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学记忆冲刺北京大学
我不是那种天生就记忆超群的人,因为性格内向,反应偏慢,虽然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却总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对于家里的亲戚,我经常忘记该怎么称呼,叫“姑姑”还是“姨妈”,是“四婆”还是“五婆”,总是害怕叫错了,最后干脆见到亲戚来了就躲着。
这样明显“记忆余额不足”的我,却阴差阳错地成了“世界记忆大师”。我的经历让我坚信,记忆真的有魔法,每个相信并训练它的人都可以拥有。
我在湖北省鄂州高中读书时,曾经看过登在《青年文摘》等杂志上的速记书籍广告,号称可以“5分钟记忆200个数字”“1小时记住100个单词”,我的第一感觉是:“这肯定是骗人的把戏!人脑又不是电脑,怎么可能做到?”
高二上课时我老走神,班主任袁文松老师把我叫去谈话,他的话点醒了梦中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你的目标在北京大学,考不上还能到武汉大学;如果你的目标在武汉大学,考不上你可能就到湖北大学了。你完全有实力冲刺北京大学!”我立刻决定要考北京大学,我想:“我不能和别人拼时间,只能通过改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通过特殊车道超车,实现考上北京大学的梦想。”
当时我妈妈开了一家书店,我找到一本肖卫编著的《魔幻记忆100%》,自学之后尝试用来背诵文章和政史地的知识。通过编歌诀、列图表、形象联想等各种方式,几个月时间就把文科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每次月考前一周,我都会把所有教材复习一遍,成绩也一直排在文科班前三名。
我当时还做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受到“三秒钟速记术”和“超级学习法”的启发,我和室友潘理朋把编好的歌诀和难点知识,录了20多盘磁带,利用吃饭、走路、睡前等空余时间反复听,让这些知识融入我的潜意识里。
现在回想,那时已是“我为记忆狂”。然而,正是这种对于记忆的痴迷,让我的高三岁月累并快乐着,虽然最终没有考出最好的成绩,但在2004年以590分的成绩来到了武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