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应用与教学篇
相互性实词的配价特点主要是由“相互性”这个语义要素决定的,而“相互性”义素具有很强的人类普遍性,因此,相互性实词的配价该属于“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内容,在不同的语言中应当有较为一致的句法表现。下面列出英语相互性动词to meet(碰见,会见)的几种主要句式,它们正好跟汉语相互性动词的几个公式相对应:
(67)John and Mary have met.=Mary and John have met.(公式1)
(68)John has met with Mary.=Mary has met with John.(公式2)
(69)They have met.(公式3)
(70)John has met Mary.=Mary has met John.(公式4)
其他语言也有类似情况。因此,掌握相互性实词的配价特点和基本句式,不会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大的难点。
然而,对于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外族人来说,相互性实词仍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内容。下面分四个方面来讨论。
一、相互性的表达手段
汉语表达相互性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都用相互性实词来表达。除直接用相互性实词外,常见的就有三种,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1.1 相互性状语(互相、相互、彼此、相)
(71)他们俩在互相掩护。
(72)这两种观点相互对立。
(73)老王和老张还在彼此谦让。
(74)既然你们两位彼此是老朋友,这件事就不要相互推诿了。
(75)侵略者与汉奸相勾结。
相互性状语就是让相互义作为独立义位出现,而相互性实词则是让相互义作为实词义位中的一个义素。几个做相互性状语的词在动词前的句法作用和语义完全相同,但词性不尽相同,需要向学生说明。“互相”是副词,只做状语﹔“相互”是区别词(非谓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如“相互关系”﹔“彼此”主要用于人际关系,有名词性,如“不分彼此”“彼此的经历相同”,所以《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1980)把“彼此”划入代词,本文为方便把动词前的“彼此”也看作相互性状语,“相互、彼此”做状语也不如“互相”常见。单用的“相”也是副词,见于书面语体,“相”主要还是用作一些相互性实词的构词语素,详下。
相互性状语是汉语中表达相互义的首要手段。它最常用,没有语体限制,最能类推,学生也最容易掌握和使用。如“互相打听,互相了解,互相批评,互相包庇,互相为难,互相教语言,互相是老师,互相做观众”等。在相互义表达方式的教学中,应把相互性状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中最常用、组合最不受限制的“互相”可以看作这组词的代表,“相互、彼此”则作为其同义形式。
部分相互性实词也可以带相互性状语,而另一部分相互性实词则不能带相互性状语,这也需要在汉语应用和教学中注意。相互性实词带相互性状语的如(72)、(74)中的“彼此是老朋友”和(75),再如“互相交换,互相争吵,互相友好,互相交叉,相互串通,相互通航,彼此合作,彼此接触,彼此是邻居”等。这些相互性状语是羡余信息(但可能有语用或节律方面的作用),删去后不影响语义关系,而非相互性实词前的相互性状语若删去便会改变语义关系,比较:
(76)他们俩在互相争论。=他们俩在争论。
(77)他们俩在互相指责。≠他们俩在指责。
不能带相互性状语的如“*互相结婚(比较:互相结合、互相通婚),*互相合伙(比较:互相合作),*相互会战(比较:相互会合),*相互碰见(比较:相互见面),*相互联袂、?相互谈判(比较:相互商量)”。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不能带相互性状语的词似乎本身表达的相互性更强,而能带相互性状语的词有的带较强的共同义,有的有单向行为的意味﹔第二,本身含“相、互”语素的相互性实词不能再带相互性状语(*相互相会、*互相互助)。
1.2 人称代词的回环式互指
(78)他们两人……笑迷迷地你看我,我看你。(鲁迅)(=……笑迷迷地对视着)
(79)他们……说到逗趣处,就你推我一下,我打你一巴掌。(《河北短篇小说选》)(=……互相推,互相打巴掌)
这种手段的最常见格式是“你V我,我V你”,两个V多半相同,但也可以不同,如(79)。此外,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形式,如:
(80)他们俩还在你怪他他怪你。(你V他,他V你)
(81)两个房客都是贼,于是你偷我的钱,我偷你的钱。(你V我的O,我V你的O)
(82)张明和李刚两人哪,你得奖,我不服,我得奖,你不服。(你V1,我V2,我V1,你V2;V2获得了相互性)
回环式互指是代词虚指用法之一,也是对称格式中专表相互性的一种格式(参看刘丹青1982),极富汉语特点。这种形式带有口语性和描写性,整个儿像个形容词,可做描写性的谓语或状语,如“他们还在你看我我看你的”“别你推我我推你地不肯表态”。但这种形式较不简洁,主要用于口语,句子不能太长,内容不能复杂,在正式文体中作用不大。因此,这种手段的重要性远不如相互性状语。当然,它作为代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和地道的汉语风格,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定阶段需要向学生介绍并讲解,但在早期,学生能听懂和读懂已属不错。至于使用,由于这种表达方式跟许多语言(尤其是欧洲语言)相差很大,因此只有汉语语感已相当丰富的人才会使用,许多人即使能听懂读懂也很少会说它写它。所以,只有到了汉语教学很高级的阶段,才可能提出较熟练掌握这种表达形式的要求。
1.3 疑问代词“谁”的呼应式互指,如:
(83)在他面前站了几个人,谁也看不见谁。(刘白羽)(=……互相看不见)
(84)两个人从此意见不合,谁也说不服谁。(赵树理)(=……互相说不服)
(85)咱们俩谁也别管谁的事儿。(=……互相别管)
据丁声树等(1961:164),这种用法是疑问代词任指用法的一种:“两个‘谁’字,一个做主语,一个做宾语,指的不同的人,表示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但例(85)一个做主语,一个做宾语中的定语,同样也表示相互关系。这种形式的“谁”前一般都有并列/复数性的先行词。这种形式也富有汉语特点,有很强的口语性和强调语气,又主要用于否定句,因此使用较受限制,外国学生不习惯使用,可以选用相互性状语的方式来表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当以理解为主,不宜过早提出熟练使用的要求。
二、相互性实词的辨认
语言中表达相互义的手段很多,每种语言都只是让一部分带相互义的内容具有固定词项,词项的范围各语言可能很不相同。例如汉语中的相互性动词“酬唱、对峙、圆房、换亲”在英语中难找专词,而英语中的相互性名词cousin(互为堂表兄弟姐妹的人)、counterpart(在性格、作用、职位等方面互相对应的人或物)在汉语中也缺少可对应的词项(counterpart)。因此,学好或用好汉语相互性实词的重要一环是了解词项的范围。本文附录提供的词表就是为此服务的。此外,汉语的相互性实词也有一些词形上的特点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辨认和记忆。
最明显的是前面带“相、互”的词语。其中的“相、互”实际上就是凝固在词中的相互性状语,相互性的句法现象也就因而成为构词现象。从附录可见,用“互”构成的词只有4个,用“相”构成的则多达近30个。用“相、互”构成的相互性实词基本上都属于二价不及物的“来往”类动词或形容词,个别属于三价及物的“交换”类,如“互通(情报)”,没有发现二价及物的“碰见”类。
不过,带“互”的词都有相互性,带“相”的却未必。动词前的“相”在汉语历史上长期并存互指和偏指两种作用,偏指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面行为,详见吕叔湘(1942)。偏指用法的“相”在现代书面语中偶有出现,如“要以礼相待”,在口语中不多见,但保存在构词法中。《现代汉语词典》中收的就有“相传(代代相传)、相继、相劝、相扰、相率、相信、相沿”。成语中偏指的“相”如“反唇相讥、刮目相看、一脉相承、鼎力相助”等。方言词如吴语的“相帮”,西北官话的“相跟”等。教学中要注意辨析,不要把偏指的“相”误解为相互性的标记。
其他常用于相互性实词的语素有“对-、分-、共-、合-、换-、会-、交-、结-、接-、联-、连-、轮-、齐-、通-、同-、争-”等,其中不少兼表共同义。详见附录。
当然,决定一个词是否属于相互性实词的内在因素应该是相互性语义而不是词形,带有同一构词成分的词可以因语义不同而分属相互性词和非相互性词,甚至同一个词也可以因义项不同而分属这两类。正文所举及附录所列的相互性实词,都是考虑到它们有相互性,并不意味着它们只有相互性,其中有些词的另一些义项并没有相互性。例如“同学”指在同班或同校学习的人时是相互性名词,用作对学生的普通称呼时是非相互性名词。再如“跳舞”指跳交谊舞时有相互性,指舞蹈表演时就没有相互性。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各分出两个义项,分别对应于本文所说的相互性和非相互性。有时候,两类义项非常接近,单凭语义直觉还难以分辨,连权威性词典也可能将它们合为一个义项,所以最终的辨认标准还是一个词有没有相互性实词的配价特征及其句法表现。比如,“友好”一词,在“A国和B国很友好”中显然具有相互性,但在“我们对他们很友好,他们却对我们很不客气”中,“友好”却没有相互性,而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态度,用作非相互性的二价形容词(即刘丹青 1987所说的“双向形容词”),这两种“友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属同一个义项。给相互性实词分类也要注意这一点。如“熟悉,认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作为及物动词释义,这两个词带宾语时并没有相互性,如“我认识他(,可他不认识我)”﹔但它们如果用在公式1—3中却有相互性,如“我们俩认识(,你不用介绍)”,因此它们作为相互性实词当属于形容词,尽管词典不一定收这个义项。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结合用例和句式对兼有相互性和非相互性的一词多义现象(尤其是现有词典尚未分列义项的)加以辨析,让学习者较准确地掌握汉语相互性实词的范围。
三、不自足用法和变换的限制
在相互性实词的教学中,首先要让汉语学习者熟悉本文所述的相互性实词的各个公式,因为这些公式满足了相互性实词的配价要求,使句法组合达到了语义的自足,而各式之间存在的相互变换关系则体现了它们在配价上的深层一致性。同时,也要让学习者了解言语实际中的变化情况,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使用。相互性实词在言语中的变化,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论元不足,相互双方只出现了一方,使句法表层在配价方面不自足,但在一定条件下却符合语法,可称不自足用法。另一类是应有的句式变换在一定条件下受到限制,可称变换的限制。
相互性实词的各个公式,都包含表示相互双方的两个论元或一个二合一的并列/复数论元。但是,以相互性动词为谓语核心的句子,如果只有一个单数施事或当事论元,即使孤立出现,也并非都不合格,如:
(4’)*张明今天碰见了。
(86)*张明今天结识了。
(87)?张明今天商量了。
(88)?张明今天交换了礼物。
(89)张明今天吵架了。
(90)张明今天结婚了。
这些例句在语法上的可接受性逐个递升。分析起来,可接受性的强弱,跟动词信息强度有关,而信息强度跟行为的频度又呈反比。(4’)的“碰见”是每个人随时发生的行为,频度极高,信息强度就很低,人们关心的是与“谁”碰见,因此必须加上行为的对方,句子才有足够的信息强度从而成立。(90)的“结婚”对个人来说频度很低,信息强度就很高,人们完全可能只关心一个人的婚姻状态而不涉及其婚姻对象,因此不自足用法也有很高的可接受性。其他各句介于这两端之间。居中的(87)、(88),孤立存在的可接受性不强,但只要略微加上一点背景或换一些成分,句子的可接受性就可能增强,如:
(87’)我让张明来我们公司干,他还要商量一下。
(88’)张明今天交换了住房。
以上可接受的不自足用法都没有包括也没有隐含行为对方,这可以叫无省略的不自足用法。假如句子的上下文或交际背景中存在听说者都明白的相互性行为或关系的对方,则不自足用法基本上都具有可接受性,可以叫省略性不自足用法,如:
(91)一直到他哥哥乘机到了南京,他赶去会晤。(刘白羽)
“会晤”的对方是上一分句中的“他哥哥”,所以无须说出。无省略的不自足用法主要见于信息强度高的行为动词,其他相互性实词,包括形容词、名词和行为性弱的动词,主要表示两个个体或两个方面之间的静态关系,若没有另一方,句子的信息强度就很低。所以,这些词的不自足用法主要是省略性的,如(方括号中词语是语义上省去的对方):
(92)他的态度[跟我们的态度]很对立。
(93)这个观点[跟刚才提到的观点]很不相同。
(94)这帮家伙已经拿住了你的把柄,你最好还是[跟这帮家伙]合作。
(95)你最好还是[跟我们]合作。
(96)张明应该帮他一把,他毕竟是[张明的]老同学。
(97)李刚[跟我]是多年的邻居了。
大体上,在有上下文或交际背景的情况下,隐含的成分可以在上下文或背景中找到,在没有这些条件时,说话人自己较容易成为隐含的对象。
以上都是相互性实词用在谓语位置(包括系动词“是”后)的情况。此外,形容词常做定语,名词离开“是”时可以做许多种成分,这时候也有不自足用法,隐含的规律跟做谓语大致相同,如:
(98)他去拜访了一个[跟他]有相同爱好的收藏家。
(99)[跟此事]有关部门正在处理。
(100)你快去找一位(你的)朋友来帮忙。
(101)(我的)同学都走光了,实在孤单。
(99)的“有关部门”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不自足定名短语,以致人们差不多已感觉不到它的不自足性了。其实它总是在讨论某种事务的背景下使用,那种事务就是隐含的对象。汉语教学中碰到这类现象,应提醒学习者注意隐含的成分,以完整理解句子的意义。
下面再谈谈变换的限制。仅从配价角度看,一定类的相互性实词的几个公式之间都能互相变换,同一公式中等号两边的句式也能互相变换(即N1和N2的换位),这些变换都不改变语义关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类变换却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汉语学习者应了解这些限制,以根据情况在诸多句式中选择最合适的句式来表达相互性语义。
首先是话题的限制。相互关系的双方有主语、状语、宾语三种位置,其中主语的位置通常带有话题的语用功能,话题连贯性的要求使某些变换不宜进行,如:
(102)鸿渐到外文系办公室接洽工作,碰见孙小姐,低声开玩笑道……(钱锺书)
(103)党支部书记到医院看望病人回来,半路上碰到我,跟我谈过他。(浩然)
(102)前后分句都沿袭“鸿渐”的话题,自然不宜插入“孙小姐碰见鸿渐”。在没有上下文时,第一人称较易占据主语位置,但在(103)中,因为前后分句都以“书记”为话题,若插进“我碰到书记”会非常别扭。
其次是邻近语义成分的限制。有时相互性词语前有一些只与相互双方中的一方有关的成分,这时也只能让这一方做主语,如:
(104)她最爱和名人唱和。(鲁迅)(≠名人最爱和她唱和。)
(105)他很想成为你的同事。(≠你很想成为他的同事。)
最后是相互双方的语义类别(尤其是生命度25)的限制。对行为性强的动词来说,典型的相互性存在于语义类别相同的词语之间,一般要求生命度相同或接近,即在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物质、抽象概念的等级序列中取同级或邻级单位。假如相互性动词用于生命度较远的事物之间,语义关系容易偏离相互性,双方关系也难以完全对等,这时通常由生命度高的名词占据主语位置,难以变换为其他句式,如(106)—(108),而括号中的句子因为双方生命度相等而可以有其他变换式:
(106)张明和旧传统已经决裂了。(比较:张明和他哥哥已经决裂了。)
(107)张明昨天碰见了一件怪事。(比较:张明昨天碰见了李刚。)
(108)小孩接触电器会出事故。(比较:酸性物质接触碱性物质会发生中和反应。)
行为性不强的相互性词语则限制小一些,如:
(109)我可跟这件事情无关。(=这件事情可跟我无关。)
(110)我一直跟水牛是好伙伴。(=水牛一直跟我是好伙伴。)
四、歧义现象
相互性实词的应用和教学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含相互性词语的句子比较容易形成歧义现象。当句子主语是并列/复数成分时,这个成分既可以理解为二合一论元,属自足句,也可以理解为相互双方中的一方,属不自足句。下列句子孤立存在时都是歧义句,括号中是两种不同的理解:
(2)张明和李刚碰见了。(张明碰见了李刚/张明和李刚碰见了另一个人)
(111)这两个音符很协调。(这两个音符彼此协调/这两个音符跟其他音符或全曲很协调)
(112)他们是邻居。(他们彼此是邻居/他们是另一个人的邻居)
从句式看,公式1和公式3以并列/复数成分为主语,用这两个公式构成的句子孤立地看都可能是歧义句。公式2、4、5中相互双方分属句中的不同成分,不会引起这种歧义。由于公式2所用的介词“和、跟、同、与”也兼公式1所用的并列连词,在介词前缺少状语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并列连词,则公式2也可能产生公式1的歧义。如:
(113)张明已经跟李刚碰见了。
这一句本没有歧义,但若去掉“已经”,则“跟”有介词和连词两解,后一解使整个句子等同于例(2),从而带上例(2)的歧义。当然,这不是公式2本身的配价性歧义,而是由介词、连词的兼类造成的公式1和公式2的歧义,但它毕竟使公式2也可能产生歧义,增加了相互义句子歧义的比例。
从配价语法的角度看,配价性歧义的成因主要是论元在表层的空缺,如“鸡不吃了”,“吃”是二价动词而句中只出现了一个论元“鸡”,由此造成歧义,只要补齐论元,歧义便不存在,如“鸡不吃米了”“鸡我们不吃了”。而相互性词语的上述公式1、2、3等本身是论元齐全的,但仍可能造成歧义。究其原因,是相互性词语的论元不但有大家共有的“论元隐显”问题,还有自身特有的“论元分合”问题,两者的交叉便形成了相互性词语的歧义的普遍性。
针对相互性词语歧义较多的情况,应当在理解时注意辨认歧义,在表达时避免歧义,在教学时分析歧义。歧义的消除主要靠上下文和交际环境。这里,也可以找到一定的规律。在孤立的句子里,两种意义中自足性的理解占优势,如:
(114)咱们毕竟是亲戚。(a.我毕竟跟你是亲戚。/b.咱们毕竟是他的亲戚。)
(115)咱们毕竟是亲戚,去喝他几杯喜酒还不应该吗?
(114)孤立地看倾向于理解为a义(自足),不大可能理解为b义(不自足)﹔(115)的前分句跟(114)同形,但在上下文的支持下,却倾向于理解为b义(不自足)。
参考文献
丁声树等 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科姆里(Comrie, B.) 1981/1989 《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刘丹青 1982 对称格式的语法作用及表达功能,《语文知识丛刊》第三辑,北京市语言学会编,北京:地震出版社。
刘丹青 1983 亲属关系名词的综合研究,《语文研究》第4期。
刘丹青 1986 汉语相向动词初探,《语言研究集刊》第一辑,江苏省语言学会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刘丹青 1987 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吕叔湘 1942 “相”字偏指释例,齐鲁、金陵、华西三校《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二期,收入《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吕叔湘(主编) 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莫彭龄、单 青(刘丹青) 1985 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附录】相互性实词汇录
本表分相互性谓词表和相互性名词表两个部分。谓词表由刘丹青(1986)所附“相向动词总表”修订而成。原表由《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通检而得,分相向动词和准相向动词(即兼共同义的相互性动词)两大类,六小类。此表修订内容有:1.将两大类合并(因界限并不清楚),保留原来的小类,合并后实分三小类;2.增加了相互性形容词,并归入配价功能相同的“来往”类(原表已有不少词可归形容词,因为动形很难分清),故改称“谓词”表;3.删去一些较冷僻或可疑的词,增加少量该词典未收的词(打#者);4.少数词跨类,部分词只有某个义项有相互性,这两类情况必要时加括号说明,括号中的“~”代替词项。名词表为新加,未经通检词典,属于非穷尽性的词表,使用时请注意。谓词表只收单音词和双音词,名词表以收单、双音词为主,酌情收入少量三音词。
一、相互性谓词表
1.“来往”类(双价不及物):
暗合 拜盟 拜堂 比美 比配 比试 比武 辩驳 并进 并立 并联 并排并行 并重 搏斗 参半 唱和 吵 吵架 吵嘴 成婚 成交 成亲 冲突 重叠 重复 重合 酬唱 串供 错车 错杂 搭伴 搭伙(~而行) 打赌 #打和 打架倒置 敌对 抵牾 缔交 掉包 掉过儿 定婚 定亲 订婚 订交 斗法 斗气斗智 斗嘴 #断交 对唱 对称 对等 对歌 对话 对劲 对局 对开 对垒对立 对流 对门 对偶 对生 对味 对消 对仗 对质 对峙 翻脸 反目分别(就此~) 分肥 分割 分隔 分工 分红 分家 分界 分居 分开 分赃分离 分袂 #复交 干杯 格斗 共处 共栖 共生 共事 媾和 挂钩 过从过往(~很密) 酣战 合并 合璧 合唱 合股 合伙 合卺 合力 合流 合拢合谋 合影 合辙 合作 和好 和解 和睦 和谐 互惠 互利 互让 互助划一 化合 话别 话旧 欢聚 换班 换个儿 换工 换亲 换帖 换文 汇合汇集 汇流 汇总 会面 会战 会诊 混合 混淆 混一 混杂 集合 集聚集中 兼备 间杂 见面 #建交 僵持 交兵 交叉 交错 交锋 交媾 交好交火 交集(悲喜~) 交际 交加(风雨~) 交界 交口 交困 交迫 交融交手 交谈 交替 交往 交尾 交游 交战 交织 搅 和 接火 #接轨接境 接气(两段文章不~) 接吻 结拜 结伴 结仇 结合 结婚 结盟 结亲 结义 结缘 结怨 解约 竞渡 竞赛 竞争 竞走 纠结 久违 就伴聚 聚餐 聚合 聚会 聚首 聚义 角斗 角力 角逐 决绝 决裂 决撒 决赛 绝交 绝缘(我和外界~) 开仗 口角 阔别 拉平 拉手 来往 离婚 离异联防 联贯 联袂 联欢 联姻 连贯 连通 连用(两个词~) 恋爱 两抵 两便两可 两难 聊 聊天儿 临别 轮 轮班 轮换 轮流 轮休 轮值 论战 骂架 摩擦/磨擦 陌生 谋面 黏结 偶合 怄气 拍板 配对儿 配合 配套 碰杯碰头 匹敌 匹配 仳离 媲美 姘居 姘识 平行 破脸(伤和气义) 齐唱齐集 齐名 齐心 齐奏 亲密 亲热 亲嘴 倾谈 融合 肉搏 赛车 赛马赛跑 #赛球 失和 失散 熟 熟悉 私通 谈 谈话 谈天 谈心 逃散#踢和(两队~) 调情 跳舞 贴心 通车(两地~) 通航 通好 通话 通婚通奸 通连 通气 通商 通信 通邮 同班 同辈 同步 同窗 同房 同行同居 同类 同路 同年 同乡 同样 偷情 投缘 团聚 团圆 完聚 往来为伍 握别 无干 无缘 下棋 闲谈 闲聊 相安 相处 相称 相成 相持 相当 相对 相反 相仿 相逢 相符 相干 相隔 相关 相好 相交 相距 相商相识 相通 相同 相投 相像 相依 相应 相映 相与 相约 相知 相左协力 携手 协调 谐和 谐音 偕老 邂逅 性交 修好 休战 叙别 叙旧叙谈 一律 一样 一致 揖让 议和 押韵/压韵 幽会 友好 有旧 #有缘圆房 杂交 赠答 战斗 #战和(两队~) 争 争辩 争吵 争持 争衡 争手争鸣 争议 争嘴 知己 作战 #做爱 做亲 组合
2.“碰见”类(双价及物):
挨 挨近 别离 串通 搭配 隔离 勾搭 勾结 勾通/沟通 关联 关涉 会合 会集 会见 会晤 接 接近 结交 结识 诀别 离别 离开 联结 联合 联系 连接 碰 碰见 契合 亲近 融合 贴(两张脸紧~着) 团结 无关 衔接遇 遇到 遇合 遇见 约会 撞见
3.“交换”类(三价及物):
比 比赛 辩论 凑 磋商 串换 缔结 颠倒(两个人~次序) 调换/掉换 断绝 对调 对证 分 分担 分摊 #分享 隔绝(两人~联系) #共享 合成 合击合计 合营 合用 合奏 互通 #互换(两国~大使) 换 会攻 会商 会审夹攻 夹击 交割 交换 较 较量 竞选 攀谈 平分 评议 #洽谈 洽商抢 切磋 商量 商榷 谈论 谈判 探讨 讨论 协定 协议 预约 约 约定杂凑 争 争夺 争论 #争抢
二、相互性名词表
伴侣 本家 表亲 病友 仇敌 仇人 搭档 敌人 弟兄 对手 反义词 干亲故友 好友 伙伴 街坊 姐妹 近亲 旧友 老乡 恋人 邻居 旅伴 盟友密友 难友 朋友 配偶 亲戚 亲人 亲属 情敌 情侣 情人 亲家 熟人死敌 死对头 堂亲 同伴 同胞 同窗 同党 同道 同行 同好(公诸~)同伙 同类 同僚 同谋 同人/同仁 同事 同乡 同学 同义词 同志 相好校友 兄弟 学友 姻亲 友人 冤家 远亲 战友 政敌 知己 挚友 姊妹
(原载《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