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字解诂(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畫

〔上〕

上官必克 宋人。字復之。

上官,複姓。名、字取義《論語·顔淵》“克己復禮爲仁”。

上官恢 宋人。字閎中。

恢、閎都有寬大、寬廣義。《老子》第七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禮記·月令》:“其器圜以閎。”韓愈《進學解》:“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

上官倬 明人。字子立。

《論語·子罕》:“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朱熹集注:“卓,立貌。”“倬”通“卓”。

上官章 清人。字闇然。

《禮記·中庸》:“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上官涣然 宋人。字文之。

《論語·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涣”假作“焕”。以“之”綴“文”,謂“文飾之”,使焕然有光彩。

上官賁 宋人。字濟叔。

《易·賁卦》:“賁:亨,小利有攸往。”《賁卦》卦辭無不吉,事必有成,故字“濟叔”。

上官損 宋人。字益之。

損、益爲反義詞。此用《僞古文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用以自警。

上官鉉 清人。字三立。

鉉,扛鼎工具。《説文·金部》:“鉉,可以舉鼎也。”鼎三足而立。《三國志·吴志·陸凱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因鉉及鼎,故字“三立”。

上官儀 唐人。字游韶。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鳳凰聞《簫韶》之樂而來起舞,即爲《韶》樂而翺游。

上官鑑 清人。字金之。

鑑,上古銅製器皿,形狀似盆。注水於中,可作鏡用。《新唐書·魏徵傳》:“以銅爲鑑,可正衣冠。”銅爲金屬,故字“金之”。

〔于〕

于大節 明人。字守正。

《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能守正,即是大節。

于子仁 明人。字伯安。

《論語·里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于孔兼 明人。字元時。

《孟子·萬章下》:“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朱熹集注:“蓋兼三子之所以聖者而時出之,非如三子之可以一德名也。”“元”有善義。《易·乾卦·文言》:“元者,善之長也。”字“元時”,蓋謂孔子兼有三子之德,而又善於相時而動:“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

于仕廉 明人。字元貞。

《楚辭·卜居》:“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元”爲美善之辭,以爲飾。

于玉立 明人。字中甫。

《禮記·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矯!”“甫”爲古代男子美稱。先秦男子取字多綴以“父”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父。後世易“父”爲“甫”。

于 石 元人。字介翁。

《易·豫卦》:“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宋元以來,士人取字多以翁、叟、老等字爲飾。

于 材 明人。字國用。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一曰祀貢……五曰材貢。”鄭玄注引鄭司農曰:“材貢,木材也。”以“國用”應“材”,以明心存君國。

于定國 漢人。字曼倩。

《詩·魯頌·閟宫》:“孔曼且碩,萬民是若。”毛傳:“曼,長也。”以“曼”應“國”,意在祈求國運綿長。“倩”爲古代男性美稱。漢人喜以“倩”爲字飾。

于 勁 後魏人。字鍾葵。

勁,强而有力。《説文·力部》:“勁,彊也。”鍾葵,椎。此指椎擊。《周禮·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鄭玄注:“終葵,椎也。”《説文·木部》:“椎,所以擊也。齊謂之終葵。”終葵即鍾葵。椎爲椎擊之具;椎擊必强勁,故以“鍾葵”應“勁”。

于奕正 明人。字司直。

正、直義近。《詩·鄭風·羔裘》:“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司直,謂主持正直。

于宣敏 隋人。字仲達。

《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又《憲問》:“下學而上達。”“仲”表行第居第二。

于 恕 宋人。字忠甫。

《論語·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甫,古代男子美稱,用以飾字。

于 寔 北周人。字賓實。

《莊子·逍遥遊》:“名者實之賓也。”寔通“實”。字形變易,以避重複。

于 欽 元人。字思容。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欽明文思安安”乃頌揚帝堯之辭。容、頌互訓。《詩譜》:“頌之言容。”《毛詩序》:“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思容協“欽”,意謂敬堯之功德,而欲加以頌揚。

于 琮 唐人。字禮用。

《儀禮·聘禮》:“享,用琮,如初禮。”又《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爲貴。”

于 琳 清人。字貞瑕。

《説文·玉部》:“琳,美玉也。”又:“瑕,玉小赤也。”段玉裁注:“《子虚賦》:‘赤瑕駁犖。’張揖曰:‘赤瑕,赤玉也。’揚雄《蜀都賦》、左思《吴都賦》皆云‘瑕英’。劉逵曰:‘瑕,玉屬也。’”(按,“瑕英”見左思《蜀都賦》)琳、瑕皆爲玉。玉性堅,故以“貞”爲飾。

于嗣登 清人。字岱仙。

此意在“登仙”。舊以仙人多居名山,而岱爲五岳之首,衆山之長,故以“岱”飾“仙”。

于慎行 明人。字可遠。

《論語·爲政》:“慎行其餘,則寡悔。”因《左傳·襄公二五年》有“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之語,故以“可遠”應“慎行”。言慎行可以致遠。

于慎思 明人。字無妄。

《易·无妄卦》:“无妄:元亨,利貞。”无同“無”。能慎思自必“俱行實理”,大得亨通。

于 準 清人。字萊公。

宋寇準封萊國公。此以其名爲名,而以其封國爲字,以示景仰前賢。

于 禁 三國魏人。字文則。

禁令示人以則,以防未然,故以“則”應“禁”。《孟子·梁惠王上》:“禁曰:‘斧斤以時入山林。’”東漢三國人喜以文、孝、彦、公等爲字飾。

于 潛 明人。字彦昭。

潛則幽暗,故以反義詞“昭”相應。“彦”爲美稱,用以飾字。

于蔭霖 清人。字次棠。

此取召伯甘棠遺愛故事。《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朱熹集傳:“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後人思其德,故愛其樹而不忍傷。”“次棠”與“蔭”相應,言次於棠蔭之下。

于 懋 明人。字文勉。

懋、勉同義,故相協。《説文·心部》:“懋,勉也。”《書·舜典》:“汝平水土,惟時懋哉!”飾以“文”,謂勉力於文。

于 謙 明人。字廷益。

《僞古文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此爲伯益贊助大禹時所建言,因言於朝廷之上,故以“廷”爲飾。

于 翼 北周人。字文若。

《詩·大雅·文王》:“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幸懷多福。”字“文若”,言若文王之“小心翼翼”。

于 謹 北周人。字思敬。

敬、謹皆有專一義,故相協。《論語·學而》:“敬事而信。”朱熹集注:“敬者,主一無適之謂。”又:“謹而信。”朱熹集注:“謹者,行之有常也。”“有常”亦即專一不移。

于 顗 隋人。字元武。

顗有壯義,與武義近。《説文·頁部》:“顗,謹莊貌。”段玉裁注:“莊者,壯盛字之假借也。”故武、顗相協。“元”爲美善之辭,用以爲飾。

于 璽 隋人。字伯符。

符、璽皆爲信物,同用於驗真僞,作憑證。

〔士〕

士明善 明人。字復初。

取義於孟子性善説。孟子以爲人性皆善,如能復其本性,則無不善者。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故以“復初”應“善”。

士建中 宋人。字熙道。

《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以“熙道”應“中”,言欲光大中庸之道。

士孫瑞 漢人。字君榮。

士孫,複姓。瑞,古代區别爵位的信物。《説文·玉部》:“瑞,以玉爲信也。”段玉裁注:“瑞爲圭璧璋琮之總稱。”《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有爵位者始得執瑞,乃君王所賜之尊榮。“君”亦美稱。

士孫奮 漢人。字景卿。

奮,舉翅勁飛。《説文·奞部》:“奮,翬也。”《羽部》:“翬,大飛也。”《詩·邶風·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奮飛。”以“景卿”應“奮”,言當舉翅高飛,得志青雲,致位卿相。“卿”亦美稱,以爲綴飾。

〔山〕

山 濤 晉人。字巨源。

源泉水盛,則生波濤。巨,大。

山 簡 晉人。字季倫。

簡、倫皆有揀選擇取義。《僞古文尚書·冏命》:“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媚,其惟吉士。”《儀禮·少牢饋食禮》:“雍人倫膚九,實于一鼎。”鄭玄注:“倫,擇也。”

〔干〕

干文傳 元人。字壽道。

唐韓愈《進學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以“壽道”應“傳”,意欲道統不絶,永世長存。又《禮記·曲禮上》:“七十曰老,而傳。”壽老義近,亦可應“傳”。

干 寶 晉人。字令升。

此企望升仙。言飛升仙去乃至可寶貴者。“令”爲美善之辭,用以飾字。

干 纓 明人。字應麾。

此取義漢終軍請纓繫敵故事。《漢書·終軍傳》:“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説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諸侯。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軍遂往説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内屬。”應麾,謂應指麾,聽命。

〔才〕

才 寬 明人。字汝栗。

《書·臯陶謨》:“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彰厥有常,吉哉!”故以“栗”應“寬”。以“汝”飾“栗”,意在自勉:汝須既寬弘而又莊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