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舞弄乾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君王驭人之术

胡惟庸心里觉得好笑,但表面上却假装哽咽着:“还是皇上圣明,知道我们这些文官的不易。”

朱元璋说道:“朕知道你们的不易,有顶撞有摩擦自然就有矛盾,朕不是想要追究谁的责任,用任何一人的鲜血来杀一儆百。”

胡惟庸感激说道:“皇上仁慈。”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大家同朝为官,无论是几品也好,公侯将相也罢,就应该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朕排忧解难,一起出谋献策治理好天下,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不要搞对抗,不要搞分裂,这样的话到头来对谁都没好处,爱卿说是不是?”

胡惟庸露出一脸敬佩之情:“是,皇上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微臣终身受益了。”

朱元璋说道:“爱卿为人厚道,肚量宽宏,就委屈一下吧,不要计较那么多,对那些元勋们就多忍让一下吧,到时看他们还有什么状可告,还有什么话可说。”

胡惟庸点头哈腰:“皇上教训得好,微臣谨记在心,定当遵从照办。”

朱元璋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明天早朝的时候,爱卿可不可以向魏国公和刘军师认个错呢?”

胡惟庸点一点头:“微臣遵旨。”

朱元璋说道:“委屈爱卿了。”

胡惟庸慷慨激昂说道:“臣不委屈,身为百官之首,更应有气度,做出表率。”

朱元璋说道:“果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好,很好,朕没有选错宰相。”

胡惟庸感激说道:“皇上过奖了。”

朱元璋说道:“听说爱卿和韩国公也闹了矛盾?你女儿嫁给韩国公的侄子,算得上是儿女亲家,不应该这样的,朕做个和事佬,你是个晚辈,别和韩国公置气。”

胡惟庸说道:“臣知道该如何做的了,回去之后立即到韩国公府上赔礼道歉,劳皇上挂心,是臣的错。”

朱元璋看着胡惟庸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笑开了。

他这一招欲擒故纵,把胡惟庸拿捏得死死的,他这是故意将新贵旧勋两派之间的矛盾激化,但又彼此压制,彻底形成互相制衡的局面,这是他最想看到的局面。

胡惟庸当然知道他心里所想,暗暗骂道:“老狐狸!”

朱元璋感慨说道:“朕有这么好的丞相,朕何愁天下不太平,百姓不丰衣足食。”

面对着他的假惺惺,胡惟庸也假惺惺,慷慨激昂说道:“不管前路如何艰难险阻,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惟庸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元璋说道:“爱卿果然有诸葛武侯的遗风,朕坦白说吧,当年他们那一帮元勋大部分是反对朕让你继任为相的,先生还说你是一头难驯的小犊,将来会偾辕而破犁,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吧?”

胡惟庸吓得直在心里打哆嗦,但不能装糊涂,说道:“刘军师的意思说我胡惟庸将来会造反,我胡惟庸哪来的雄才伟略可以指挥打仗,如果有这能力,早就封侯了,是开国元勋的其中一员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说道:“朕不听他们的胡说八道,依然封你为相,今日训斥于你,是要你把握好尺度,做有利于黎民百姓的事,替朕管好百官,治理好天下。”

胡惟庸感激零涕:“皇上的苦心,微臣明白,皇上的看重,微臣感激,微臣无以为报,唯有以命相效。”

朱元璋说道:“他们越是反对,朕就越是坚持,朕果然没有看错人,爱卿一任相,便把他们的气焰压了下去,哈哈哈。”

他在大笑,胡惟庸却在心里苦笑,当听到朱元璋在自己面前亲口承认刘伯温曾经把自己比喻为一头难驯的小牛犊之时,吓得不轻,心头大跳不止,并且惊出了一身冷汗。

“好你个刘伯温,如果不是这个猜疑心重的皇帝有心夺你们权的话,不让你们包揽军政大权的话,我胡惟庸差一点就栽倒在你手上,差一点在左丞相这一宝座上跌下来,有你刘伯温一天,我胡惟庸就要提心吊胆多一天,你要非死不可,免得我坐如针毡寝食不安!”胡惟庸恨得牙根痒痒的,在心里咬牙切齿对自己这样说。

他明白朱元璋在操弄驭人之术,让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否则不会说出这等秘密的事,他不想上这个当也不行,因为朱元璋肯定也会在那些人面前说自己的不是,双方斗得越是厉害,朱元璋越是喜见乐闻,从而彰显出朱元璋的驭人之术有多么的厉害。

朱元璋看着他说道:“爱卿,朕准备成立一个新机构拱卫司,由带刀侍卫和御林军精锐组成,专门负责调查缉捕那些不投降我们的反王旧部,侦查各地官员有没有贪污受贿的情况,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胡惟庸一听,差一点被吓得跳起来,心里极速在下沉,但脸上却露出佩服神情:“皇上这招高明,皇上的睿智真是无人可以比拟,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创世之举。”

他这马屁拍得啪啪的响,他不拍马屁不行,朱元璋明为征询自己的意见,暗地却是观察自己的反应,即使自己反对,能反对得了吗?还不是照样实行,倒不如顺水推舟,夸赞朱元璋的厉害。

他感觉到后背凉飕飕的。

在许多的官员眼中,胡惟庸是个不是皇帝的皇帝。

怠慢皇帝是死罪,怠慢了这个宰相同样是死罪,有许多从三品以上的朝廷大臣就是因为怠慢了他胡惟庸而遭到下狱罢官的。

做宰相做到这样,可谓是只手遮天了。

若问胡惟庸还有什么欠缺,就是欠缺了兵权。

他虽然牢牢掌握住朝中大权,上至一品大员下至九品芝麻小官他都有权力推荐任免,但就是得不到他梦寐以求的兵权。

按历代王朝的惯例,宰相是皇帝的首席辅助大臣,无论是国政还是军政都可以过问,管束,可谓是集国政军政大权于一身,他的前任魏国公徐达就是,性格稍微软弱的皇帝就会因此而大权旁落,反过来要听宰相的说话,被宰相操控住一切,任之鱼肉。

可他这个宰相却没有这样的福分。

这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兵权都被分化掉,属他管辖范围之内的兵部只管军械粮草和兵员编制,没有实质上的操控权与指挥权,根本没有什么作为,更何况兵部尚书一职是由那些封侯封爵的元勋兼任,就算他能控制但也作用不大,除非他能够连掌管军中将领的“大都督府”也可以控制得了,那他才有兴风作浪的资本。

偏偏大都督府是独立于中书省外的军事机构,不受他这个宰相的节制,直接听命于皇帝,从而形成了军政分治的局面。

掌管大都督府的尽是那些武将出身的王公侯爵,他想拉拢也拉拢不了,即使他如何打击,朱元璋就是当他是放屁,不动这些人。

想出这“馊主意”的人就是那个可恶至极令他咬牙切齿痛恨的刘伯温,目的就是分化和削弱宰相的权力,不让宰相独揽军政大权,对皇帝构成严重的威胁。

这样好的建议朱元璋当然采纳,同样地,朱元璋也不想那些在军中有极高威望的将帅公侯兼任宰相一职,以免对他的帝位构成比文官掌军权更严重的威胁,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把当时兼任宰相一职的统军元帅魏国公徐达免去宰相一职,最后连大谋士言行谨慎的韩国公李善长也不留任。

当皇帝的若想皇权牢固,就必须要做到军政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