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原理与防控对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在初步社会化中以接受过完整过程的人,他们会选择与本身价值观相同的人互相交往,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当不守法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所交换的可能就是各种的犯罪技法,黑客的手法可能就是从他们的朋友身上学来的。在亚克斯的书《偏差行为:社会学习观》(Deviant Behavior: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中对偏差行为的发生有七项见解:[7](1)偏差行为是依据机制条件原则学习而来的。偏差行为是由具强化或处罚性的非社会情境,加上观察别人被强化或受处罚的行为,再经过社会互动后学习而来的。(2)学习偏差行为的主要过程,操控于那些能协调或控制主要强化来源的团体手中。(3)学习偏差行为,包括特殊的技巧、态度和如何逃避等过程,是现有强化过程,加上有效与可用的强化物共同运作的结果。(4)已学会的行为和其发生的频率是有效及可用的强化物,加上有过强化经验的偏差或非偏差的规范和定义相互作用的结果。(5)差别强化行为的过程,一旦赋予道德、定义和语言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从事偏差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6)偏差行为的多寡是综合了强化的强度、数量与概率而成的,模仿偏差模式和强化的强度、数量与概率同样重要。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既不是单向地受内在力量的驱使,也不是单向地受环境条件的控制;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外部环境三者之间是双向地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人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创造环境,而改变或创造的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行为。人类行为的大多数类型是由个人经验组织起来的,而不是由先天程序安排好的。人的行为受先行因素、后继结果因素和认知因素的控制,这三种因素控制人的行为,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和榜样示范学习进行的。

评价

网络犯罪如同现实社会的其他犯罪一样,并无法由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网络犯罪现象,通常造成网络系统安全的潜在威胁主要包括来自环境及人员两方面,来自环境的威胁,分为两种:一是来自大自然各种环境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等天然灾害;二是来自环境的威胁,如信息系统本身或相关设备的故障,包括机器故障、电力系统故障、系统工作负荷超载等。另外,来自人员的威胁包含了无意的错误及刻意的攻击。所谓无意的错误主要是因人为的疏失造成对系统安全所产生的威胁,如操作错误、数据输入的错误、程序撰写的错误以及人员因情绪、健康等个人因素而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作,因而危害到互联网的安全;而刻意的攻击,则是指所有由不法人员为了某些目的,而对互联网系统所作的刻意攻击。由于这类攻击是人为刻意性的作为,为所有安全威胁中最难防范的。刻意的攻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8]:(1)破坏性攻击:这类攻击是企图破坏数据或中断系统的运转,造成系统的瘫痪或数据的遗失。(2)窃取性攻击:这类攻击是以企图非法窃取数据为目的。(3)篡改式攻击:这类攻击企图以数据篡改或变更数据处理程序,使系统中产生不正确的数据。所以,利用互联网犯罪与传统犯罪,其犯罪动机、目的与本质并无不同,从犯罪学的观点而论,除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使用者所涉的犯罪外,计算机犯罪属于典型的白领犯罪,所以在侦查上10%属于计算机、通讯科技的问题,90%仍可用传统的侦查方法。换言之,侦查网络犯罪时,逻辑上如果能掌握:谁是有动机及能力的犯罪者(M)?什么是犯罪者合适的犯罪标的物(O)?及防治网络犯罪的监控系统有无漏洞?管理、稽查单位或人员有无疏忽?以及抑制犯罪发生因素的缺位(P)等,就目前网络犯罪的发展来看,可通过日常生活理论诠释部分网络犯罪行为,但在概念化程度上似嫌不足。如能整合各项网络犯罪理论精华,并对所获得的数据、互联网稽查纪录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及判断各项犯罪症候,辅以必要的互联网专业知识及咨询技术人员,突破网络犯罪侦查瓶颈,借助现代科技侦查手段发现并惩处犯罪者。这样,对于网络犯罪的侦办效能将可大大地提高。


[1] 林宜隆、黄赞松:《网络犯罪学之探讨》,载《中央警察大学学报》2001年第38期。

[2] 网络上目前使用中的电子认证方法,归纳起来大约有如下数种:生物认证法、电话回拨系统、静态密码法、电子信物法等方式。

[3] Frank P.Williams III,Mariln D.McShane:《犯罪学理论》,周愫娴译,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版,第142页。

[4] [美]丹尼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范岱年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年版,第99页。

[5] Elliot Aronson、Timothy D.Wilson、Robin M.Akert:《社会心理学》,李茂兴、余伯泉译,扬智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474页。

[6] 李美枝:《社会心理学》,大洋出版社1984年版,第442页。

[7] Frank P.Williams III,Mariln D.McShane:《犯罪学理论》,周愫娴译,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版,第157页。

[8] 林宜隆:《网络犯罪与网络预防之探讨》,载《犯罪学期刊》199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