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醉美的古诗词里重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王禹偁(chēng)《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此诗,写一个士子清明过活的情形,虽然清寒至极,却过得忙碌而充实,给人一种积极的指向。

诗作前两句即言清寒难耐,暗示世俗清明,此日有花有酒,欢乐游春;而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更是花天酒地,招摇热闹。相对而言,清贫的诗人,自感蹩脚得像个郊野出家的僧人,没人瞧见,没人当回事,一时兴味索然。

但接下来,诗情顿然转折,翻成骨气,见出了指向。即是说,一时情绪的到来,谁也挡不了,人生确实不少时候,为自卑、为不如人流了眼泪;但生活还得要继续,该做的事还要接着做。三、四句说,确实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备不起火种,昨日寒食熄火(在清明前一天)后,就特地向隔壁邻居讨了火种,点灯夜读,直至今日清明天亮,晓窗下才撤去了灯火。确实,很多时候,生活中有不少不如意的地方,但只要一做事,就能够将清贫的窘迫及发慌的闲劲憋住,就会感到像挑灯夜读的士子一样,一宵的投入和充实,再到天明,老天自会帮忙,于是又见到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天。

另外,需说明的是,有人将诗作最后一句读成“讨取火种,准备清明天刚亮就起来点灯读书”,怕有问题,应当是“晓窗分与读书灯”。因为如果既有天明光亮,就无须再点什么灯。而次晓未及,读书自然仍须灯火照明。这是一般的常识。再者,再将诗作前后展读一番,又会发现,诗人在解嘲之余,是不是又自带了一份幽默?的确,很多时候,不如意的生活其实很需要那么轻轻地点化。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直言讽谏,屡受贬谪。至道元年任翰林学士,坐讪谤罢知滁州,改扬州。真宗时复召为翰林学士,预修《太祖实录》。又以直书史事为宰相不满,出知黄州,迁蕲州,病死。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著有《小畜集》30卷、《五代史阙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