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以泰勒规则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古典金本位时期

设计一个合理的规则来实现货币稳定或其他政策目标,一直是货币当局和思想家的目标。一些历史学家将现代常说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争论追溯到罗马帝国或中世纪时期(Volkart, 2007)。其实,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亨利·桑顿(Henry Thorndon)和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的时代,规则指导的货币政策才开始第一次在实践和制度上被重视。

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称为“货币政策规则”的是金本位时期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规则”。根据这一规则,随时可以按固定价格将纸币兑换成黄金被视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法国大革命后,为了应对反法战争中出现的黄金外流,1797年,英国停止纸币兑换黄金、脱离金本位,英国随即出现了通货膨胀,于是围绕“通货膨胀是否归因于英格兰银行过度发行纸币”这一问题,英国上下展开了大辩论,由此产生了银行学派(banking school)与通货学派(currency school)的分歧(详见附录2)。通货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认为若不对通货进行管理,则纸币过度发行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其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恢复金币可兑换性,认为没有依据此原则而造成的货币发行过多是金融和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而银行学派秉持回流法则(law of reflux),认为只要一个国家在管理货币发行时遵循一项“软”规则——真实票据学说,就不可能出现由银行信用过度扩张而产生的通货膨胀。1810年公布的《金块报告》(The Bullion Report)赞成通货学派的观点,并间接导致了1819年英国恢复纸币的可兑换。但是之后银行危机频仍,使得通货学派认识到,货币政策对黄金外流和汇率变动的反应是不稳定的、不正当的或者根本无效的。人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金币可兑换性,还有对货币数量的严格规定。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开始讨论新的规则以代替“可兑换”规则。这个新规则就是“帕尔默法则”:将纸币发行集中到英格兰银行手中,与此同时限制它发行纸币的数量,使之不能超过可兑换的金银数量。1844年,《皮尔银行宪章条例》(皮尔法案)标志着通货学派最终获取了这一持续近半个世纪有关“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的政治胜利,它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帕尔默法则”,而且在中央银行的管理制度建设上原创性地宣布将英格兰银行的货币发行部门与银行部门完全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