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间分异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2.1 城市居民碳排放核算方法设计

对居民碳排放的核算是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首先,界定城市家庭能源消费CO2排放核算边界与范畴。以市区建成区为边界,研究家庭能源消费直接与间接CO2排放。城市家庭能源消费直接CO2排放涵盖家庭用能(炊事、照明、家电、取暖等)碳排放和居民出行碳排放,间接CO2排放是指居民衣、食、住、行中的非能源商品和服务消费在其生产、供应和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中所引起的碳排放。其次,确立住户层面上的CO2排放综合核算方法。采用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碳排放系数法计算生活用能碳排放,采用基于燃料和基于里程相结合的方法核算居民出行碳排放,构建EIO-LCA模型,结合入户调查数据中的家庭开销数据核算家庭能源消费嵌入式CO2排放。

1.3.2.2 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间格局分析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不同的空间单元上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碳排放核算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居民人均和户均家庭用能、出行、家庭开销CO2排放和总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情况,探索居民各类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格局的空间关联(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以及碳排放的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在空间上的方向性和展布性。

1.3.2.3 不同尺度居民碳排放影响机理研究

不同空间尺度,居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别,聚焦于研究相对薄弱的城市内部的中微观尺度的居民碳排放,分别阐释以住宅为空间载体的家庭和以同一性质土地为载体的居住区的居民碳排放的影响机理。一方面,家庭是最基础的社会单元,社会经济因素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较为明显。首先,通过逐步回归方法摸准哪些因素对居民各类碳排放及总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其次,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索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的碳排放水平下的作用方向和大小有何差异;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探索这些因素和碳排放的关系在空间上如何变化。另一方面,居住区是居民日常活动最主要的空间单元,这一空间尺度最能反映与社区规划息息相关的居住区空间形态因素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的研究,确定居住区空间形态指标,并基于高分遥感数据与百度兴趣点的数据进行空间形态指标的测度;其次,验证选定的空间形态指标与各类居民碳排放的相关关系;再次,基于与碳排放相关的空间形态指标定量进行居住区类别划分,辨析各空间形态类型居住区之间的各类碳排放的差异;最后,探索不同空间形态类型的居住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