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等等。
中华传统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华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欧美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
(1)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华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如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辟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珮、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烹饪时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像“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常闻常见的。
(2)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从传统的社会心理看,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明显地反映出宗法观念的影响。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华人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它不仅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纵向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细微的规定。如本人上一辈的男性长辈就有伯父、叔叔、舅舅、姑丈、姨丈等,女性长辈就有伯母、婶婶、舅妈、姑姑、阿姨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是由著意强调血缘亲疏和系别的宗法社会派生的。
(3)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区别
中华民族众多,各民族丰富多采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华民俗的整体。各民族民俗的差别是因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的。如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看,有平原、深山、密林、水乡、沙漠、海岛,气候条件也东、南、西、北相差极大。东北山林中的民族与南海岛屿上的民族,西北戈壁的民族与江南水乡的民族,必然会在各方面存在重大差别。
(4)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中华传统民俗基本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著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发展系统。考察中华民俗的传承,可发现其既保持著固有的传统,显示出鲜明的中式特色,又时时变动,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总之,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