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领导者的条件
支撑日本经济的中小企业
日本企业有99%是中小企业,日本劳动人口的一大半在中小企业工作。考虑到这一点,应该说是中小企业支撑了日本的经济。尽管如此,现在的日本经济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僵硬的秩序,许多中小企业被封锁在这种架构之中,辛苦辗转,呻吟叹息,并渐渐失去了活力。
回顾过去,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中,像不死鸟一样,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它们抱着“经济立国”的梦想,自由豁达地开展事业。它们一边相互竞争,一边切磋琢磨,给日本经济注入了活力。
促使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就是这些生机勃勃、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而且从中还孕育出了世界级的大企业,京瓷就是其中之一。
日本直到今天,仍是一个官僚主导的国家,商业活动受到许多规则的限制。而且所谓“系列企业内部交易”的习惯势力很强,中小企业可以发展的空间很小。
但是,直面这样的现实,富于企业家精神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一展鸿图,日本经济就无法恢复活力。日本要再生,仍然需要中小企业发挥出它们的力量。
因此,在20多年前,当京都中小企业的年轻经营者们向我提出要求,希望我向他们传授经营经验的时候,我的心被打动了。
当时我工作极度繁忙,根本没有余暇。尽管如此,但是“激发支撑日本经济的中小企业的活力,我愿意尽我的绵薄之力”这种想法日益强烈。于是,我设立了传授我的思想理念的“经营塾”,给大家讲解“经营是什么”、“理想的经营者应该是怎样的”等等。
开始只是二三十人的小小的学习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喝,围绕企业经营的各种话题展开议论。随着次数增加,反响愈发强烈,参与的人数和地区也不断扩大。后来我就把名称改为“盛和塾”。发展到现在,包括海外在内,已经有57个分塾,约4000名塾生,就这样我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一年中20多次,我义务到各个分塾,与塾生们展开认真的对话。现在,我在盛和塾的活动上倾注了极大的精力,我认为这样做很值得。
对于加入盛和塾的企业家们,我一开始会这样说:
“如果你真想经营好你的企业,那么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员工们感到幸福,尽量多为社会做贡献,具备这种光明正大的大义名分非常重要。只想着自己赚钱,把从父辈那里继承的家业做大,光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员工们是不会心甘情愿努力工作的。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从父辈手里接班,既然当上了经营者,那就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营者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拼命工作,认真经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在这个提高心性的过程中,就能够拓展经营。首先要磨炼自己的心志,从而形成优秀的人格。”
植入经营之心
在盛和塾,我对塾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佛教里有“大善”“小善”的说法。对孩子的教育中,如果一味地溺爱和娇纵,孩子就不可能健康成长,他们的人生就会失败。相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严格管教,外人看来似乎苛刻无情,但这是“大善”,能把孩子逐步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我的用心在于“大善”。我对塾生的态度,表面上不讲情面,实际上则充满关爱,就是那种严厉管教的父母之心。
然而,在盛和塾有很多第二代、第三代的经营者。典型的情况是:他们大学毕业后去大企业就职,过了30岁回来继承家业。
该如何接班?最好是一毕业就进入父亲的公司,从学徒做起。但一般人都不愿这么做。儿子自己不怎么有出息,却看不起父亲的公司,或许他们并不想继承这么不起眼的中小企业。父亲也察知儿子的心思:“暂时先到别人家弄饭吃,积累些经验也好,反正到时回来就行。”很简单就把儿子打发出去。
问题是:他们一旦回来,马上就占了专务董事、常务董事的位子,准备子承父业。在大企业时,他们不过是普通员工,至多是主任之类,回到只有10人、20人的中小企业,员工们口口声声叫自己“专务”“常务”,本人当然心情舒畅。至于工作方面,有与父亲一起摸爬滚打、撑起公司门面的掌柜以及干部们担着,即使自己什么都不干,公司也照常运转。
另外,受到公司所在地区的关注,经营者团体会来邀请,在各种聚会上表达所谓“一家之言”,不久就成了该地区的名人,这又让自己心满意足了。
这样,准备接任父业的儿子把公司的事情抛在一边,整天在外转悠,变成了大忙人。因此,“经营者应该如何去凝聚员工们的心?”“如何激发员工们的积极性?”“公司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这些基本问题,如果不去认真思考,只会碌碌无为,度过一天又一天。
这些“娇生惯养的新一族”进入盛和塾,开门见山,我先当头棒喝,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在你下面的员工,包括总经理和部门经理,都是从底层的工作开始一点一点学起来的。而你呢,还什么都不懂。先从那个专务、常务的位子上下来,拉住资格比你老的前辈,低头对他们说:‘请让我从最底端的工作做起,从基础学起吧,请大家指导我,否则,我不了解现场的情况,也不能给大家做正确的指示,只是虚有其名,成为一个愚蠢的经营者。’你现在领着高薪,周围是一片奉承之声,大概你认为经营企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吧。错了!企业经营并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你真想把公司搞好,让员工自豪,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的喜悦,那么你就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事业上,并做出自我牺牲,为员工的幸福和公司的发展殚精竭虑。没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就不要当经营者。”
听的人似乎很吃惊,但当他们扪心自问时,就会意识到“自己确实太浅薄,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就是他们成长为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出发点。
那么做,作为人正确吗?
很遗憾,在日本可以学习企业经营的场所几乎不存在。大多数经营者都没有受到任何有关方面的教育,每个人只能自己一边摸索,一边经营,这就是现状。在这种情形下,年轻的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者不懂企业经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回顾我自己,在京瓷创业之初,对经营也是一窍不通。因为是技术员出身,把产品做出来,为客户做技术方面的解释,并把东西卖出去,这些我能做到。但企业该怎么经营,人心该如何掌握,连ABC也不懂。对于企业管理基础的财务,我更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尽管如此,作为经营者,对于部下提出的各种问题,却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明确的指示。因为一旦判断失误,公司就会倒闭,员工及其家属就可能流落街头。
暗中摸索的结果,我这么想:
“我们在儿童时代经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斥责:不许说谎,不要给别人添乱,要为人正直,不可贪心,不能只考虑自己……把这些教导作为经营的方针,作为判断的基准。也就是说,把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作为判断的基准,这样去经营企业。”
随后,许许多多经营问题接踵而来,针对碰到的问题,每次我都用“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作为判断的标尺去对照衡量。同时,每每反复自问自答,追求企业经营应有的理想姿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被私心杂念所束缚,就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反过来说,提升心性、达到纯粹的精神状态,就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结论就是,不以“赚钱还是不赚钱”这种基于私利私欲的判断标准去处理问题,而是具备“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这一普遍性的判断基准,这样公司就会顺利发展。
“作为人,何谓正确?”我在对这一命题的自问自答中构建了我的实践经营哲学。在缺乏学习企业经营机会的现状下,我认为我在盛和塾传授这种哲学很重要,并且备感自豪。
京瓷处在中小企业的阶段时,我还很年轻,也不成熟,当时困扰我的问题,现在塾生们也碰到了,他们因找不到解答而困顿烦恼。对于这些塾生的提问,我全力以赴,认真回答。提问的一方极其殷切,回答的一方极度诚恳。在盛和塾,时间就在这种紧张而又热切的气氛中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