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自上古煮茶、唐代煎茶肇始,至宋代以降的点茶、撮泡等,那些古老的传统饮茶习俗,在今天来看,似乎渐行渐远,乃至模糊不清,其实,它们并没有被历史的烟尘完全湮没,只是顺其自然地蜕变、融合或沉潜于此后的茶事之中,波澜不惊,与古为新。
尽管芸芸众生的一言一行构成了我们的历史,但是,由历代精英集体写就的历史,是无法兼顾到每一个人、每一个阶层的真实状况的。因此,我们当下读到的有关饮茶史料,大多是经过历代的文人雅士们有所取舍并系统滤清过的。它所反映的,更多的是少数诗礼簪缨之族,或高居庙堂之上阶层的饮茶方式,不可能如实呈现出处江湖之远的市井阶层及庶民百姓的饮茶流俗,故有“史难及庶人”之说。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少会思考:从上古的原始煮饮,到陆羽改进过的煎茶;从早期民间的斗茶,到经蔡襄等人改良过的点茶;从市井草莽的点茶、果子茶,演化成为明代以降的撮泡法等;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次第关联与相互影响?而这些,恰恰也是本书着力挖掘与探究的重点。要想弄清楚煮茶、煎茶、点茶、泡茶以及文人茶与工夫茶的深层勾连、互动与衍生关系,就需要借助大量的史料碎片,援以宋元以降的笔记、逸事、戏曲、小说等,从其委蛇曲折处,用心揣摩,细细探究出符合那段历史、人情的情理来。因为,世间的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外乎一个“理”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叙》说:“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则欲其详。”本书的写作思路即是本乎这个述写原则,对于大家熟悉的知识,阐述从简,甚至是一笔带过;针对大家比较陌生或是含混不清的问题,其论述则是条分缕析,重墨勾勒,尤其是明末清初,涉及影响文人茶向工夫茶嬗变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等因素的挖掘,更是不厌其详。
茶,既能给人以物质的满足,亦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从这个层面讲,茶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因此,饮茶无论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抑或是行为艺术,自古至今,无不受着政治的影响、经济的制约、文化的熏陶、审美趣味的左右等。工夫茶在明末清初的萌芽即是例证。究其本质,工夫茶其实是文人茶商品化、世俗化、生活化的产物。没有明末商品经济昙花一现的繁荣,没有阳明心学推动的个体意识的觉醒,没有基于人性之上的世俗审美的剧变,就不会有以追求生命感性存在与物质享受的具有世俗之美的工夫茶的诞生。当清代的饮茶方式再次被儒家赋予强烈的自省、养廉、雅志、修德等教化色彩之后,崭新的工夫茶饮自然就会在以儒家为正统的文人士族阶层,失去了培植其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这就是清代工夫茶,只能在远离主流意识形态且商品经济发达的少数地区偏之一隅的重要原因。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认识与思考的发展史。我们今天对茶的思考与认知,转瞬即成明天的茶史。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从这个意义上讲,拙著《饮茶小史》,虽名为小史,其实是一笔十余年来,经过独立思考、长期积累、去芜存菁、不敢误人子弟的流水账。是理解,是体会,是认知、是心得。这也是本书付之梨枣的意义所在。
本书从“秦取巴蜀茗饮始”,一直写到“健康瀹饮是根本”,以历代细碎、翔实的史料作支撑,以可靠确凿的前贤琐记、林下闲谈等为依据,力图从两千余年的历史脉络、余绪之中,相对准确地还原出那段中国的饮茶历史,使之茶脉赓续,气韵贯通。“风微仅足吹花片,雨细才能见水痕。”显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而已。鉴于本人驽钝学浅,所述所议,可能存在着一些缺憾或谬误之处,敬祈方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