原来与他惺惺相惜的唐玄宗也对李白懒散、放肆的做派产生不满,两人最终一拍两散,李白被皇帝“赐金 放还”,也可以理解为被朝廷多发了几个月的工资之后“解 雇”了。
离开长安的李白再次徜徉于山水之间,虽然重返江湖让他感到片刻轻松,但是失落、无奈、沮丧之情也可想而 知。今日再次游历山东,想起两年前在泰山时渴望与绝望 交织的复杂心情, 他心中千言万语, 也只能化成一个“闷”字,融入琴台三兄弟的诗与酒中。
天下筵席终有一散,李白、杜甫和高适再情投意合, 也有阔别之日。前前后后同游了一年,三人终究要各奔前程。
秋天是离别的季节,西风染草,衰蓬飘荡,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全在杯酒当中。鲁郡一带的名山大川、城池寺院、亭台楼阁几乎都印着他们的足迹,离者多么盼望分别后还能重会。然而,李白、杜甫和高适辞别之后,一 生都没能再次相约,只留下这两首赠别诗,成为千年典范, 记住当时的兄弟之“闷”,重现珍贵的兄弟之情。
《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cú lái)。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