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德若谷之道
“上德若谷”之道所揭示的是,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意思是,崇高的德行好似深谷,最洁白的东西似乎含有污垢,广大的德行好像不足。
“上德若谷”,河上公注:“上德之人若深谷,不耻垢浊也。”意思是,崇高的道德好似深谷,不以身处垢渍为耻。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意思是不将自己的美德视为美德,无须让别人感怀。河、王解释,一个着眼于静、一个着眼于动,就王弼主张而言,“上德若谷”与“上德不德”内涵相近,体现了道法自然。
“大白若辱”,河上公注:“大洁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显。”意思是最纯洁的人,好像有所污损,不彰显自己。王弼注:“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后乃得。”意思是,知道什么是荣耀的,却甘于屈辱的地位,这样更能显出他的荣耀。在此,河注更能体现老子思想本意,王注对老子之语做解释,揭示了老子思想内在的相互印证。
“广德若不足”,河上公注:“德行广大之人,若愚顽不足也。”意思是,德行广大的人,好像愚昧顽固、心智不全。王弼注:“广德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意思是,德行广大不会满盈,它广阔无边,不可能有满盈的时候。在此,核心概念是“不足”,河注理解为“有缺憾”,王注理解为“不满盈”,相较而言,河注更佳。
这一章里,老子列举了一系列对反的概念: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等,来说明越近于道,越是深沉,越是质朴。
在这里,我们解读“上德若谷”。
“上德若谷”的通解,是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现代学者马叙伦认为,“谷”就是“俗”的省略写法,“上德若谷”就是高上之德反如流俗,也就是“和光同尘”之义。讲得有一定道理,但在这里我们采用通解。
“上德若谷”,这一比喻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上德若谷,不弃不休。高上之德犹如川谷,既有大山的气势,又有流水的深沉,既刚柔并济,又轻重相倚。心如太虚,量如天地,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既纳涓涓清泉,又容污秽浊流,清者保其清,浊者滤其浊。《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也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这样的话。容纳的前提是有容量,上德之人会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清零,去私、去欲、去妒,不让这些负能量占据自己的内心空间,这样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难容之人。
由此可见,“上德若谷”首先体现在宽容上。宽容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是为政以德的重要方面。《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论语·公冶长第五·二十三》有云: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这讲的是什么呢?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文王去世后武王继之,后起兵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但未果。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下。孔子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
上德之人不念旧恶,为政者要得到拥护,更需要不念旧恶。刘琨所作的《重赠卢谌》中有“小白相射钩”的诗句,说的是管仲最初辅佐公子纠时,在争夺君位的过程中,曾经箭创公子小白(齐桓公),但齐桓公不念一箭之仇,重用管仲为相,因此成就齐国的霸业。刘邦宽恕曾在战场上追杀他的原项氏猛将季布,并委以边防重任,使新兴的汉朝边疆,平添一道坚强的屏障;李世民宽恕并重用太子李建成的旧臣魏征,获得贞观之治的成就。
“上德若谷”之“德”还体现在泽被后世。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派精通治水的李冰任蜀守。李冰到蜀郡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他没有把治理岷江水患作为政治任务,而是当作造福蜀地、泽被子孙的功德。到任不久,便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他和儿子完全不顾个人安危,多少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完成了都江堰工程这一伟大壮举。都江堰的修成,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可以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蜀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从此,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后世人们不断以各种方式祭祀李冰父子,不忘他们的恩泽。这是“上德若谷”的泽被后世之“德”。
总之,上上之德兼具宽容之德、不念旧恶、泽被后世等多个方面,为政以德必先胸襟开阔,正因如此,老子才会由衷发出感慨:“上德若谷!”