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衡《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诗虽短小,却写得精巧别致,情思绵密。
此诗具体时间不详。但诗人在隋初曾做过聘陈内史,该诗可能作于此时。传说前两句刚出即被嘲笑。确实,以今语言之,就是“矫情”。何者?诗人本来想表达他作为隋臣聘使入南,感觉时间缓慢,过七天已经受不住,不显得矫情了吗?又说仿佛离家已两年,更是显得夸张矫饰。当然,细细品味一下,诗人是打了新旧年跨界这么一个特殊时间段的巧牌,好比后来诗人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之妙。可见他心思的细密。但是,诗歌是忌讳理性与过分机巧的心思的,故而宋人严羽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不过诗作的后两句“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虽然也动了心思,但用情炽烈,时间尺度也长了很多,因而获得不少赞誉,多少也弥补了前两句刻露的“凿痕”。
这后两句是说,等“我”北归时肯定在南雁北飞之后,但归家之念已经在这春花开放之前就变得异常强烈了。思,即归思。也就是说,在这个南国春天真正到来之前,诗人将要回到他的北国。那么读者要疑问,到了南国再等等,不就能欣赏到无边浩荡的春色么?而此时的北方,还是朔风凌厉、冰天雪地之时。但是,诗作的巧妙就在这里,宁愿忍却一个让世人难以抗拒的细软温柔的春天,也要回到那一个天寒地冻、体僵呼促的冬季,足见他早归的心切,以及他固执的乡情。也就是说,再好的南方也不稀罕,再不好的北国也是家园之所在。情感就是这么执拗,就是这么不可理喻。于是,一片深沉的乡思之情,就这样显现出来。
当然,这首小诗言近旨远,内涵很丰富。强烈而固执的思乡之情可能是一个方面,而在另一方面,诗人可能也是借助诗歌以表达别一份的思想。一是作为北国人,要对温柔之乡时刻保持一份警惕与戒慎。二是“清操厉冰雪”,一个人的清刚之气,需要在极其严酷的环境里方可锻造出来。纯净的操守、清正的贞洁,哪能离得了冰雪的淬炼呢?
《隋书·薛道衡传》说,“江东雅好篇什,陈主尤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可见其文采斐然婉媚。又说,“年十三,讲《左氏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可见少年的抱负。隋文帝开皇八年(588)伐陈,陈述拿下江东“四必”见解,深获主帅高颎(jiǒng)的肯定:“君言成败,事理分明,吾今豁然矣。本以才学相期,不意筹略乃尔。”亦可见诗人在文辞之外的战略心胸,自然并非泛泛文人可比。
【作者简介】
薛道衡(535—604),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文坛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历仕北齐、北周和隋朝。隋炀帝时,出为番州(今广州市)刺史,迁司隶大夫,世称薛司隶。大业五年,因奏对不称旨,逼令自缢,天下称冤。著有文集70卷,仅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文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