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律读本:育人三十六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举一反三

Learn by analogy.

“举一反三”,源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7宋代程颐疏解:“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18对于受到启发的状态,程颐又说:“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19宋代朱熹的观点与之相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20“举一反三”连用,始见于初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引《蔡邕别传》:“邕与李则游学鄙士,时在弱冠,始共读《左氏传》。通敏兼人,举一反三。”21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断限》中批评班固《汉书》时亦用此语:“表志所录,乃尽牺年,举一反三,岂宜若是?”22

举:列举;反:类推,推论。“举一反三”的意思是:列举一件事情,并以此类推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形容善于推论,触类旁通,由此知彼。

要全面理解举一反三,还需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来考虑。“愤”就是学生积极思考某一问题、急于解决而又尚未解决时的状态,这时教师应给学生启发指导。“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想表达又难以表达清楚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进行自我思考,能够从一件事情类推至其他事情。

清代邵之棠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统编》中载有《记性悟性辨》一文,展现了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子夏曰‘月无忘其所能’,言人贵有记性也;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言无悟性,则记性亦徒然也。斯二者相辅而行,相因而得,学问由是成,事理由是发,为古今来学者所不可缺一。”23学习不仅需要记性,还必须有悟性,才能举一反三。

(清华大学 王传毅、刘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