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日本阶级社会(译文视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差距的演变

那么,在日本,差距是怎样演变过来的呢?我们用一张图,即图表0-1来归纳一下从战后初期到最近为止的情况。图表采用了显示人们收入差距的整体倾向的基尼系数、按规模和产业区分、按男女性别区分的工资差距等三项指标,以及反映贫困阶层的情况的低保率。在此说明一下,基尼系数这一指标显示,当差距完全不存在时为0,当一个人垄断了所有的财富导致差距达到最大时为1,计算的基础有两种,即初始收入(第一阶段的总收入),以及再分配收入(从初始收入中减去税收和社会保险费,再加上养老金或低保收入等社会保障给付后的实际收入)。

图表0-1 战后日本的差距大趋势

注:基尼系数根据《收入再分配调查》得出。

按单位规模区分的工资差距系指500人以上规模的单位与30—99人规模的单位之间的差距,均以相加之和除以各自的月收入总额的差额得出的指数。在所有的时期里,1 000人以上的单位的工资均高于30—99人单位的工资。1975年以前不包括服务业。1971—1982年仅包括制造业。对象为固定工人。原始资料出自“每月劳动统计调查”。

按产业区分的工资差距系指批发零售业与金融保险业之间的差距,均以相加之和除以各自的月工资总额的差额得出的指数。在所有的时期里,金融保险业的工资均高于批发零售业,1970年以降,在所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的工资最高,批发零售业的工资最低。原始资料出自“每月劳动统计调查”。

按男女性别区分的工资差距均以和除以各自的月工资总额的年平均差得出的指数。在所有的时期里,男性的工资均高于女性。对象为30人以上的固定工人。原始资料出自“每月劳动统计调查”。

最低生活保障率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保障率。出自厚生劳动省《低保的动向》。

从战败后的1950年到1960年,除了低保率,大多数指标都在上升。由于战后复兴,处于赤贫状态的人逐渐减少,大企业和城市地区开始复兴,中小企业和地方落在了后面,差距由此而扩大。但是,高度增长开始后,差距又开始逐渐缩小。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的成果开始影响到中小企业和地方。即使高度增长期结束后,差距的缩小还持续了一段时间,大多数指标在1975年到1980年到达谷底。日本绝大多数国民都过着富裕的生活,当时是一个差距极小的社会,即所谓“一亿总中产”的时代。

但是,差距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重新扩大。特别是初始收入的基尼系数与按产业区分的工资差距的扩大十分惊人。低保率还在继续下降,这与当时的厚生省的政策收紧有关,他们采取了所谓的“临水策略”,将前来窗口申请低保的人拒之门外。1990年代后期,很多地方政府接受了批评,改善了态度,低保率就急速上升了。在上述的社论面世的1988年,当时的差距还刚刚露头,与今天的情形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由此可见,现代日本的差距扩大始于1980年左右,已经持续了将近四十年。或者也可以说,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政府不曾出台过正儿八经的缩小差距的政策,对差距的扩大放任自流至今。

在所谓的“一亿总中产”的时代里,差距当然也是存在的,饱受贫困之苦的人也是有的。但是,与今相比,差距要小得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大部分人都拥有彩电、空调、家用轿车等耐用消费品,以此为基础,即使生活的富裕程度有所差别,但是大家都维持着基本相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