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传统世界一流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都经过了长达几百年的历史沉淀才得以形成,并因其卓越声誉源源不断地吸引最优秀的学者和学生,从而能够延续卓越。这些老牌名校所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机遇都带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其成功模式很难为当代大学所复制。在全球化时代,为了应对国家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国际学术市场竞争的挑战,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我国自1998年以来也先后通过“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等计划积极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少研究型大学都想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发展,从而快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在这些雄心勃勃的大学中,不乏一些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高校。但也有部分大学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在短期内实现了办学水平的突破,以高质量的研究和教育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并赢得了显著的国际声誉。这些崛起于当代环境,特别是取得实质进步的新兴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法文: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简称EPFL)是瑞士的两所联邦理工大学之一,1969年成立之后一直致力于为法语区培养工程类人才并为地区的发展服务。直至21世纪初,该校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在随后20年间通过一系列改革成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研究型大学快速崛起的典范。本书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以及变革管理理论,结合各类文本资料、横纵向数据以及对包括校长、管理人员以及教师等在内的45名关键信息者的访谈,深入分析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实施的组织变革的内容和过程、识别其变革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和应对方式,并反思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路径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本书对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变革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共包含九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兴起,并阐述了本研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
第二章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全球主导性大学模式的演变,基于有关大学模式的分类研究,重点归纳和比较了研究型大学的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并介绍了全球化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影响。
第三章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以及管理学的变革管理理论对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变革进行深度分析。方法方面则主要采用单案例研究法,通过文本资料、访谈资料和横纵向数据的三角互证对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变革进行系统分析。
第四章分析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外部制度动因,重点探究了全球化的制度动力如何对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所处区域和国家层面施加规范性的制度压力以及这种制度压力如何影响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分析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2000—2016年期间模式转型的内容,主要包括治理模式、组织结构、教师评聘制度、博士生教育以及校企合作五个方面。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推动该校制度转化的多重制度逻辑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市场逻辑、国家逻辑、大学管理逻辑和学术逻辑。
第六章对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组织变革的成效进行评价。基于丰富的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本研究从人才汇聚、经费获取、文化改善以及声誉提升等多维度剖析了该校的发展情况和变革效果。
第七章分析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组织变革所遭遇的挑战与应对,呈现了领导者的愿景和变革计划所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分析了该校校长成功领导变革的过程,并将之与科特模型进行比较以考察变革管理理论在学术组织中的适切性与不足。
第八章对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反思。基于对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案例研究,本研究对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快速发展而实施的组织变革进行反思,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变革的应然使命、移植美国模式的利弊、自上而下的激进式变革的成功条件和冲击等。
第九章总结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在对本书全文内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概括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组织变革的启示和反思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读博期间,导师程莹老师为我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博士论文选题、数据搜集、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学术发表的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非常耐心细致和极富洞见的指导,正是在他的支持和指导下,我才能够顺利完成本书核心内容的研究工作。此外,复旦大学的熊庆年教授也给予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推动了本书研究的日臻完善。博士论文撰写期间,我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进行访学,期间得到了Alexander Nebel先生的大力支持。Alex不仅为我安排访学各项事宜和时刻关心我的论文进展,还为我介绍了十多位校级层面的管理人员作为受访者。正是由于他的无私帮助,我才能够顺利完成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调研工作。此外,还要特别感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金慧院长对我学术成长的关切。在出版阶段,特别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易文娟女士和姜艳冰女士专业而细致的工作!
本书的完成和出版得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青年课题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是上述基金项目的主要成果。
最后,谨以此书献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含辛茹苦养育我的父母、默默陪伴支持我的江民波先生以及教会我爱的真谛的江赟卿宝贝,人生有你们相伴,何其幸哉!
江小华
2021年8月于上海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