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和启示:首先树立跨文化教学意识
当你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第一天,你就来到了跨文化的大门口。从那时,你就应意识到你需要跨越的文化就是第一道门槛。即使如此,还有许多是你意想不到的。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一切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而这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即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这就是说,即使一个国家,民族可以不同,甚至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复杂性。
想想,中国教师走进外国学生的课堂。这些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成长的教师,面对的是异国来华的学生。这些学生又是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由于国家、民族、出生地域、成长环境差异,形成的文化素养千差万别。
无疑,这个学科的教师面对的是切切实实的多元文化。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审美、价值观……也就自然有千沟万壑的差异。这也就是文化距离。
这种文化差异、文化距离自然会造成种种文化冲突。这种差异之大、冲突之强烈,有时甚至会叫你感到窒息。这就是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
国际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语言教学。教师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特别需要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了解文化、跨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及作用。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问题:
1.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对语言和语言交际有规约作用。
所谓“跨文化”的跨越,正是在教学中去揭示这种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特殊的文化因素。向学生揭示这种文化因素对语言和语言交际的规约及其法则。以期使学生在言语交际中不发生歧义、歧解。准确、得体地进行交际。
这种文化因素是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必须研究的教学内容。
2.学生自身的文化因素必然影响教学甚至干扰教学。
国际汉语教学面对的是不同国家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必然表现出他们各自所属民族文化特征的影响,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复杂性,自然会干扰和影响教学。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是一个国际汉语教师不能忽视、也必须逾越的教学障碍。
国际汉语教师面对的是多元、多维度的文化。所以,“跨文化”语言教学,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跨越”,也包含着教师的心理跨越。
如何跨越?
一是要去学习,去了解异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的备课是最为复杂又艰巨的。常常被比作“在语言和文化的五洲四海中泅渡”。丰富教学档案,是逾越这种文化障碍最务实的出路。
教师必须掌握中外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必须了解出使国的政治体制、国家历史,了解国家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了解宗教信仰、政策法律等及民情、民意,这是走进课堂前必做的功课。
二是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但从教学角度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还要研究语言习得者自身文化因素的影响。后者是备课不容忽视的内容。
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应意识到跨文化的语言教学,同样需要教师本人的心理跨越——跨越习得者的文化干扰。转变思维方式,调换视角,理解文化的多元及其复杂性。树立跨文化教学意识。
迈过门槛,那一定有跨越的辛苦、转变的阵痛。低下头来,好好研究这个门槛,花气力迈步就是了。
跨出门,海阔天空。一定有一幅惊艳的画作,清新而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