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 让孩子活出自我
7.尊重孩子的性格
告诉孩子“跟别人不一样也没关系”
问卷调查结果
不会随波逐流而迷失自我
我的父母总是跟我说,重视自己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事。当我随波逐流而迷失自我时,经常会被父亲责骂。他经常跟我说,要有随时以自我为中心,掌控自己周遭事物的气魄。每当快要迷失自我时,我都会回想父亲的那段话,重新站回原点修正自己。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K同学)
不要模仿他人,思考现在的自己应该要做什么
我的父亲时常要求我思考现在的自己应该做什么。在我习惯父亲的教育方法之前,我模仿朋友或是未加思考就行动时,就会被严厉斥责。虽然也曾经想要反抗父亲,但母亲总是从旁协助我。然而,现在我能够独立思考,明确地依据自己的想法行动,这都必须感谢我的父亲。
(东京大学研究所I同学)
不要害怕跟其他人不一样
父母教导我,不要拘泥于常识及常规,重视自己思考的结果。并鼓励我,不需要害怕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
(东京大学研究所H同学)
“大家”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只培养协调性,孩子会变成“消极主义”
在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使其拥有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输给蔓延在社会之中的“同辈压力”。问卷调查中,很多学生的父母都教导他们“不要害怕跟其他人不一样”,给了孩子勇气。
因为同学们都这样说、因为老师说、因为电视上的人这样说,在沾染上“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应该跟着做”的思考方式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大家也很有可能犯错”。唯有养成自己决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自己应该要做什么”,才是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根本。
只重视“协调性”的教育,孩子很有可能会变成“奉承主义”和“消极主义”。我自己是在父母“任何事上都不要抢风头”的教导下长大,但回顾过去时,我却察觉到,很多的失败和后悔都不是因为“不抢风头”,而是消极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这让我惊讶万分。小心翼翼地迎合朋友,就结果而言,对双方都不是好事。在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上,这样是有负面影响的。
另外,强调自我的先生,让孩子们拥有“即便被批评也要说出自己的主张”的坚定能力。我先生及他的家人,如果无法光明磊落地陈述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就会全身不舒服。表面上看来好像很任性、过度自信,但并非如此。
跟我这种迎合奉承类型的人相比,他们为人正直,总是敞开心胸、真诚地跟人来往。而且,绝对不会被他人耍得团团转。
我先生也经常跟孩子们说,电视或新闻的报道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时他会挑选一个议题,告诉孩子媒体会这样报道,但自己持不一样的意见等。然后,询问孩子“你们怎么想?”,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意见和感想。关于人生的态度也是如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孩子们说:“不要变成没有远大梦想和目标,只会随波逐流的人。”
多亏有这样态度强势的父亲,我们家所有的孩子在“不随波逐流”“不害怕被批评,任何时候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的态度养成上有不错的成果。在“任何事情都不要太出风头”的教育下长大的我,如果独自养育这些孩子,应该无法教给他们这些。
虽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协调性教育很重要,但那并非全部。过度重视协调性会把孩子养育成随波逐流、没有自主性的人,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危害。
谦虚跟协调性固然重要,但一味地随着方向错误的人起舞,不如掌握形势让大家跟着自己走。有时候,不论其他人怎么想,自己要始终相信“大家都搞错了”。这种坚毅的态度,也是养成自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