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亲爱的读者,您在阅读此书时,会遇到古人字、号、谥号等内容,若不留心,就会一带而过,它们往往不被重视或了解,可能会被忽略,且容我赘述一番书中出现的字、号、谥号等称呼。
古人的名是幼时由父亲或尊辈给取定的,通常有两种人可以直呼其名,一种是本人父母等长辈,另一种便是天子。文人十有八九是清高的,有希望被尊重和认可的心理,对名十分珍重,不直呼他人之名,以示尊重。
古人有对他人称敬语、对自己用谦语的好习惯,既然他人不能叫自己“名”,那应该怎么称呼自己呢?
古人称呼对方的“字”或“号”。“字”通常在成年时由尊长取定,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尊称“字”是出于尊敬和礼貌,如称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苏轼为苏子瞻。在古代,名和字往往被有意义地联系在一起,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仲”代表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取字时家里排行就排定了。早在《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的表述中就可见这种命名方式。
“号”又叫别号、雅号、表号。“号”与“字”的根本区别是,“号”一般由自己取,用于自称时显示某种志向、情趣或抒发某种情感。用“号”称呼他人也是一种尊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另外,人出了名,成了名人,为了给故乡增色,便将姓与家乡并称,如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人称孟襄阳;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人称汤临川;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末有一副流行于民间讽刺李鸿章和翁同龢的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中的“宰相”是指安徽合肥人李鸿章,用“合肥”代指;下联中的“司农”(相当于农业部部长)是指江苏常熟人翁同龢,用“常熟”代指。此联流露出当时老百姓对吸食民脂民膏的官吏的埋怨、讽刺之情。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习惯对在朝廷供职的官员称官职以示尊敬,这一习惯至今还保留着。春秋时称爵,爵最早是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后来封建时期就成了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官级制度之一。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记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区域内建立邦国,以藩屏周。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备。爵位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如汉初刘邦封皇子为王,唐代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明代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
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其一个中肯的称号叫谥号,有褒贬之义。褒义最好的就是文、武、成、桓、昭、穆、景、明等;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贬义的,如冲、殇、愍、哀、悼等;厉、幽、炀均表示贬义。常见的“文”,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谥号算是盖棺定论,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情况较为复杂。西周时期,给地位较高或有一定身份的死者加谥号的做法已比较普遍,天子死后叫某王,如周成王、周康王;诸侯死后叫某公,如晋灵公、晋文公;大夫死后叫某子,如赵简子、赵襄子。这也是中国帝王文化的一大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字、号等称谓只有在书中才能看到,生活中不再常表字、号,不过书画作者出于作品落款的需要,还常使用字、号。人们在社交礼仪活动中,在一张名片上面印好自己的电话、姓名、职务、住址等信息,化繁为简,向对方介绍自己更为简便。如今网络信息时代,见面扫一扫加个微信就OK了。
本书在讲述科举考试历史故事的同时,还引入知识链接,旨在为读者延伸阅读、拓展内容的同时,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厘清每一段错综复杂、时空交错的历史。每篇故事前引入古诗一首,借诗缩略地展示文章内容的思想和内涵,希望可以引领读者饶有兴致地去阅读,了解科举考试内外那些有趣的故事。好了,不再老王卖瓜,还是请阁下看正文吧。
作者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