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章宜华
2015年4月,杨慧玲博士通过电话聘请我为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研究的“咨询专家”,并带着她那仍散发着油墨香的书稿专程从京来穗,在美丽的白云山下让我来最先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当时我们一起探讨书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她对马礼逊历史资料掌握之丰富、理解之深透,以及她谦逊严谨的学术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3月中旬,她又来函说其成果已经顺利结项,并得到国际儒学联合会的资助,将在北京的三联书店出版,希望我能作一篇序言,还附上了最新修订的电子版的书稿。当然,对于像她这样积极向上的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我自当鼎力支持。
认识杨慧玲博士的时间大概是2009年10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上,她有些“特别”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年轻人一般热衷于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词典,特别是研究学习词典的编纂和使用,而她却从史学的角度来谈“汉英双语词典的诞生及其早期设计特征”,从明末西方传教士入华开始的西方传教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业余作者”所编写的汉英词典,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事实上,杨慧玲博士从硕士阶段起就开始了对马礼逊编写的世界上第一部汉英英汉词典的第二部分《五车韵府》的研究。十多年来,她到过西方许多国家访学,这为她系统搜集有关马礼逊与其《汉英英汉词典》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或历史记录提供了便利条件,她也因而获得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她的博士论文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也都是围绕马礼逊及其《汉英英汉词典》展开的。她可谓是国内在马礼逊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最为显著的青年学者之一:2011年7月,《19世纪的汉英词典传统——对马礼逊、卫三畏、翟理斯汉英词典的谱系研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1月,该论文获得“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同年,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最近又入选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青年教师”。
有关马礼逊及其词典的研究资料我也读过一些,但大多是就事论事,而像杨著这样掌握的资料之全、涉及的史实之翔实、研究视野之宽广、学术见解之深刻,所见不多。作者从英语单语学习词典和汉外、外汉双语学习词典的源流入手,阐述了马礼逊词典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及其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对马氏词典的编纂动机、词典内容和规模、词典用户及需求、词典的类型及功能,以及马氏词典的个性化特征等都做了全面系统的阐释,着力论述了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的设计理念,并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论述了《汉英英汉词典》中蕴含的不同于英语学习词典的设计特征,较真实地反映了马氏词典设计和编纂的全过程,揭示了欧美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词典的需求,以及编者为满足用户需求所做出的努力,从用户需求的视角分析了马氏词典中对当代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实践意义。
最后,通过对马氏词典中大量的汉英翻译例证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了中国文化特色词的突破的词典翻译方法,为突破语言文化障碍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研究200多年前的词典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资料的搜集和分析难度很大,故大多是搜集别人的零星或个案研究进行综述,从中获得一些“灵感”;而本书所用的文献,包括马礼逊亲笔编写的编纂所需的中文藏书目录和原始条目的编写与修改记录,以及马氏家谱、马氏自撰个人年谱等,均是以往马氏研究未曾提及过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献,加上作者深厚的史学研究积累和历时的研究方法,使本书得以向读者真实地展现马礼逊的对外汉语词典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以及其词典编纂动机、设计理念和编纂过程。这些史实的挖掘和梳理对于丰富近代文化史、世界汉语教育史、双语词典史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阅读此书稿,使我也对马氏词典编纂的理念,以及《汉英英汉词典》的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如果说还有些许微瑕的话,就是文中对马氏及作品的评价多了一点主观色彩,少数段落的句子还不够精练。但瑕不掩瑜,本书从理论阐释和史例分析都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创新思维。我有幸在此书出版前通读全文,谨此诚恳地向读者推荐这部对外汉语词典研究的佳作。
2016年初夏于白云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