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看你,还只是在看手机?——焦点效应、透明度效应
“我”是大宇宙中的“小我”,每个“小我”都有一个自我的宇宙。
在这里,“我”是一切的中心,全世界都是“我”的观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研究者让大学生试穿胸前印有励志话语的运动衫去见同学。约40%的被试确信同学会记住自己衣服上的字,但事实上仅有10%的人记住了。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穿着印有过气摇滚歌手的T恤去上课。被试认为50%的人会注意到尴尬的衣着,实际上仅有23%的人注意到了。
焦点效应
人们倾向于把自己视为一切的中心,并且容易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这就是焦点效应。
暗示太明显,连“猪”都已经发现了
透明度错觉
人们倾向于高估他人对自己情绪和情感的关注程度和理解程度。当自己快乐时,认为自己的快乐都写在脸上,对方一定会觉察到;当自己悲伤、愤怒时也是如此。但事实上,你的表现并不像你自己意识到的那样明显,他人对你情感和情绪的感知,也不像你认为的那么敏感。这就是透明度错觉。
我认为这样,世界就是这样?
你以为对方知道一些事,但对方其实并不知道。
过度紧张
在公开场合、重要的社交场合,人会因担心他人发现自己紧张而变得更加紧张。
自作多情
认为自己的仪表、情绪、谎言等影响到他人,实际却是他人的言行与你无关。
夸大社交失误
担心他人会很在意你的失误,并为此自责不已,实际上别人根本没放在心上。
我打翻了他的水杯,
他一定觉得我是个冒冒失失的人。
造成压力
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获得他人的欣赏、好评与称赞,从而努力迎合他人的期望,压抑自己的某些需求。
虽然我有许多话想表达,
但与其说错,不如不说。
Epilogue
结语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鲍迈斯特说:“对于人类来说,没有比人更有趣的话题了。再者,对于多数人来说,最有趣的人正是他们自己。”自我觉知会让我们有意识地设定目标、管理自己的声誉和社会关系;同时,作为社会人,我们的自我感觉与社会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回忆,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反应;同时,他人的言行、态度也会影响我们的自我塑造。
除了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心理学家还提出很多我们在自我觉知时的有趣现象。比如,社会环境会影响我们的自我知觉,当一位女士发现身边多数人为男性时,会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女性角色,并敏锐地注意到男士们对自己的反应;当一个亚洲人置身于欧美国家时,也会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亚裔身份,并觉察到欧美人对自己的看法。再如,社会关系有助于我们界定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是换形象的高手,跟不同的人在一起,言行表现会迥然不同,比如跟妈妈在一起是一个样子,跟好朋友在一起是一个样子,跟恋人在一起又是一个样子。
在当代心理学中,“自我”是最热门的主题之一。正因为有自我概念,我们才可能回忆回去、评估现在并计划未来。但心理学家马克·利里却认为,“自我更多的时候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