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间分异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空间行为相关理论

(1)活动分析理论

20世纪80年代,基于活动的分析方法(Activity-based Approach)得到了应用并快速发展,活动分析理论的观点为:居民的出行行为并不是单纯的出行行为,而是为了参与一定空间距离之外的某个空间上所举行的活动,出行需求其实是参与活动的需求。活动分析理论是在两个重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是美国学者蔡平关于活动动机的理论;另一个是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提出的时空制约下居民活动的决策机制模型及其能力、组合和权威三类制约(时间地理学的主要观点)。这两种理论适用于当时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形成的活动——移动行为(Activity-Travel Behavior)方法在居民行为、交通需求分析、出行决策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活动分析理论对出行需求的重视,使得以往研究中基于移动(Travalbased)的研究转变为基于活动(Activity-based)的研究,从宏观交通分析转变为微观家庭和个人的交通行为分析,以统计分析为重心转变为关注居民为什么参与到出行上来,强调行为内在原因的分析,这就为时空制约下的居民行为提供了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站稳的研究框架,在此框架下探索的交通政策、规划方案和行为模拟更符合实际。但是,活动分析理论和方法对调查的精度要求较高,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和建模的难度较大,其应用的广泛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张文佳等,2008)。

(2)情景化生活方式理论

Heinonen等(2013)通过对芬兰四种不同城市形态下的4410位居民的调查,获取了居民日常行为活动和消费的分时数据,对居民行为及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情景化生活方式(Situated Lifestyles)理论。该理论指出,传统上,生活方式被视为个人价值的体现形式,因此很少有把城市形态作为个人行为的决定因素。但是生活方式是受住所约束的,居民行为受住所和空间位置的锁定。情景化生活方式理论把居住区形态作为居民消费模式的基础,因为居住区形态影响住宅类型、职住距离、商品和服务的可达性、社会联系、消遣方式的选择等。城市形态从而反映在行为模式、时间分配和购买决定方面,进而决定居民生活方式(日常居家与出行活动的时间分配、出行的方式与频率、购买决策等),即使在高度整合的水平下,城市形态对时间分配和购买选择的影响程度之深足以产生可识别的生活方式。因此,使用“情景化生活方式”的概念来刻画这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