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简史:基于脑机接口的超人制造愿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主角们闪亮登场了

1.1 电子就这样登场了

故事从何时开讲起呢?这是个问题!

若从38亿年前的生物起源开始或从更远的45亿年前地球诞生开始讲起,你也许认为扯得太远。但是,非常抱歉,即使是从更早的136亿年前的银河系诞生开始讲起,本书的一号主角“电子”的来龙去脉也没办法说清。因此,只好一咬牙,走马观花地从宇宙的起源开始讲起。

大约在150亿年前,有一粒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小点(能量奇点),突然发生大爆炸。于是,空间和时间诞生了,万物的多途径全面演化也开始了。比如,与本书密切相关的演化分支可概述为:大爆炸后10-43秒之前,宇宙的密度超过质子密度的1078倍,此时,宇宙中的四种基本力(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混为一体,无法彼此区分。大爆炸后10-43至10-35秒期间,万有引力开始独立出现,不过此时宇宙中的其他三种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仍混为一体。

大爆炸后10-35至10-12秒期间,万有引力终于完全分离,夸克、玻色子、轻子等粒子已形成;强相互作用力已开始分离,但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仍混为一体。如今人类能够在宇宙中探测到的那些东西,都已在各自的区域内稳定下来了。

大爆炸后10-12至0.01秒期间,质子和中子及其反粒子等都已形成。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均已分离,即宇宙中的四种力均已出现。此后,轻子家族(电子、中子及相应的反粒子)开始独立出现,直到大爆炸后0.01至0.1秒期间,宇宙中充满了光子、电子和中子,但中子与质子之比高达10亿比1。至此,本书的一号主角“电子”登场了,并成为随后宇宙中各种“大戏”的活跃角色,以至于在接下来演化出的原子和分子等所有东西(当然也包括动物躯体、神经系统及大脑)中都少不了电子的身影。特别地,电子还在生物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实际上,早在1791年,伽伐尼就发现了生物电的秘密,他将青蛙与静电发电机连接成闭合电路,然后开启静电发电机,让青蛙的肌肉颤动,从而证明:神经细胞确实能借助电的媒介将信号传到肌肉。

非常有趣的是,9年后的1800年,伽伐尼的生物电启发了一位名叫伏打的伯爵,他制成了人类首个电池——伏打电堆。其实,伏打只是用一盆食盐水代替了青蛙躯体,然后将铜片和锌片浸于盆中,并接上导线,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电流。因此,如今回头再看时,本书主角脑机接口的始祖,其实是200多年前的伽伐尼和伏打,因为与蛙体一样,人体也类似一个酸碱性电池。人的神经也是一种导电体,准确地说是单向传播信息的半导体。实际上,在自然情况下,在神经细胞内,电信号主要从神经元胞体所在的树突传向轴突。形象地说,本书所论述的内涵型A I的关键,其实就是面对人脑和神经系统这个半导体时,如何更加精准地检测、提取、产生、复制和注入各种宏观、中观或微观的神经(脑)电场或电流,而古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开始了相关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就。这主要得益于电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它太喜欢张扬了。

实际上,电子不但到处抛头露面,还爱抢风头。比如,在导体中,自由电子能以光速传播而形成电流,并沿路形成电场;电子若附着在绝缘体上将形成电荷,并在静止或随绝缘载体一起运动时,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让路过的磁体、导体或其他电场产生明显感应,或改变所在地的电性能,后面的神经系统化学递质其实就是这种情况;即使待在遥远的云端,电荷也不老实,一有机会就制造出惊天动地的雷声和刺眼的闪电;电荷还可以根据其电极的正负差异,产生彼此间的排斥力和吸引力。难怪人类很早就发现了电的各种化身,比如,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就似乎意识到了电与雷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将一种带电的鱼类称为“尼罗河的雷使者”;古罗马时期的医生,就已开始用电击来治疗痛风或头痛,即让患者触摸水中的电鳐,就像至今仍用电击来起搏骤停的心脏一样,而这也是本书脑机接口的一个典型的现实应用;在地中海的古老文献中,很早就记载了琥珀摩擦毛皮后产生静电并吸引羽毛的现象。特别是早在400多年前的1600年,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就发明了一种能探测静电荷的验电器。1785年,库仑发现了著名的库仑定律,即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从此电学成了一门精密科学。1820年左右,奥斯特和安培等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此人类又学会了一种检测微弱电荷的方法,而该方法的改进版,至今(且在相当长时间的未来)仍是检测脑电波的法宝,自然也是脑机接口的法宝。

至于随后人们在电子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的成就,这里就不再介绍了,毕竟一方面内容太多,另一方面许多东西大家也都耳熟能详。所以,下面继续请出内涵型A I的其他几位主角和配角,当然这又得接续到前面的宇宙大爆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