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296续)
如果把阅读它们的时间同时买来,那就算真正买到了好书,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把买书和占有它的内容混为一谈。——
要求一个人把他所读过的一切保存下来,就像要求他把他所吃过的一切留存在自己体内。他肉体上靠后者而活,精神上靠前者而活,并因此变成他现在的样子。但是,正如体内只吸收与之同质的东西,每个人只保存对他有兴味的东西,即适合他的思想体系或适合他的目的的一切。当然,后一种情况人人会有;但是,与一个思想体系相同的东西,却很少人会有:所以,他们对什么都没有一种客观的兴趣,他们所读之物没有一点附着在他们身上:他们什么也没有保存下来。——
“重复乃学习之母”。任何一种重要的书应当立即读两遍,一半因为到第二次才能按照前后关系更好理解其内容,只有知道结尾才能懂得开端;一半因为到第二次才在每个地方体会出与第一次不同的情调与兴致,从而留下不同的印象,仿佛在不同的照明之下看一件物品一样。——
作品是一个心灵的精华:所以,即使这个心灵是最伟大的,他的作品总比与他本人交往要有意义得多,从根本上补偿了后者的不足,——不,远远超过了它,把它抛在后面。即使是一个中等头脑的文章,也可能很有教益,值得一读,而且饶有兴味,正因为它们就是他的精华,是他所有思考和研究的成果,果实;——然而,与他本人交往,却未必使我们满意。所以,我们可以读我们毫不满意与之交往的那些人的书,因此高级精神文明转过来,又渐渐促使我们几乎只是在书本上,而不再是在人身上找到乐趣。——
对于心灵来说,的确没有比阅读古典作家更大的愉快了:只要手中捧着他们任何一位,哪怕只捧半小时,人们立即就会觉得爽快、轻松、纯净、高尚、强壮起来,仿佛饮过新鲜的矿泉。这个效果是源于古代语言及其完美呢,还是源于其作品历千年而不衰的心灵的伟大?也许二者兼而有之。但是,我还知道,如果古代语言的学习一旦停止(现在就有这种危险),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文学,由如此粗鄙、平淡而恶劣的涂鸦之作构成,这是得未曾见的;尤其因为德语虽然仍保留古语的若干优点,却由当今“现代”无耻的胡写作家们勤奋地有步骤地损坏着荼毒着,以致逐渐贫困化畸形化,沦为一种可怜的俚语了。——
有两种历史:政治史和文学艺术史。前者是意志的历史,后者是智能的历史。所以,前者一律危言耸听,甚至非常可怕:大量的恐怖、忧虑、欺骗和凶杀。反之,后者处处令人心旷神怡,宛如绝缘的智能,即使是在描述错误见解的时候。它的主枝是哲学的历史。本来,哲学是历史的主调低音,这个低音甚至响成了另一种历史,还可以从基础上引导见解:当然是这种历史在主宰着世界。[6]所以,历史经过适当理解,本来就是最强有力的物质力量;可是发生作用非常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