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领导干部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以上民法典的基本框架是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此外,民法典规定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应当掌握的重点,这些原则是民法的价值,是民事法律规范必须坚守的准则,也代表了民事法律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鉴于民法典基本原则在整部民法典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的重要意义,本书第三讲专门介绍民法基本原则。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贯彻落实民法典提出了全面、明确要求,以下仅就民法典实施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具体问题谈一些体会。
第一,关于民法典配套制度建设。民法典的配套制度建设任务很重,既有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和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费用的法律或法规、动产统一担保登记的法律法规、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等,又有司法解释甚至立法解释的清理。配套制度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固然是最高立法机关、国务院及其部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但地方的配套制度建设也不应忽视,尤其是在中央制度供给到位之前,地方在一些领域并非没有作为的空间。
第二,关于民法典时代的执法。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民事主体权利意识的快速提升,必然会对执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法典时代的执法,更应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上下功夫。同时,民法典规定了不少政府或其部门的责任,如民政部门的临时监护义务或紧急情形对被监护人的照料职责,公安机关对高空坠物致损的调查职责等,各部门有必要提前研判民法典实施对本部门的影响,认真梳理民法典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关于民法典时代的司法。最高人民法院对司法解释的清理不可能在民法典实施时一步到位,民法典实施后新情况、新问题、新案件的出现不可避免,各级法院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有必要提前研究民法典实施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案件,及时应对,统一裁判尺度。
第四,关于民法典时代的普法。民法典是“十四五”时期普法的重点。未来民法典的普法应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定向、科学规划、形式多样原则。领导干部的民法典普法应突出实施好民法典重大意义、民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宣传教育;青少年的民法典普法应尊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突出民法价值引领,培养积极、负责任公民;广大群众的民法典普法要贴近生活,既要重视权利教育也要强调权利界限和义务教育,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和小微企业的民法典教育,使优质普法资源向基层下沉。
第五,关于对民法典的研究。民法典的规定还有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数据权利界定问题、土地经营权的性质问题、自然资源权利体系问题、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落地问题等等。民法典实施后,新的问题还将不断产生,对民法典的研究应有前瞻性、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