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到干校
1969年4月15日,团中央第一批干部离开北京前,在天安门前举行了庄严的宣誓活动。我的母亲随第一批干部去了河南信阳团中央“五七干校”,父亲暂时留守在京,协调安排留守家属。在那半年多时间里,每天都有新情况。就说干校这件事儿,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就都开拔,也有不少老弱病残者,还有家属,都来不及安顿。一些老干部很不情愿,说“前半辈子做官,后半辈子为民”“早知当农民,何必学外文”。我们这些孩子更是不知所以,懵懵懂懂地跟着大人走。
母亲所在的团中央“五七干校”坐落在河南信阳潢川县黄湖农场,这里原本是一个泄洪区,后来成为一个劳改农场。团中央下放到这里约两千人,分为十二个连队,按照不同部门,分在不同区域。团中央机关在洪岗,是一连;机关学校部在白虎岗,是二连;还有部分机关干部在关寨,是三连;机务队是四连;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少年报社在二郎岗,分别是五连、六连;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单位在李竹围孜,是七连;《中国青年》《万年青》《辅导员》等杂志社也在白虎岗,是八连;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在杨老寨,为九连;中央团校教职员工在小周寨,为十连;亚非学生疗养院在霸王台,为十一连;青年印刷学校在王营子,为十二连,后来合并到十连。
黄湖“五七干校”成立军代表管理下的革命委员会后,实行军事化管理,军代表是尹中尉,为核心人物。团中央书记中参加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王道义,一个是路金栋。其他书记如胡耀邦、胡克实等只是普通一员。在干校,无论职位高低,大家一律被称为“五七战士”,孩子们被叫作“小五七战士”。大人们白天修路挖渠,平整土地,盖房子,种庄稼,空余时间还要召开各种批判会,排里开,连里开,全干校也要开,斗私批修,“一打三反”,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等,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我和妹妹是1969年11月11日抵达黄湖农场的。那次,中国青年出版社来了八户人家。老社长叶至善给他父亲叶圣陶的信中说,那次来干校的有四十一人,包括十个老人、十三个中学生,还有十八个更小的孩子。我和妹妹就是那十八个小孩子中的两个。在去农场的绿皮火车上,一帮孩子叽叽喳喳,快乐极了。
那时,黄湖农场骤然间来了这么多人,房子不够用,大家就自己动手,脱坯,搭建简易房子。开始,母亲带着我和妹妹,王淑英阿姨带着她的儿子刘左,我们两家住在一间土坯房里,屋子中间用布帘隔开。王阿姨的丈夫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当时还留在北京。我们到干校时已是初冬,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的泥墙湿漉漉的,特别阴冷,我手上生了冻疮。更叫人揪心的是,那么多孩子,住的地方都不够,哪有地方给孩子开辟教室,让他们读书呢?最后,干校领导协调当地政府,在干校周围的胡族、官渡、桃林等地找到安置点,安排我们就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