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大家,我变得更自我了——群体极化现象
你们太冒险了吧?
196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斯通纳在研究群体讨论和决策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现象:在群体讨论之后,人们做出的决策比讨论前的决策更冒险了。这一现象被称为“冒险偏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相关研究发现,群体讨论不仅会影响群体决策,使之更为冒险,还会让个人在决策时变得更加冒险。
驴友团成员:“原想环游全国,跟大家讨论后,决定环游世界。”
你们太保守了吧?
研究者发现,当一群保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时,人们最终做出的决策会比讨论之前更加保守。这一现象被称为“谨慎偏移”。
相关研究发现,“谨慎偏移”不仅发生在群体决策中,也会发生在个人身上。一个保守的人跟一群保守的人在一起讨论问题后,会变得更加保守。
宅男团成员: “原想去远方走走,听了大家的建议后,还是在家门口遛遛算了。”
英雄所见略同!
当一群想法和观念相似的人在一起时,彼此的交流和讨论会加固其共有的信念。
很抱歉,恕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一群想法和观念有冲突的人在一起时,彼此的交流和讨论会加固各自原来持有的观念,从而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讨论前
讨论后
为什么大家在一起更偏激/保守了?
许多事情都没有客观标准,人们的标准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科林·弗雷瑟把群体讨论会加固个人信念、使群体/个人决策变得更冒险/保守的现象综合在一起,统称为“群体极化”。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极化受到了如下三大因素的影响。
1.信息
(1)在群体讨论中,我们会听到更多支持我们想法的意见,从而使原本的想法得到强化。
(2)在群体讨论中,我们会听到更多新信息、新想法,当我们聆听,尤其是参与探讨或思考这些新信息、新想法时,就会受其影响。
2.规范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会通过跟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
(1)当发现自己的观点跟别人一样时,我们倾向于更强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得到他人的认可。
(2)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观点跟别人不同时,我们会自发形成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从而更坚定自己的信念。
(3)受自我服务偏差影响,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优于他人。在讨论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其实一点也不新奇、出众时,会不甘落后,更自由、更极端地表达自己的偏好,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3.群体决策规则
在群体决策时,由于行动的责任由群体内所有成员分担,因此更容易做出极端决定。
Epilogue
结语
1961年,当时还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的詹姆斯·斯通纳在实验中发现了“冒险偏移”现象,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随后掀起了一股研究群体冒险性的浪潮。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发现,群体讨论的结果不仅仅是可能发生“冒险偏移”,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讨论之前群体对某一议题呈谨慎倾向,而在讨论之后这种谨慎倾向变得更为明显。法国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和扎瓦洛尼等人意识到了这一情况,首次使用“极化”和“极化效果”来取代20世纪60年代颇为流行的“冒险偏移”的说法。1971年,社会心理学家科林·弗雷瑟等人则在论文中将“群体”和“极化”两个词并置在一起,创造了“群体极化”这一术语。
群体极化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麦科比发现,当男孩和女孩跟同性伙伴在一起时,两个群体间的性别差异会有所扩大。又如,在大学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善于思考的学生与不善于思考的学生间的差距会拉大;当无法管束的不良少年聚在一起时,其破坏力会远远大于单个个体所造成的破坏的总和。
此外,互联网上的群体极化现象也颇惹人关注:有着相同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和立场的人们,通过论坛、聊天群、博客、贴吧等网络社区联结在一起,网上冲浪者们在虚拟的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故事,寻找着“志同道合者”的关注和支持。长期活跃于网络社区中的人,其理念会跟该社区的其他成员更为接近,与其他成员共同持有的理念则会得到强化,变得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